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濟醫院胃腸外科自主開展2例複雜結直腸腫瘤腹腔鏡手術治療

2020-12-23 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近日,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胃腸外科自主完成了兩例腹腔鏡下複雜結直腸腫瘤手術治療。手術效果良好,2名患者術後快速康復。

據悉,這兩臺手術由畢志彬副主任醫師主刀,牛瑞龍、侯登峰主治醫師配合下完成。兩例病例分別為低位直腸癌伴左側巨大腎癌侵及胰腺伴右側腎癌,下消化道重複癌(乙狀結腸癌-直腸癌),而且患者2年前行胃癌手術,腹腔嚴重粘連。

第一例手術,患者男性,67歲,因「大便帶血1月,伴排便困難,肛門下墜」入院。經醫生診斷為低位直腸癌,直腸腫瘤距肛門約4cm,大小約5×4cm,侵及全層。左側腎癌約14×9cm侵及胰腺,患者同時合併右側腎癌,術前經過充分準備,經泌尿外科李崗副教授詳細會診,認真研究制定手術方案後為患者實施了一期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全直腸繫膜切除TME)。患者本身系男性小骨盆,加上巨大的左側腎臟腫瘤,使得手術空間更加狹小,手術團隊在原志軍、徐學敏麻醉師、高盼盼、韓炳湘護士的熟練的配合下,憑藉紮實的腹腔鏡基本功,精準的解剖,順利完成了白色、微創手術。二期再為患者行腎癌手術。

第二例手術,患者男性,55歲,因排便困難1月入院。經診斷為同時性下消化道重複癌,乙狀結腸癌+直腸癌,結腸腫瘤約5×4cm大小,侵及全層,直腸腫瘤距肛門約4cm,大小約4×3cm,侵及全層。患者既往2年前曾剖腹胃癌手術,腹腔粘連嚴重,手術難度較高,術前經過充分準備後,在趙麗麻醉師及高盼盼、韓炳湘護士的協助下為患者順利實施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全直腸繫膜切除術TME)加乙狀結腸癌根治性切除術。整個手術過程白色、微創。術後患者快速康復。(牛瑞龍、侯登峰)

