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巨虧700億,航空公司靠什麼「隨心飛」?

2020-12-10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深響,作者|李婷婷

以下為文章要點:

「隨心飛」的本質其實是航空公司將下半年大概率會閒置的部分座位挑選了出來,以優惠價格打包賣出,這種方式不一定會賺更多,但一定虧得更少。「隨心飛」產品更深遠的意義在於,用有限的成本去挽回長期的市場信心,同時還附帶著品牌營銷、拉動旅遊消費、培養航空直訂習慣等作用。比階段性的虧損更值得關注的是,航空公司們資產結構中債務高企,導致抗風險能力偏弱,這是疫情揭示出的航空公司面臨的更根本困境。一個月前,大家還在為3322元的「隨心飛」套票而瘋狂,一個月後,「隨心飛」已經發展成為了「任性飛」,價格甚至降至百元以下。

7月15日,飛豬推出「任性飛」產品,售價僅66元,可兌換一個月內包含港澳臺在內的成人單程國內機票(票面價在500元以上時,需補差價)。

在OTA平臺出手之前,包括華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在內多家航空公司,都紛紛採用類似的低價預售模式,推出了優惠套票,不過各家航空公司推出的產品在定價及規則上有所差別:

華夏航空「隨心飛」產品定價2999元,有效期為6月28日至10月24日(9月28日至10月10日除外),在周末及工作日通用,但僅限醫護人員和華夏航空新客,限量1000套。海南航空分兩批上線「隨心飛」產品,定價分別為2699、2999元,有限期截至今年年底(9月30日至10月8日除外),不限次數,但僅支持全國到海南的航線。春秋航空根據艙位及行李額的不同推出三檔「想飛就飛」產品,定價分別為2999、3499、3999,有限期截至今年年底,包含國慶假期,覆蓋包含港澳臺在內的所有國內航線。這場罕見的大規模機票促銷活動,開始於東方航空,它在618年中大促當天,發布了「周末隨心飛」產品,售價3322元,可在截至今年年底前的任意周末,兌換不限次數的除港澳臺外的所有國內航班經濟艙。

「隨心飛」的出現,似乎為半年內「打飛的」走遍全國的奢侈計劃提供了實惠的可行方案,迅速受到消費者熱捧,截至6月30日,東航「隨心飛」產品已經賣出超過10萬套,因為過於火爆,甚至出現黃牛高價倒賣的情況。

從「隨心飛」到「任性飛」,在航空公司及OTA平臺的種種優惠活動下,機票變得越來越便宜——如果利用頻率足夠高,單程機票價格僅在百元上下。而如此大的折扣力度背後,是航空公司們今年以來巨額虧損的窘境:根據民航局數據,民航行業在第一季度整體虧損381億元,第二季度整體虧損342.5億元。

巨虧背景下,航空公司們推出以低價、不限次為賣點「隨心飛」,噱頭是賺足了,但是實際效益如何?「隨心飛」究竟是在賠錢賺吆喝,還是航空公司們疫情之下的自救良方?

叫座不叫好的虧本買賣?

2月份,由於疫情導致國內航線大規模停飛,無事可做的四川航空甚至送起了火鍋外賣。

此外,多家航空公司都推出了定製包機、外賣、電商等五花八門的業務,「不務正業」的背後,其實是航空公司巨額虧損下的焦慮。

以都推出了「隨心飛」產品的東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三家為例,在今年一季度,三家公司的營收及淨利都出現大跌。其中,海南航空、東方航空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虧損分別達到63億元人民幣、39億元人民幣,同比跌幅為652%、296%,春秋航空因為公司體量較小,淨虧損額僅為2億元人民幣,但同比也呈現出148%的跌幅。

巨虧背景下,航空公司紛紛推出「隨心飛」產品,但僅從資金回籠的角度來看,「隨心飛」產生的收益非常有限:東方航空售出超過10萬套「隨心飛」產品,預計總收入在3億元以上,海南航空的1萬套「隨心飛」產品,預計總收入為2900萬,華夏航空的「隨心飛」限額1000套,預計總收入為300萬。與單季度數十億元的虧損金額相比,「隨心飛」產生的現金收益只是杯水車薪。

收益有限的同時,在大眾層面贏得了極高關注度的「隨心飛」,對「大出血」搞促銷的航空公司來說,真的是一筆合算的買賣嗎?

