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不做大賣場 將要賣什麼?

2020-12-11 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今天正式發布:未來3-5年內將完成轉型,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中關村將徹底告別電子賣場,集中有限空間著力發展創業孵化、智能硬體、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創新的創客中心和共享經濟中心。


△中關村創業大街發展規劃

沈騰,也就是央視春晚舞臺上的郝建、時下電影院裡正「煩惱著」的夏洛,和他的「開心麻花」團隊,很多年來一直以海澱劇院為根據地。出劇院大門往北一百米,就是中關村大街的最南端。

沈騰他們,其實也算是中關村比較早吸引來的文化創業者。為什麼選擇這裡紮根?除了附近高校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觀眾,還有中關村諸多電子大賣場裡曾經擠滿著的姑娘小夥兒們。一個小時前還是櫃檯兩邊的買者和賣者,一個小時後可能就前後腳地坐進劇院,跟著「麻花味兒」開心地樂上一個晚上。

這兩年,「e世界」、「鼎好」等等大賣場逐漸沒那麼高人氣了。但據說「開心麻花」的票房一直不錯。少了賣電腦的,來了用電腦的。創客們來了。他們很辛苦、很有創業的壓力感,所以他們更想抽空到海澱劇院去樂一樂。

創客們嘯聚之處,時下最有名的是3W咖啡。它坐落在中關村西區的西北角,跟東南角的海澱劇院遙遙呼應。今年5月7日,一位中年人走進3W,要了一杯香草卡布奇諾,坐下來和創客們聊天,臨走付了30塊錢。隨後他又去樓上和正在做路演的「拉勾網」員工攀談。他的名字叫李克強。


△5月7日 李克強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3W咖啡

3W咖啡所在的這條二百多米長的大街,二十多年前就很有名氣,叫「海澱圖書城」。後來不知咋地,慢慢變成了賣教輔材料的聖地。再後來,一度有變成「酒吧一條街」的趨勢。如今,這裡改名叫「中關村創業大街」,不相關的店面逐漸褪去,留下創業者摩肩接踵的身影。

從這條創業大街往東走幾裡地,是中科院物理所。那天李克強來喝咖啡之前,就是去的那裡。無論三十多年前柳傳志在中關村賣電腦,還是十幾年前數以千計的北漂們開始在大賣場裡忙活,在他們身影的側後方,中國科學院的數十處研究所、百多個世界級實驗室,始終安靜地存在著,不事張揚,該幹啥幹啥。


△中關村創業大街

從這條創業大街往西走一裡地,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2013年的9月30日,一群人來到這裡上課。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把課堂搬到了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發表了關於「切實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的重要講話。當年傳統電子大賣場興起時,這個展示中心所在處,還是中關村核心區外圍的一片水稻田。

對於只盯著時髦電腦手機的那些年輕人來說,過去十幾年間的中關村,基本就等同於那幾個傳統電子大賣場。而他們視線外的中關村,其實從來沒閒著過。持續努力之下,中關村已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聚集著兩萬餘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年總收入達到兩萬多億元,從業人員近200萬。「中關村」早已越出了狹義的地理概念,中關村的管理機制,中關村的人才政策,中關村的融資方式,都在中國創新體系中「有一號」。


△2015年1月,中關村e世界商城

中關村在迅速長個兒。這愈發把核心區那些傳統電子賣場襯託成了「村中村」,形成了事實上的中關村核心「窪地」。電商平臺成為常態後,不辭辛勞跑到中關村去淘電腦手機,越來越成為很OUT的事了。五年前,這片核心區如果堵車,往往是某個電子大賣場又在搞盛大促銷。而今,這附近每天堵車的原因,已蛻變成——要麼是海澱劇院斜對面的人大附中、大賣場東邊的中關村一小在放學,要麼是大賣場南側的家樂福在打折,要麼是被北邊的四環路暴堵波及,總之,大賣場想製造個堵車,已經比較困難了。

中關村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中國自主創新的參與者、見證者。中關村從未停止過探索、創新的腳步。被傳統電子大賣場佔據臉面,只是一個必經階段,該來的時候來了,該走的時候,現在到了。
中關村不做大賣場 將要賣什麼?

中關村是一個縮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下的中國,顯然不只需要一個中關村。如果只是因為傳統電子大賣場逐漸衰落,就斷言中關村「完了」,那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些大賣場的很多店面,現在也已被改造成了創新孵化器、創客空間等等。創業可不只是喝一杯咖啡那麼簡單時髦。他們聚在一起要討論技術、尋找空間、搭建團隊。他們這杯咖啡要是喝出成效,背後還得有紮實的鼓勵政策、細緻的公共服務。

中關村地區的商業、文化設施,也在逐漸提質。新一代年輕人要奮鬥,也會生活。「開心麻花」系列劇能在這片土地上長演不衰,不只是因為年輕人們要來圖個樂子。他們需要一種開放、包容、自主、創造的生活氛圍、文化共鳴。
或許到今年除夕夜,春晚舞臺上的郝建他們,會是一群中關村的創客。不信?咱們走著瞧。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45/5451942.html report 3728 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今天正式發布:未來3-5年內將完成轉型,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中關村將徹底告別電子賣場,集中有限空間著力發展創業孵化、智能硬體、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創新的創客中心和共享經濟中心。△中關村創業大街...

