時隔18年,肇慶新增第6個國家重點文保單位

2020-12-27 多彩肇慶

文博喜訊

近日,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肇慶市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肇慶市博物館

看完上面的介紹,

相信很多人都會像小編一樣

思考這個舊址到底是在哪裡?

據了解,它位於肇慶市正東路尾,

江濱堤內的石頭崗上。

相信看到這裡,

不少肇慶街坊都已經猜這個舊址是什麼了。

沒錯!它就是肇慶人耳熟能詳的「閱江樓」!

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

領略一下閱江樓的魅力!

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位於肇慶市端州區江濱三路閱江樓。1925年11月21日,中國共產黨掌握的第一支正規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在此地成立,開展嚴格的軍事政治訓練,積極參與了各項社會活動,宣傳革命思想,維護社會秩序,打擊反動地主和土匪武裝,大力支援了西江地區的農民運動,使西江地區的農民運動出現了全盛時期。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奉命揮師北伐,取得「鐵軍」稱號!1959年,閱江樓被闢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1962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館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館展現鐵軍雄風。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伍欣琦 攝

閱光樓展覽內容分為肇慶建團、軍政活動、援助農運、北伐先鋒、薪火相傳、將星璀璨六大篇章,內容豐富、循序漸進,突出了葉挺獨立團駐防在肇慶期間的光輝歷程和英雄事跡。

在這裡,

我們能深深感受到葉挺獨立團的鐵軍精神

以及他們為人民作出的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肇慶建團

軍政活動

援助農運

北伐先鋒

薪火相傳

將星璀璨

展館內還有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文物藏品,

不少文物更是首次展出,

讓人大開眼界!

郭沫若登閱江樓時懷念葉挺獨立團戰士的詩

葉劍英和朱德同志為葉挺獨立團所親筆題寫的字

葉挺同學陳卓立先生所捐贈的

葉挺獨立團在北伐戰爭時期使用的地圖

展館還特別打造了

葉挺獨立團的「鐵軍」盾牌,

讓展館主題更加鮮明,內容更加豐富。

▲ 1927年1月,為表彰葉挺獨立團所在的第四軍英勇善戰,屢建奇功,武漢粵僑聯誼社在漢陽兵工廠特別鑄造了一塊鐵盾牌,贈送給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官兵。

▲ 1926年「賓興總局」石匾額 以上所有圖片 翟舒婷 攝

葉挺獨立團場景復原陳列

葉挺獨立團場景復原陳列通過對葉挺獨立團士兵宿舍、會議室等場景復原展示,再現葉挺獨立團將士駐肇期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氛圍,謳歌了葉挺獨立團開創的「鐵軍」精神。

▼弘揚鐵軍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政治學習計劃

▼幹部宿舍

▲幹部宿舍

▼士兵宿舍

▲士兵宿舍

▲ 以上7圖 莫樹欣 攝

閱江樓參觀須知

一、閱江樓(肇慶市博物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免費向公眾開放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二、參觀者持有效證件登記後參觀。10人以上團體觀眾須提前3天傳真預約,由博物館安排適當時間參觀。如遇博物館重大或臨時性活動,遵從肇慶市博物館安排。

三、幼兒、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須在監護人陪同下入館參觀。

四、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登記、參觀,請勿大聲喧譁。

五、衣冠不整者、醉酒者、精神病患者、攜帶寵物者謝絕入館。

六、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入館。

七、請勿在館內吸菸、飲食、隨地吐痰、亂扔雜物。

八、請勿在館內奔跑、追逐、攀爬、躺臥。

九、展廳內請勿攝像,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及三角架。

十、愛護並正確使用公共設施,請勿觸摸文物及展品。

十一、根據觀眾參觀需求,我館提供免費講解服務。

免費講解服務:每周六、上午10:00,下午15:00

十二、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工作人員指揮。諮詢、傳真電話:0758-2282326(宣教部)

除去今年新增加的閱江樓,

肇慶有5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見證了肇慶的演變,靜靜地訴說著過去,

你去過幾個呢?

