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場跨界購物中心 做起來沒那麼簡單

2020-12-11 聯商網linkshop

  商業地產不再是房地產和百貨巨頭的舞臺。宣布2016年開出首個購物中心的沃爾瑪已經慢了一拍,物美、永旺、歐尚等國內外零售商早已經將觸角伸向商業地產。如果進展順利,備受關注的物美地下商業將在明年亮相。在業界看來,超市大佬相繼踏入商業地產背後,是昔日風光的零售行業顯露疲態和暮氣的應對策略。不過,正如前輩眼淚多果實少一樣,商業地產並非一塊好啃的骨頭。

  不是增加外租區那麼簡單

  零售市場倒逼和電商侵蝕被認為是眾多超市版購物中心湧現的原因。「大賣場的毛利主要來自於日化等品類,但這部分品類受電商侵蝕非常嚴重,生鮮市場電商暫時還未衝擊到,但毛利太低。」上海尚益諮詢總經理胡春才認為,大賣場的發展得益於其SKU的豐富性遠勝過社區超市,價格也較後者低5%-10%,但在電商面前,SKU和價格成為大賣場的弱勢。

  租賃成本的上升也是超市跨界購物中心的重要原因。隨著國內商業地產租金價格的上升和國內本土零售商的崛起,原來能為其提供低廉租金的萬達廣場等購物中心對超市主力店依賴性大大降低,而近年來飛漲的租金也把沃爾瑪等外資超市逼到了牆角。為平衡綜合收益,不得不選擇自主開發購物中心,通過增加租賃面積收益換取超市低租金的獲利空間。

  在胡春才看來,大賣場目前的轉型有兩個走向,一個是尋求便利,一個是尋求體驗,前者走向社區便利店,後者則跨界向購物中心。「大賣場的管理、運營非常複雜,它的經驗和積累的資源來做購物中心等大型業態是有優勢的。」不過,跨界的風險也不小。購物中心目前在一二線城市呈現出飽和狀態,甚至陷入同質化危機,購物願望本身已不再是消費者前往購物中心的充分理由。目前,國內一些大賣場開設的購物中心從嚴格意義上看只是外圍擴大,增加了聯租區,引進了更多周邊商戶而已。「一個購物中心必須有一個大型超市、一個大百貨店等主力店支撐,同時還要配備餐飲、娛樂、生活服務類項目和專賣店等。」

  但問題是,超市、百貨向購物中心轉型的道路並不平坦。近期,大型賣場、知名百貨試水購物中心道路坎坷的新聞時有報導。人們不應忘記,英國樂購綜合體的水土不服、天虹購物中心的生意清淡。未來隨著綜合體供給量的不斷上升,在經營上缺乏創新的項目也會淪為雞肋。投資購物中心的主體是誰並不重要,超市、百貨、地產商、大財團等等都可以,關鍵還是運營上的競爭。

  超市跨界購物中心,關鍵是要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提高其服務質量。具體來看,超市或將在定位、商品結構、自營商品與聯營商品方面做相應的調整。當前零售業正處於成本上漲、競爭激烈、盈利下滑的階段,各商家都在尋求轉型以迎合消費者需求,此次轉型,也將面臨資金、成本、消費者接受程度等方面的風險。

  毫無疑問,購物中心提供更加優質、綜合化的服務迎合了消費者追求多樣化、服務性、高端化的消費需求,零售商家穩健推進購物中心仍有較強的市場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商業地產已經出現過剩的現象,空置率不斷提升,大力發展購物中心的零售業者需要警惕,在選址、招商、定位上慎重決策,而且還要注重區域消費者需求的研究與把握。

  大賣場跨界購物中心成風

  沃爾瑪、物美並非先例,跨界商業地產已經成為大賣場大佬的一場集體行動。這有點類似於宜家家居專業店和英特宜家購物中心、沃爾瑪超市和樂世界購物中心、永旺超市和永旺夢樂城購物中心、樂購超市和樂都匯購物中心的關係:宜家原本作為知名的家居建材超市,後擴建成立英特宜家——一個新的業態,英特宜家超級購物中心。這些封閉式大盒子的超市大賣場在擴建升級為超大型購物中心時,仍然保留了共同的美式大盒子MALL的特點:低樓層(通常地面3-4層,而東亞購物中心通常在7層以上)、超大平層(單層面積往往在3-5萬平方米甚至更大,而東亞購物中心通常單層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下)、超多的停車位(通常2000-5000個車位)、商品平易近人沒有奢侈品。美式大盒子MALL現在進入中國市場恰逢其時,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新區已經由適合人行的道路系統變為更適合車行的寬路系統,逛街變為逛MALL,車位成為其最多優勢。

