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比較高產,被人形容成寫文章像喝水一樣的自媒體人,我一向都吹牛說自己從小寫到大,上學的時候作文經常被當成範文朗讀。
這是事實,但不完全是。我小時候作文確實很不錯,小學升初中校內選拔考試,我是唯一一個語文跟數學分數一樣還能入選的。當時我語文和數學都考到94分,我們那一屆有資格參加重點初中統考的裡頭,我數學分是最低的,語文分是最高的。作文滿分,也是夠資格驕傲一把的事情。
別看我語文成績不錯,三年級以前寫作文卻還是挺叫我父母傷腦筋的。一篇看圖作文,按說也就20分鐘的事,我能磨蹭整整一天,本子攤開,寫一句話,然後就開始玩橡皮。因為耗時太久,我每一本作文本的角都是捲起來的。
我媽那時候不太管我學習,但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是毫不含糊的。有時候我拖過火,到了睡覺的點還沒寫完,我媽就會逼我上床睡覺。這時候我就會哭得稀裡譁啦的,作業交不上可是大事。
三年級的時候我們換了個語文老師。他要求我們每天學一個成語。於是我媽買了一本《彩圖成語詞典》給我。那本書我看了有一年,印象十分深刻。我們那時候沒有繪本,那本書裡面有彩繪的插圖,有成語的典故,還有例句。
書裡的成語故事講得非常淺顯易懂,又生動有趣,我特別喜歡,連上廁所都要抱著看,最後把書都翻爛了。後來我寫作文就慢慢地開始學著用成語。還別說,平淡無奇的文章裡只要有幾個成語,立馬成色都不一樣了,分能上去好幾個檔次。自從老師拿著我的作文讀了幾次之後,我就對寫作文更感興趣了。
小學作文主要重於描寫,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只要能用上些成語,都會讓文章增色不少。
我記得有一回寫命題作文《公園一角》,我們班幾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幾乎把文章寫成了成語大賽,什麼奼紫嫣紅,爭奇鬥豔,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知道的我們是寫公園一角,不知道的還以為寫的是哪個5A級風景區呢!
沒辦法,小學作文就是對字詞句關注度更高。遣詞造句用得好,細節描寫更生動分數自然就高。比方說,同樣寫丟了書包很著急。一個孩子寫「因為丟了書包,心裡特別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另一個孩子寫「遍尋不到書包,他急得六神無主」就會顯得比較高級。因為「六神無主」這個詞,大部分孩子用不出來,能夠用出來就說明平時有一定的素材積累。
我後來一直想找小時候看過的《彩圖成語詞典》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我主要嫌這些成語詞典講故事都不夠生動,不生動就吸引不到孩子去讀。說起來現在的孩子有手機、電視、電腦、ipad各種誘惑,比我們當時上學的時候看課外書的時間更少,所以內容一定要特別甄選過,生動有趣才行。
最近一個出版社的朋友跟我推薦了《漢字姐姐給孩子的成語書》。我借了一本來看,當即就決定購買。現在已經全套到手。這套書在我童年那套書的基礎上又做了更新迭代,對孩子寫作文跟學語文幫助更大了。
這本書的作者邱昭瑜是臺灣資深兒童文學作家,她的《有故事的漢字》是暢銷百萬的兒童識字書,可能許多家長都曾給孩子買過。
《漢字姐姐給孩子的成語漢字書》裡有我最關注的成語故事,字很大,閱讀起來很舒服。故事也足夠生動。更難得的是這本書由一個知識點延伸出很多語文字詞句方面的知識點,形成有層次,可聯想可回憶的知識架構。
比方說「如魚得水」這個成語,書上先是講了劉備三顧茅廬的典故。劉備求得諸葛亮出山,對關、張二人提及「我得到孔明就好像魚得到水一樣。」
接著拆解「得」字是如何從象形文字演化的。「得」字左邊形似道路,上部好似貝殼,寓意財務,右下好像一隻手。連起來就是人走在路上撿到財物的意思,所以「得」就有得到,獲取的意思。
接著又拿「得」和容易與之混淆的「的」來作比較,把這兩個字區分開來。
然後從「得」字組出9個成語,分別是:患得患失、得意揚揚、得心應手、得不償失、得寸進尺、因禍得福、一舉兩得、罪有應得、旗開得勝、唾手可得,並解釋了每個成語的意思。
最後還從語法角度分析了「得」和「的」的用法,確保語文基礎知識沒有疏漏。
可以說這套書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是難得能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水平、夯實語文基礎的好書。在此我也把這套書推薦給小學1-6年級孩子,真心覺得這套書既可以作為課外讀物,也可以作為課內知識的補充。
本書原價175元,預售打折價129元,當當網獨家發售,最晚3月25日前發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