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出臺條例:美容美髮店擅自配製分裝化妝品違法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商家有問題 平臺也要罰

想要「煥膚」買了微商面膜天天使用,結果爛臉必須「換膚」;相信可以修復疤痕咬牙買的昂貴面霜,不僅沒有效果還耽誤了就醫治療……化妝品的來源和選擇日益豐富,隨之而來的消費陷阱也越來越多。

昨日上午,《廣東省化妝品安全條例(草案修改二稿)》(以下簡稱《條例》)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三審,並將於28日表決。《條例》進一步強化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經營管理責任。若知假售假,電商平臺將負連帶責任。

廣東省是全國化妝品生產經營第一大省,化妝品企業數量佔全國的近三分之二,化妝品年產值超2000億元人民幣,交易額佔全國的70%以上。

電商平臺難以監管假貨? 平臺知假售假將負連帶責任

針對化妝品生產、經營、使用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條例》通過完善監管手段,強化執法力度,規範、引導、促進廣東省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不少愛美人士都喜歡在網上「買買買」,因為入駐的第三方商家多,一些電商平臺推脫難以監管而逃避法律責任。如今《條例》明確規定,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對進入平臺的化妝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和經營資格核驗,建立登記檔案並及時核驗更新,與進入平臺的化妝品經營者籤訂化妝品安全管理責任協議,明確各自的化妝品安全管理責任。

如違反上述規定,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在電商平臺管理責任方面,《條例》新增規定,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銷售的化妝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同時,《條例》增加省人民政府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化妝品安全風險信息交流與發布平臺」的規定,及時向社會發布化妝品消費安全警示。

美容院特製化妝品? 擅自配製分裝違法

不少美容美髮店都向市民推銷「自製」「手作」的化妝品,有些店家為了降低價格,把「正裝」的產品分成很多份,裝在別的容器裡進行銷售。市民可要多留心了,這些都屬於違法行為。《條例》規定,美容、美發等服務行業經營者不得擅自配製或者分裝化妝品。

就算是有品牌的化妝品,按照《條例》的規定,美容、美發等服務行業經營者應當按照產品標籤和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化妝品,並向消費者真實、全面說明產品質量、效果和正確使用方法。如實告知不得虛構化妝品功效,不得隱瞞化妝品不良反應。

如果有缺陷的化妝品還是流入了市場怎麼辦?草案規定,化妝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化妝品存在質量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通知相關經營者和消費者停止經營和使用,按照國家規定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化妝品,並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化妝品經營者發現其經營的化妝品存在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立即停止經營,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進口化妝品的代理商和消費者。按照國家規定應當召回的,由化妝品生產者或者進口化妝品的代理商實施召回,化妝品經營者應當協助召回。

化妝品生產經營者或者進口化妝品的代理商未按規定停止生產經營或者實施召回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停止生產經營或者實施召回。(記者 楊洋 何瑞琪)

(責編:朱紫陽、尹深)

推薦閱讀

《外商投資法》通過 制度型開放邁出關鍵一步  全國兩會期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外商投資法》,中國外商投資領域有了新的基礎性法律。這是一部備受全球投資者關注、又將對中國經濟帶來全方位影響的法律。如何理解這部法律的出臺?多方分析指出,《外商投資法》誕生於中國現實的土壤,一邊是中國立法工作不斷向前發展,一邊是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的新形勢。【詳細】

黑龍江檢察機關深入礦區 依法監督小煤礦關閉整治  針對小煤礦引發的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資源管理等問題,黑龍江省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以檢察建議督促主管機關履職。通過對「監管失職問責、犯罪行為打擊、公益損害恢復」進行「三位一體」的法律監督,黑龍江省檢察機關探索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系統性」的公益保護法律監督體系,為辦理公益訴訟案件提供了新的樣本。【詳細】

