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搞不懂真相,怎麼止謠言?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必不可少

2020-12-12 銀花育兒

文/銀花

在美劇《車諾比》的開頭,有這麼一句話:「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被錯當成真相。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謊言,會再無法分辨真相。」

隨著網絡的普及,微博、微信、資訊、短視頻的出現,讓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接觸到低級且負能量信息的成本也在變低。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就被各種信息包圍著,而有的卻讓人們處在恐慌中,最後確認這些消息只是謠言,並不是事實。

在《韓非子》中有這樣的記載,龐恭問魏王:「今天,有一個人說鬧市上有老虎,大王你信還是不信?」魏王說:「不信」。龐恭又問:「第二個人他也說有虎,您信不信?」魏王說:「我還是不信」。龐恭又問:「還有一個人,有三個人都說了鬧市上有虎,您信不信?」魏王說:「我信了」。

這就是「三人成虎」的由來,謠言真的很可怕。

在現代信息爆炸的社會環境裡,我們的孩子,如果不具備批判性思維,將會成為信息爆炸時代的犧牲品。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能夠讓孩子辨別消息的真假,不盲從、不墨守成規教會孩子通過對多種可能性的邏輯分析、理論和評估,最終找出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孩子需要擁有的能力。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最早起源於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思想和討論方式,即蘇格拉底問答法。

蘇格拉底問答法:採用對話討論和啟發的教育方式,通過激勵學生向對方提問,然後辯論,逐漸發現和揭露對方在回答當中的矛盾之處以及推理的缺陷,從而引發雙方更為深入的一個思考。

蘇格拉底問答法是邏輯推理和思辨的過程,鼓勵學生去獨立思考,敢於提出質疑。

教育家杜威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 反思性思維,主張大膽的質疑,謹慎斷言。

即鼓勵學生在聽到一個新觀點,無論對方身份如何,都需謹慎對待。在做出判斷之前,做主動的、充分的、持續的理性研究。延遲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立即對於某一個觀點給出武斷的贊成或反對。

批判性思維可以理解為對於問題的客觀分析和評估之後再形成一個判斷,它主要不是對事物的批判、反駁上,而是對事物形成一個比較全面的看法。

對批判性思維認識的偏差

當人們剛開始聽到批判性思維的說法,也有家長可能會對其中的「批判」二字特別敏感,認為批判性思維就是消極的批評和反駁,實際上批判性思維是通過對事實的客觀分析,進而形成更好的決策和判斷。它不是批評性思維,而是評論性思維,這種思維得出來的一個結論是一個全面的結論。

比如我們教科書上所學的很多理論知識,被大量的實驗證明了,那我們也就沒必要再去反駁、懷疑它了。

也有家長認為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就是「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批判性思維並不是讓人遵從自己的內心,跟著感覺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要人養成省察自己內心的習慣,它是理性、自省、勤於思考的,並且還要基於科學事實的基礎上的

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喜歡聽話的孩子,認為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當人很乖時,思維是懶惰的,懶於思考,就會出現輕信,盲目崇拜或排斥,意氣用事的情況。當孩子能提出質疑,這是批判性思維發展的種子,需要家長和老師接納和保護!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教授Stephen P. Norris提出: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在孩童時期並不常見。也就是說,這種思維方式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後天的塑造。

批判性思維能力對成年人來說也不是一招一夕能夠練出來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循序漸進地加入這種思維訓練,將會有效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1.分清楚事實和觀點

在一天中,孩子們接受到的信息有很多,而分清楚事實和觀點是開始批判性思維的基礎。

事實就是客觀發生或客觀存在的事件和現象。它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但卻有真假可辯。而觀點是一個人對待一個事件的價值判斷,帶有很強的主觀性。

比如生日蛋糕裡有奶油,這是事實,而喜歡/不喜歡吃蛋糕就是觀點。而很多人往往把觀點當成了事實,這也影響了人們判斷性思維的發展。

除了讓孩子們理解事實和觀點之外,也要讓孩子鑑別事情的真假。

這次疫情發生後,謠言經常滿天飛,造成了人們對生活物資的哄搶,後來官方闢謠,才趨於穩定!