一、德慶學宮

1996年11月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慶學宮位於德慶縣德城鎮。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清兩代又多次修葺,1971年重修。

學宮,本指學校,後指各級地方儒學之所,因與孔廟同設一處,亦稱孔廟為學宮。該學宮是嶺南現存最古老的孔廟。

學宮初建於子城東五裡的紫極宮故址;慶曆三年(1043年),康州知州事李仲求重建;元豐四年(1081年)遷至今德慶縣城朝陽西路北。

德慶學宮現存大成殿、東西廡、名宦祠、鄉賢祠為宋元兩代建築。

明間四根木質金柱不到殿頂,以12組鬥拱承託平棋,呈「四柱不頂」之勢。左右兩側重簷下,各省去中間兩柱,使殿內減柱四根,獨樹一幟,為國內孤例。

大成殿則是我國宋元木構建築的珍品,對研究南方宋元木構建築及其藝術有重要價值。

二、梅庵

1996年11月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庵位於端州區梅庵崗上,始建於北宋至道二年(996年)。當時智遠和尚為紀念先師,在六祖惠能插梅的地方建庵。

主體建築由山門、大雄寶殿、祖師殿、前後天井、前後走廊組成。附屬建築有六祖井、兩側眾緣堂、荃香室、常光亭、六雲亭、碑廊和梅園等。梅庵山門前栽印度菩提樹。

明萬曆初、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及民國18年(1929年)、民國20年重修。

1979年,全面修葺,歷時4年。1985年新建圍牆。1993年5月,在大雄寶殿重塑三寶佛像。

1994年,重修韋陀、觀音、地藏王塑像,修整山門兩側耳房,石階及門前平臺的排水系統,新建照壁和龜池,徵集清代大鐵鐘一口懸掛於庵內。

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保養維修附屬建築常光亭、六雲亭,新建禪脈堂、展廳、梅廊。

1997年,在庵東側花園坡地建六祖植梅銅像。1978年至1998年春,梅庵為肇慶市博物館館址。

大雄寶殿是梅庵最為重要的建築,其鬥拱拱頭無拱瓣,為宋《營造法式》問世以前的古風;鬥底刻皿板,保留中唐以前古制,鬥拱保留有拱栓、昂栓,這種結構法保存了宋代木構建築特色,是廣東現存宋代木構建築的孤例,屬全國罕見。

三、悅城龍母祖廟

2001年6月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悅城龍母祖廟坐落在德慶縣悅城鎮,與廣州陳家祠、佛山祖廟並譽為嶺南古建築的「三瑰寶」。

中國著名古建築專家龍慶忠教授評價為「古壇僅存」。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集中兩廣技藝大師和能工巧匠,歷時7年才告竣工。

它由巍巍的牌坊、雄偉的山門、獨特的香亭、溢彩流光的大殿、聖潔的梳妝樓、古樸的碑亭、莊嚴的龍母墓等建築物組成。規模宏大,廟中有廟,富麗堂皇。

龍母祖廟系嶺南低水地區的廟宇,有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從梳妝樓到大殿、天井、山門直到廣場,逐級遞降,地勢稍稍向西江傾斜,地板全由石板鋪成,河水無法滯留。

每年西江大水浸廟,四周街道淤泥及膝,而廟內只需稍稍清掃便光潔如初。

自光緒三十一年重修至今,龍母祖廟歷經風雨雷電,「瓦不漏、牆不裂、柱不彎、地不陷,防洪、防火、防雷、防蟲」的設計堪稱一絕;其石雕、磚雕、木雕、陶塑、灰塑藝術,別具一格,技藝之高、數量之多、保存之好、文化內涵之深,令人讚嘆。

前國家建設部顧問、總工程師章世清考察後讚譽為「建築技藝之冠、技巧之首,有巧奪天工之勢」。

龍母千百年來深受人民的敬仰,且受到歷朝皇帝的敕封。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八龍母生辰誕、農曆八月初一至初八龍母潤誕(得道誕),海內外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從四面八方前來尋根問祖、朝拜龍母,絡繹不絕。

正月初四龍母開金印吉日、正月二十二龍母開金庫吉日、十二月十五龍母水燈節以及「兩誕」、兩個「黃金周」期間,龍母祖廟人山人海,興盛之極。

四、七星巖摩崖石刻

2001年6月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星巖景區內的摩崖石刻是全國少有的龐大摩崖石刻群之一。有唐朝以來石刻531題(志書有載而至今仍然未發現的31題)。

石刻大部分集中在石室巖內外,有333題,佔62%。面積最大26.3平方米,最小0.03平方米。

七星巖摩崖石刻文體齊全,其中正書242題(漢文239題、藏文2題、外文1題)、行書147題、草書56題,另有行草、篆書、隸書、八分書、楷書、行楷、崖刻畫等。

自唐以後各朝代石刻薈萃一起,包括罕見的南明石刻。

年代最久遠有唐代李邕《端州石室記》,是李邕傳世唯一的正楷石刻。此外唐代李紳、王化清,宋代包拯、周惇頤,明代吳桂芳、俞大猷,清代屈大均、陳恭尹等,均留下詩文題記石刻。