低價促銷能否回本是對「隨心飛」產品價值的第一個拷問。據航空行業專業人士說明,航空公司的機票定價一般遵循兩個原則:

未來可能賣高價的座位現在不以低價賣出;未來可能賣不出去的座位現在以較低價格賣掉。從類似隨心飛的產品定價策略可以看出,基於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航空公司們已經做出判斷,預計下半年將出現一定量賣不出去的座位。

根據各航空公司給出的最新運營數據,今年5月,國內載客人數仍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在航班數量已有削減的情況下,客座率仍未恢復至同期水平:東方航空的國內客座率為65.62%,國際客座率為44.2%,海南航空的國內客座率為71.66%,國際客座率為39.34%,而去年同期兩家航空公司的國內客座率都在80%以上,國際客座率都在70%以上。

此外,6月份北京疫情又出現反覆,再次拖慢航空行業的恢復速度。

結合國內外疫情形勢及防控要求來看,下半年的航空出行需求很難完全恢復。

於是,航空公司們通過一定的測算,將下半年大概率會閒置的部分座位挑選了出來,如東航的「隨心飛」產品,就限制了僅能在周末使用,海南航空的「隨心飛」產品排除了國慶假期,且都限制在今年下半年,不與明年春運時段重疊。

因此,「隨心飛」的本質其實是將下半年可能空置的座位以優惠價格打包賣出,這依舊是符合航空公司定價邏輯的產品。

從服務人群的角度看,以東航「隨心飛」為例,因為只能周末使用、需要提前五日訂票、同時只能存在三段航程等限制條件,基本排除了商務出行的旅客,主要服務對象是以旅遊為目的的休閒旅客——而商務旅客,才是航空公司的主要票價收入來源,這類旅客「時間敏感而價格不敏感」,平均花費更高,且出行需求更為頻繁。

「隨心飛」的產品設計,在基本不影響商務旅客的出行選擇的同時,調動起「價格敏感而時間不敏感」的休閒旅客出行積極性,填滿閒置空座。

消費者們感覺撿到了大便宜,同時航空公司們付出的成本並不高。

每趟航班的飛行成本,主要包含了航油費、人工費、折舊費,而無論飛機上是只有一位乘客還是滿座,航空公司需要付出的成本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對航空公司而言,一位多增加的乘客,對應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這樣的邊際效應作用下,在實際情況中,每位乘客的邊際成本其實只有100多元人民幣。

那「隨心飛」用戶付出的實際票價是多少呢?從首款「隨心飛」產品發布的時間6月18日開始計算,到今年年底約有26個周末,假設一位東航「隨心飛」用戶每個周末都乘坐一次往返航班,每次單程的票價約為64元。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隨心飛」的使用率能在一半以上就已經非常難得,因此從財務角度看,「隨心飛」賺多賺少,需要取決於下半年實際的客座率數據,但它至少能幫助巨虧中的航空公司虧得更少一點。

奇飛聯合創始人萬旋告訴「深響」,在航空公司需要大量帳上資金,同時存在空餘運力的情況下,預售類產品是很好的解決方案,至於產品本身虧不虧本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將這個問題拖後,拖到行情好的時候再去解決就是勝利」。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除直接的銷售收益外,對遭受疫情重創的航空業來說,「隨心飛」產品更深遠的意義在於,用有限的成本去挽回長期的市場信心。

