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場真不行了?付不起租金,沃爾瑪關掉15年知春路老店

2020-12-11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陳芳

編輯 | 孫靜

世界500強第一名,卻因租金太高而關店

「還不到四點,怎麼不讓進?」8月15日下午,顧客們在沃爾瑪北京知春路店門口質問保安。

這是悶熱的午後,他們中有人騎了幾公裡路,汗如雨下,只為了在8月17日閉店前掃貨,結果只能空手而歸。「三點半後就準出不準進,況且裡面也沒啥東西了,連礦泉水都沒了。」保安急得反覆解釋。

圖/陳芳攝

沃爾瑪北京知春路店是一家老店,營業面積1.8萬平方米,開業已有15年的時間。8月10日,這家店用一紙停業公告結束了其營業使命,沒有給出閉店原因。保安告訴AI財經社:「門店到期,租金漲了太多,交不起了。」

巧合的是,同一天,沃爾瑪再次登上《財富》世界500強第一名的寶座,這是該公司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登榜指標顯示,沃爾瑪5239.6億美元的營收是亞馬遜營收的近兩倍,是阿里巴巴的七倍多。

沃爾瑪並非大而不強,在賺錢能力上,這家公司也不容小覷。2019年沃爾瑪的利潤為148.8億美元,比第二名中國石油化工和第三名國家電網的總和還高出1.18億美元,也比亞馬遜多賺32.9億美元,全球利潤排名第26位。

成立已有58年歷史的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之所以能榮登榜首,主要還是因為在美國大本營做得太好了,憑藉著「天天低價」「顧客至上」等策略,沃爾瑪碾壓一眾競爭對手,1990年就已成為美國第一大零售商。2019年沃爾瑪美國大本營對其營收的貢獻度依然高達76.82%,而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國際營收佔比只有23.18%。

算下來,沃爾瑪進入中國已有24年時間,可惜這家全球零售巨頭沒能在中國複製成功,一直也沒能擠進中國連鎖百強前三甲。

而最近幾年,沃爾瑪更是頻繁陷入關店的風波中,剛剛關閉的北京知春路店是沃爾瑪今年關閉的第六家門店,其餘五家分別是廣州黃石店、廣州番禺店、南京秦淮店、重慶九龍廣場店和嘉興雙溪路店。

圖/陳芳攝

AI財經社發現,從2016年到2019年,沃爾瑪在中國共關閉了74家門店。算上今年已經關閉的6家,沃爾瑪相當於在不到4年時間裡,整整關閉了80家門店。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沃爾瑪共有442家門店,門店總數六年幾乎無增長,2014年其門店總數已達441家。

這些關閉的門店多數是大賣場。這個曾經的朝陽業態享受過多年如免租等「超國民待遇」,如今已經變成黃昏業態。在萬達廣場,沃爾瑪曾經是標配,是其招商的一大亮點,萬達能給其提供優於其他租戶的條件,如今已經不存在了。8月8日開業的拉薩萬達廣場,找的是永輝超市。

畢竟,在中國市場上,沃爾瑪的增長遠不及競爭對手,永輝超市是新寵。2019年,沃爾瑪中國營收822.8億元,同比僅增3.8%。遠遠不及永輝超市21.3%的增速,比超市百強平均增速4.1%,也低0.3個百分點。這使得它在零售行業的地位「一落千丈」。

2019年,沃爾瑪打破了其在中國連鎖百強榜單第五名位置上連坐六年的佳績,一下子跌落到第七名,行業地位還不及2012年。那一年,沃爾瑪好不容易從坐了四年的第九名位置上,爬升了三名至第六名。

不過,沃爾瑪前中國總裁兼執行長陳文淵對沃爾瑪的業績仍很滿意。他今年1月對外透露:「沃爾瑪取得了中國五年來最好成績,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全渠道零售商之一。」

頻繁換帥背後

陳文淵是否滿意已經不重要了,四個月後,他就被沃爾瑪換掉了。今年5月7日,沃爾瑪突然宣布,陳文淵因個人原因離職,將於6月15日卸任沃爾瑪中國總裁及執行長。這距離其2018年3月1日走馬上任僅過去兩年多的時間。

沃爾瑪的決定出乎業內人士預料,畢竟陳文淵去年年底還給沃爾瑪中國制定了5到7年發展規劃,聲稱未來要在中國新增500家門店和雲倉。不過,陳文淵掌舵期間,沃爾瑪中國的增長頗為乏力,增速僅為低個位數。即便是讓陳文淵滿意的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也只增6.3%,盈利同比還下滑了2.2%。

