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長夫人買糕點,怕給丈夫丟人頭巾裹臉,丈夫:我替夫人看攤

2020-12-15 九鼎歷史

1914年,25歲的梅貽琦獲得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獲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併入選SigmaXi榮譽會員,第二年,便返回中國,在清華大學擔任物理教師,像梅貽琦這樣的青年才俊,26歲還沒有結婚,自然會受到很多熱心人的關愛,為梅貽琦的婚姻大事兒操心。

但令人感到意為的是,對於給自己張羅婚事兒的好心人,梅貽琦都一一婉拒,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梅貽琦心中,這是有意中人,很快,有心人便通過蛛絲馬跡,知道了梅貽琦的這位意中人是誰,她便是梅貽琦的青梅竹馬韓詠華。

梅貽琦,祖籍江蘇武進,但卻出生於天津,父親是清末秀才,但卻淪為一家鹽店職員,童年的梅貽琦,生活並不富裕,但好在一點,梅貽琦的父母,對梅貽琦教育很是看重,少年時期的梅貽琦得以進入天津嚴氏學堂上學。

1902年,嚴氏學堂創辦女塾,年僅10歲的韓詠華進入嚴氏女塾,雖然二人不在一間教室上學,但14歲的梅貽琦還是引起韓詠華的注意,而梅貽琦也開始留意這位小自己4歲的學妹。

後來,嚴氏學堂的男塾和女塾分開,梅貽琦與韓詠華也分別,再後來,梅貽琦出國留學,韓詠華畢業之後,在嚴氏幼稚園當了老師……

一個是海歸派的學子,一個是幼兒園老師,二人之間,有了很大差距,雖然如此,但梅貽琦始終沒有忘記自己這位學妹。

終於,梅貽琦鼓足勇氣,給韓詠華寫了一封求婚信,但這封求婚信,寫得太簡練,韓父看後,覺得沒誠意,梅貽琦久久沒有收到回信,這讓梅貽琦有些失落。

但梅貽琦是真的喜歡韓詠華,雖然被拒,但並未氣餒,又洋洋灑灑給韓詠華的父親寫了一封求婚信,這封信洋洋灑灑幾千字,韓父看後,被梅貽琦才華折服,拍手叫好,最終同意了這樁婚事。

1919年6月,30歲的梅貽琦與26歲的韓詠華喜結連理,婚後,夫妻二人相親相愛,生活得很是和諧,韓詠華給梅貽琦先後生育4女1子,一家7口,其樂融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此時的清華大學,已經不安穩,為保存人才免於戰火,清華、北大等學校組成西南聯大,開始流亡。

顛沛流離的日子,所有人都過得很清苦,作為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更是率先廢除了校長的一切特權和補貼,這一舉動,讓梅貽琦本就清苦的家庭,更加清苦。

為了補貼家用,韓詠華決定,擺地攤賣糕點,對於韓詠華這一舉動,梅貽琦並未反對,但梅貽琦畢竟是清華大學校長,考慮到丈夫顏面,韓詠華賣糕點之時,韓詠華總是會用頭巾裹臉,有人問起,從來只說自己姓韓,從來不提梅貽琦。

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清華校長梅貽琦的夫人,在街上擺攤買糕點的事情,還是傳了出去。

梅貽琦是個疼老婆的人,妻子一人為了全家生計奔波,他看在眼裡,是痛在心裡,只要有時間,就會系上圍裙,在妻子糕點攤前給妻子幫忙。

梅貽琦是個很自律的人,但有一次,本該他上課,他卻遲到了,一進教室門,便喘著粗氣道:「早上我內人去辦事,請我幫她看糕點攤子,但是她事情辦不完,我就丟了攤子跑過來了。不過今天的生意真不錯呢,買糕的人特別多。」。

有梅貽琦如此體貼的丈夫,雖然韓詠華日子過得清貧,但卻甘之如飴,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梅貽琦夫婦重新回到北京,過上相對安穩的日子。

然而,1948年,北平解放之際,梅貽琦卻被帶去了臺灣,到臺灣後,民國政府本想讓梅貽琦入內閣,但卻被梅貽琦婉拒,梅貽琦對記者說:「不出來對南方朋友過意不去,來了就做官,對北方朋友不能交代。」。

到了臺灣的第二年,梅貽琦去了美國,直到1955年,才重新返回臺灣,創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這也是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前身。

回臺灣之時,梅貽琦並沒有帶妻子韓詠華,而是把韓詠華留在了美國,因為梅貽琦醉心學術,再加上工資本身就不高,在美國的韓詠華,生活很是拮据,不得已,62歲還要外出工作,衣帽工廠、首飾店、醫院護工、盲童學校,這些地方,韓詠華都上過班。