相關焦點

  • 永州市中心醫院斬獲全國青年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一...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陳琳)12月13日,從第七屆全國青年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上傳來喜訊,永州市中心醫院2名青年醫師獲獎。其中,唐兵獲一等獎,屈海波獲二等獎。一等獎獲得者上臺領獎。二等獎獲得者上臺領獎。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馮強: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
    馮強,協和醫科大學腫瘤外科博士,醫科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馮強臉上始終掛著微笑,給人溫暖的力量。
  • 規範化、個體化治療,讓患者受益最大化 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
    做手術,老人高齡、腹股溝區腫物情況複雜、既往病史複雜、手術風險及困難程度高;不做手術,老人的生活質量已經受到嚴重影響並隨時有疝嵌頓、腸壞死、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直到近期來到我院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門診,見到了陳軍主任,這才打開了希望之門。
  • 山大二院完成一例全腹腔鏡下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
    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腹部無輔助切口經肛門外翻切除腫瘤的全腹腔鏡下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NOSES I式),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正常飲食及排便,未有明顯不適。患者封某,女,未婚,因「大便帶血3月餘」於1月3日入住結直腸肛門外科,入院後完善各項術前檢查,肛診、肛門鏡檢查:腫瘤下緣距齒線約1.2cm。其中腸鏡示:直腸下端近肛門可見直徑約2.5cm隆起腫物,表面糜爛、凹陷。病理回報示:中分化腺癌。患者腫瘤距肛門非常近,保肛意願強烈,經科室討論評估後,於7日全麻下行NOSES I式手術,手術順利。
  • 行業|結直腸癌手術的另一種可能性!腹腔鏡手術機器人不再高不可攀!
    前言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外科手術依然是治療的首要和最佳選擇。但傳統腹腔鏡手術對外科醫生並不是那麼友好,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往往又「高不可攀」。一、不容忽視的結直腸癌結直腸癌CRC(Colorectal cancer)是全世界男性第三、女性第二常見的癌症。它主要影響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趨勢。
  • 煙臺芝罘醫院腹腔鏡擴大左半結腸切除術救治多髮結腸癌患者
    結直腸癌是指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也叫大腸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直腸癌成為我國第三高發的惡性腫瘤,且發病率逐年遞增。結直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80%—95%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息肉癌變需要5—10年的時間,腸鏡是檢查大腸息肉和癌變的最有效的檢查手段之一。
  • 福建漳州首次5G手術直播在漳州市醫院順利完成
    通過直播向全國醫師們演示腹腔鏡結直腸手術的手術方式及操作要點,解惑技術難點,交流漳州市醫院相關技術經驗,積極推廣普及腹腔鏡結直腸癌標準化手術。此次直播在漳州市醫院宣傳科統籌協調下,獲得漳州移動公司的5G技術支持,是漳州市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第四次對外手術直播,同時起到宣講結直腸手術規範的作用,也是漳州市首次將移動5G網絡應用於醫療直播,4場直播當天獲得將近60萬人次觀看。
  • 五蓮縣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一例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
    近日,普外小兒外科順利完成1例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病人老年女性,因進行性大便困難伴便血入院。診斷為直腸癌,腫瘤距肛門3cm,不適合保肛,行腹腔鏡下Miles術。病人術後恢復良好,術後8天順利出院。腹腔鏡下Miles術,在腹部做數個0.5-1.3cm的微小切口進行手術,減少了腹部較大切口的術後疼痛,手術視野清晰,清掃效果能和開腹手術相媲美。近年來,普外小兒外科在腹部外科手術中,借鑑上級醫院的先進經驗,積極開展微創外科手術,在結直腸腫瘤、肝膽結石及腫瘤、疝和血管外科方面開展了大量微創手術,社會效益良好。
  • 省腫瘤醫院腹腔鏡下切除腹膜後腫瘤
    腹膜後腫瘤由於其位置特殊,手術難度相當大,採用傳統開腹手術往往需要較大的手術切口才能完成。近日,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專家們僅在患者肚皮留下5個操作孔,運用腹腔鏡技術便成功實施了腹膜後腫瘤的切除術。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隨著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普及,結直腸外科的微創手術已經普遍開展,大量的患者湧中獲益,手術變得更加微創化,痛苦小,恢復快,但還是有很多患者及家屬疑問,包括以下非結直腸外科專業的醫生同行也有困惑:      結直腸癌切除手術,到底」微創手術'好 還是'開放手術'好,不開腹的腹腔鏡微創手術 能切乾淨麼,遠期效果如何??
  • 【關注】第五屆同濟大學胃腸外科高峰論壇召開
    該會議由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上海市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等單位主辦,同濟大學癌症中心、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承辦。胃腸腫瘤的診療已經進入微創化、精準化和舒適化時代,本次會議次將近 10 年來胃腸腫瘤領域出現的技術進行梳理、總結、討論,尤其對新的原創技術進行展示和探討。
  • 扎區中蒙醫院成功開展第一例腹腔鏡手術
    近日,由外科副主任醫師檀蘊鐵主刀成功開展我院第一例腹腔鏡手術一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此次手術患者為79歲高齡患者,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身體狀態不好,手術風險很大。
  • 首推「膜解剖」技術 將胃腸腫瘤「一網打盡」
    ■記者韓玉硯特約記者周玉池近日,十堰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進行的一場手術現場直播,獲該院40多家聯盟單位代表的讚嘆。這些見多識廣的業內人士紛紛感嘆——「沒想到竟然可以在零出血的情況下,將胃腸腫瘤完全摘除。」
  • 這家醫院38場微創外科手術向全球同行直播 涉頭頸外科、泌尿...
    第一場直播由張大宏教授領銜泌尿外科團隊和牟一平教授帶領胃腸胰外科團隊進行現場手術演示。張大宏教授說道,將微創與泌尿腫瘤治療結合,用更好的手術方式,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張大宏教授介紹,醫院自2014年9月引進達文西機器人後,至今已經做了近3000臺機器人手術。本次直播中,泌尿外科團隊利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施行了前列腺癌根治術、機器人輔助下腎部分切除術、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術、膀胱腫瘤雷射剜除術、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bricker膀胱術、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腹腔鏡右側腎上腺切除術、腹腔鏡腎癌根治術等多項高難度複雜手術。
  • 結直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胃腸外科專家張相良科普系列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專家介紹:張相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結直腸癌是發生於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也稱為大腸癌。
  • 第152醫院: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設有普通泌尿、小兒泌尿、男科、女性泌尿、體外衝擊波碎石、微創泌尿(腔道泌尿、腹腔鏡泌尿)等專業項目。科室長期與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大坪醫院、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武漢同濟醫院、華西醫科大學華西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國內三甲醫院泌尿外科專家建立技術協作關係。科室開展新業務新技術100餘項,發表論文80餘篇,發表專著3部,榮獲軍區、省級、市級科技獎5項。
  •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腸道外科機器人手術突破500臺
    在全國醫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量月排行榜上,腸道外科一直榜上有名併名列前茅。 談到機器人結直腸癌手術用時,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熊德海主任團隊早已越過學習曲線,實現了平均用時80-120分鐘,個別手術的最短用時僅70分鐘,比傳統腹腔鏡用時的接近或縮短,是短時間內完成目前這個手術量的根本保證。
  • 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到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右側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治療,但因為手術費高、住院時間長等問題,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手術。經朋友介紹,來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就診,胃腸外科根據小小的症狀制定了專屬的手術方案,並告知家長住院當天就能手術,24小時內即可出院,費用相對較低。
  • 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為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挑戰「保肛」極限
    超低位直腸癌是指腫瘤距肛緣3cm,一般手術選擇是Miles』(不保留肛門),給患者精神及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創傷,該手術的成功開展,讓越來越多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不僅可以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擺脫「人造肛門」帶來的痛苦,同時也了填補濰坊市中醫院外科醫療技術空白,獲得外科醫療同行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