接替陳文淵職務的是原恆天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自此,沃爾瑪中國迎來了第七位掌舵人,也是首位女性掌舵人。知情人士告訴AI財經社,朱曉靜目前的工作是了解沃爾瑪業務,並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

對於為何選中朱曉靜,沃爾瑪全球執行副總裁、全球採購及亞洲區執行長丘明德曾解釋稱,朱曉靜在恆天然期間,通過渠道變革、擁抱數位化等舉措,讓恆天然旗下產品在多個品類的市場份額中穩居第一。而當前中國零售業正在經歷顛覆性變革,沃爾瑪需要一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CEO,繼續帶領沃爾瑪中國創造佳績。

圖/視覺中國

算下來,朱曉靜已經是沃爾瑪中國第六次換帥了。而除了第一任鍾浩威和第二任陳耀昌外,沃爾瑪中國剩下的掌舵者幹的時間都不長。有人甚至總結,自2012年開始,沃爾瑪平均每兩年幹掉一位中國總裁。而每換一次掌舵人,沃爾瑪中國的戰略都會出現調整,發展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AI財經社梳理發現,「拓荒者」鍾浩威在沃爾瑪中國當家人的位置上,幹的時間最長,有12年之久,卻一直無法讓沃爾瑪中國盈利,最後於2006年黯然離開。「開拓者」陳耀昌次之,也幹了5年,帶領沃爾瑪中國高速發展,沃爾瑪給足了他權力,最後卻因分權帶來貪腐問題,銷售假冒「綠色豬肉」於2011年10月被迫請辭。剩下的四位中,第三任高福瀾、第四任柯俊賢、第六任陳文淵均有兩年多的時間,第五任迪爾克不到兩年。

與之相對的是,沃爾瑪中國區業績自2014年開始,營收增速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兩位數的佳績。零售和市場營銷專家丁利國分析稱:「沃爾瑪中國頻繁換將,是因為中國的發展沒有達到沃爾瑪的預期。」

沃爾瑪中國高層變動的同時,人才流失也非常嚴重,這也影響了沃爾瑪中國的發展。

曾在沃爾瑪工作四年的離職員工老薛告訴AI財經社,2001年與他一同加入的管培生有200多位,沃爾瑪包吃包住讓他們在深圳培訓了一年,從零售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學習,但如今絕大部分人都走了,留下的只有一兩個。

即便是工作十幾年之久的員工,最後也沒能抗住,還是離開了。AI財經社認識的幾位沃爾瑪老員工,最短的在沃爾瑪工作了三年,最長的有17年,他們中有人去了京東,有人去了美團,還有人去了蘇寧……

競爭對手們把沃爾瑪當成了「黃埔軍校」,缺人就從沃爾瑪找。因此,早在2013年,沃爾瑪亞洲部門總裁貝思哲就在投資者大會上說,過去幾年人才持續流失已造成沃爾瑪本地人才枯竭。

為此,沃爾瑪不得不從其他行業尋找人才接管中國業務。與鍾浩威是土生土長的沃爾瑪人不同,沃爾瑪中國剩餘6位當家人都在其他公司工作過。其中,朱曉靜、陳文淵則都是空降而來。

本土化融合成難點

除了人的因素外,沃爾瑪中國還遇到了所有國際化公司都不得不面臨的難題:到底是堅持自我還是實行本土化?這中間的度又如何把握?

「沃爾瑪中國太像美國沃爾瑪了,高層全是外國人,流程、標準、應急機制等都很完善,但在中國有點水土不服,這是它在中國做得不好的原因。」老薛感慨稱。

確實,24年來,沃爾瑪中國就不斷在美國模式與中國本土化間試圖找到平衡點。在鍾浩威時代,沃爾瑪中國完全是照搬美國,想要在中國複製成功。曾在沃爾瑪工作過的張新宇撰文稱,沃爾瑪初期嚴格遵守「原教旨主義」,不用頻繁的促銷迷惑顧客,讓他去買不需要的商品。為了控制供應商成本,沃爾瑪甚至會限制促銷員進場。而這並不適合中國,中國消費者更喜歡促銷期間大量囤貨,一個促銷員甚至可以成就一個明星商品。

「合理的門店布局,足夠大的業務規模,靈活高效的配送體系是沃爾瑪的核心競爭力,能實現天天低價和高庫存周轉,但這些優勢在中國都被束縛了手腳。」張新宇稱,在美國,沃爾瑪配送成本比競爭對手低2%到3%,而在進入中國前十年,沃爾瑪門店布局散落在華南、東北、華北和西南各地,運營成本較高,因此在中國十年內都沒能實現整體盈利。