1960年,梅貽琦病重,接到通知,韓詠華這才來到丈夫身邊,在韓詠華的精心照料下,讓梅貽琦病情稍微好轉,但在1962年,梅貽琦還是走完人生旅程,享年72歲。

梅貽琦病逝之後,韓詠華便返回美國,直到1977年,才回國定居,1994年,韓詠華病逝,享年100歲。

相關焦點

  • 她做地攤小販,她的丈夫卻是清華最牛校長
    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國人皆知清華大學,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梅貽琦,一位曾經的清華校長。
  • 校長夫人賣糕點補貼家用?學生:「他自找的」
    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時,還做了一件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事:他下令廢除了一切校長特權和補貼。梅貽琦的這一舉措,無疑為梅家的經濟帶來了很大壓力,但即便如此,對於丈夫的一切決定,韓詠華依舊全力支持。 她相信,只要是丈夫做的決定,一定就都有他的道理。 沒有補貼的日子,平常尚且勉強能過活。
  • 她26歲嫁清華校長 為支持丈夫擺地攤 62歲到醫院當護工 長壽100歲
    她26歲嫁給以後將成為清華校長的丈夫,後又為支持丈夫的事業,她曾擺過地攤,做糕點賣過糕點,在她62歲的時候還到醫院當護工,最後長壽100歲善終,令人欽佩。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她漫長的坎坷的一生。 (四)做糕點賣糕點,擺地攤的校長夫人 可當梅貽琦正有聲有色地帶領清華前行時,他遇到了困境。 1937年,抗戰爆發。北平已呆不下去。於是,清華與北大、南開三校合併,南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梅貽琦任西南聯合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委兼主席。全面負責大學管理。
  • 清華校長梅貽琦也擺地攤?
    這不,連一向被稱為寡言君子的梅貽琦校長也被「熱心」人,介紹了個「地攤工作」。且看這篇近幾天到處流轉的文章:最偉大的擺地攤的人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琪。
  • 校長夫人擺攤賣糕度日?反常背後真相引人深思
    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時,還做了一件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事:他下令廢除了一切校長特權和補貼。梅貽琦的這一舉措,無疑為梅家的經濟帶來了很大壓力,但即便如此,對於丈夫的一切決定,韓詠華依舊全力支持。她相信,只要是丈夫做的決定,一定就都有他的道理。沒有補貼的日子,平常尚且勉強能過活。
  • 爆笑段子:少爺:讓夫人接電話,管家:夫人與老爺正在臥室吃……
    開心一笑:晚上不想吃飯去街邊買煎餅,攤煎餅的是個帥氣大哥。一面煎完,翻面的時候,大哥熟練的用小鏟子一抄,穩穩的落在圓形鐵板上,分毫不差。我佩服的說,大哥技術真好!大哥傲嬌一笑,又翻了一下。只見煎餅迴旋著飛了出去……大哥訕訕一笑說妹子不趕時間吧?我重給你攤一張……開心一笑:高考想報中文,爸爸語重心長的教育我:我知道寫作是你的愛好,可你學中文,能成為一代大師嗎?
  • 爆笑段子:少爺:讓夫人接電話,管家:夫人與老爺正在臥室吃…
    編輯來自樂觀的老胡:晚上不想吃飯去街邊買煎餅,攤煎餅的是個帥氣大哥。一面煎完,翻面的時候,大哥熟練的用小鏟子一抄,穩穩的落在圓形鐵板上,分毫不差。我佩服的說,大哥技術真好!大哥傲嬌一笑,又翻了一下。只見煎餅迴旋著飛了出去……大哥訕訕一笑說妹子不趕時間吧?
  • 清華大學名師的夫人們
    章詩依 清華名師的夫人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她們的命運與丈夫緊緊系在一起,更與國運息息相關。難得的是,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在人倫崩壞的千古劫難面前,這些夫人們普遍無畏地與受難的丈夫們站在一起,與蘇俄時期的「十二月黨人」的妻子比起來,也毫不遜色。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苦難風流 抗戰爆發前,他們在水木清華過著比較優越的生活。
  • 日本首相夫人評價丈夫:他不適合坐第一把交椅
    本報訊 很多成功人士的夫人也許會在私底下質疑為何丈夫能夠獲得成功,但她們當中很少人會在公開場合質疑丈夫的能力。日本第一夫人菅伸子卻是個例外。(見上圖) ,介紹丈夫的人品和就任首相前的心境。菅伸子在書中寫道:「我在想:『這個人適合當首相嗎?』——因為我很了解他。」「他(菅直人)更像是二號或者三號人物,不適合坐第一把交椅。」菅伸子透露,作為政治家,菅直人「不善於被人指揮著行動,不擅長照本宣科,屬於即興發揮的類型」。
  • 西南聯大之魂,永遠的清華校長梅貽琦,背後的她不可小瞧
    如果從妻子韓詠華的角度向你描述梅貽琦,他寡言少語很少和妻子溝通;雖然貴為校長卻從來沒讓妻子享受過任何便利;他們生了五個孩子,但幾乎所有的家務都要由妻子一人來承擔;為了不動用清華的款項,到60多歲夫妻兩地分居,妻子還得出去打工…可以說,清華的輝煌,不僅僅是因為有一位出色的校長,與校長夫人的包容與犧牲也分不開,擺過地攤、62歲還要打工的校長夫人