在刺激出行需求方面,「隨心飛」已經展現出了非常明顯的積極作用,在東航推出「隨心飛」之後,其熱門旅遊航線的客座率大幅上升,以6月27日虹橋飛成都航班為例,當天東航MU5401、MU5405、MU5411、MU5477,四個航班「隨心飛」旅客佔比全部超過90%以上,四個航班的客座率也都在90%以上,早班機MU5401更是達到了96%的高客座率。

從提振市場信心為主要目的的角度出發,東方航空率先推出「隨心飛」產品的舉動也就不難理解了。東方航空是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之一,且擁有央企背景,承擔著更多帶領行業從疫情打擊中復甦的責任。

之後陸續推出「隨心飛」產品的航空公司,也都有著各自的考量。

其中,海南航空推出「隨心飛」產品的背後,是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於7月1日正式實施,海航的「隨心飛」產品僅支持全國到海南的航線,且在原有免費託運行李額基礎上,另享有10公斤免費託運額度,這種種設計帶有明顯的刺激旅客在免稅店消費的意圖。

海南航空本身也在免稅行業有所布局,其參股的海南海航中免免稅品有限公司,擁有兩家機場口岸免稅店和七家機上免稅店。因此,海南航空從免稅品消費上獲得的收益,可能更大於從「隨心飛」產品銷售上獲得的收益。

此外,「隨心飛」在助力品牌營銷、培養用戶從航空公司直訂機票習慣上,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總的來看,「隨心飛」是能讓航空公司和消費者雙贏的產品,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隨心飛,出現了超過130條結果,主要投訴內容集中在無法退款、無法訂到熱門航班、無法籤轉改期等問題上。

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隨心飛」正式推出的時間還不長,航空公司相關運營經驗欠缺、運營人力不足,導致無法及時回應消費者訴求。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航空公司為了避免「隨心飛」用戶擠佔熱門航班中本可以賣出高價的座位,或是頻繁退改籤而導致座位閒置,在產品設計時進行了諸多限制,因此用戶體驗並非完全「隨心」。

「隨心飛」是在疫情之下所誕生的特殊產物,此前,國內航空業從未經歷過如此長時間、大規模的運力壓縮,航空公司也會進行一些促銷活動,但從未有如此大力度的投入。這一新誕生的產品要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還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打磨。

但是,疫情結束之後,「隨心飛」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有專業人士認為,在常規情況下,機票還會出現超售的情況,航空公司的營銷活動通常會集中在單一航線,或者點對點的目的地,不太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資源調配。以航空公司的機票定價邏輯來理解,疫情結束之後不會再出現大量閒置座位,也就沒有以低價打包出售的必要。

但萬旋持相反觀點,他認為,「隨心飛」可以看成是一種已經累積了消費者認知的促銷品,誰家賣東西不需要促銷呢?成功的促銷品為什麼不沿用呢?

在海外,也一直存在著與「隨心飛」類似的優惠套票產品,如全球三大航空聯盟之一的星空聯盟(包含中國國際航空、全日空、韓亞航空、美國聯合航空等成員),就長期推出了環球、環太平洋等特色套票,支持用戶自主定製行程,並以較優惠的價格打包購買全程分段機票。

未來,中國消費者能否繼續在國內享受「隨心飛」產品,還取決於航空公司的意願與能力。

隨心飛能解航司困境嗎?

在外界看來,航空公司一直與「財大氣粗」劃上等號,年營收可達千億人民幣級別,階段性的虧損似乎並不足以撼動其根基,但「隨心飛」產品的背後,可見航空公司迫切的自救需求。

3月以來,全球已有近20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或終止運營,同時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裁員,如澳洲航空裁員6000人,德國漢莎航空計劃裁員22000人,美國聯合航空計劃裁員36000人。

即便是保住了飯碗的員工,因為飛行時長驟減,工資急劇縮水。國內,空姐的基礎工資在2000-3000元範圍內,扣過五險一金之後所剩無幾,在疫情導致的停航期,不少的空姐都迫於生計做起了微商、主播,空少們做起了滴滴、代駕。

體量龐大的航空公司們,為何卻如此不堪一擊?

