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數百件上世紀老物件 重慶「70後」開懷舊火鍋館

2020-12-2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收藏數百件上世紀老物件 重慶「70後」開懷舊火鍋館

館內擺放的老酒櫃裡裝滿了稀奇古怪的玩具。 記者 熊明 攝

火鍋館老闆沱沱正在擺弄自己心愛的老式相機。記者 熊明 攝

火鍋館內裝飾得像家裡一樣。 記者 熊明 攝

  江北區北濱路上,一家懷舊火鍋館最近在網上引起網友們的強烈關注。在這家火鍋館裡,最吸引人的,不是土灶、條凳和濃濃的火鍋味,而是牆上陳列的廢棄的門牌及滿屋子上世紀的老物件。有網友稱,這家火鍋館就像是一個存儲記憶的小型博物館。7月18日晚,記者來到這裡一探究竟。

  老闆曾創作「媲美宮崎駿」的漫畫

  「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回升出我心坎……」走進火鍋館,望著滿屋子的老物件,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就在記者心底響起。

  鏽跡斑斑的門牌、熊貓牌收音機、老式電風扇、手搖電話……在這裡,火鍋不是主角,這些老物件反而成了食客們的最愛。

  記者看到,不少來這裡吃火鍋的年輕人,都爭相與老物件合影。一位姓李的「80後」就說,「逝去的時光是最美好的,看著這些老物件,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沱沱是火鍋館的老闆之一,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2010年,喜歡畫畫的沱沱創作了老重慶主題漫畫作品《去漂流》,曾在天涯重慶論壇上贏得超高人氣,被網友譽為可「媲美宮崎駿」。

  「開火鍋館」的想法是沱沱和老友在飯桌上聊出來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記憶中的老重慶已經漸行漸遠。

  沱沱認為,既然越來越多的人只能通過回憶來重溫老重慶,那不如就自己造一塊棲息地,讓朋友到重慶有個落腳的溫暖地,也讓有共同情懷的重慶人找到一個同好者的大客廳。

  於是,今年6月,沱沱和朋友一起開了這家特別的火鍋館。

  200塊門牌,每一塊都是一段歷史

  在火鍋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貼在一面白牆上的200多塊門牌。

  十八梯91號、彈子石正街23號、兩路口菜市場96-1號……在沱沱眼裡,這些門牌的背後,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一個少年的青蔥歲月。

  「不少門牌都是我淘回來的。」沱沱回憶,從2009年開始,他花了4年時間走遍重慶大街小巷,在拆遷地收集門牌。不少地方人去樓空,留下孤零零的門牌,他就把它們帶回家。還有一些門牌,則是沱沱從廢品收購站收來的。

  記者發現,這些鏽跡斑斑的門牌裡中,有好幾塊是屬於渝中區十八梯的。「這幾塊門牌是我專門去十八梯收集的,每塊門牌,都是一段歷史。」沱沱說。

  還有一塊門牌,沱沱對它充滿了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新華路225號」,「以前那裡是我的家,現在是一片廢墟。」

  隨著城市的發展,一些老地方逐漸在消失,而這些門牌,就像它們的身份證,靜靜地講述著那些過往的歲月。

  為了收集門牌,沱沱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有幾次,我去舊城改造現場收集門牌,被別人當成小偷趕了出來。」

  如今,這面貼滿門牌的牆壁,成了來這裡的食客們最愛留影的地方。

  上世紀60年代的座鐘還在走動

  「看,這個開瓶器是二戰時期捷克國防軍專用的,現在還可以用來開罐頭。」沱沱拿出一個啤酒開瓶器一邊把玩一邊說道。在他的店裡,諸如此類的老物件還有很多。

  火鍋館的二樓,專門開闢出了一個空間,陳列著400餘件各式各樣的老物件,如同一個包羅萬象的舊物博物館。

  其中,有一個柜子,裡面放著諸如外星人ET、阿童木等玩具,它們都是沱沱兒時的玩具。

  「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阿童木,現在再也買不到了。」沱沱指著阿童木說道。

  除了玩具,這裡還存放著如寶麗來全新老相機、上世紀60年代的衣櫃等物品。讓人驚奇的是,其中一個1960年代的座鐘甚至還在走動,滴答滴答的聲音似乎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風雲。

  有些老家具,還是沱沱從垃圾堆裡的「搶救」回來的。幾年前搬家時,沱沱的家人把屋裡幾十年的實木家具扔了,氣得沱沱差點「吐血」。他一個人跑到垃圾堆去,又把這些「寶貝」撿了回來。

  如今,這些老家具和他從中興路二手市場、楊公橋舊貨交易市場淘來的老家什一起放在火鍋館裡,令火鍋館充滿著濃濃的家的味道。

  面對一屋子的老物件,沱沱說,時光給它們打上了特殊的印跡,希望能通過這些老物件,喚醒人們對於舊時歲月的回憶,打撈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

(來源:重慶日報)