  永旺:2016年底新設15家大型購物中心

  外媒稱,日本永旺株式會社計劃在2016年底之前在中國新設15家大型購物中心,將總量發展到20家。目前永旺僅在華北區域的北京和天津擁有購物中心,今後將擴展到華中和華南地區。

  沃爾瑪:樂世界購物中心

  近日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宣布集團將在珠海建首個社區型購物中心,奠基儀式上,新快報記者了解到,沃爾瑪計劃投資約6億元,在珠海香洲區明珠路及旅遊路周邊地塊興建一個建築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的社區型購物中心「珠海樂世界」,引進山姆會員商店珠海首店作為主力店鋪,這是沃爾瑪在中國自行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的第一個購物中心,預計2016年落成營業。

  即將引進的山姆會員商店是珠海首店,1996年沃爾瑪在深圳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山姆會員商店,至今已在中國8個城市有10家山姆會員商店,且這些城市都開通了山姆網購服務,其中深圳、廣州、上海、北京、蘇州的山姆網站還提供生鮮配送。

  歐尚:高鑫廣場

  法國零售大鱷歐尚集團5月也傳出將在東莞自建購物中心。據悉,該項目全部商業將由歐尚集團自持,項目業態由自營超級大賣場、現代家居&電器主題館、時尚餐飲休閒場所及最受顧客歡迎的市場領導零售品牌組成。除了東莞,歐尚集團在華策略也有所改變,已經不僅僅只是以零售布局市場而已,更是躋身商業地產開發。去年底,歐尚集團在華共有59家商業中心營業,其中包括4家超級商業中心。

  據悉,歐尚的購物中心地產開發公司叫頤莫尚,它的第一代超級購物中心現在已經在蘇州、無錫擴建開業,將來還會進行2-3期的擴建。蘇州金雞湖歐尚經過2期和3期擴建之後,目前營業面積也已經達到13萬平米之多,去年整個購物中心業績驕人近20億,其中歐尚超市就達到13.5億之多。

  位於浙江嘉興的歐尚,作為第一家全新升級建設的高鑫廣場購物中心,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開業,和無錫店一樣,該購物中心將實行2期建設,面積預計將超過10萬平米。此外,南京江寧和杭州大關的兩家原歐尚門店也將擴建並升級成為超大型購物中心高鑫廣場,

  而座落於寧波海曙區北面高尚居住區的寧波高鑫廣場為全新建設的,將於今年年底盛大開業。這座總建築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地下2層,地上4層:其中的主力店歐尚大賣場的面積獨冠歐尚中國大賣場之首;停車位多達1600餘個。目前,已經籤約寧波高鑫廣場的品牌店有歐尚超市、迪卡儂運動專業店、特力屋家居專業店、茉莉幻想兒童樂園、大地影院,mjstyle快時尚、拉夏貝爾、新發現、北疆飯店、錦滿堂、星巴克……

  物美:地下MALL

  物美商業新聞發言人喬紅兵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地下購物中心推測將於明年內對外開業。去年,北京最大本土超市品牌物美以3.22億元高調競得北京市國際雕塑園地下文化娛樂中心項目用地,並計劃打造成地下購物中心。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北京的地下商業相對匱乏,以中低端零售業態為主。消防安全、客流壓力都是限制地下商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一位購物中心高管認為,如何讓地鐵人流轉化為地下商業的客流仍是擺在各商業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物美進軍商業地產已有先例。據喬紅兵介紹,早在2010年底,物美入主新華百貨董事會,就被業內人士分析為物美將涉足商業地產的信號。據了解,位於新街口的新華百貨是物美旗下物美生活廣場公司經營的一個商業品牌,定位於百貨業態的中高檔百貨,物業大樓為物美自購擁有,經營百貨業的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

  家樂福:穩步推進小型購物中心

  不久前,家樂福集團副總裁、家樂福大中華區總裁唐嘉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家樂福未來將推進更有吸引力的大賣場建設,例如提供更好、更舒適、更方便的購物環境,發展以大賣場為基礎的小型購物中心。

  永輝超市:短期不會跨界

  剛剛獲得牛奶國際近57億元注資的永輝也被認為具有進入商業地產優勢的超市大佬之一。不過,永輝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永輝仍以其零售業為主線,短時間內並不會跨界。在一位接近永輝的人士看來,二三線城市中,相比於地產商大型零售商的品牌知名度,其更具有拿地的優勢,與部分地產商合作是部分永輝超市目前運營的方式之一,但購物中心並不在永輝的計劃之內。
  (奧萊薈)