事實上,航空公司的資產結構一直以來都不算健康,不少國內航司的資產負債率甚至在70%以上。

這一部分是因為飛機等設備價格昂貴,且飛機的製造商主要為國外企業,所以國內航空業是典型的外匯負債行業,大量的外幣借款以及外幣核算的融資租賃項目,導致航空公司對外匯資金的依賴度非常高,外匯損失成為拖累航空公司業績的一大殺手。另一方面,航油價格昂貴,航油成本幾乎佔至國內航空公司運營成本的三成左右。

因此,一旦無法持續產生營收,航空公司們承擔的現金流壓力就會陡增。如在經歷過疫情導致巨額虧損的第一季度後,截至2020年3月末,海南航空的流動負債達到1227億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達到71%。

海南航空確實因為負債過重而處於危機之中,並在2月末經歷動蕩調整,疫情的發生則是加重海航現金流危機的主要外部原因。

對航空行業而言,此次疫情所揭示出的更根本困境,是航空公司們因為資產結構不良而導致的抗風險能力偏弱,雖然營收規模龐大,但一旦面臨階段性的大額虧損,資金鍊就會較為緊繃。

隨著「隨心飛」等刺激旅客出行需求的產品出現,以及疫情陰霾逐漸散去,航空公司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業務節奏及營收水平中,但債務高企的資產結構仍是一個需要長期關注的問題。

這顯然不是「隨心飛」等業務層面的創新所能解決的問題,回到「隨心飛」本身,其意義也更多體現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

「『隨心飛』本身不是一個門檻很高的創新,所以不用高估它的價值,超市裡的雞蛋促銷家家都在用,但要是談它對超市的長期價值,那就沒必要了。」萬旋這樣說。但至少在現階段,消費者買到了實惠,航空出行的需求得到刺激,「隨心飛」已經實現了它在這一特殊時期的存在價值。