相關焦點

  • 中關村電子城轉型「最後一棒」:大賣場時代終結 鼎好大廈小業主...
    鼎好大廈附近的保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只有二層、三層和四層還有一些商戶,估計等不到今年年底就全部清空了,那些不願意走的商戶早晚也得走。近年間,由於網際網路電商的崛起,曾經熙熙攘攘的中關村電子城每況愈下,不得不轉型。
  • 家樂福某店搞促銷,賣不出去員工買單,大賣場的「野蠻」還能走多遠?
    近年來,大賣場的生意不好做,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好的賣場逐漸形成壟斷趨勢,比如胖東來超市。不好的賣場,大面積倒閉破產,整體上生意越來越難。總結原因,大賣場生意艱難,核心在於自己,不做死就不會死。做生意有做生意的任務,我們現在全員在雙十一在搞活動,那肯定是發動全員,全體賣場的員工圈,一起去賣東西,這是正常的一個營銷手段,但是我說了,賣不出去,可以不買我相信肯定會有這個問題,但是我們還是那句話,我們自查是一方面,他(員工)可以在微信上告訴我。
  • 北京鼎好大廈電子城將於 10 月關閉停業,中關村徹底告別電子大賣場
    「電子大賣場屬於落後業態,只有關停轉型,才能重新賦能,獲得新生。」鼎好發出的關停通知中這樣寫道。通知中稱,依據北京市總體規劃和海澱區分區規劃,要大力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完善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和產業升級。鼎好大廈電子商城將於2020年10月份關停。
  • 當前大賣場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目前思考大賣場的調整,一定要做深度的思考,一定不能是簡單的思維,一定要想明白所做的調整是解決了眼前一時的問題,還是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7年,包括沃爾瑪、家樂福等一些企業在嘗試把賣場由大變小,也就是把原來1—2萬平的賣場面積,壓縮到幾千平,把剩餘的面積租賃出去。
  • 曾經在中關村擺攤賣碟的劉強東,現在要收購中關村在線了
    當年劉強東還在中關村租攤位賣碟的時候,ZOL 是首屈一指的行業大佬。到 ZOL 上查報價,去中關村買電腦是那一代網民們的共同回憶。但是風水輪流轉,現在中關村要看霸道總裁的臉色了。(ZOL)、PChome 等垂直群組網站,僅保留愛卡汽車網等網站,而 ZOL 的估值不超過 5 億人民幣。
  • 上海農工商超市總經濟師周勇:大賣場太多了
    我認為,國有企業只存在怎麼樣有效的退出的問題,不存在怎麼樣發展的問題,只存在體面的消亡,而不存在怎麼樣有效的發展的問題,假如要保留國有股份的話,它的比例最好不要超過20%至30%。具體比例是多少取決於什麼?那就是政府的官員對企業的戰略以及企業的領導沒有絕對的支配權,沒有發話的餘地。當然政府還是可以管理企業,通過什麼呢?
  • 社區mini門店:大賣場轉型之光
    在特有品類上競爭不過垂直專營店,大賣場剩下的份額只有其核心品類:日用雜貨。但這些雜貨恰巧高度同質化,不足以支撐一個賣場的購物場景價值。其購買頻次,也不足以維持良好的日銷水平。打個比方,每家大賣場和超市都在賣同樣的可樂、農夫山泉,洗護用品賣的都是寶潔、聯合利華……大家都是一樣,價格也高度透明,沒有什麼新意獲取的購買價值。
  • 淺論大賣場液晶電視廣告的特點
    不論人們是否意識到,也不論人們是否樂意接受,廣告都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打開電視,翻開報刊,環顧機場、站臺、車身,樓宇電梯前的小駐,甚至電影大片中赫然突出的某品牌產品……撲面而來的都是形形色色的廣告的身影,廣告正以飛快的速度更廣泛、深入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以驚人的力量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而伴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是越來越多的新興廣告媒介。
  • 大賣場不死
    大潤發在濟南的門店都是大賣場,濟南主市區的5家門店至今未顯出衰老跡象,仍以強者的姿態與同行競爭。歷城店是大潤發在濟南開出的第一家門店,到今年滿20年。一家具有20年歷史的大賣場門店,在疫情的當下,如何才走得輕盈而不沉重,又如何老樹開出新花?
  • 中關村電子城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大賣場裡商鋪密集,手機、相機、錄音筆、各色電腦配件,你想買的,它都有。 當然,在這裡被坑過的人,也不少。 鼎好關停之前,早先同樣經營電子大賣場的海龍商城和中關村e世界等已經完成轉型。附近唯一堅持賣場生意的科貿電子城,也日益蕭條,顧客寥寥。
  • 上海大賣場年貨賣瘋了 三個人同盯一輛手推車
