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芝罘醫院腹腔鏡擴大左半結腸切除術救治多髮結腸癌患者

2020-12-11 瀟湘名醫

芝罘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右)給患者實施手術

芝罘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左二)查房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張敏 煙臺報導

近日,芝罘醫院普外科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為多髮結腸癌患者實施了「腹腔鏡擴大左半結腸切除術」,手術順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結直腸癌是指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也叫大腸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直腸癌成為我國第三高發的惡性腫瘤,且發病率逐年遞增。結直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

80%—95%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息肉癌變需要5—10年的時間,腸鏡是檢查大腸息肉和癌變的最有效的檢查手段之一。所以,目前大部分指南建議45歲及以上人群要及時進行腸鏡檢查。尤其是有腹痛、便血、大便習慣、大便次數改變等症狀時,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52歲的王女士間斷腹痛5年,近2—3月持續加重,在芝罘醫院消化內科住院後行電子腸鏡檢查,結果顯示:進鏡40cm環腔生長腫物,表面充血糜爛,因腫物較大,佔腸管周徑4/5,導致腸鏡無法直接進入。之後活檢病理報告顯示:結腸腺癌。

同時芝罘醫院影像科腹部增強CT檢查又發現,除降結腸佔位病變以外,橫結腸處還有一佔位病變,不排除結腸多發腫瘤。芝罘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會診後,建議王女士手術治療。

轉入普外科後,普外科主任李延祥考慮到王女士同時合併有左腎巨大囊腫、脾大等疾病,增加了手術難度;且既往還有「主動脈瓣換瓣手術」病史,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華法林」,以上這些都使這例手術充滿挑戰性。

為保障手術順利,針對患者病情,李延祥組織多學科會診討論,全面仔細地評估王女士病情,制定了合理的手術方案和充分的術前準備。之後在麻醉手術科的密切配合下,李延祥帶領團隊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擴大左半結腸切除術」。

術中,李延祥切除了患者的橫結腸及降結腸,同時清除腸繫膜及血管根部等區域淋巴結,手術順利。術後王女士恢復良好。術後病理顯示其降結腸和橫結腸均為「癌」,術中共清除淋巴結28枚,病理結果證實無淋巴結轉移。

據了解,按照腸癌相關手術規範,此類手術要求清掃淋巴結達到15枚,本例手術清掃淋巴結達到28枚,以使王女士的腸癌手術治療效果更佳。

「我真沒想到自己術後能恢復這麼快,整個就診經歷,不但很順利,而且也沒遭什麼罪,真是非常感謝芝罘醫院這些科室的醫生護士。」住在芝罘醫院普外科的王女士說。

「術後1天少量飲水,術後3天排氣,患者可以早期康復鍛鍊,下床活動,患者狀態很好,體驗感也很好。」普外科主任李延祥介紹,患者恢復迅速、良好,主要是因為腔鏡手術本身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小、併發症少等諸多優點。患者術前充分補充體能、術後早期拔除胃管及尿管,給予患者鎮痛等,在芝罘醫院外科系統目前推廣的「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之下,可以讓患者做到早下床、早進食、早出院,更快更好得痊癒。

「加速康復是以病人為中心,通過外科、麻醉、護理等多學科的合作,實現術前、術中、術後一站式的優化,讓外科手術不再那麼痛苦,運用微創技術和加速康復的手段,讓患者生存質量更高。」李延祥說。

李延祥介紹,芝罘醫院普外科開展肝膽、胃腸、甲狀腺、乳腺各種良惡性腫瘤及外周血管、腹外疝的手術和綜合治療。科室以腹腔鏡微創手術為特色,重點開展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性手術、腹腔鏡下各種腹壁疝修補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小腸腫瘤切除術等。

在傅傳剛教授的言傳身教下,普外科在結直腸癌的手術治療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尤其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微創手術和疝腹腔鏡微創手術方面卓有建樹,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今後,芝罘醫院普外科將不斷拓展新技術,提升服務能力,提高專業水平,更好服務轄區患者。