2.用5個角度去思考面對的問題

當碰見一個問題,我們不能盲從,通過5W去思考,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問題。

Who

這是誰說的言論?該人在該領域是否具有權威性?這些言論確定是他的言論嗎?

在疫情期間,有些人打著鍾南山院士的名義進行各種預防新型肺炎的措施,什麼用鹽水漱口,用醋燻,喝板藍根等等,後來被證實都不是鍾院士說的。

What

這個信息想說的意思是什麼?這是一個事實還是觀點?如果是因果關係那麼原因是否充分?

如果是相關關係,那麼是否做了回歸數據分析?

昨天晚上,有消息說雙黃連口服液能抑制病毒,雙黃連口服液又遭到了哄搶。

中新社的「國事直通車」半夜聯繫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的相關人士。

問:雙黃連這個事情是真的嗎?答:對,有抑制作用是初步發現,初步發現對病毒有抑制。問:早期服用能控制病毒嗎?早期服用會有好處嗎?答:目前還沒有這麼詳細的研究,因為我們只是在武漢病毒所做了一個初步的驗證。問:可以抑制病毒的說法是準確的嘛?答:對對對,但也不能太拔高,因為這個科學的事情我們不想說得太過。問:目前還在臨床研究階段嗎?答:是這樣,我們後續會在上海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做一些實驗,因為雙黃連本身就是上市的藥物,但是對病人如何有效,我們還要做大量的實驗。問:那麼消息出來,大家都去搶購雙黃連,您覺得有必要嗎?答:這個我們,恩……問:臨床試驗前期有相關試驗數據嗎?答:我這邊沒有,我不知道,我現在沒辦法回答您這個問題。問:喝了雙黃連就對治病有效嗎?答:我們現在也不好說這個問題。

「1月29日晚到30日凌晨,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開展了雙黃連口服液在細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測試」,這實驗時間滿打滿算就一晚上,是不是倉促了一點?

擁有批判性思維,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凡事多想想。

When

這句話是什麼時候說的?

即使是真理和知識都具有時效性。在新型冠狀肺炎沒大面積傳播時,武漢就有8位醫生提出了風險。雖然一開始說是謠言,但事實證明這是遙遙領先的預言。

Why

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說?是有自己的主觀立場還是有客觀的論證過程?他們這麼說是不是有自己的立場和利益?

比如,有個商人某某強一直公開表示房價還有大幅上漲空間,因他本人就是地產商人,鼓吹房價上漲對於他也是有利的,所以我們就需要更多的分析他提出的論證邏輯是否合理和可信。

保持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並判斷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的,別說是小朋友,就是我們大人也常常被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所影響。

比如這次疫情,流傳最廣泛的是吃大蒜勝過殺病毒的口腔藥物。我一個親戚,從來不吃蒜,因為疫情,每天吃蒜,後來都上火了,但最後人民日報對此進行了闢謠。

3.客觀表達

不盲從、有主見的表達是孩子批判性思維的外在體現。當表達自己見解時,應做到有理可依、有據可證。

也就是證明自己觀點時,不要憑情緒和直覺,應有證明觀點的論據,都應以事實、數據來呈現,這個思維模式也能讓孩子學會更客觀的自我表達。

親子溝通中的批判性思維

生活即教育,作為父母,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可落實在平時的親子溝通中。

首先,少下結論

在面對某一件事時,我們可以多啟發孩子,少下結論。比如為什麼吃飯之前要洗手,因為手每天要碰那麼多東西,沾上了很多細菌病毒,如果吃飯時不洗手,就會把細菌病毒吃進肚子,就會生病的,而不應對孩子說不洗手是「不對的」來代替,所以,在和孩子溝通時,我們儘量避免使用「不對」、「錯了」等絕對性的語言,如果孩子經常接受父母的定論,實際上時剝奪了孩子的思考機會。

其次,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

面對孩子關注的東西,應儘量客觀真實的解釋,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就隨便敷衍,甚至嘲笑。

我家孩子有一天對我說,我覺得蠟燭是手指蓋做的,她的理由是蠟燭和手指蓋都是光滑的。

我和孩子一起找了相關資料,孩子了解真相時一臉興奮。

面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想法,父母不要嘲笑或直接否定,那樣會打擊孩子表達思考的積極性。如果孩子有任何猜想或解釋,父母應儘量客觀地評價,比如說覺得很有道理,或者說出明顯的紕漏,引導孩子更深入的思考。