    上海大賣場年貨賣瘋了 三個人同盯一輛手推車   晨報訊平時在大賣場角落「待命」的購貨手推車,這幾日成了大賣場中的搶手貨。  「我們賣場中共有大推車450輛、小推車880輛,平時顧客購買的商品較少,因此手推車的使用率不高。而這幾天由於市民都在忙著採購年貨,同時顧客又比平時增加好幾倍,因此手推車沒有一輛是空著的」,麥德龍虹口商場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家樂福古北店中共有1500 輛手推車,平時,手推車的使用率大約為三分之二,而這幾日商場中的手推車幾乎是「連軸轉」。
  • 【逆襲】曾在中關村擺攤的劉強東 正顛覆中關村、百腦匯、華強城、頤高,徐家匯……
    此外還透露,此次ZOL引入京東這一操作,由劉曉東親自操作,而王路則負責處理中關村在線脫離CBSi事宜。而據內部人士向36氪透露,劉曉東的確在近來頻繁造訪京東總部。  如果劉強東此次真的接盤,那真是情懷滿滿。當年劉強東還在中關村租攤位賣碟的時候,ZOL是首屈一指的行業大佬。到ZOL上查報價,去中關村買電腦是那一代網民們的共同回憶。
  • 家門口的大賣場「消失」了,我一點也不懷念它
    受此影響,2018年大賣場坪效平均下降8%,其中外資大賣場的坪效降了4%。經營不善的大賣場再難像從前那樣留住顧客。「實現超市購物車自由算得上是小時候最奢侈的事了吧,在寬敞明亮的店裡散著步,想要什麼隨便拿,幸福感簡直爆棚。」90後唐萌回憶。
  • 北京中關村e世界貼關門公告引譁然 經營慘澹將不再賣電子產品
    「買了幾十年產權,子孫後代都靠這個店鋪吃飯,今後如果打包轉租給其他公司,租金少了,害怕以後沒了話語權,賣啥,租多少錢,自己都不能決定。」業主們都擔心關門後自己的權益受損。  據了解,中關村e世界的商鋪產權分散,近6成左右面積銷售給小業主,受到電子商務和大環境的影響,國內的電子賣場普遍面臨業績下滑和轉型的問題,此前中關村e世界也進行過幾次轉型,但都以失敗告終。
  • 大賣場關門潮愈演愈烈,是誰殺死了大賣場?
    近年來,實體店的日子不好過,持續幾年的大賣場關店潮還在繼續。今年上半年,沃爾瑪關了4家門店,華潤萬家2家,卜蜂蓮花2家,歐尚超市2家。大賣場關店動作頻頻背後,是業績增長乏力的窘境,到底是誰殺死了大賣場?「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大賣場在中國曾經輝煌過。
  • 坪效是傳統大賣場5倍 盒馬鮮生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
    從這幾個數字看,盒馬未來可能還需要在會員管理方面做一些努力。   未來零售成功的最核心關鍵點是經營會員的能力   我認為分析盒馬模式,看其未來的成功之處,最主要要看其的經營會員的能力。如果盒馬在會員管理、經營會員方面打造出超強的能力,其成功是有絕對的保證的。但是如果盒馬在經營顧客方面不到位,其模式可能存在缺憾。
  • 大賣場之殤:相同的崛起 不同的落寞
    蘇寧易購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80%的股份,有網友評論說,不值這個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家樂福還在倔強地活著,怎麼就不值錢了呢?想當年,家樂福的許多店鋪成為業內人士朝聖的聖地,像上海的古北店,這是去上海必到的店鋪,當時他們的商品與促銷活動都成為業內爭相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時過境遷,家樂福也落到被賣的境地。
  • 還記得中關村這家老電腦城嗎?正在蝶變!
    同時該空間還可以做小型臨時展示活動使用。時光荏苒,伴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和電商的崛起,電子大賣場的時代已經謝幕。隨著北京市疏整促工作的深入開展,海龍、鼎好、e世界等中關村電子大賣場開始轉型升級,2019年5月,中關村地區最後一個電子賣場矽谷電腦城也短暫告別。2019年,海澱區啟動對北大西門街區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規劃。
  • 零售商也搞批發 上海PC大賣場火拼電腦城
    零售商也搞批發 上海PC大賣場火拼電腦城  「當初同行總是指責國美打價格戰,還是消費者把國美扶起來做大的。」春節前,宏圖三胞執行總裁李宇松在上海布置節日攻勢時對記者說,「只要夠本,我們沒必要賣那麼貴。」 南京是價格戰「火藥桶」,而珠江路更是IT產品的集散地,其價格指數幾乎成了華東市場的晴雨表。
  • 大賣場的諸神黃昏
    如今,家樂福中國控制權轉手,沃樂瑪中國光4月份就關停了4個大賣場,華潤萬家在兩個星期一口氣將北京、山東的12家大賣場託管出去……大賣場諸神的黃昏已經降臨,一個時代正在落幕!對於剛從稀缺時代過來的中國人來說,大賣場讓人大開眼界。原來商品還可以這麼琳琅滿目,原來跑一個賣場就可以把日常生活用品都買齊,原來可以這麼方便地貨比三家還不用討價還價……於是,大賣場快速擴張。受此衝擊,大賣場周圍三公裡內的小商店、雜貨鋪、夫妻店被衝擊的七零八落,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