相關焦點

  • 80後收藏500多件「西洋老物件」 夢想開小型博物館
    80後收藏500多件「西洋老物件」 夢想開小型博物館 2017-10收藏500多件「西洋老物件」  這些老古董 他目前都在用  記者 胡一晟  這臺老唱片機還能用。
  • 天津一80後常逛京津冀舊貨市場 收藏千餘老物件
    生於1982年的天津青年封原收藏了千餘件上世紀80年代的老物件,他說:「懷舊是最廉價的減壓方式。」  推開封原家的門,仿佛一下穿越了時空:鞋架上是「回力鞋」;衣架上是一套老「梅花牌」運動服;儲物架上、地板上隨處可見老式收音機、鐵皮暖水瓶、銀行檯燈;還有80後再熟悉不過的寶塔糖、餅乾罐;桌上攤開著一張海報,內容是曾經風靡一時的《葫蘆兄弟》。
  • 為建新館清理庫存 市民瘋淘景泰藍老物件
    香爐、菸灰缸、梳妝鏡、首飾盒……昨日,上世紀60至80年代生產的數千個品種的景泰藍老物件「走出」塵封已久的庫房,亮相北京琺瑯廠。「老北京人對琺瑯廠的景泰藍都很有感情,再加上這次的物件工藝好,價格實惠,家裡從老到小都能買到喜歡的。」家住豐臺區的李阿姨和親戚一邊清點著已「搶購」的多件寶貝,一邊緊緊盯著新的貨品,「手不快的話,好東西眨眼就沒!」  被譽為「燕京八絕」之一的景泰藍在上世紀60至80年代曾作為重要的出口產品,銷往歐洲、美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創造了大量外匯收入。
  • 重慶這個跳蚤市場比閒魚更牛 老物件裡有「山城記憶」還能撿漏「尖...
    市場火起來後,來「淘寶」的客戶主要集中在老山城記憶的物件上,所以他現在也主要收集有年代感的、老重慶特色記憶的物品,如重慶以前的飯票、電影票、老照片等。記者注意到,舊相機和舊鐘錶也是這個攤位的特色之一。57歲的羅偉本身就喜歡收藏,喜歡老物件,最先他不知道這些東西能賺錢,不過近些年,他手上的東西確實升值了,那些有著時光味道的黑白電視機、收音機、竹製小麻將……都成了搶手貨。羅偉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店主,「那些開民宿的、民俗館的,主題懷舊餐廳的,全部跑來我這裡淘老物件。」
  • 老北京11年攢了一間時光博物館 收藏2000多件老物件
    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   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但北京179家博物館裡,這家唯一的生活老物件陳列室榜上無名,少人問津。
  • 美國律師收藏近10萬件中國老物件 在蘇州開博物館
    收藏近10萬件中國老物件,這個美國律師在黎裡古鎮開中國文化博物館   「我實現了我的中國夢」  ■本報記者 陳抒怡  只要有時間,美國人杜維明就會和兩個中國朋友一起騎著電瓶車出門
  • 痴迷老物件 自辦博物館!葉世海收藏2000餘件民俗物品記錄城鄉變遷
    生活老物件在一些人看來是「破爛兒」,卻是梅縣區白渡鎮悅來村村民葉世海眼中的「寶貝」,它們可以見證歷史、勾起回憶。他長期收藏這些「寶貝」,並辦起了粵海民俗博物館。  館內展出藏品逾500件  粵海民俗博物館位於白渡鎮芷灣路一棟並不起眼的民房二樓。金秋時節,記者來到這裡參觀,一股滄桑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 南昌"80後"打造懷舊主題餐廳 顧客見到老物件感驚喜
    原標題:南昌"80後"打造懷舊主題餐廳 顧客見到老物件感驚喜   發布時間:2014年08月09日 20:03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解說】鐵皮玩具青蛙、紙制五彩翻花、小人書、獎狀、小霸王遊戲機……這些只在童年記憶中的玩意,如今卻出現在了南昌的一家懷舊主題餐廳中
  • 70後,80後集體的回憶,這15種老物件,認識5種,說明你老了!
    70後,80後目前已經是社會的中流砥柱,雖然目前90後和00後已經目前逐漸取代了70,80後的地位,但是70和80後是最懷舊的一代,對於過去的物品著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墨軒向大家展示15種曾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老物件,如果說你見過超過5種,那麼說明,你已經老了。
  • 老物件的意義不只是懷舊
    近日,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楊凱麟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暢談與老物件相處的「喜」和「憂」。  給現代生活帶來啟發  《文化廣場》:聽聞您家裡所有的家具擺設,都是至今難得一見的逸品。您大概是何時開始收藏老物件的?
  • 荊江牌熱水瓶、鴛鴦牌床單……這些老物件您有嗎?
    6月30日上午,沙市區勝利街道老物件集中捐贈儀式暨老物件徵集工作推進會舉行,社區居民踴躍響應,積極捐獻自己收藏的老物件。  在沙市區勝利街辦會議室,居民們捐贈的老物件擺滿了長桌:民國時期的水果盤、70年代的電視機、80年代的鴛鴦牌床單、荊江牌熱水瓶、還有各個時期的毛主席像章……讓時光一下子回溯到幾十年前。