相關焦點

  • 家樂福上海新店引入餐飲、影院等業態 大賣場購物中心化
    雖然這句話有些「簡單粗暴」,但確實道出了大賣場的尷尬:它降生時,以敞開式、自選式、一站式的先進性,贏得了當時的主力消費人群「60後」、「70」後的認可,而如今,在「80後」、「90後」這些對價格不敏感,並講究體驗消費的新生代前,它已經落伍了。
  • 各大超市跨界購物中心 家樂福、歐尚、沃爾瑪各具特色
    然而,商業物業的租金卻水漲船高,大賣場等零售企業微薄的利潤幾乎全部貢獻給地產商。為此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沃爾瑪、歐尚、永旺、物美、大潤發、華潤萬家(需求面積:8000-15000平方米)、步步高等知名超市紛紛跨界商業地產,自建購物中心。
  • 大賣場「押寶」便利店 被看好的「商業藍海」
    被看好的「商業藍海」   事實上押注便利店的大賣場並非只有家樂福、大潤發,就在上個月,德國麥德龍宣布布局建設「合麥家」便利店。而再往前追溯,近一年時間中,物美、華潤、天虹百貨,甚至快遞企業順豐都紛紛進入便利店市場。在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等熱潮之後, 便利店似乎正成為國內零售商業市場中一股洶湧的潮流。
  • 【便利店】大賣場「押寶」便利店 被看好的「商業藍海」
    被看好的「商業藍海」  事實上押注便利店的大賣場並非只有家樂福、大潤發,就在上個月,德國麥德龍宣布布局建設「合麥家」便利店。而再往前追溯,近一年時間中,物美、華潤、天虹百貨,甚至快遞企業順豐都紛紛進入便利店市場。在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等熱潮之後, 便利店似乎正成為國內零售商業市場中一股洶湧的潮流。
  • 家樂福、天虹等紛紛進入便利店市場 或成大賣場發展新海藍
    被看好的「商業藍海」   事實上押注便利店的大賣場並非只有家樂福、大潤發,就在上個月,德國麥德龍宣布布局建設「合麥家」便利店。而再往前追溯,近一年時間中,物美、華潤、天虹百貨,甚至快遞企業順豐都紛紛進入便利店市場。在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等熱潮之後, 便利店似乎正成為國內零售商業市場中一股洶湧的潮流。
  • 蔡明璋:跨界整合體驗、娛樂 購物中心變身「家庭中心」
    11月5日,由贏商網福建站承辦的「海峽兩岸文創文旅商業地產趨勢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在本次論壇主題演講環節,常臺灣購物中心協會理事長/大魯閣(需求面積:100-2500平方米)開發董事長蔡明璋先生圍繞「體驗式娛樂崛起 如何跨界整合家庭娛樂方式?」主題,以高雄大魯閣草衙道購物中心為例向在場嘉賓解析大魯閣的運營經驗。
  • 上海購物中心青睞哪些超市 我們做了一份報告
    聯商網消息:聯商網&搜鋪網針對上海這兩年半來購物中心引進超市,超市選擇商業地產項目的變化及趨勢進行了盤點及分析。總體而言,就上海各類超市拓店速度而言,大型綜超衰退,中型超市崛起,小型便利超市不斷摸索中前進,餐飲+食材的跨界食集和升級版新型菜場小荷才露尖尖角。
  • 大賣場之殤:相同的崛起 不同的落寞
    但現在的大賣場布局都是在做挽留消費者的工作,高頻的商品擺在最深處,儘可能地讓消費者多走一些區域,多看一些商品,吸引消費者在賣場裡走得更遠一些。消費者卻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急不可待。他們不能忍受低效率的購物,不能忍受為了買一把青菜轉遍整個賣場,他們光顧大賣場的次數越來越少。大賣場當初開設時一般都選在距居民區較遠的地方。
  • 中關村不做大賣場 將要賣什麼?
    中關村將徹底告別電子賣場,集中有限空間著力發展創業孵化、智能硬體、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創新的創客中心和共享經濟中心。除了附近高校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觀眾,還有中關村諸多電子大賣場裡曾經擠滿著的姑娘小夥兒們。一個小時前還是櫃檯兩邊的買者和賣者,一個小時後可能就前後腳地坐進劇院,跟著「麻花味兒」開心地樂上一個晚上。這兩年,「e世界」、「鼎好」等等大賣場逐漸沒那麼高人氣了。但據說「開心麻花」的票房一直不錯。少了賣電腦的,來了用電腦的。創客們來了。
  • 大賣場的諸神黃昏
    來自供應鏈上的壓力和阻力,改變不了大賣場。但是,消費趨勢可以。家樂福、沃爾瑪們為什麼日子不好過了?不妨先問問自己,你多久沒去逛大賣場了?曾經,全家老小在周末一起去大賣場大採購,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現在,一想到要去大賣場,光是來回的行程和在賣場內隨便逛一圈就要花上幾個小時的購物體驗,就足於讓很多人打退堂鼓。在很多人看來,在大賣場內花上幾個小時,就為了貨比3家省下那點錢,實在是太不值當了。再說,每周購物回來都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的,既不方便,還容易造成浪費。
