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e科普】室間隔缺損一定要治療嗎?有什麼危害?

2021-01-22 騰訊網

家長如何發現孩子室間隔缺損?

小的室間隔缺損對孩子影響不大,病人通常沒有特殊表現,與正常孩子差不多。但較大的室間隔缺損由於分流量大,會引起心臟負擔加重、肺動脈壓力增高、肺循環血流增多、體循環血流減少,通俗的說,就是心臟擴大,心功能下降可能會引起心衰;肺動脈壓持續增高,最終可發展到終末期肺高壓;肺循環血流增多會引起呼吸急促、頻繁感冒肺炎;體循環血流減少會引起生長發育停滯、體重不增、活動耐量下降,劇烈活動不能耐受。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出現餵養困難(吃奶費力、吃吃停停)、吃奶時伴有大汗、生長發育停滯、體重不增、呼吸急促、頻繁感冒肺炎等明顯症狀。較大的孩子會出現活動量下降、容易疲勞。因此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上症狀,最好前往醫院進行就診。以排除先心病的可能。

發現孩子室間隔缺損怎麼辦?

如果發現寶寶有室間隔缺損,家長先不必要恐慌。室間隔缺損是治療效果最好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只要不是晚期,治癒後可達到與正常人一樣的效果。其次,很多小的缺損,特別是膜部或肌部的直徑小於5毫米的缺損,自愈率是很高的,3歲以內大約60%左右的孩子都可以自愈。對於比較大的缺損,只要是及時治療,孩子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的。

室間隔缺損可以不進行治療嗎?

未經治療的室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併發症:心衰、肺動脈高壓、細菌性心內膜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心衰

如果是缺損比較大,心臟的負擔很大,很多寶寶在幾個月時就會出現心功能不全,特別是在呼吸道感染後更容易誘發。

肺高壓

如果一直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肺動脈壓力會越來越高,最終可能會發展為重度肺高壓,也就是艾森曼格症候群。艾森曼格症候群是終末期的表現,此時孩子不可能再有手術機會,會表現為紫紺、咳血、運動耐力下降甚至右心功能衰竭。

心內膜炎

小的室間隔缺損雖然不會出現上述問題,但有可能會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發生率約為3‰。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動脈下型室缺或嵴下型室缺,由於在主動脈瓣下缺乏了對瓣膜結構的肌肉支撐,很容易出現主動脈瓣脫垂,導致瓣膜關閉不全。

因此,除了可以自愈的室間隔缺損之外,及時治療是最好的方法。

確診室間隔缺損需要經過什麼檢查?

目前醫學技術的發展下,超聲心動圖已經可以非常精確的診斷出不同的心臟畸形。我們在這裡說的鑑別診斷主要是基於心臟聽診,來粗略與其他非室缺的常見畸形相鑑別。室缺的鑑別診斷可以從雜音的位置、性質及臨床表現去區分。典型的室缺雜音位於一般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粗糙的雜音,在心臟收縮期可以聽到。雜音通常比較響,常在3級以上。房缺的雜音一般比較柔和,位置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響度不超過3級,有時合併特徵性的第二心音分裂。動脈導管未閉雜音位置也是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可以是收縮期的,但更多是收縮期及舒張期的連續性雜音。響度通常大於3級。但室缺可以合併很多心臟畸形同時存在,當聽到的雜音像室間隔缺損時,還要詳細詢問病史及查體,來區別其他先天性心臟病。

室間隔缺損能自行癒合嗎?室間隔缺損自愈率有多高?

室缺自愈要符合兩個條件,才有自愈的機會。一個是室缺的位置在膜部或者肌部。第二個是室缺比較小。室缺自愈的機理不太相同。膜部室缺的自愈是由於室缺邊緣纖維化加上三尖瓣瓣膜或瓣下腱索組織與室缺粘連所致。肌部缺損的自愈是因為肌肉組織的肥厚增生導致的。而對於特殊位置的缺損,如動脈下型室缺,即使缺損不大也是不會自愈的。從文獻報導看,小的室缺,特別是5毫米以下的膜部缺損和肌部缺損,自愈率還是比較高的,大約40-60%。在這些自愈的孩子中,有一半左右的自愈發生在1歲以內。大多數病人可以在3歲以前能夠自愈。如果超過5歲,自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文 | 孟兵

