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安史之亂,讓大唐江山搖搖欲墜,讓盛唐氣象不再輝煌,從前的繁華盛世一去不復返。大中九年(855 年),科舉考場上爆發出一件驚天醜聞:當年考試題目被提前洩露,一個考生被發現僱請槍手代考。這種考試舞弊的行為,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都是絕對不被允許的。考試作弊屢禁不止,作弊手段更是層出不窮,而這場作弊被人關注的原因主要還是當事人的身份。這名作弊考生乃京兆尹柳熹之子,他所請的冒名頂替者,是文壇大咖——溫庭筠。
溫庭筠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詞風柔情纏綿,多作女子之音。溫庭筠是沒落貴胄出身,《新唐書》稱其 「 工為辭章,與李商隱皆有名 「,時稱 「 溫李 「。溫庭筠才思敏捷,有個綽號叫「 溫八叉 」相傳每次應試,他在思考時兩手相拱,每次叉手寫成一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人稱 「 溫八叉 」。溫庭筠雖然有才華,卻不屑於當官,自己屢試不第,卻經常在考場上幫別人考試。
俗話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樣不受約束,漠視禮法的人,註定是要得罪權貴的。於是,放飛自我的溫庭筠終生懷才不遇。在仕途受挫後,溫庭筠常流連於風月場,終成一代詞宗,他的詩詞風格旖旎,深情款款,遣詞造句極為高明。比如這首詩,因為用詞巧妙,一語雙關,堪稱相思詩的代表。
《新添聲楊柳枝詞》溫庭筠
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在這首詩裡採用諧音雙關的手法,將整首詩寫得非常巧妙。「一尺深紅蒙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眼見一塊原來是極鮮亮的紅絲綢,卻因蒙上了灰塵,顏色變得像酒麴那樣暗黃暗黃的。這「一尺深紅」,很像古代人結婚所用的「蓋頭」,這裡表示的應是女子對婚姻的象徵。可是眼前的紅綢卻已經蒙上塵土,還有了不少「麴塵」似的黴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萬端。看來是丈夫又有了新歡,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二句,仍然運用了比喻,抒發被棄女子的「恨」意。「合歡桃核」,本來那是夫婦好合恩愛的象徵物,想當初,女主人公在與丈夫兩情歡娛的時候,她是那樣相信她們用桃核來表示的永遠好合的誓言,現在明白,原來那「合歡桃核」裡面,已經有了另外一個「人」了。「人」是「仁」的諧音,說「合歡桃核」另有「人」,就是說她的丈夫內心裡另有新歡的「人」了。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一句諧音,「井底點燈」在井裡點的蠟燭,又叫深燭,與「深囑」諧音,表達了女子臨行前的眷戀; 「莫圍棋」也是諧音,意思是「莫違期」,表達女子望愛人早歸之意。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入骨相思」,一語雙關,其中纏綿之意,教人不由魂銷。最後7個字「入骨相思知不知」,是驚豔世人之句,猶如佳人在耳旁,情詞懇切,苦口婆心地吼道:「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想你?」一個看似任性,卻又俏皮可愛的女子形容,被詩人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讚嘆。
溫庭筠採用諧音雙關的手法,將相思化作一種實物,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沒有濃豔誇張的辭藻也沒有任何脂粉氣。但設想新奇,別開生面,使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