相關焦點

  • 「隨心飛」到「無限飛」,航空公司紛紛出招自救
    「一方面疫情逐漸轉好,另一方面正好趕上航空公司搞活動,推出『隨心飛』的不限次數航空套餐,我就和同伴計劃了這次旅行。」星先生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隨心飛」套餐是由東方航空在「6·18」購物節當天推出的一款機票兌換套餐產品,購買該產品後可以在年內兌換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任意周末的機票,享受「周末隨心飛」服務。
  • 印鈔能力一般的「隨心飛」,為何讓航空公司前僕後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松果財經"隨心飛"成了航空公司的標配,成了旅航圈的熱名詞。"隨心飛"會員卡火了。自從6月18日東航推出"周末"隨心飛"後,各大航空公司也陸續推出相似產品。隨著兌換後的實際效果展出,限量發售的"隨心飛"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開始加價出售或收購了。就在8月18日,最先推出"隨心飛"的東航,出現了少量返廠銷售,售價不變。可以看出"隨心飛"產品獲得了大多數顧客的認可。"隨心飛"造血能力不足,航空公司卻大力造勢?
  • 多家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 能否真正隨心任意?
    為助力復工復產,促進國內消費,自今年6月以來,東航、海航、南航等中國多家航空公司相繼推出「周末隨心飛」「快樂飛」等機票套餐服務。旅客花3000元上下的價格就可以在指定時間內多次飛行,這引起了廣泛關注。類似的「隨心飛」服務,能否助推民航業復甦?旅客在購買和使用產品過程中,能否做到真正的「隨心」「任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 航空公司「疫」中求變:隨心飛、無限飛、任意飛
    就在這時,東航冷不丁地放出一款3322元/人的「周末隨心飛」的產品,不但引爆「618」全場,且熱度一直持續不減。隨後,海航、華夏航空等也推出各具特色的全國不限次數飛行套餐。截至7月1日,微博上與「隨心飛」相關的話題多達十幾個,其中,僅#東航周末隨心飛#就有1418.3萬閱讀次數。
  • 一次付費「周末隨心飛」 航空公司「包年服務」划算嗎?
    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記者馮悅 趙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近日,東方航空、華夏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了不限次數飛行套餐,受到市場熱捧。6月27日是東方航空「周末隨心飛」產品可以兌換的首個周末,反響如何?
  • 乘客與航空公司 到底誰能「隨心飛」
    隨即,華夏航空、海南航空「眼紅心熱」,爭借這一現象級熱潮,紛紛上線類似「隨心飛」的航班套票,以期緩解現金流壓力、挽救虧損局面。「隨心飛」真的能隨心嗎「看起來產品十分誘人,仔細閱讀使用規則,使用起來其實並不隨心」旅客反饋道。
  • 新版「隨心飛」陸續推出背後:航空公司和消費者雙贏
    今年6月18日,東方航空率先在國內推出了周末隨心飛產品,只需要花3322元,便可以在半年內每個周末無限次飛行,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市場的追捧,甚至有人加價轉賣。上遊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東航開啟隨心飛先河之後,包括海航、南航、華夏航空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均推出了類似產品,定價在3000元左右,「無限次」、「任意飛」成為標籤,有用戶感嘆,沒想到在今年旅行變的格外容易。隨心飛產品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航空公司是否是在賠本賺吆喝?隨著航空市場復甦,隨心飛產品也不斷「溫暖升級」,消費者購買隨心飛產品又能否飛回本?
  • 航空公司「隨心飛」第二季:乘客「撿便宜」背後的商業邏輯
    今年6月18日,東方航空率先在國內推出了周末隨心飛產品,只需要花3322元,便可以在半年內每個周末無限次飛行,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市場的追捧,甚至有人加價轉賣。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梳理發現,東航開啟隨心飛先河之後,包括海航、南航、華夏航空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均推出了類似產品,定價在3000元左右,「無限次」、「任意飛」成為標籤,有用戶感嘆,沒想到在今年旅行變的格外容易。隨心飛產品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航空公司是否是在賠本賺吆喝?
  • 東航推3322元半年周末隨心飛,消費者吐槽買不到,疫情之下航空業
