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胃腸外科專家張相良科普系列

2020-12-2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專家介紹:張相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結直腸癌是發生於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也稱為大腸癌。全球範圍內,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好發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應引起足夠重視。早期診斷、及時手術是診治的關鍵。

結直腸是一個中空的有彈性的管道,且容量很大,所以早期症狀通常輕微或晚期才出現。因而,60%的大腸癌患者就診時已有淋巴結轉移或遠處播散。常見的症狀有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體重下降、近期出現腹部絞痛、排便不淨等。但這是症狀不典型,易與其他胃腸道疾病混淆,所以高危人群必須及時篩查,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大腸腫瘤家族史或一級親屬有相關腫瘤;既往大腸腺瘤或癌症病史;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史。

得了結直腸癌怎麼辦?結直腸癌的治療方法可分為放療、化療、手術治療等。手術治療在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絕大多數早期患者通過根治性手術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當腫瘤進展到晚期時,單純採用手術治療已無法根治,但仍可通過手術治療來減輕體內腫瘤負荷,解除併發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

傳統的手術治療方法需要在腹部打開一個20~25釐米的切口,由於切口大,病人的創傷也相對較大,術後的恢復是比較慢的。近年來微創腹腔鏡手術應用越來越廣,腹腔鏡手術只需要打開幾個小孔(直徑約0.5~1.0釐米)即可完成所有操作。術後病人疼痛輕,恢復快,併發症少,住院時間短,效果滿意。其優勢主要體現在期腫瘤病人,術後腫瘤復發率低,總生存期延長。

結直腸癌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是腸道的手術,術後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腸道手術會不會影響排便功能呢?從最近的來看,術後需要注意防治併發症,手術的併發症主要有吻合口漏、骶前出血、腸粘連、腸梗阻、切口感染、排尿障礙和性功能障礙、排便困難或便頻、人工造口併發症等。因此,在術後除了按醫囑進行照料病人外,也應該密切觀察病人的具體情況,有事及時找醫生。

對於很多人來說,生命在於運動;對於更多人來說,吃是極為重要的一節。那麼,結直腸癌患者術後什麼時候才能運動,什麼時候才能開始進食呢?一般而言,在手術2天後,切口疼痛減輕,患者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了;等到術後3-5天,就可以下床運動了。術後運動有助於幫助身體的恢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但也應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要遵從醫生的建議,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運動的時間和量。術後的禁食時間與所採用的手術有關。在對結直腸沒有進行切除的情況下,於3-4日肛門排氣後就可以進食;但當切除部分結直腸並進行了斷端吻合時,所需要的時間就要久一點。術後飲食要根據患者術後的恢復情況來逐漸過渡,一般從清流食,逐漸過渡到流食、半流食、軟食,最後過渡到普通飲食。

此外,結直腸癌切除後也不代表這病完全「根治」了。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及腫瘤性質制定方案,給予化療、放療與免疫療法。具體的方案需要患者及家屬與醫師進行充分的溝通來確定。

但是,治療完成後,更多的患者會擔心自己這「病」會不會復發,癌症會不會重來。這時,就需要進行檢測和隨訪了。在前2年,每3-6個月患者就要去醫院體檢一次,查一下腫瘤標誌物、做一下腹/盆超聲、胸片、CT、MRI等檢查。然後在第3-5年,患者則是每半年到醫院去檢查一次,5年後則是每年一次。在術後1年內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有異常就1年內複查,沒有異常就3年內複查;然後5年一次;在腸鏡檢查中發現的大腸腺瘤都要切除。