封面作者 | 添添(5歲)

編輯 | 宣傳中心

相關焦點

  • 「首兒e科普」室間隔缺損一定要治療嗎?有什麼危害?
    發現孩子室間隔缺損怎麼辦?如果發現寶寶有室間隔缺損,家長先不必要恐慌。室間隔缺損是治療效果最好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只要不是晚期,治癒後可達到與正常人一樣的效果。其次,很多小的缺損,特別是膜部或肌部的直徑小於5毫米的缺損,自愈率是很高的,3歲以內大約60%左右的孩子都可以自愈。
  • 「首兒e科普」室間隔缺損有哪些治療方法?
    Q1不同年齡的患兒,治療方法一樣嗎?室間隔缺損的治療方法一般是由患兒年齡、缺損的位置和缺損的大小決定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正中開胸手術修補、右側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修補、介入封堵。對於年齡小於6個月的,或者幹下型室間隔缺損一般採用正中開胸手術修補方式治療。對於大於6個月的其它類型室間隔缺損可以採用右側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治療。對於年齡較大,體重15公斤以上的患兒,可以採用介入封堵治療。但是介入封堵治療有嚴格的指徵限制。Q2室間隔缺損最佳的治療時機是幾歲?
  • 【首兒e科普】認識先心病,認識室間隔缺損
    2.先心病有很多種嗎?最常見的是什麼?先天性心臟病有幾十種,如果各種組合,可能會有上百種。但總體上包含三大類:第一類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這是最多見的。比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心內膜墊缺損、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等等。這類畸形的共同特點是肺血增多,體循環血相對減少。
  • 「首兒e科普」做完室間隔缺損手術,家長怎麼護理?
    Q1室間隔缺損手術預後情況如何?室間隔缺損手術比較成熟,是心臟外科經典手術,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不高,總體上風險在1-2‰。手術的預後也非常好,治療後可以達到與正常人一致的效果,包括學習、生活、運動、結婚生子等都不受限。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手術時病人已經發展到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即使還有機會,手術危險性也極大增加,而且手術後肺動脈壓力常不能完全恢復正常,需要長期服用降肺動脈壓的藥物。Q2室間隔缺損術後會復發嗎?
  • 「首兒e科普」認識先心病,認識室間隔缺損
    2.先心病有很多種嗎?最常見的是什麼?先天性心臟病有幾十種,如果各種組合,可能會有上百種。但總體上包含三大類:第一類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這是最多見的。比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心內膜墊缺損、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等等。這類畸形的共同特點是肺血增多,體循環血相對減少。
  • 「多心眼」的室間隔缺損,需要手術不?
    對先心病來說,兒童室間隔缺損最常見,在門診上,經常有家長就室間隔缺損來複診,家長還是比較緊張,焦點還是要緊不?(要命不?)需不需要做手術?什麼時候做手術?室間隔缺損真的很常見,有必要簡單科普一下了。,少碼了幾塊磚,這樣左右心室不再密不透風,血液在心室間可以互相「串門」,這就麻煩了,形成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
  • 室間隔缺損及介入治療(二)
    室間隔缺損及介入治療(二) 華西都市報2019-01-23 02:53:48.0溫故   本期嘉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馮沅  上期我們講到,室間隔缺損較大的患兒表現為容易呼吸道感染、生長發育遲緩、
  • 室間隔缺損是什麼病?會遺傳嗎?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室間隔缺損是一種常見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病,指的就是人體左、右心室之間有一個「交通」,從而引起血液經過這個「缺損」分流,導致心臟負荷增大、肺動脈高壓等,大多數需要手術治療。室間隔缺損並沒有遺傳性,不必或許擔心。為了具體的了解室間隔缺損,我們來學習以下幾個方面:1、室間隔缺損具體是什麼病?
  • 室間隔缺損有自愈的可能嗎
    室間隔缺損有自愈的可能嗎?有些室間隔缺損患者的家長聽說室間隔缺損有自愈的可能,對於這個消息很多人都將信將疑,就算室間隔缺損有自愈的可能,但這會不會有風險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室間隔缺損有自愈的可能嗎。室間隔缺損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心病,大約佔整個先心病的百分之二十五,有一小部分的患兒可自行癒合,一般發生在1~5歲的單純室間隔缺損的患兒。
  • 室間隔缺損能自行癒合嗎
    問:我兒子12歲,患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以前發育活動和正常孩子看不出什麼差別,有醫生說室間隔缺損能自行癒合。近二個月來孩子活動後心跳厲害伴輕度口唇青紫,請問室間隔缺損有自愈的可能嗎?我孩子還能不能做心臟手術?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 室間隔缺損吃什麼食物好?
    室間隔缺損指室間隔在胚胎發育不全,形成異常交通,在心室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單獨存在,也可是某種複雜心臟畸形的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本病的症狀和病情發展取決於缺損大小,缺損小可長期無症狀,缺損大則症狀出現早,並發展成肺高壓、心功能衰竭。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1.易患呼吸道感染及勞累後心悸氣促。小室缺可無症狀。