當然,父母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對有些問題,我們可能也不能全面的認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藉助於信息工具或書籍,和孩子一起去了解真相。而對孩子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用事實、證據幫助去論證。

客觀追求事實,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加知識面,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好奇心,還有助於孩子的思維發展,更多了解客觀的外部世界,這有助於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小世界,也利於提高孩子的情商。

再次、鼓勵孩子質疑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具有批判性思維,父母就要有一顆開放的心態,鼓勵孩子的對事情的質疑,多和孩子探討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如果孩子總是習慣了接受標準答案,他們就會把標準答案當做真理,而不去考慮其他的可能性。

隨著孩子的成長和思維的發展,會越來越喜歡質疑,當孩子提出質疑時,父母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要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以跟孩子充分討論和論證,這個過程對父母來說可能比較麻煩,但能夠有勇氣質疑,是孩子批判性思維成長不可缺少的因素。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批判性思維」並不單純是「抬槓」體現的破壞性,,並不是「雞蛋裡頭挑骨頭,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要通過問題來體現批判者的建設性,嘗試尋求正確的思想和知識。

當我們的孩子勇於獨立思考和判斷,不盲從輕信、不人云亦云時,也是得到真相、改變世界的前提力量。

高級育嬰師,兩孩媽媽,有多年母嬰護理經驗。關注孩子的養育和教育,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