上世紀50年代後,星湖管理處將朱德、葉劍英、陳毅、郭沫若、沈鈞儒等名人的詩詞歌賦或題名鐫刻在崖壁。

其中,清馮敏昌詩刻《七星巖五首》與黎簡四言韻語《南服隕石》兩石刻與唐李邕的《端州石室記》被清代書畫家黃培芳譽為「石室三絕」。

七星巖摩崖石刻被譽為石刻書法藝術的宮殿,陳毅譽之為「千年詩廊」。

七星巖摩崖石刻記載了端州地理環境、山河變遷、歷史大事、宗教信仰、廟宇建築、巖石水土以及朝代變更。

五、肇慶古城牆

2001年6月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俗稱宋城牆,位於端州區宋城路。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端州知軍州事江柬之築土城牆,以作防禦和防洪之用。政和三年(1113年),興慶軍節度使鄭敦義將土城牆改築為磚城牆,開有東宋崇、西鎮西、南端溪、北朝天四門。

明、清時期多次修葺。至民國初年,城牆保持完好。民國13年(1924年)因開馬路,城門樓、雉角樓、文昌閣、月城炮臺等被拆毀,城牆除披雲樓一段外,全部拆低約2.33米,城門填塞,修成斜坡以利交通。

上世紀80年代,擴寬人民路,拆除原城北閘口,城牆橫剖面裸露,發現城牆兩側基礎採用長方形紅砂石或花崗巖石砌築,尺寸的規格不等,有具體年號的城磚共22塊。

人民路城牆閘口西邊,有覆盆式石柱礎、長方形紅砂石石條、磚塊和卵石等雜件,是當年填土時把已毀廟宇、樓房建材一併埋入城牆「腹內」。

西門城基腳城牆很多磚有「軍造」「巡司造」字樣,南門斜坡城牆的一些城磚印有「高要縣」「高明縣」「德慶縣」「廣寧縣」「四會」等文字,還有其他文字或幾何印紋、象形圖案。

城磚有多種不同規格,是歷史上多次修葺的結果。因此,古城牆被譽為「磚的博物館」。

1996年9月,維修牆體和城牆路面,恢復古城牆部分雉堞,修復北門(朝天門)和城樓的墩臺,裝上仿木城門(只作裝飾)。在人民中路閘口處以平橋接通披雲樓城牆。該工程於1997年1月竣工。

肇慶古城牆是省內唯一主體基本完整的古城牆,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以上25張圖 來自肇慶分布