  • 長期乏力 竟是因為室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佔先心病的20%,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畸形並存。室間隔缺損指室間隔在胚胎時期發育不全,形成異常交通,在心室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  近日,我們科室收治了一位20歲的室間隔缺損女性患者,成功進行介入封堵術治療,最終康復出院。
  • 產前超聲檢查發現室間隔缺損,這孩子能不能保?
    這是第一胎,懷孕24周行產前檢查,發現室間隔缺損,直徑約3mm,存在左向右的分流。胎心其他正常,未見其他包括脊髓、胸廓、四肢發育異常。特申請這個多學科會診。首先要講解一下胎兒心臟的發育,一般情況下,胎兒心臟在24周左右生長發育結構基本差不多,胎兒的血液循環跟成人是不一樣的,因為還包括胎盤的血運循環,在胚胎時期,胎兒是沒有肺循環的,肺是沒有呼吸運動的。
  • 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該患者2個月大時曾因肺部感染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當地醫生告知患者父母要去省城做外科手術治療,手術費用及風險都很高,為此,其父母遲遲下不了決心,給孩子治療的事一拖再拖。患者平日活動量大時會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在校無法完成體育課活動,並且活動耐量有逐年降低趨勢。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三):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2   定義及分型PA/VSD 命名仍有爭論,尚不完全統一。雖然眾多文獻仍採用法洛四聯症合併肺動脈閉鎖的說法[4-6],但大多數人主張「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這一名稱。其主要包括兩個解剖畸形:一是非限制性對位不良室間隔缺損,二是肺動脈瓣亦或肺動脈幹閉鎖。再根據肺血來源和肺動脈發育情況分型[7]。
  • 63歲老人患室間隔缺損多年 超聲引導封堵術治療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7月6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採取了一種先進的心臟手術途徑——「食道超聲引導下經皮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成功地為一名先心病患者實施了室間隔封堵術。刀口只有一個針眼大小,整個手術用時1個小時。
  • 濱州市中心醫院開展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日前,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出院。據悉,該患者2個月大時曾因肺部感染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當地醫生告知患者父母要去濟南做外科手術治療,手術費用及風險都很高,為此,其父母遲遲下不了決心,給孩子治療的事一拖再拖。患者平日活動量大時會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在校無法完成體育課活動,並且活動耐量有逐年降低趨勢。
  • 先心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三):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三):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 2   定義及分型PA/VSD 命名仍有爭論,尚不完全統一。雖然眾多文獻仍採用法洛四聯症合併肺動脈閉鎖的說法[4-6],但大多數人主張「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這一名稱。其主要包括兩個解剖畸形:一是非限制性對位不良室間隔缺損,二是肺動脈瓣亦或肺動脈幹閉鎖。再根據肺血來源和肺動脈發育情況分型[7]。
  • 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應用室間隔缺損傘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團隊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在總結以往的使用」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缺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對一「房間隔缺損(9mm 下腔型)」患者採用』室間隔封堵器」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對下腔靜脈影響小,優於使用 「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
  • 2017北京護理學基礎知識:室間隔缺損的症狀特點
    2017北京衛生類:室間隔缺損的症狀特點。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見到的室間隔缺損指室間隔因為在胚胎時期發育不全,形成異常交通,在心室水平產生從左向右的分流。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佔先心病的20%,可以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畸形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