  • 我丈夫給你買衣服鞋子化妝品,給你零花錢,還替你父母支付醫藥費
    廠長夫人笑道,香香,你別以為自己吃虧了。這兩年當中,我丈夫給你買衣服鞋子化妝品,給你零花錢,還替你父母支付醫藥費。哦,對了,他還給租了房子,房租也是他支付的吧?香香冷哼一聲,這點小錢也好意思拿出來說,人家玲兒拿到的東西更多。玲兒不光是衣服鞋子化妝品,就是金首飾,她老公也送了幾樣了,現在玲兒脖子上的項鍊和手上的戒指全都是她老公送的。我呢?我跟廠長說了好多次,廠長才剛捨得給我一條鏈子。
  • 丈夫想要納妾詢問原配夫人的意見,夫人只說了一句話就解決了
    對於梁啓超的婚姻和家庭現有的文獻都記載的比較詳細,梁啓超的原配夫人叫李惠仙,是梁啓超中舉那一年主考官的女兒,而李惠仙為梁啓超生下了三子,分別是:梁思順、梁思成、梁思莊。王桂荃是梁啓超的二夫人,也是李惠仙的助手,她為梁啓超生下梁思永、梁思忠、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梁思禮六個子女。
  • 西南聯大之魂,永遠的清華校長梅貽琦,你可能會覺得他是「渣男」
    回顧43年的婚姻,韓詠華說:「我作為他的妻子,一生沒有財權,他給多少錢,我就過多少錢的日子,從不計較也不幹預他認為該做的事。」可以說,清華的輝煌,不僅僅是因為有一位出色的校長,與校長夫人的包容與犧牲也分不開。擺過地攤、62歲還要打工的校長夫人在抗戰爆發前,大學校長、教授們的生活是很優越的,一個月的薪水幾百塊大洋,都夠在北京買個四合院了,校長夫人的生活應該很優越才對。
  • 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與兩個丈夫埋在一起,專家說漢朝很常見
    丈夫的陵墓很普通,妻子的墓室卻富麗堂皇,兒子的墓室很有學問。馬王堆漢墓所有出土的文物中,3號墓室最具有考古價值。常理認為他是女主人兒子的墓室,該墓室的出土文物主要以藏書為主,裡面有大量的古書典籍,一看女主人兒子便是一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 此人本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夫人,不料丈夫愛上英文秘書,她:我退出
    此人本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夫人,不料丈夫愛上英文秘書,她:我退出我們都知道在封建社會當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然而在每個時期當中,都能湧現出幾位特別出色的女性,讓那些所謂掌握大權的男人都自愧不如,而且關於史書上面記載傳奇的女性,一般都是出身高貴的皇家貴族
  • 晉文公夫人,不以兒女私情為重,幫助丈夫如願以償成為國君
    賢士們說的這些話被齊國的一位採桑女子聽到了,這位採桑的女子聽到這件事情之後,覺得自己知道了大秘密,所以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晉文公重耳的夫人,這位採桑的女子以為會得到晉文公夫人的重賞或者誇獎。但是採桑女被晉文公夫人不明不白的秘密處死了。因為在晉文公夫人的心中是不希望自己的丈夫一直無所事事的守著她。
  • 評論:副校長夫人拜「大師」巨款哪來的?
    評論:副校長夫人拜「大師」巨款哪來的?如果當上正校長不能給她和丈夫帶來更多的利益,她還會如此「虔誠」嗎?  據廈門媒體報導,當地某中心學校副校長劉某的夫人阿霞,因迷信而結識了一位自稱能幫人圓夢的「大師」。阿霞先請「大師」幫自己實現了「除掉丈夫的外遇」的夢想,後來又請「大師」幫弟弟妹妹做法事化解了感情危機,最後還給「大師」進貢了246萬元,希望能讓丈夫早日當上正校長。結果,花了錢卻沒實現願望,阿霞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可能是「擺攤界」學歷最高的存在
    ——梅貽琦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
  •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個擺過地攤的偉大教育家
    ——梅貽琦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梅貽琦是中國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1914年由美學成歸國。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
  • 第二位「蔣夫人」蔣方良:經歷丈夫出軌、兒子早逝,被逼出躁鬱症
    蔣家第一位蔣夫人宋美齡,雖然兄弟姐妹、丈夫都先她一步而去,晚年過得比較孤獨。但這位蔣夫人的一生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圓滿的,她曾手握過最大的權勢,曾享受過極致的榮華。少女時期被父母千寵萬寵,婚姻有一定原因起源於聯姻,可還是比較幸福的。她的丈夫婚後再也沒找過別的女人,兩人一輩子,也沒有怎麼吵過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