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
從廣義上講,所有與本企業爭奪同一目標用戶群的企業都可視為競爭對手。事實上,只有那些有能力與本企業相抗衡的才是真正的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分析
競爭對手分析是指利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對具有競爭關係的企業進行有目的的調查分析。競爭對手分析主要分為產品、品牌、市場、渠道、服務、運營、商業模式等多方面,具體如下圖所示。
競爭對手分析的結論可以作為以下依據。
企業產品規劃的參考依據:輔助企業自身產品實現市場定位,為自身產品設計提供功能、可用性、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參考,提高自身產品的差異化程度;
企業市場策略的制定依據:協助企業借鑑競爭對手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手段,拓寬自己的營銷思路,選擇可進攻或需迴避的市場,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市場競爭策略。
企業戰略的主要參考依據:幫助企業完成全面科學的戰略分析,識別出自身的優劣勢,發揮所長,補其所短,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戰略,促進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
在波特的《競爭戰略》一書中提出了競爭對手分析的模型,從企業的現行戰略、實力分析、行為假設、未來目標四個維度分析競爭對手的行為和反應模式。
表明競爭對手目前正在做什麼,以及將來能做什麼。列出競爭對手所採取的戰略,對其分析,以便本企業做出有效及時的回應。
可以找出本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採用競爭對手的SWOT分析,找出本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更好地改進自身的工作。
分析競爭對手對自身和產業的假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競爭對手對自身的戰略定位,以及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預測。競爭對手對自身和對產業的假設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不正確的,通過掌握這些假設,可以從中找到發展的契機,從而使本企業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表:行為假設相應指標及內容
企業明晰競爭對手的戰略和目標,通過對未來目標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什麼驅使競爭對手在向前發展。在企業常用的目標體系中,分析競爭對手的目標多是財務目標。這裡我們不只是要了解它的財務目標,同時要了解它的其他方面的目標(比如:對社會的責任、對環境保護、對技術領先等方面的目標設定)。同時,目標是分層級的,要了解總公司的目標,還要了解各個事業單位的目標,甚至於各職能部門的相應的目標。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競爭對手分析的兩類主要方法,可以應用於競爭對手分析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實際工作中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
定性法確定競爭對手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數據的分析,主要依賴於參與人員經驗、主觀判斷和分析能力,其結果受分析人員素質的限制。可以站在企業或用戶的角度,來採用定性法確定競爭對手,具體如下圖所示。
定量法確定競爭對手在掌握大量精確數據的基礎上,運用專業分析工具對競爭對手展開對比分析,其結果相對客觀準確。定量法確定競爭對手的流程和競爭對手優先級排序的準則,如下圖所示。
注意事項:a.最終確認的競爭對手最多不超過6個;b.確定競爭對手時要考慮那些綜合實力強的,也不要忽略那些綜合實力弱但某一方面有很強競爭力的;c.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競爭對手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注意事項:①在明確分析目的的前提下,規劃分析內容;②建立清單或表格,有助於明確需要分析的內容,也可為之後的信息搜集做好準備;③在進行分析內容規劃時,可參見競爭對手分析內容框架圖(如下圖所示)。
信息加工的工作原則:①進行信息選擇時關注可靠的信息源;②進行信息整理時對信息進行要點提煉;③進行信息存儲時分類建檔,建立目錄索引。信息加工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情報指的是經過傳遞、選擇、處理,用於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的特定的信息。情報分析主要是將本企業與競爭對手在在產品、品牌、市場、渠道、服務、運營、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等作對比。
報告呈現的形式:①表格:適用於運用定性法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結果集中於關鍵要素;②文本文件:適用於運用定量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分析結果全面詳實;③PPT:適用於運用定量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可以是對文本文件的直觀展現,也可以直接作為分析報告提交。
企業可以依據以上競爭對手研究進行關鍵競爭因素對比,從而形成新的競爭策略。
(備註:對比項目包括但不限於:位置、廣告、性能特色、產品結構、可靠性、交貨、方便可用性、形象、聲譽、財務狀況、客戶忠誠度、保修、技術卓越性、新產品革新、附加品、知識性、管理、員工培訓等。)
目前X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公司」)與Y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Y公司」)在跨地(市)客運和跨省區客運的高端客運市場上的當前競爭狀態,如下圖所示。目前與「Y公司」相比, 「X公司」客運在運營成本、品牌宣傳、規劃策略、組織效率和服務質量上處於劣勢。
未來可能的「X公司」與「Y公司」在跨地(市)客運和跨省區客運的高端客運市場上的競爭狀態,如下圖所示。「X公司」可以有實施企業管理提升策略,積極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藉助外部力量和內部改革超越「Y公司」。
競爭對手分析是指利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對具有競爭關係的企業進行有目的的調查分析,其目的在於根據競爭對手的動態,結合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從而有效制定企業自身的戰略方向和競爭策略。及時調整,保持活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