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收藏數百件上世紀老物件 重慶「70後」開懷舊火鍋館
館內擺放的老酒櫃裡裝滿了稀奇古怪的玩具。 記者 熊明 攝
火鍋館老闆沱沱正在擺弄自己心愛的老式相機。記者 熊明 攝
火鍋館內裝飾得像家裡一樣。 記者 熊明 攝
江北區北濱路上,一家懷舊火鍋館最近在網上引起網友們的強烈關注。在這家火鍋館裡,最吸引人的,不是土灶、條凳和濃濃的火鍋味,而是牆上陳列的廢棄的門牌及滿屋子上世紀的老物件。有網友稱,這家火鍋館就像是一個存儲記憶的小型博物館。7月18日晚,記者來到這裡一探究竟。
老闆曾創作「媲美宮崎駿」的漫畫
「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回升出我心坎……」走進火鍋館,望著滿屋子的老物件,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就在記者心底響起。
鏽跡斑斑的門牌、熊貓牌收音機、老式電風扇、手搖電話……在這裡,火鍋不是主角,這些老物件反而成了食客們的最愛。
記者看到,不少來這裡吃火鍋的年輕人,都爭相與老物件合影。一位姓李的「80後」就說,「逝去的時光是最美好的,看著這些老物件,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沱沱是火鍋館的老闆之一,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2010年,喜歡畫畫的沱沱創作了老重慶主題漫畫作品《去漂流》,曾在天涯重慶論壇上贏得超高人氣,被網友譽為可「媲美宮崎駿」。
「開火鍋館」的想法是沱沱和老友在飯桌上聊出來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記憶中的老重慶已經漸行漸遠。
沱沱認為,既然越來越多的人只能通過回憶來重溫老重慶,那不如就自己造一塊棲息地,讓朋友到重慶有個落腳的溫暖地,也讓有共同情懷的重慶人找到一個同好者的大客廳。
於是,今年6月,沱沱和朋友一起開了這家特別的火鍋館。
200塊門牌,每一塊都是一段歷史
在火鍋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貼在一面白牆上的200多塊門牌。
十八梯91號、彈子石正街23號、兩路口菜市場96-1號……在沱沱眼裡,這些門牌的背後,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一個少年的青蔥歲月。
「不少門牌都是我淘回來的。」沱沱回憶,從2009年開始,他花了4年時間走遍重慶大街小巷,在拆遷地收集門牌。不少地方人去樓空,留下孤零零的門牌,他就把它們帶回家。還有一些門牌,則是沱沱從廢品收購站收來的。
記者發現,這些鏽跡斑斑的門牌裡中,有好幾塊是屬於渝中區十八梯的。「這幾塊門牌是我專門去十八梯收集的,每塊門牌,都是一段歷史。」沱沱說。
還有一塊門牌,沱沱對它充滿了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新華路225號」,「以前那裡是我的家,現在是一片廢墟。」
隨著城市的發展,一些老地方逐漸在消失,而這些門牌,就像它們的身份證,靜靜地講述著那些過往的歲月。
為了收集門牌,沱沱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有幾次,我去舊城改造現場收集門牌,被別人當成小偷趕了出來。」
如今,這面貼滿門牌的牆壁,成了來這裡的食客們最愛留影的地方。
上世紀60年代的座鐘還在走動
「看,這個開瓶器是二戰時期捷克國防軍專用的,現在還可以用來開罐頭。」沱沱拿出一個啤酒開瓶器一邊把玩一邊說道。在他的店裡,諸如此類的老物件還有很多。
火鍋館的二樓,專門開闢出了一個空間,陳列著400餘件各式各樣的老物件,如同一個包羅萬象的舊物博物館。
其中,有一個柜子,裡面放著諸如外星人ET、阿童木等玩具,它們都是沱沱兒時的玩具。
「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阿童木,現在再也買不到了。」沱沱指著阿童木說道。
除了玩具,這裡還存放著如寶麗來全新老相機、上世紀60年代的衣櫃等物品。讓人驚奇的是,其中一個1960年代的座鐘甚至還在走動,滴答滴答的聲音似乎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風雲。
有些老家具,還是沱沱從垃圾堆裡的「搶救」回來的。幾年前搬家時,沱沱的家人把屋裡幾十年的實木家具扔了,氣得沱沱差點「吐血」。他一個人跑到垃圾堆去,又把這些「寶貝」撿了回來。
如今,這些老家具和他從中興路二手市場、楊公橋舊貨交易市場淘來的老家什一起放在火鍋館裡,令火鍋館充滿著濃濃的家的味道。
面對一屋子的老物件,沱沱說,時光給它們打上了特殊的印跡,希望能通過這些老物件,喚醒人們對於舊時歲月的回憶,打撈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