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右一)工作日常。
李曉莉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
在廣元,有這樣一位醫者,他醫術精湛,在呼吸專業領域聲名遠播;危難時刻,他身披「戰袍」,逆行衝鋒,交出「完美答卷」;從醫近30載,他用大愛書寫醫者初心,讓萬千家庭重拾健康和幸福。
他就是廣元市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廣元市中心醫院副院長石平。
醫技精湛 將患者從死神邊緣拉回
石平既是醫院的副院長,也是廣元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但在患者心中,更是一名「好醫生」。
2017年9月,一名何姓患者因痔瘡嚴重感染,出現膿毒性敗血症併發症,雙下肢、陰囊、輸尿管出現大面積壞死,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得知患者病情後,石平立即組織泌尿外科、普外科、肛腸科等專家會診,同時提出:不管冒多大的風險,都要全力搶救。經過高度精準實施,最終將患者從死神邊緣搶救了回來。經過3個月的康復治療,幫他恢復了健康。
石平深入百姓家中問診。
在廣元市中心醫院每天的病人高達3000多人,有大量的病人慕名找石平看病。作為分管全院臨床工作的副院長,石平的工作時間幾乎是超負荷運轉。詳細問診、查體,詢問就醫經歷、用藥情況,查看病歷資料,檢查報告,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從不放過任何疾病的蛛絲馬跡。
在他的門診上,曾走進一位長期慢性咳嗽患者,這名患者曾前往多家知名大醫院檢查,均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石平在做了詳細問診後,診斷為間質性肺病(特發性肺纖維化)。
事後,該患者又趕到北京協和醫院找到一位專家診斷,不料這位專家給出的結論與石平的診斷完全一致。「廣元這位專家是一位高水平的好醫生!」當時,北京協和醫院專家當著患者的面,對石平給予了高度評價。
臨危受命 扛起如山重擔
「截止2月23日,6例確診病人全部出院、疑似病人全部清零,完成時間位居全省前三名,無一醫護人員感染。」這份亮眼「戰報」背後,凝聚著石平滿腔心血。
2020年春節,面臨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元市及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石平臨危受命,被市衛建委任命為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石平組織市級專家組對疑似病人會診。
「新冠肺炎醫療救治,關聯著全市抗擊疫情的成敗,維繫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為與病毒鬥爭,石平積極籌建專家組,迅速規範全市醫療救治工作,牽頭組織並參與市級層面大型會診30多次、院內大型會診20多次,主導治癒了6名確診病人,參與了9名疑似患者的診斷排查。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對每例確診病人實施了實地問診、查體工作,參與動態治療方案的制定,每天工作長達18個小時左右。
時至今日,石平還清楚地記得,全市第一例確診患者田某住進隔離病房後,心理極度脆弱。「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治好你的病!」在深入研判病情後,石平斬釘截鐵地對田某說。
「除了解除病人身體上的痛苦,更要治好他們心理上的疾病。」石平常說,要給予病人最大的人文關懷,讓他們身心健康。當田某一家三口被確診後,分別隔離在在不同病房,一家人情緒極其低落。石平走進病房,分別給3人作心理疏導,鼓勵他們互相鼓勁。正月十五那天,他還貼心地組織醫護人員煮好熱氣騰騰的湯圓,分別送到病房裡,並送去節日祝福。「你們的關心幫助,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一瞬間,田某感動得熱淚盈眶。
無畏生死 用大愛書寫醫者初心
作為一名呼吸專業的專家,石平總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曾擔任院甲流感診治專家組組長的他,在甲流感流行的高峰,身先士卒,不怕危險,時刻戰鬥在臨床一線,準確的診斷和搶救了不少的甲流感重症病例,對防治甲流感在本地區的流行和救治作出了積極貢獻;在5.12地震期間,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傷病員艱苦工作中,搶救了以被掩埋164小時的重症患者「王春幫」為典型代表的一批急危重患者,在抗震救災中貢獻突出。
石平(左四)牽頭組織會診。
穿上白衣,他是勇往直前的戰士;脫下戰袍,他也是父母的兒子,愛人的伴侶,孩子的父親。病災面前,他舍一己安危,換一方平安,卻無暇顧及自己的家人。
疫情期間,家人身患重病,需要手術治療。然而,這個在廣元頗有名氣的醫療專家,不僅為家人的治療出不了力,連病床前的照料也抽不開身,只好請了一名護工幫助照顧。
從醫近30載,石平默默堅守與奉獻,用滿腔熱忱與大愛,讓萬千家庭重拾幸福。一路走來,他也收穫了無限榮光。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市第六屆十佳青年、市追趕跨越突出貢獻先進個人、市首屆名醫、市學術技術帶頭人……諸多榮譽的背後,浸滿了奮鬥的汗珠。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使命所系和初心考驗。」石平說,他將永遠以奔跑的姿態,衝鋒在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