那還是大賣場在中國發展的黃金十年,老對手家樂福就適應的比較快,在外資大賣場老大的位置上坐了多年。

陳耀昌時代則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沃爾瑪中國的自主權越來越大,通過不斷改革後,沃爾瑪越來越不像「沃爾瑪」,越來越像「家樂福」,開始向供應商收取費用、裁減門店員工,要求供應商駐派促銷員,促銷頻率變高,將採購權下放到各大區。

「假冒豬肉」事件後,2012年高福瀾時代的沃爾瑪中國又重回原來的賽道,自主權被收了上去。此時,大賣場在中國已經沒有優勢,電商來勢洶洶。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這一年的總結是,連鎖百強銷售及門店增速均是歷年來增長最慢的一年。如果往後看,這一年10.8%的營收增速還算高的,到2019年已經降到5.2%。

老薛說,沃爾瑪有著大公司的通病,對沒有出現過的事反應慢,而這些年電商對中國零售業的影響遠遠大於美國。2005年的時候,家電是超市營收很大的一部分,但現在份額越來越小了,電商把這塊份額吃掉了。

最初,沃爾瑪對電商的判斷是構不成威脅,因為線上佔比還很小。柯俊賢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自己是個傳統、老派的人,我不知道電商能不能改變人們去實體店購物的習慣。畢竟,線上在整個零售市場佔比只有10%左右。」

看著電商發展迅猛,沃爾瑪中國曾撰文向美國總部闡述布局線上的可行性,但最終被總部以中國門店少、物流成本高等原因否了。等沃爾瑪再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

沃爾瑪不太會撤出中國

但社區店正替代大賣場

在丁利國看來,沃爾瑪在中國遭遇的挑戰,所有的外資零售商都遇到了。畢竟中國市場有自身的特殊性——電商強大,商業業態演變的非常快,目前已經從商業1.0邁進了3.0階段。對此外資一開始不理解,後來又不適應,再之後跟不上,所以大多選擇了退出。

今年4月,物美歷時半年多宣布完成對麥德龍中國的收購,拿下80%的股權。去年6月,作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更因中國業務賣身蘇寧易購而登上熱搜。在此之前,易買得、樂購、迪亞天天等多個外資零售品牌已經撤出中國。

20多年前,外資零售剛進入中國時,很多人稱「狼來了」,害怕它們會在零售業掀起一場腥風血雨。20多年後,中國企業在學習外資的基礎上,也最終實現了反超,作為後浪把前浪拍在了沙灘上。

人們好奇的是,沃爾瑪最終會不會也撤出中國?從AI財經社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就在去年11月,沃爾瑪還在發展商大會上宣布,未來5-7年計劃在中國新開設500家門店和雲倉,包括沃爾瑪購物廣場、山姆會員商店、沃爾瑪社區店多個業態。

圖/山姆會員官網

「沃爾瑪家大業大,作為全球零售業老大,實力比第二名家樂福強很多,美國大本營也給了它足夠實力,繼續支撐它在中國發展。況且,沃爾瑪是長跑型運動員,在中國它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這點與國內的企業截然不同,國內很多企業是大起大落。」丁利國分析稱。

他告訴AI財經社,雖然沃爾瑪更重視本土和北美市場,但一直以來,也在拼命適應中國,收購1號店,投資京東和達達,發展山姆會員店,數位化營銷等等,而且總體上看,沃爾瑪中國本土數位化營銷在外資中做得還算不錯。

從沃爾瑪中國官網上看,今年上半年其依然在開店,但大賣場顯然不再是其發展重心。今年5月,沃爾瑪在深圳福田開了一家離顧客更近的小型業態——社區店,商品總數只有三千種,但有一半商品是鮮食,如添加油就能下鍋烹飪的水煮牛肉、五花肉包菜等免洗、免切產品,還有兩千種商品能支持到家服務。

今年以來,「瘦身」成為大賣場等相關業態的招牌動作,大潤發此前也宣布未來主推中小型超市,而生鮮賣場盒馬也把今年的開店重心放到了「盒小馬」項目上。

而去年底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沃爾瑪方面也曾透露,未來將更多嘗試緊湊空間的賣場,面積在五六千平方米左右,未來3年還將改造200多家大賣場,幾乎是現有大賣場的一半。其次便是社區店。而靈活的雲倉隨時可以補位,雲倉主要為配送到家提供支撐,這其實是在籌劃包抄任何一種可能出現的消費場景。