  • 《于謙雜貨鋪》:回憶70後80後老物件,閒侃北京的老胡同舊巷口
    ~01時間為線,帶你回憶童年的老物件于謙出生於 1969 年,自然他的童年裡更多的是 70 後的回憶。只不過那時候的 「車馬慢」,所以,謙大爺童年裡的那些小物件,也依然承載著很多 80 後的回憶。比如說,那些年的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花仙子》、《黑貓警長》、《藍精靈》…… 還有電視劇《濟公傳》、《西遊記》、《婉君》、《渴望》、《新白娘子傳奇》…… 等等,這些名字至今也依然是我這個 80 後每一提及,就忍不住感慨萬千的記憶點。
  • 河北正定:七十歲老人劉三亭純手工製作20餘種老物件再現精湛技藝
    (劉祥體 攝影報導)10月5日,在河北博物院門前廣場上舉辦的石家莊市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展演「慶祝中華人民成立70周年」活動現場,來自正定縣正定鎮西邢家莊村的劉三亭的非遺手工藝展臺前吸引了很多市民圍觀。「這是我親手製作的紡車,在原有尺寸的基層上進行了比例縮小,這樣可以便於觀賞和收藏,有些木製品現在的80、90後可能都不認得,更叫不上什麼名字,這些老物件的製品,在農村已經漸漸地消失了......」劉三亭老人在滔滔不絕地為圍觀的市民講解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80後小夥收藏3000部老電影膠片 望建博物館(圖)
    8月1日起, 「膠片上的記憶——常州紅色電影展」亮相武進博物館,從《雷鋒》到《東方紅》,從上世紀50年代的「烏克蘭」型16毫米膠片放映機到70年代的「長江」牌35毫米移動式放映機,走進展廳濃厚的懷舊氣息迎面而來,仿佛穿梭在一條老電影的歷史長廊。
  • 崇左農村這些老物件,你家還有嗎?
    新中國成立70年來 崇左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大新縣恩城鄉陸榜村蘇屯 尋訪留存時代印記的老物件 感知農村的發展脈搏 體會70年的滄桑巨變
  • 三五火鍋:穿越重慶老火鍋最後的秘境
    點擊播放 GIF 0.3M這個在大坪開了20多年的老火鍋館,曾經是重慶人心頭老火鍋界的白月光,特別是60後70後的老重慶人窮盡各種形容詞都無法描摹,夜半三更,口味再刁鑽的好吃狗老闆凳也吃得留戀人間煙火。
  • 二手市場淘「回憶」 收音機縫紉機受歡迎 老款自行車不便宜
    ■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70後、80後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是什麼樣子嗎?黑白電視、收音機、縫紉機、自行車……去逛逛成都舊貨市場,看看那些歷經時光浸潤的老物件,或許你能在那裡發現自己封存的記憶。「回憶滿滿,喇叭褲、榔頭鞋、迪斯科」……不僅這種懷舊風視頻頗受歡迎,記者調查發現,成都一些餐飲店也流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裝修風格,一家連鎖串串品牌就主打這樣的裝修風格,從煮菜的鋁鍋到吃菜的瓷碗,再到3D牆繪上的糧油站、供銷社、小賣部、老茶館,再加上收音機、黑白電視、自行車、綠色郵筒這些單件擺設,更使得處處都透露著70後、80後的「青春風」。
  • 讀刊 | 《問津》裡的老物件
    這一期的主題是「武清鄉村老物件」。武清,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相連,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比鄰,東與天津市寶坻區、寧河區搭界,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武清區位於京、津兩大直轄市的中心點,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譽。從這兒看,是值得一寫的地方。作者侯福志老師,我曾在天津的舊書攤上相遇過,他就是武清人,可見寫的是親歷的地方史。
  • 椒江一藏家有數百件老琥珀和蜜蠟
    琥珀和蜜蠟,一個晶瑩剔透,一個溫柔厚重,它們都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樹脂化石,是大自然的寶貴饋贈。  近幾年,琥珀和蜜蠟市場不斷升溫,已成為收藏家眼中的熱門。  椒江的收藏名家蔡希曾經以「金筆」收藏聞名,後來「半路出家」開始收藏蜜蠟、琥珀,如今收藏的琥珀和蜜蠟產地來自二三十個國家,多達數百件。
  • 北京市琺瑯廠國慶辦大集 近5000件景泰藍老物件等你淘
    民國時期的景泰藍瓶和首飾、上世紀出口國外的雙面製作景泰藍大筆洗、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景泰藍小動物擺件、敦煌文化元素的景泰藍藝術品……10月1日至7日,為期一周的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將在北京市琺瑯廠開幕,近5000件景泰藍老物件與遊客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