相關焦點

  • 廣東擬出臺化妝品安全條例 擅自銷售分裝化妝品屬違法行為
    新華社廣州3月13日電(記者胡林果)記者日前從廣東省法制辦了解到,廣東擬出臺《廣東省化妝品安全條例》,條例規定了網售化妝品要實名,擅自銷售分裝、配製化妝品屬違法行為。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廣東省化妝品安全條例》規定,禁止銷售的化妝品包含14類,包括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生產的或者超出許可範圍生產的化妝品、化妝品經營者擅自分裝、配製的化妝品等。規定明確,將上述產品提供經營性服務或者作為促銷贈品、有獎銷售活動獎品的,視同經營行為。
  • 分裝化妝品到底能不能用?
    可是,大牌化妝品又貴又分量大,一下子買錯了就損失好幾百元,該怎麼辦呢?很多小商家看準了購買者的心態,推出了分裝化妝品,讓很多囊中羞澀的女孩子都趨之若鶩。那麼,分裝後的化妝品到底能不能使用呢?今天,小編就大大方方地告訴你。   分裝化妝品,「原裝」就是化妝品廠商直接生產,而「分裝」言下之意其實就是灌裝。按分裝的價錢賣給消費者,自然比原裝的價錢便宜,怪不得這麼多女孩子選擇分裝化妝品。
  • 溫州市局「三查一訓」開展美容美髮單位化妝品安全專項整治
    溫州市局於6月起開展美容美髮單位化妝品安全專項整治,全市共出動檢查5186人次,檢查經營單位3440家,查處違法經營美容企業數42家、美發單位數4家,抽檢美容美髮單位54批次產品中4批次不合格,受理投訴舉報數58件,約談企業負責人14人,責令整改企業數88家,立案45起。一是開展風險排查。
  • 化妝品行業將會有哪些變化?
    然而,我國化妝品行業一些不健康的現象,給愛美人士的健康帶來隱患——  非法添加可能危害健康的禁用物質、美容美髮機構擅自配製化妝品、偽劣產品假冒知名品牌產品、虛假宣傳甚至宣稱具有醫療作用、重包裝宣傳而輕技術創新……  我們要美麗,也要健康安全。日前,備受關注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出臺。這也意味著,實施了30年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將結束其歷史使命。
  • 上海海藝美容美髮有限公司「化妝品標籤不符合規定」被警告
    中國網財經12月8日訊 日前,上海市藥監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滬市監徐處〔2020〕042019001715號),上海海藝美容美髮有限公司因化妝品標籤不符合規定,被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被予以警告。
  • 通州立案查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施行後首起化妝品...
    1月5日,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線索對轄區內一家從事研發銷售化妝品的企業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在實驗室內對化妝品進行生產、分裝、貼標等操作流程。因當事人現場未能提供生產化妝品的相關資質材料,涉嫌未經許可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該局執法大隊當場對涉案物品予以扣押。
  • 上海市金山區和風小顏美容店涉嫌經營未經檢驗的進口化妝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關於上海市金山區和風小顏美容店涉嫌經營未經檢驗的進口化妝品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滬市監金處〔2020〕28201901462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當事人主要是從事美容服務的個體工商戶。
  • 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大力開展美容美髮化妝品行業專項整治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市場監管局精密部署,重拳出擊,全面開展美容美髮行業化妝品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規範全區化妝品美容美髮行業秩序,保障公眾用妝安全。該局聚焦美容美髮行業的突出問題,對全區大中型美容美髮單位開展摸底排查和專項整治,重點檢查是否經營使用無證生產化妝品、無註冊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未經註冊(檢驗)的進口化妝品,是否嚴格執行化妝品進貨查驗和索票索證制度,是否涉及醫療作用和虛假誇大宣傳,是否存在經營使用假冒偽劣化妝品以及自製化妝品等行為。
  • 權威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新變化?
    明確美容美髮機構、賓館等在經營中使用化妝品或者為消費者提供化妝品的,按化妝品經營者對待。所有的違法情形: 生產違法、註冊備案違法、經營違法、標籤標識違法、廣告違法、檢驗違法、監督執法違法…所有的違法主體:註冊人、備案人、生產企業、經營者、責任單位…二是行政罰款力度加大。經營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化妝品罰款額,新舊對比如下三是引入行業禁入、延伸處罰到人。
  • 國家出手,這些化妝品停止銷售!
    為保障公眾用妝安全,淨化化妝品市場環境,依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法規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相關經營企業立即停止銷售上述假冒化妝品,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
    第三十二條(委託生產)委託生產化妝品的,委託方應當審查受託方的生產條件和能力,與受託方籤訂委託生產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對受託方生產行為和化妝品質量安全等進行管理,保證其按照法定要求進行生產。  第三十三條(化妝品經營者)化妝品經營者是從事化妝品銷售的企業或者個人。美容美髮機構、賓館等在經營服務中使用化妝品或者為消費者提供化妝品的,視為化妝品經營者。
  • 國家藥監局:停止銷售73批次假冒化妝品
    ,總經銷:廣州麗源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商:廣州市白雲區龍歸鎮夏良村橫路第二工業區白銀市白銀區超娜美容美髮用品店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紅星路180號(04)15幢1-46 PH190006>維彩莉染髮膏被委託方:廣州市嘉倩化妝品有限公司,委託方:廣州美飄揚化妝品有限公司被委託方:廣州市白雲區龍歸鎮夏良村橫路第二工業區城關區天水南路鑫順合美容美髮用品店
  • 康嬰健嬰兒紫草溼疹膏擅自更改配方 廣東康嬰寶被責令停產整改
    本報北京訊(記者蔣紅瑜)8月29日,國家藥品監管局發布通告,要求廣東康嬰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康嬰寶」)停產整改。通告顯示,國家藥監局在近期對廣東康嬰寶進行的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嚴重違反《化妝品生產許可工作規範》有關規定,質量管理體系在人員管理、質量管理、廠房與設施、設備管理、物料與產品、生產管理、產品銷售與召回七方面存在多項缺陷。
  • 生產劣質食品、假冒化妝品、不合格器械的這些廠家被國家團滅了
    廣東菩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託不具備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條件的企業生產醫療器械,當事人委託不具備《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條件的企業生產第一類醫療器械同慈量子漢方貼、同慈感快好噴劑,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處以沒收違法產品並罰款。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關於法律責任的設計亮點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充分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與《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以下簡稱原《條例》)相比,增加了關於法律責任的條款數量,擴充了違法事由範圍,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
  • 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對不合格及假冒化妝品的排查通知
    :廣州市白雲區龍歸鎮夏良村橫路第二工業區白銀市白銀區超娜美容美髮用品店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紅星路180號(04)15幢1-46PH190006/廣東國妝特字G20131186粵妝2017019815維彩莉染髮膏被委託方:廣州市嘉倩化妝品有限公司,委託方:廣州美飄揚化妝品有限公司
  • 國家藥監局:停止銷售12批次假冒化妝品
    為保障公眾用妝安全,淨化化妝品市場環境,依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法規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相關經營企業立即停止銷售上述假冒化妝品
  • 食品安全法將首度修訂 擬嚴格追責違法作業檢驗人員
    界定「分裝」「貼牌」有考究   本次修法明確了國家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監管的原則,並且規定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草案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
  • 上海市奉賢區人麗美容美髮店涉嫌銷售超過使用期限的化妝品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30日,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關於上海市奉賢區人麗美容美髮店涉嫌銷售超過使用期限的化妝品案》,按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八條,《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第四十六條第一款,《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第四十六條,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違法行為罰款3800元並沒收違法所得1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