  • 海底撈跨界開出首家購物中心 能否玩得轉?
    據了解,旭海時代廣場項目位於四川簡陽市東城新區中心,處於東城新區規劃的政務、商務核心區。該購物中心共5層,其中地下一層、地面四層,包含2442輛非機動停車位及550個機動停車位。建成後將成為東城新區的商業中心,未來簡陽市民購物、休閒娛樂、餐飲、聚會的消費匯聚地。
  • 【透析家樂福】7萬平自建購物中心能救「大賣場」?進口單品超6000、強化歐式布局,龍商網超市周刊帶你「揭底」家樂福北京四元橋店!
    購物中心化救贖「大賣場」?在零售變革的今天,業界有預言說零售業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朝一大一小「兩頭」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家樂福四元橋店更像是朝「更大」方向發展,在龍商網&超市周刊記者看來,家樂福在用一個購物中心來支撐其大賣場的發展,而重點還在於大賣場的改造與變革。
  • 社區mini門店:大賣場轉型之光
    所以mini業態必須到店消費——它依然擁有門店實體化的基本功能;它必須在社區——屬於雙腿簡單通勤的近場景體驗;它必須綜合——就像菜市場有品質的濃縮版本,全套生鮮品之外,還有煎炸蒸煮的現做熟食,還有米麵糧油醬醋茶的全面供給,甚至還有紙巾、洗護等家庭高易耗的百雜品。
  • 上海7年來42家停業大賣場的那些接盤俠還好嗎?
    其中2010年前上海15年間停業大超總計23家,平均每年停業1.5家,其中9家被其他超市公司承租仍然維持大賣場業態,7家由於被動遷改建為購物中心,7家轉型為其他商業業態。2011年上海停業大賣場躍升至5家,2015年攀新高至9家,2017年1-7月已達5家(尚未含縮店為中型超市的3家)。
  • 北京歐美匯攜手樊登讀書點亮生活 文化跨界引入購物中心
    北京歐美匯攜手樊登讀書點亮生活 文化跨界引入購物中心來源:聯商網2020-04-23 10:38歐美匯也希望通過這次文化跨界活動,使更多年輕人通過不斷的學習、沉澱,完成自我蛻變和成長,這些才是當代青年最需要的。作為率先與樊登讀書合作的購物中心之一,歐美匯藉此次文化跨界的合作,開拓了推廣新思路,活動策劃緊貼市場需求。一經官宣發聲,參與者反響熱烈,免費雙周VIP會員已於近日全部送出。
  • 九百購物中心即將易名大潤發
    本月19日起,春申購物中心、九百購物中心、天潤發康橋半島購物中心、百潤發鬆江店等4家大賣場的店名將陸續更名為「大潤發」。這些曾經隱姓埋名了多年的大賣場即將恢復其真實的店名,標緻著國家對外商投資零售企業的政策全面放開後,臺灣最大的零售品牌大潤發將在內地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 家樂福開新一代門店 透露大賣場轉型方向
    我們都看到,百貨、超市大賣場在陷入前所未有的「關店潮」。我們都承認,再像以前一樣開店肯定只有死路一條。但大賣場不會消亡--這是將大賣場業態帶入中國市場的,曾有著「中國大賣場教父」之稱的家樂福說的。我們當然也認同。一站式購物有其存在的客觀需求。但是,當然也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開了。連日化用品、生鮮食品通通都可以電商送貨上門了嘛,為什麼還要去大賣場。那大賣場要怎麼開?
  • 滬春申購物中心、九百購物中心等將更名為大潤發
    滬春申購物中心、九百購物中心等將更名為大潤發  從本月19日起,春申購物中心、九百購物中心、天潤發康橋半島購物中心、百潤發鬆江店等4家大賣場的店名將陸續更名為「大潤發」。這些曾經隱姓埋名了多年的大賣場即將恢復其真實的店名標緻著由於國家對外商投資零售企業的政策全面放開後,臺灣最大的零售品牌大潤發將在內地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 百貨業型、連鎖型購物中心/MALL特點
    面積一般在10至15萬平方米左右,由於面積還不夠大,故其定位也還必須突出某一目標顧客群體,入駐的業種一般很齊備但業態的複合度還不夠(通常定位於高端市場,以自己的百貨公司為主,雖然百貨公司自身的超市一般也很大很有特色,但一般沒有引入大賣場、家具城、玩具反鬥城大賣場等業態),仍稱不上真正的摩爾購物中心MALL。
  • 什麼都能買到的大賣場沃爾瑪 為什麼要開小型店?
    雖然現在的商品規模可能只有大型購物中心的某一個部門大小,但這種門店卻能夠同時滿足快速購物、臨時性購物和備貨購物三種形式。新大賣場形態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嘗試,沃爾瑪只是將在美國、英國和日本已有的業態嫁接到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