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Stand-Up Paddling,站立划水板或滑水槳板)
顧名思義,站在板子上划水,起源是早年間夏威夷衝浪教練為教導學員時方便移動而創立,最近在全球普及開來。總體來說,SUP是一種非常簡單易學,老少鹹宜的運動。非常易學是指關於SUP的所有行動的課程如划動轉彎可以在一個小時內介紹完畢,當然平衡能力不見得是一個小時可以掌握的,但也肯定比衝浪板帆板好掌握(因為SUP板一般會比衝浪板和帆板大同時也沒有風和浪的不穩定因素)。老少鹹宜是因為非常適合各種年齡的初學者在平緩的水面(如水庫)玩耍,當然會遊泳和穿戴救生衣是必不可少的。
設備以及預算:SUP運動需要的設備有兩個一個是板,一個是槳。首先說板,板有很多種,不過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LL-ROUND(全圍繞??):通常比其他的板更寬、更大、有更大體積,一般會比其他的板更加穩定,適合新手在平緩的水面上玩耍享(xu)受(du)人生。
SURF(衝浪):比其他板更短更小,是用SUP衝浪和在河流裡體驗白水(whitewater)的理想選擇。可以配合槳做出一些酷炫的衝浪動作,不適合新手
TOURING(旅行):比一般板長,為了長途和快速的划水行進而設計,適合在大湖、灣裡做幾公裡的長途划行,新手也可以接受吧
RACING(比賽):更長更窄更尖,為了比賽設計的目標最速的SUP。只有當你達到向前相對快的速度時,板才會有較好的穩定性,不適合新手
YOGA(瑜伽):版型與ALL-ROUND類似,不過會長些,板面有軟的頂來做瑜伽動作,同時板上還有地方可供綁上你的鍛鍊設備如彈力帶等,也可以連上錨以防被水流帶走
Inflatable(充氣式):這種板可以是任何一種形狀,但是ALL-ROUND版型的居多,可以充氣可放於背包中攜帶,另外這種板絕不是那種救生圈的軟軟的感覺,裡面是有支撐材質,踩起來肯定不是踩氣球的感覺,當然相比一般的塑料、木板還是軟些。
下面是槳,槳可分為把手、柄、槳面三個部分,一般槳可以調節高度,對於初學者高度大致是你立住槳可以舉拳握住即可,或者高出身高8到12英寸。
其他重要的配件包括:腳繩、救生衣、防曬的長袖(可以參考我有關帆板的答案:怎樣學習帆板(Windsurfing)?- 賀通的回答)
至於預算,我在美國亞馬遜上搜到的一般的充氣的和非充氣板加槳套裝價格大概在500美元,淘寶上只有少數幾個兩三千左右的。迪卡儂好像是有個3999的充氣的,但是好像沒有配槳。。。初學者的話最好先找一個可以租借SUP的地方租來玩玩體驗一下再決定購買與否。
SUP衝浪:
河流裡面體驗湍急的水流(whitewater),當然頭盔、護膝護肘、救生衣非常重要:
女士玩玩瑜伽也不錯:
SUP教學(應大家要求)
以下教學針對的是平靜水面的教程,如果使用其他類型的SUP板和水環境請自行google搜索英文教程。
0. 安全
只要下水,請保持全程救生衣和腳繩的裝備,腳繩一般我們系在右腳踝。如果摔入水中時請儘量向兩側摔,不要向前後。
1. 認識器材
為了方便解釋的目的,我在這裡用這個我比較熟悉的板來介紹,並不是所有板上面都有這些標記和把手。
橙色區域/灰色區域:橙色區域是普通塑料,灰色區域是一種類膚質的材料(摩擦(係數)大)。灰色區域也是一般腳活動的區域。
鰭板:位於板面下方後方,和一般艦船鰭板起類似的功能(轉向)。
拖鞋標記:站立於板上時,腳的位置;或者蹲在板上時,膝蓋的位置。
把手:板前後方的把手口用於抬起板,後方把手同時也用於連結腳繩。左右的把手用於從水裡爬上板。中間的凹槽是用於橫向抬起板。如果一個人抬的且力量不夠橫向抬起整個板請用後面的把手抬,以免損壞下面的鰭板。
繩:位於板面上前方的繩,說起來我並不是很清楚明確用處,好像中間的洞可以放一瓶水。。另外可以在岸上抬板時,把槳放於板上用之固定防止掉落。
握槳需要把一手握住槳頂端的把手,一手握住槳柄的中間。
槳面是有方向的,劃得時候需要將槳面傾斜的一面向前。
需要換手時,先把握住槳頂端的手換到另一手的位置,之後另一手再握住槳把。
2. 基礎動作
3. 進階動作
核心肌肉使用:在划行做L字動作時,腿部微微下蹲,用腿帶動腹部帶動肩整體轉動給槳的划動帶來更大的力量,與此同時保持在向後劃時的槳面完全浸沒水中。這樣可以保證動力的充沛。
弓式轉彎:假設想往右側轉彎,右手握住槳頂端把手,左手握槳柄,正常划行時這是在左側划行的姿勢,在這裡我們向右扭動我們的身體和手,把槳插入右側的水中(如圖),然後向左前方划動,做完後不換手在左側做一個45度向左後方划動的動作。整體動作就像在畫了一個弓的形狀。
另外在這裡附一個推薦的瑜伽姿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