多彩肇慶編輯部

來源:肇慶市博物館、肇慶發布、端州發布

相關焦點

  • 鯉城新增3處省級文保單位
    從鯉城區文旅局了解到,此前,南外宗正司遺址、市舶司遺址和順濟橋遺址經核定,確認增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此,鯉城區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
  • 宜興洑溪徐氏宗祠榮登第八批國家重點文保單位
    宜興洑溪徐氏宗祠榮登第八批國家重點文保單位 2019-10-28 09:10:28來源:聯播無錫 日前,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完畢
    新華社天津9月27日電(記者周潤健)用時近兩個月,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工作26日宣告結束,將於今年國慶期間重新對外開放。《天后聖跡圖》是一幅全面反映媽祖生平的大型傳統壁畫。
  • 2020年肇慶將新增公辦學位19415個,這些新學校「在路上」
    年,新增了這些新學校、公辦學位↓↓↓今年我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項目18個,增加學位14915個。鄭明春 攝端州區黃崗小學新建綜合樓一棟,建成後新增課室15個,新增學位675個;學校擴大規模為30個班、可提供1350個學位,不僅大為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並可緩解端州一路周邊居民學位緊缺問題。
  • 唐城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
    唐城遺址博物館,揚州唐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1979年建立的從事對揚州唐城遺址進行保護。唐代文物徵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揚州歷史文化研究的專業博物館。唐代揚州是當時中國僅次於京城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業城市,其時手工業發達,商業繁華,文化藝術繁榮。人文薈萃,是全國最大的貿易市場和貨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國際大都會,揚州唐城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遺址之一。1957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指定公布揚州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四川139處文保單位申報國保
    國家文物局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工作近日啟動。記者從四川省文物局獲悉,四川省共有139處文保單位參與申報,其中,古遺址14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51處、石窟寺及石刻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6處。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國保」單位230處。
  • 山西規範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
    「文物大省」山西出臺相關意見和實施方案,規範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中新網太原6月27日電 (範麗芳 高瑞峰)27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文物大省」山西出臺相關意見和實施方案,規範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
  • 肇慶重點發展這個產業!計劃5年後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肇慶重點發展這個產業! ��星標「西江網」,與肇慶相約 肇慶(四會)電子信息產業園PCB淨水廠項目和4個重點項目在9月集中動工;一個月後,晟合微電總部項目在肇慶新區開工奠基……
  • 汕頭到2020年開放60%以上全國和省級文保單位
    原標題:到2020年開放60%以上全國和省級文保單位 其中就提出,到2020年,全市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加至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加至50處,60%以上的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公眾開放。
  • 肇慶新增一批學校,學位超10000個!涉及中、小、幼
    15間,新增學位675個,學校擴大規模為30個教學班、1350個學位。以上兩圖 高要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蘇科偉 攝落成後,該校可增加36個教學班,新增小學學位1800個。據了解,該校是懷集縣委、縣政府在原石龍小學的基礎上重點打造的一所高起點、高品質全日制公辦小學,佔地面積15128.37㎡,可容納36個教學班,共提供1800個優質學位。
  • 肇慶這些單位招人啦!
    肇慶這些單位招人啦!免費提供3年周轉性住房1套。執行國家和醫院相關工資福利政策,按規定享受市人才津貼。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簡介向下滑動查看全文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創於1944年,是集醫療、護理、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於1994年、1995年、1996年先後跨入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和省「教學醫院」的行列。2019年成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
  • 部分縣市文保單位成私人會所 產權複雜投入不足
    去年6月,搖身一變為「惠公館」,成了集「吃、喝、玩」於一體的娛樂會館,成為當地群眾的熱議話題。承租這一文保單位的山西龍城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曉東說,該「公館」最初設計的消費人群包括高、中、低三檔,其中高檔消費人均360元起。去年,舊址修復工程結束不久即被媒體曝光,隨後被太原市政府叫停營業。至今已有3個多月,正在等待清算整改。
  • 肇慶新增一批學校,學位超10000個!涉及中、小、幼!
    一起來看看這些好消息吧~肇慶市第八小學2019年,端州區政府決定擴建市八小,並把該項目列入當年的為民惠民實事,該項擴建工程於近日正式竣工。該工程完工後新增12個教學班,增加約600個學位,全校達到30個教學班,功能場室達到35間。
  • 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入選首批國家文保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入選首批國家文保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經過初審、篩選,現場考察、專家評估,全國共有6處示範區入選,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位列其中,一起來看看吧!
  • 泉州公布第七批市級文保單位 吳氏祖墓家廟群入選
    閩南網7月25日訊 本月,泉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11處,並劃定了各自的保護範圍。其中5處出自鯉城區,6處坐落於泉港區。它們中有中西合璧的明代古墓群,也有見證華僑赤子心的精美建築,共同見證當地悠久獨特的文化。  歧山社區的黃龍吳氏家廟始建於元至正七年(1347年),為兩落五開間的古樸建築。
  • 肇慶3所學校將動工!新增公辦學位3850個
    近日,肇慶印發《肇慶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大班額現象,力爭到2022年,每個縣(市、區)每年至少新建、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所,全市每年新增學位不少於其中,肇慶市第八小學和端州區黃崗小學新綜合樓已在2019年開工,預計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兩間學校共增加1350個學位。
  • 鯉城44處文保單位 添安全「神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鯉城區文旅局完成了轄區10處文保單位智慧用電系統驗收工作,這標誌著該區44處磚木結構類文保單位實現智慧用電檢測全覆蓋。 設備電源、溫度測試、故障報警、監控報警……每到一處文保單位驗收現場,工作人員都逐一檢查智慧用電系統各項功能運行情況,同時對手機綁定模塊進行全面測試。
  • 明楚王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復工了,系武漢首個文保類復工項目
    楚天都市報4月3日訊(記者胡長幸 通訊員陳宏 趙群 吳憂)工人由專車從家裡接到工地,每人每天測量體溫4次,分房住宿,間隔進餐,生活區定時消毒……2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龍泉山明楚王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楚賀王墓遺址本體修繕展示工程,在實行封閉式管理下全面復工,成為武漢市首個復工的文保類項目
  • 新增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肇慶這個地方正建設旅遊特色小鎮!是你的...
    新增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肇慶這個地方正建設旅遊特色小鎮!是你的家鄉嗎?3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其中恆大世紀夢幻園和貓爪谷生態農場這2個景區均位於回龍鎮!
  • 四川合江福寶古鎮發生垮塌致人傷亡 大片百年文保老屋年久失修成...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7月18日中午,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福寶古鎮一百年老屋垮塌,造成兩名男子被埋,其中一名被困者經搶救無效死亡。垮塌的房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寶古建築群其中的一所民居,本就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加之近日福寶連續遭遇暴雨天氣,造成其地基位移,更是加快該房屋的垮塌速度。更讓人擔心的是,類似的文保「危房」在當地還有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