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的詞,白居易的詩,深婉悠長地寫盡了女人的思怨之情

2020-12-20 葉詩云

溫庭筠的一首短詞,白居易的一首小詩,語言雖然樸素自然,淺顯易懂,可是意境卻深婉悠長,含蓄無盡。都絕妙寫出了女人對於未歸丈夫的思念哀怨之情。

|全文約900字,閱讀時間2分鐘|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主人公是一位多情的思婦,她深夜望月寄相思,但山月無情,全然不懂她的一腔心事,自然也就無從傳遞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飄落,水和風也全然不知不覺,更無憐,卻依然催落一地華英。

雖然這首小詞只有短短的27個字,卻巧妙地捕捉到了女主人公敏感,豐富的內心世界,細緻入微地刻畫出了一位思婦對於遠在天涯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由於丈夫久離不歸,思婦的這種思念便上升為一種怨恨,越怨恨,越思念,越思念,便越怨恨。詞的結尾更是通過「催落的一地華英」暗喻了女主人公對於自己青春消逝卻無人憐愛的的哀怨之情,情景交融,委婉含蓄,自然升華,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飽滿,更加地能觸動讀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寒閨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在這冷清清的月光下,靜悄悄的房屋中,帘子裡的人還沒有睡,手上拿著剪刀,在裁縫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涼,連手也覺得冷了起來。

天寒歲暮,徵夫不歸,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親人不但難歸,而且還要受凍,怎麼能沒有怨恨呢。於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傳到了她的手上,而且也傳到了她的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聚合之歡,分離之悲痛,酸甜苦辣,此時竟一起湧上心頭。

女主人公的怨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天寒歲暮,徵夫不歸,內心思念,寂寞孤獨;二是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慮。全詩表達細膩含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寫情,細緻入微。其中又以後兩句為絕妙,首先「秋霜欲下手先知」運用了擬人化的描寫,秋霜欲下,玉手先知,真是既生動又絕妙;其次巧妙地進行了細節刻畫,女子燈下裁衣,忽然感到剪刀冰冷,連手也覺得涼了,詩人於此處沒有直接寫出女主人公內心的悽涼之意,卻通過捕捉這一絲細膩的心理感受,表達出女子內心之「怨」,雖似簡單,實則豐富。含蓄蘊藉,餘味無窮,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去體會。