【來源:大眾網煙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煙臺芝罘醫院婦產科近期連續完成三例惡性腫瘤手術
    芝罘醫院婦產科主任張文團隊進行腹腔鏡特殊類型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張敏 煙臺報導  婦科疾病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女性的常見問題近期,芝罘醫院婦產科連續完成了三例婦科惡性腫瘤手術。一例宮頸癌,兩例子宮內膜癌。其中一例為腹腔鏡特殊類型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即筋膜外子宮、雙附件切除術,盆腔、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以及大網膜切除術。此次手術範圍大,在團隊緊密合作下順利完成,患者術後2天即可下床活動自如。  68歲的鄒女士,絕經14年,陰道不規則流血1周。
  • 煙臺芝罘醫院成功診治天皰瘡患者 家屬敬贈錦旗表感謝
    這是近期芝罘醫院皮膚科一位患者家屬發出的感慨,半年多以來家屬帶著患者屢次焦急求醫,最終在芝罘醫院皮膚科得到了很好的治療,為此,家屬給芝罘醫院皮膚科醫護團隊送來錦旗和感謝信,並撥打12345市政務服務熱線特地表揚芝罘醫院皮膚科團隊。  送錦旗的家屬是患者杜女士的女兒,杜女士因「腦幹梗死後遺症」長期臥床,同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平日血糖、血壓控制不佳。
  • 毓璜頂醫院幫助聶拉木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手術
    震後的聶拉木縣人民醫院百廢待興,醫療設備短缺,相關技術空白。今年8月,作為對口幫扶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為聶拉木縣人民醫院捐贈了一套價值87萬元的腹腔鏡設備,並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安裝調試,日前終於達到了使用標準。  術前,徐安利為當地醫生進行了腹腔鏡相關知識的培訓,術中仔細講解手術技巧,現場教學。
  • 萊陽中心醫院舉辦愛滋病義診宣教活動
    12月6日,煙臺芝罘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於偉、張慶泉教授等完成的自選課題「彭氏電刀在基層醫院耳鼻咽喉科改良創新及應用」項目在煙臺市醫學會的主持和見證下,順利通過業內專家組評審
  • 濱醫煙臺附院正式成為國家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12月6日,煙臺芝罘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於偉、張慶泉教授等完成的自選課題「彭氏電刀在基層醫院耳鼻咽喉科改良創新及應用」項目在煙臺市醫學會的主持和見證下,順利通過業內專家組評審
  • 專家坐診 專業閱片 煙臺山醫院東院影像科門診開診
    12月6日,煙臺芝罘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於偉、張慶泉教授等完成的自選課題「彭氏電刀在基層醫院耳鼻咽喉科改良創新及應用」項目在煙臺市醫學會的主持和見證下,順利通過業內專家組評審
  • 周海濤醫生:我們為什麼要做結腸癌的「完全腹腔鏡手術」
    因此,對於結直腸腫瘤外科醫生來說,所考慮的手術方案不是糾結於選擇傳統開放手術還是微創的腹腔鏡手術,而是能否在常規的腹腔鏡手術基礎上,進一步減少對患者的損傷,在保證腫瘤根治效果的同時,使患者恢復更快,能否實現「微創中的微創」治療。儘管目前在大的醫療機構,有90%的結直腸癌患者都接受了腹腔鏡手術治療,但嚴格的來講,都是叫「腹腔鏡輔助結腸癌根治手術」。
  • 濱醫煙臺附院完成高難度腹腔鏡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
    中國山東網4月15日訊 (通訊員 左宏) 近期,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肝膽胰脾外科胰腺亞專業團隊迎難而上,成功為69歲老年男性行腹腔鏡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據悉,患者因腹部脹痛2周,加重1天入院。醫生經過抑制胰酶分泌、營養支持治療後患者腹痛症狀緩解、血澱粉酶正常。傳統手術治療方案腹腔鏡或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需要切除多個器官,重建消化道,手術創傷大,術後併發症較多。由於患者年齡較大,病變局限,交界性病變的可能性大,專家團隊經過綜合考慮,為減少患者的身體創傷,保留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決定行腹腔鏡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
  • 「挑戰」晚期腫瘤——結腸癌伴多發肝、肺轉移患者終獲無瘤狀態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自成立以來,即確立了MDT為核心的診療模式,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將多學科的診治優勢強強聯合,以期達到臨床治療的最佳效果。普外科在楊國山主任帶領下,積極響應醫院要求,一直努力踐行MDT的模式。楊國山主任特別重視向兄弟科室學習,規範地依據病情進程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措施,綜合各學科力量挑戰晚期腫瘤。
  • 女子結腸癌伴3處肝轉移!打7個小孔同時切除4處腫瘤
    龍頭新聞訊(李華虹 楊嘉安 記者 霍營)近日,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外科病房)主任王貴玉教授團隊成功在腹腔鏡下為一例右半結腸癌伴三處肝轉移的患者完整切除了右半結腸和三處肝轉移灶,並經陰道後穹窿開口將標本經陰道取出到體外。