相關焦點

  • 上海開創胃腸外科「無管化」時代:病人術後不需放置引流管
    澎湃新聞 在胃腸外科術後,患者未來或不需要各種人工「管道」來維持機體運轉了。
  • 結直腸癌新技術NOSES,讓胃腸道腫瘤患者「不留疤」
    摘要結直腸癌是人類消化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老齡化的加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三位,佔9.88%。會上來自廣醫二院胃腸外科的多位專家聚焦當下胃腸微創外科前沿熱點難點進行了專業分享。「現在的腸胃道腫瘤切除術已經更新到 5.0 版本,其最大的特點是無疤化。以前是開放手術,需要在患者肚子上開一刀,現在可以在腔鏡下完成了腸道切除及規範化淋巴清掃的同時完成重建,並將腫瘤經肛門完整取出,基本做到無疤化。」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從目前臨床治療上的情況看,城市的大腸癌的發病率第2-3位, 40歲以下的年輕人患結直腸癌的比例約佔結直腸癌總人數的20%,而且又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有的專家曾預言:結直腸癌有望取代肺癌而成為新的癌症之王!      中國已進入結直腸癌高發地區的行列,大腸癌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疾病日益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 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為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挑戰「保肛」極限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採用經肛內括約肌切除術為患者完成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手術。術後患者及家屬為胃腸外科畢秀葉副主任醫師送來錦旗表示感激。超低位直腸癌是指腫瘤距肛緣3cm,一般手術選擇是Miles』(不保留肛門),給患者精神及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創傷,該手術的成功開展,讓越來越多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不僅可以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擺脫「人造肛門」帶來的痛苦,同時也了填補濰坊市中醫院外科醫療技術空白,獲得外科醫療同行的高度認可。
  • 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甲狀腺癌術後和優甲樂那些事兒」
    這幾種分化型甲狀腺癌在術後需要口服優甲樂(左甲狀腺素鈉片)進行抑制治療。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術後要口服優甲樂呢?TSH到底要多少才達標?口服多少劑量呢?什麼時候服藥呢?服藥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二全天往期推薦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膽囊結石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疝氣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談癌色變」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查癌有道」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治癌有方」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我要屁屁
  • 【關注】第五屆同濟大學胃腸外科高峰論壇召開
    該會議由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上海市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等單位主辦,同濟大學癌症中心、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承辦。胃腸腫瘤的診療已經進入微創化、精準化和舒適化時代,本次會議次將近 10 年來胃腸腫瘤領域出現的技術進行梳理、總結、討論,尤其對新的原創技術進行展示和探討。
  • 和濟醫院胃腸外科自主開展2例複雜結直腸腫瘤腹腔鏡手術治療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近日,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胃腸外科自主完成了兩例腹腔鏡下複雜結直腸腫瘤手術治療。手術效果良好,2名患者術後快速康復。據悉,這兩臺手術由畢志彬副主任醫師主刀,牛瑞龍、侯登峰主治醫師配合下完成。
  • L-穀氨醯胺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中的應用
    我科對結直腸癌術後患者予以早期應用L-穀氨醯胺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導如下。觀察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表1可見,觀察組的術後排氣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於對照組,前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後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各有1例吻合口瘻患者因不適宜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而退出觀察,經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後順利出院。
  • 什麼是結腸癌 結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什麼是結腸癌,它是人的腸壁發生癌變所導致的症狀,結腸癌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患上結腸癌的患者該怎麼辦呢?結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結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結腸癌結腸癌。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馮強: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
    保全生理功能手術、結腸癌淋巴結清掃術後降低患者復發轉移率,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擔任職務 擔任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腫瘤風險評估及系統幹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中國醫促會科普分會常委,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腫瘤防治專家委員會結直腸腫瘤學組副組長,中國醫促會結直腸疾病分會委員,《中華臨床醫師雜誌》編委,《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通訊編委,《山東醫藥》編委等
  • 規範化、個體化治療,讓患者受益最大化 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
    做手術,老人高齡、腹股溝區腫物情況複雜、既往病史複雜、手術風險及困難程度高;不做手術,老人的生活質量已經受到嚴重影響並隨時有疝嵌頓、腸壞死、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直到近期來到我院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門診,見到了陳軍主任,這才打開了希望之門。
  • 北京豐益肛腸醫院科普:便血、腹痛、貧血,都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全球統計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分布廣泛,其中尤以經濟較為發達區域嚴重,比如歐洲、北美、澳洲、日本等。而日本在90年代初遭遇了經濟危機,導致其從1995年至2005年進入長達十年的「經濟迷失期」,與此同時,這期間日本結直腸癌發生率呈顯著下降,不難看出其發生很有可能與經濟程度有關。
  • 超五成直腸癌患者術後復發 專家表示切記複查
    核心提示:據統計,在我國腸癌術後復發轉移率高達50%,其中有超過九成的復發轉移發生在術後2-3年,5年以後發生的概率較低。專家提醒腸癌患者,手術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一定要堅持定期複查。   近年來,患直腸癌的患者也是越來越多,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但遺憾的是在臨床上,由於症狀不明顯,大多數就診的患者為中晚期,導致目前仍有五成結直腸癌患者對治療不敏感。據統計,在我國腸癌術後復發轉移率高達50%,其中有超過九成的復發轉移發生在術後2-3年,5年以後發生的概率較低。
  • 結直腸癌新發病例中國最多!治療結直腸癌,我國這項技術世界領先
    近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國家癌症中心、中國結直腸腫瘤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第三屆國家癌症中心結直腸癌國際高峰論壇暨首屆國際NOSES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展示結直腸腫瘤診療各個領域的最新進展及學術動態。
  •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哪些治療方法適合直腸癌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哪些治療方法適合直腸癌 時間:2020-12-15 16:29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哪些治療方法適合直腸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吧。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到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的癌症。
  • 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常見問題解答
    專家簡介:王志剛,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外科學博士(畢業於上海中山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青委,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委會—臟器聯合臟器切除和質量控制學組副主任委員。
  • 結直腸癌有什麼症狀 高危人群又有哪些呢
    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包括有些能夠及早發現的癌症。而結直腸癌卻似... 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包括有些能夠及早發現的癌症。
  • 早期結直腸癌如何處理?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早期結直腸癌是指癌組織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層,無論有無淋巴結轉移。早期結直腸癌內鏡下切除的適應證主要有黏膜內癌或黏膜下層淺層浸潤癌,大小不受影響,任何肉眼類型,可以進行內鏡下的完整切除。結直腸癌的早診早治,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命質量。
  • 第二屆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結直腸癌肝轉移外科學術論壇
    2019年10月24日第二屆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結直腸癌肝轉移外科學術論壇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結直腸癌肝轉移診療中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成功舉辦。會議邀請了國內結直腸癌肝轉移領域知名專家,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對結直腸癌轉移的熱點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和探討,並結合相關臨床病例治療經驗進行了分享。
  • 結直腸癌復發會有哪些跡象呢?有什麼證據證明?還能不能治療呢?
    結直腸癌每年在我們國家新增近40萬人,很多早期、中期及一部分晚期病人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後,體內暫時檢查不到腫瘤了,但由於疾病分期不同、腫瘤病理性質差異以及病人身體狀況等原因,一些病人過一段時間復發、轉移了!復發有哪些跡象呢?怎麼確定復發?如何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