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相關焦點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從專業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齊,從而架起自己與信息之間的一道過濾網是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麼尋根本源,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和求證的能力,進行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會輕易接受既有結論,而是會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評估問題的深度、廣度以及邏輯性,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交換變得非常的迅速,孩子處於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究竟該如何去處理他們每天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等等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呢?其實這與我們一些家長經常有所耳聞但又不清楚具體是什麼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批判性思維越來越重要。在講究標準化答案的今天,批判性思維提倡表達自己的見解,不盲從權威,打破慣性思維,是一種稀缺但越來越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只有愛思考的人,才能提出不同的觀點。批判性思維使孩子不盲從,而是經過自己多方面的思考最後得出觀點,這樣的孩子不僅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收穫頗深,而且在生活裡也能遊刃有餘。
  • 培養寶寶獨立思考能力,從批判性思維啟蒙開始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近年來已經成為一個火熱的教育話題,一提到國際教育與中國的差別,這個詞語就經常跟隨浮現。各類留學考試中,批判性思維對閱讀、寫作等的作用也突出了這種差異。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孩子多大開始需要培養這種思維習慣?如何培養?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 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他微笑著說:「我想讓殘障人士活得更好,這也是我最大的願望。」當面對國內所有的主流導航都沒有無障礙導航這一功能時,他沒有隨波逐流,而是擁有自己的見解,想著去改變殘障人士的生活。正是因為擁有的批判性思維讓他敢於去質疑社會對待殘障人士的方式,最終走向了創業的道路。
  • 創新應注重培養批判性思維
    注重批判性思維養成可以有效涵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氣質,提升創新思維能力。創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有規則的判斷過程,是為決定相信什麼或做什麼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維,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品格和技能兩個方面。創新始於問題,創新是自主思考與邏輯論證相結合的過程,在創新的各個階段批判性思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李培根院士: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其實,批判性思維是一個正面的詞,領袖們都善於批判性思維。我們既然信仰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擔心批判性思維這個詞?當然,我也明白,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內容。於是有人主張就用貼近我們傳統文化的審辯式思維是不是更好呢?何必要用批判性思維這個詞?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聽說過,但是準確來說的話,沒有很多人去了解。小編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批判性思維就好像是職責的表面和本質區分開來的一種能力吧,然後理清這點之後,我們才能討論如何去培養這種能力我來舉個例子,就是說,我們會遇到一些事情,但是說得出來的一個論點,我們要去討論一下這個這個論點是否有支撐,而不是道聽途說
  • 精英孩子是從培養批判性思維開始(好文)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面對新的信息和應對複雜問題的時候,都能夠輕鬆吸收和迎刃而解,這時候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了解批判性思維的朋友都覺得現行教育非常缺乏這種思維模式,如何培養和鼓勵孩子從小就開始批判性的思考呢?首先我們來說明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這篇文章想要釐清一個重要概念: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這個名詞每個人都聽過,但幾乎沒有人知道準確的意思。而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批判性思維就是把知識的表象和本質區分開來的能力。理清了這一點之後,我們才能探討如何培養這項關鍵的能力。對我而言,批判性思維的啟蒙來自於我的大學第一堂人文通識課:「哲學視角下的人文學科」。
  • 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這七種方法值得嘗試
    ▲關注憶空間,和孩子愛上博物館 ▲小白語我相信「批判性思維」這個詞已經是大家很眼熟的了。
  • 想讓你的孩子早日成為天才?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
    這篇文章小溪(文章)是原創的,版權歸我所有,歡迎轉發並與我們分享)幾天前,當我和閨蜜聊天在一起時,閨蜜和孩子們相處時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平時閨蜜很少輔導孩子的作業,通常這部分由孩子的父親負責。出乎意料是老公在孩子的一邊。這時閨蜜回頭看看這個問題,發現他真的錯了。雖然很尷尬,但閨蜜卻感覺有點高興,畢竟孩子的思維都很批判性。一、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是思維存在和表達的形式,兩者的密切關係說明,閱讀教學在批判性思維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另外,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有利於提升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順應了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伴隨課程標準而變化的閱讀課堂更加關注思維領域的發展,批判性思維開始在閱讀課堂上受到關注。
  • 批判性思維孩子不可或缺,幫孩子有效提升判斷力,父母要重視培養
    引子:說到思維能力培養,在我們印象當中,似乎都停留在諸如邏輯思維、成長型思維等方面。思維能力培養很重要的觀念是如此地深入人心,只要是為人父母者,大都知道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我們看到,無論是市面上各種名目的思維培訓班,還是線上的思維課程,都把培養孩子思維能力放在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 美國大學注重的批判性思維,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因此,美國學校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循序漸進地加入這種思維訓練。3. 批判性思維,從學會提問題開始在美國的幼兒園和小學,老師引導孩子們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從教孩子學會提問開始的。這張圖裡,也是一些引導孩子進行 Critical Thinking、學會去提的問題:What's happening?鼓勵孩子收集信息,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Why is it important?
  • 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家長應做好指導,要學會分清事實與觀點
    就像是家長如果告訴孩子所有的貓咪都會傷人,那孩子就會相信父母並且不讓自己的朋友靠近貓咪。所謂批判性思維特指人們為了得到真相,而做出洞察,分析和對比等一系列行為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都是客觀的。由此可得能夠正確分辨出事實和觀點的孩子,往往具有很不錯的批判性思維。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這方面,並沒有投入過多的重視,這往往是由於他們沒發現這方面內容的重要性。
  • 北大女生自殺離世: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迫在眉睫
    在群裡,很多母親都表示,要女兒實在是太費精力了,社會如此複雜,生怕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很多母親表示,要送女兒去學武功,學散打練跆拳道。如果遇到傷害,可以自救。當然,這些初衷都是好的,但我的老公說:「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徒勞。」我也曾產生讓女兒學短跑的想法。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為什麼孩子需要批判性思維方式?
    我們是不是要在學習、背誦、熟練運用別人建立的知識和觀點之外,投資時間培養孩子的批判思維能力呢?01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果這種質疑被長期打壓了,孩子就可能不再分享,不再質疑了。運用批判性思維在孩子的未來可能接觸的各個領域都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有助於培養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學到的知識能夠比較長久的保持,考試過後也不會忘掉,再大一點的,批判性思維更是有效決策的基礎。
  • 構建批判性思維的六個階段,讓孩子保持清醒和擁有自我意識
    思想獨立、明辨是非,不輕信不盲從,這是一個成熟思想應該具備的特質,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希望孩子能如此。但事實上,很多家長也做不到這種程度,擁有批評性思維。所謂批判性思維是對待事物的全面解析,相比批評性看待問題,批判性思維更多地從評論角度來分析具體事物,從而避免片面和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