  • 醫院成功開展首例全3D腹腔鏡下肝葉切除術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外聘專家成偉教授的指導下,醫院肝膽外科順利完成了首例全3D腹腔鏡下肝左外葉切除+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右肝管及尾狀葉取石+T管引流術,這標誌著醫院肝膽外科微創診治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幫助患者解除了病痛。
  • 結腸癌+肝轉移,冰城醫生一臺手術同時切除4處腫瘤
    李華虹 楊嘉安 馬天翼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近日,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外科病房)主任王貴玉教授團隊成功在腹腔鏡下為一例右半結腸癌伴三處肝轉移的患者完整切除了右半結腸和三處肝轉移灶,並經陰道後穹窿開口將標本經陰道取出到體外(NOSES
  • 邵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完成經腹腔途徑腹腔鏡下重度積水腎切除術
    紅網時刻9月27日訊(通訊員 姜九龍 蔣凱明)近日,邵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在邵陽市中心醫院東院羅彥斌教授及王建峰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下,成功開展了首例經腹腔途徑腹腔鏡下重度積水腎切除術。此類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泌尿外科微創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毓璜頂醫院孫世傑團隊:披肝瀝膽只為患者早日康復
    孫世傑(左二)團隊討論患者病情(資料圖)  孫世傑(左一)團隊討論患者病情(資料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成修 凌峰 煙臺報導  一路奮進,不斷挑戰肝膽外科頂尖技術。2018年開展了電子病歷隨訪系統,主要隨訪患者是帶引流管出院回家的患者,為患者提供出院後的延續護理,2019年擴大了電子病歷隨訪病種,增加了ERAS和日間手術患者的隨訪工作,贏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2019年在全體護理人員的努力下各項護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取得了全院護理質量前五位成績。
  • 醫院在線
    患者男性,46歲。半年前在田地耕種時突然頭痛欲裂,發生嘔吐,四肢乏力。家人立即將他送到當地醫院救治,檢查後發現其蛛網膜下腔出血。幾天後,出現意識模糊、四肢抽搐與口齒不清等症狀。而後患者被送至該院救治,經CT、DSA(腦血管造影)等多項檢查,發現患者的左側頸內動脈有一個動脈瘤,而且左側頸動脈內虹吸段多發鈣化。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越來越微創了
    專家名片姚惠明,桐鄉市中醫醫院外一病區主任,有著20餘年腹腔鏡微創手術經驗,擅長各類普外科腹腔鏡手術,尤其在腹腔鏡肝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腹腔鏡脾切除術、腹腔鏡下胃腸穿孔修補術、闌尾切除術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年完成各類腹腔鏡手術達300多例。
  • 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二科馮立民:以病人為中心,敢擔責也願意關注...
    為了幫肥胖患者「減負」,馮立民先後到廣州、南京等地學習。2015年,煙臺毓璜頂醫院率先在膠東地區開展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和腹腔鏡胃旁路手術,多年腹腔鏡手術經驗加上嚴謹的考察學習,讓馮立民和他的團隊在治療肥胖病人時更得心應手。
  • 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主任王桂青擅長腹腔鏡微創手術減輕患者痛苦
    這句英國詩人西格裡夫·薩松的名句,用來形容婦產科醫生最為合適——治療病痛時如同下山的猛虎勇往直前,關懷患者時又如同薔薇一般細膩而又溫柔。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二病區的主任醫師王桂青,就是這樣的一位醫師。從醫三十多年來,王桂青特別注重業務學習,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新技術、新理論,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和研討活動。
  • 市三院普外科實現市屬醫院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零突破!
    近日,西安市第三醫院普外科二病區(肝膽胰脾外科)完成高難度手術!完成市屬醫院首例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微創技術再創新高。從開放的胰十二指腸切除(PD)跨越到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LPD),是西安市第三醫院普外科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唐都醫院完成首例單切口經臍三角腹腔鏡馬蹄腎切除術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功為一腎積水患者進行單切口經臍三角腹腔鏡馬蹄腎切除術,並為對側腎進行復位固定。據科技查新,該手術為世界首例,為無疤外科手術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感覺自己根本不像剛做完手術的人」,宋先生笑著對家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