讀者們還知道哪些絕妙的思怨詩詞(不包括寫宮女的),歡迎評論分享。

相關焦點

  • 溫庭筠的這首詞,短短二十七字,便把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
    譬如,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說:「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李商隱在《無題》中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除此之外,有關相思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很多。但是要說把相思之苦寫到極致的還是數唐代詞人溫庭筠的這首詞《望江南》。在這首詞中,他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
  • 花間至盡:溫庭筠的十大名作!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 10首溫庭筠的詩詞,簡短而精美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
  • 婉約派經典,溫庭筠詞全集(珍藏版)
    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 溫庭筠
    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 溫庭筠特別唯美的詞,把女子相思表達淋漓盡致,結尾更有點睛之筆
    詩中三個昔日的相思景象,共同組成了女子心中的相"思"之情 溫庭筠是我國唐代時期著名的詩人,由於他從小便思維敏捷、富有文採,因此也被人們形象生動的稱之為"溫八叉"。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溫庭筠筆下描寫閨中女子的代表之作,這首詩具體的創作時間我們還有待考證。
  • 白居易的一首小詞,一個與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婦,複雜矛盾的心理
    據說,白居易每寫完一首詩,就念給不相識的老婆婆聽,人家不明白,他就細細的修改,直到人家明白為止。雖說他詩歌的成就更大,但人家也不只是會寫詩而已,他的詞也有不小的成就,但是那一首《長相思·汴水流》,就讓多少女子感同身受。而今天要說的,是他的《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這是一首與七言絕句形式相同的小詞,描寫了一個與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婦,複雜而又矛盾的心理,更是寫出了她對愛情的忠貞。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詞,便是白居易的其中一首經典詞作《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這首詞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的詞作。主要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表現了一位思婦的閨情。全詞言簡意賅,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細膩生動地將思婦的複雜矛盾心理體現的淋漓盡致。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相結合的典範,令人讚不絕口。《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 溫庭筠詞
    溫庭筠六首名詞,不愧「花間派」之鼻祖溫庭筠(約812—866),本名岐,字飛卿,晚唐人,年輕時苦心學文,才思敏捷。
  • 溫庭筠的一首詩,用詞巧妙,一語雙關,堪稱相思詩的代表
    這名作弊考生乃京兆尹柳熹之子,他所請的冒名頂替者,是文壇大咖——溫庭筠。溫庭筠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詞風柔情纏綿,多作女子之音。溫庭筠是沒落貴胄出身,《新唐書》稱其 「 工為辭章,與李商隱皆有名 「,時稱 「 溫李 「。溫庭筠才思敏捷,有個綽號叫「 溫八叉 」相傳每次應試,他在思考時兩手相拱,每次叉手寫成一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人稱 「 溫八叉 」。
  • 白居易悽美之作,無一生僻字卻言淺意深,用一千古名句概括愛恨
    畢竟世間種種真情,若不是有過刻骨之愛的人,怕是很難體會。而在唐代眾多詩人中,詩王白居易肯定算得上一個懂愛之人。這是一個為了初戀能等到37歲才結婚的詩人,對於愛情他自有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也都一一寫在他的詩裡。在他眼裡,愛情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刻骨銘心,是「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的入骨相思,是「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不敢相忘。
  • 【學習經典】李元洛:詩的倒裝 ——溫庭筠的《碧澗驛曉思》
    詩的倒裝——溫庭筠的《碧澗驛曉思》李元洛 詩的倒裝,有如三峽中倒流的波濤,有如大野中變向的迴風,是詩歌語言藝術中一種變常為奇的藝術。狂童之狂也且」,「子不我思」就是「子不思我」,是語法中動賓關係的倒置。但是,這種倒裝如同《論語・子罕》中的「吾誰欺?欺天乎」一樣,在先秦文學中是由當時所通行的語法所決定的,並不具有後代修辭學或語言技巧的意義。從修辭或構思藝術上來認識倒裝,並積累許多仍然值得今天的詩作者吸取的經驗,那至少是先秦以後的詩人文士努力的結果。先看字詞的倒裝,即句法中詞序的顛倒。
  • 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
    下面介紹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菩薩蠻唐代:溫庭筠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溼鉛華薄。春露浥朝華,秋波浸晚霞。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溫庭筠,字飛卿,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他文思敏捷,素有「溫八叉」之稱。可是又因為恃才不羈,便屢試不第,於是也就終身潦倒。但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花間派」著名詞人。溫庭筠寫過很多《菩薩蠻》,恰好唐宣宗當時又特別愛唱《菩薩蠻》詞。
  • 十二首經典的《長相思》,絲思難解,絲思難若何?
    《長相思》還是樂府舊題,多抒寫離別相思之情。原調由三、七、五句式組成,每句用韻,且前後段各有一疊韻,音節響亮,表情由熱烈而漸趨和婉,如李白的《秋風詞》就是如此。但自白居易之後,以白居易為正體,皆沿其體,其餘押韻異同,皆變格也。
  • 溫庭筠的《杏花》是一首表達什麼的詩?借杏花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將這首詩選錄為開卷詩,或者作為首選,是非常不錯的。這首詩是五言絕句,全詩沒有一個字眼著筆與杏花二字,卻寫出了杏花在鶯歌時節開放,與百花爭春的嬌豔與美麗,也寫出了嬌豔的杏花經不起雨打和風吹,表達了詩人無限的憐惜之情。
  • 古典詩詞中的10個經典意象,帶你領略含蓄蘊藉之美
    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借白雲明月,寄託對友人的懷念。劉長卿《謫仙怨》:「白雲千裡萬裡,明月前溪後溪。」寫別後相隔之遙與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白雲,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帶給千裡萬裡之外的友人。如謝莊《月賦》:「隔千裡兮共明月。」
  • 冬至之夜,思家心切的白居易,寫下一首清新質樸的詩
    在一個冬至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獨坐驛站,思念起了家人,寫下了一首清新樸實的七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可是,在這個團聚的日子,看著別人一家圍坐爐前歡聲笑語,大詩人白居易卻有事在身,遠行在外,只能在邯鄲的驛站度過,他能不想家嗎?詩人便以一個很直白的題目表達自己的思念。第一句,「邯鄲驛裡逢冬至」,白居易經過一天車馬勞頓後,天色已晚,便在邯鄲驛站裡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