    東航推3322元半年周末隨心飛,消費者吐槽買不到,疫情之下航空業自救眾生相疫情影響下,航空行業收到衝擊不小,更有分析指出,疫情反覆下,行業虧損或還將延續。還有消息顯示,有黃牛將搶購到的周末隨心飛半年卡,發到閒魚以4980元的價格轉賣,一張半年卡賺1658元,部分黃牛10張全賣一夜大賺1萬多元。於是東航又在「618」當晚發布說明稱,由於市場認可度超出預期,並發量超出設計容量,造成線上擁堵,對公司對由此給部分客戶帶來的不佳體驗深表歉意。
  • 航空公司「隨心飛」產品漸成風潮
    7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飛豬獲悉,海航「隨心飛」昨天在飛豬直播又火了一把,創下了航空公司開直播的現象級事件:直播僅一款商品,就實現了累計點讚人次超118萬次,觀看人數超57萬。購買該款「隨心飛」產品後,顧客不但可以不限次數搭乘海航集團旗下12家航空公司的海南國內航班,同時還可獲得2880元中免集團旗下海南免稅店代金券。
  • 「隨心飛」產品再迎密集營銷 航空公司扎堆力推看上流量生意?
    而「好賣不好賺」的「隨心飛」產品將給航空公司帶來一場挖掘流量生意的考驗。「隨心飛」競爭升級:限制條件明顯放寬「隨心飛」不僅引得航企紛紛參戰,也讓OTA們動了心思。飛豬平臺在7月15日推出「66元飛全國」;攜程、去哪兒網則宣布上線發售跨航空公司「無限飛」產品。
  • 10家航空公司「隨心飛」薅到羊毛還是被收割,2.0版指日可待?
    記者 | 薛冰冰編輯 | 沈霄戈16月下旬,東航「周末隨心飛」創新產品一經推出,迅速引燃了航旅市場熱度。尤其7月份以來,更多航空公司不同版本的隨心飛類產品密集上線。截至目前,共有東航、華夏、海航、吉祥、祥鵬、春秋、中聯航、川航、南航、山航等10家航空公司發布該類型產品。其中,南航「快樂飛」旅遊套票於7月25日正式開售,也是國內四大航中第3家推出隨心飛的航空公司。
  • 海航「隨心飛」變「隨心崩」?牧原股份養豬半年淨利超100億
    1,海航「隨心飛」變「隨心崩」?開售首日狀況頻出從產品公告、深度解讀再到航線揭秘,連續5天預熱後,海南航空「海航隨心飛 歡聚自貿港」於7月6日11:30正式發售。然而,守候購買的用戶,登錄出問題,接著等來的是官方APP崩潰的公告,短暫恢復後,12:27分便告知產品已經售罄。
  • 航班管家上線航空公司「隨心飛」航線查詢功能
    (原標題:航班管家上線航空公司「隨心飛」航線查詢功能)
  • 第一個「周末隨心飛」將落幕,最牛大神半年飛了80次!他們是如何...
    不過對於原本就愛飛的他來說,這都不算什麼,這款隨心飛產品已經讓他節省了很多。畢竟首期「周末隨心飛」售價3322元,平攤到80次飛行,等於每次票價是41.525元,可以說是非常划算了。飛機,就是喜歡在飛機上的感覺,往下看一看,拍一拍,以前哪裡便宜飛哪裡,通常都選擇1、200元的機票,有了隨心飛後,去了不少原先機票很貴的地方,像是喀什、拉薩、日喀則等。」
  • 第四家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不限次數、時間、航線!
    繼東航6月18日首開先河發布「3322元 周末隨心飛」機票套餐以後,華夏航空馬上跟進,發布了華夏航空「2999元 國內隨心飛」產品。緊接著,國內的航空巨頭海航集團於7月6日正式開售「2999元 海航隨心飛」機票套餐,銷售火爆,不到一小時即售罄。
  • 又一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航企「花式」自救
    南航也加入了「隨心飛」陣營!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航空公司出現倒閉潮,國內相關產業在上半年也一度陷入低谷。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航空產業相關的企業共有27.3萬家,今年上半年,全行業新註冊企業數量僅3.2萬家,同比驟降59.5%。
  • 買了「隨心飛」「真香」和「後悔」交集
    回望2020年,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國內遊復甦,航空公司適時推出的「隨心飛」創新產品,為航旅市場帶來一波新熱度。最近,首批「隨心飛」兌換使用的截止,「恭喜隨心飛首屆飛友,畢業快樂」,首創該產品的東航在年度總結封面中這樣寫道。那麼首批畢業的「隨心飛」飛友,他們用戶體驗究竟如何?
  • 雙11預售起跑:航空公司瞄準升級版「隨心飛」-中國民航網
    10月21日零時開始,包括「隨心飛」陣營在內的諸多產品在淘寶、支付寶等平臺上同時開售,共涉及11家國內航空公司的1000多條航線。10月26日,東航宣布「隨心飛」產品返場,正式在其App上發售「周末隨心飛」(2021版),高調擠入「雙十一」促銷戰局。在出行市場快速恢復的情況下,各航企此次扎堆推出升級版「隨心飛」產品,無疑成為大家抄底的最好時機。
  • 半年只要3322元,周末國內隨便飛,這家航空公司真是拼了!
    在疫情中受到重創的航空公司,正使出渾身解數,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機票增加出行。昨天(6月18日),中國東方航空推出的3322元「周末隨心飛」產品在航空圈和朋友圈都刷了屏。旅客購買該產品,可在2020年內的任意周六和周日,「不限次數」乘坐東航和上航航班,飛抵中國內地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