比如把將顧客往線上引。北京知春路店保安就不斷地對顧客說:「店關了沒關係,大家可以去京東到家上的沃爾瑪買東西,可以直接送到家裡。」

(應採訪對象要求,老薛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陪伴居民15年,北京知春路沃爾瑪明天下午4點正式關停
    在海澱區知春路,陪伴居民15年的沃爾瑪購物廣場將於17日下午4點正式閉店停業,這個周末,不少市民到現場撿漏兒,和這家店做最後的告別。沃爾瑪方面表示,此次關店是因為租約到期,目前北京還有7家沃爾瑪大賣場和3家山姆會員商店。
  • 沃爾瑪再關一店 年內在全國已關閉15家門店
    近日,沃爾瑪淄博柳泉路分店貼出停業公告稱,該店將於2019年6月25日起停止營業。淄博柳泉路店關閉後,沃爾瑪在山東將只剩下濟寧一家門店。據悉,這已經是沃爾瑪自今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關閉的第15家門店。對於此次沃爾瑪閉店的原因,沃爾瑪方面表示以停業公告為準。
  • 沃爾瑪、家樂福越開越「小」 這難道是大賣場趨勢?
    今年年初,家樂福迎來年內第一家門店上海成山路店的開業,與以往不同的是,相比「品類齊全、一站式購齊」的傳統大賣場,該店「更小、更方便、更注重服務」,家樂福稱其為「新概念生活超市」。無獨有偶。就在8月初,沃爾瑪也迎來兩家「緊湊型」門店的開業。
  • 大賣場關門潮愈演愈烈,是誰殺死了大賣場?
    由於業主方上調租金多次磋商無果,沃爾瑪溫州體育館店(東海店)將於12月底予以關停。作為一家家喻戶曉的大型超市,東海店不僅是溫州地區第一家國際性大型超市,也是沃爾瑪在溫州的精神樣板店,此次離場顯得十分無奈。
  • 為什麼澳門、香港基本很少看到沃爾瑪、家樂福等在內地十分常見的...
    難道沃爾瑪和家樂福都是傻子嗎?為什麼不去和小商鋪搶市場?大賣場對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在大部分國家,大賣場以分布在近郊和衛星城居民區為主,大家通常開車去一次買齊。所以在租金昂貴的都心地帶,毛利比較高、走更高檔路線的中小超市生存能力更強。 大賣場,它付不起這個租金,業主更不願意租給這個佔面積大,合同時間長,收益卻很少的傢伙。
  • 什麼都能買到的大賣場沃爾瑪 為什麼要開小型店?
    提到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你想到的可能是面積至少達上萬平方米的雙層大賣場,掛著「天天低價」Slogan的貨架上,堆滿了正在打折的貨品。但未來,你身邊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面積在5000平米左右的新型沃爾瑪超市。8月3日,沃爾瑪在武漢楊家灣地鐵站五環天地負一樓和昆明金瓦路開了兩家看上去更加「緊湊」的新店。
  • 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沃爾瑪聲明!
    9月1日,有媒體爆料稱,沃爾瑪針對出售大賣場中國業務部分股權業務,已與一些企業有過洽談行為。爆料人還稱,「目前細節、進度還不清楚,但確有接洽行為,沃爾瑪希望引入戰略投資者。不過,這筆可能的交易還處在早期階段。
  • 沃爾瑪否認撤出中國傳言背後:大賣場轉型之路迫在眉睫
    一片譁然之外,9月2日,沃爾瑪通過其官方渠道發布聲明否認了出售傳聞。其聲明表示,我們留意到關於「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的傳言,對此嚴正聲明,沃爾瑪從不對市場流言做評論,也無任何出售中國業務的計劃。無論出售大賣場業務與否,事實上對於傳統零售巨頭們來說,如何將大賣場這一相對陳舊的業態重新煥發生機仍是持久和迫在眉睫的挑戰。
  • 沃爾瑪否認出售中國大賣場?沃爾瑪的中國策略到底該怎麼看?
    來源:江瀚視野9月2日,沃爾瑪中國發布官方聲明稱,關於出售中國大賣場的傳言,沃爾瑪不予評論,也無任何出售中國業務的計劃。此前,有媒體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就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部分股權一事,已與一些企業有過接洽行為。
  • 沃爾瑪再關2店 是沃爾瑪中國不行還是中國零售有病?
    世界500強頭把交椅穩坐多年   2013、14、15年連續三年榮登《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榜首。2015年其營業收入為4821.3億美元,淨利146.9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匯率估算,折合人民幣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約3.3萬億人民幣、1012億人民幣。
  • 沃爾瑪將關3家店 「高福瀾風格」明朗化
    「沃爾瑪放棄這樣的位置,這說明房租的上漲已經超過了沃爾瑪承受的限度。」一位零售業觀察者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巨頭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世界五百強」光環使得它們一直享受著優質的網點資源和相對低廉的租金。而隨著第一批籤約門店合同期的到來,近兩三年,外資大賣場將迎來一波租金上漲的高峰,其門店也很難以當初的租金續籤下來。
  • 沃爾瑪正式撤出濟南三個月關店超十家
    隨著濟南泉城路店關店,沃爾瑪在山東的門店將只剩下淄博和濟寧的兩家門店。對於沃爾瑪撤出濟南的原因,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分店停業,主要是因為租賃合同到期。據悉,沃爾瑪泉城路店是目前濟南唯一的沃爾瑪門店,也是沃爾瑪在濟南開出的第一家門店,2003年9月開業,至今已近16年時間。2009年9月沃爾瑪曾在陽光新路開出第二家門店,不過於2016年5月關門了。
  • 沃爾瑪在華堅定大賣場路線 業態單一有風險
    沃爾瑪未來在中國開店的重點依然是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昨日,沃爾瑪中國總裁兼CEO高福瀾在「沃爾瑪可持續發展採購計劃」發布會上透露,未來三年,將在中國開出100家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這意味著沃爾瑪全球發力中小型社區超市的策略短期內不會在中國實行。  「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是主力業態,未來我們在中國也將堅持開設這兩種類型的店鋪。」
  • 傳沃爾瑪出售大賣場中國業務,沃爾瑪:無任何出售中國業務的計劃
    近日,有消息稱,沃爾瑪針對出售大賣場中國業務部分股權業務,已與一些企業有過洽談行為。 9月2日,沃爾瑪中國發布官方聲明稱:我們留意到關於「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的傳言,對此嚴正聲明,沃爾瑪從不對市場流言做評論,也無任何出售中國業務的計劃。
  • 大賣場跨界購物中心 做起來沒那麼簡單
    宣布2016年開出首個購物中心的沃爾瑪已經慢了一拍,物美、永旺、歐尚等國內外零售商早已經將觸角伸向商業地產。如果進展順利,備受關注的物美地下商業將在明年亮相。在業界看來,超市大佬相繼踏入商業地產背後,是昔日風光的零售行業顯露疲態和暮氣的應對策略。不過,正如前輩眼淚多果實少一樣,商業地產並非一塊好啃的骨頭。
  • 人人樂:突破家樂福和沃爾瑪的防線,登上電商的快車
    近期,人人樂商業集團位於深圳南山的南油老店,因為租約合同到期關門休業。這家南油老店是人人樂創始人何金明開的第一家超市,也可以說是人人樂超市帝國的發家地。21年歷史的老店突然關門,引得周邊不少老人唏噓不已,畢竟他們是看著人人樂從一家2600平的小超市如何戰勝家樂福、沃爾瑪,一步步擴散到全國的。
  • 上海7年來42家停業大賣場的那些接盤俠還好嗎?
    聯商網消息:隨著上海第一批大賣場陸續進入滿租期,預計未來多年仍將是大賣場停業高峰期。由於之前多個大超退出後,商鋪空置長達2至4年以上,對於擁有大超物業的業主而言,研究接盤俠非常必要,對於超市集團而言,加強科學評估選址則是必備課程。
  • 誰殺死了大賣場?沃爾瑪溫州體育館店(東海店)將於12月底關停
    近年來,國內大賣場關門潮越來越高漲,到底是成為殺死大賣場的這把刀呢?據悉:沃爾瑪溫州體育館店(東海店)將於本月底關停,結束營業。從內部人士得到可靠消息,沃爾瑪溫州東海店因為本輪租賃到期的原因,在和業主方談判續租的過程中,業主方提出租金上漲。
  • 看沃爾瑪山姆會員店與普通大賣場相比有何特色
    文安德把它稱為沃爾瑪在中國發展的新引擎。但新引擎的成長之路可謂歷盡坎坷。為了等來這一刻,沃爾瑪蟄伏了17年。  1996年8月,沃爾瑪進入中國,在深圳開出了首家山姆會員店,曾創下了全球山姆會員店單日銷售額的最高紀錄。這一開門紅讓沃爾瑪興衝衝地開始山姆會員店在華的擴張之路。
  • 艾永亮:家樂福慘遭賤賣,沃爾瑪被迫關店,只有它逃過一劫
    2019年6月23號,開店60年的家樂福,宣布將中國業務80%的股權以48億人民幣賣給蘇寧易購,從此正式退出中國。作為曾經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家樂福也曾掙扎過。2016年11月1號,家樂福將上海斜土路店改造成24小時營業的店鋪,目的是為了方便做「夜貓子」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