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溫庭筠
詩詞史上,溫庭筠算得上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
生活在晚唐時期的他,能詩善詞,詩詞兼工。
在詩歌方面,溫庭鈞與李商隱齊名,後世專家們甚至將其和李杜、白居易,並列為唐樂府四大家。
而在詞文方面,溫庭筠更是有著極高的成就和影響。他不僅被尊為「花間派」鼻祖,其詞對後世大家的詞,產生了深遠影響。李煜、蘇軾、李清照、陸遊等大詞人,也都是他的粉絲。
到了明清時期,溫庭筠更是火得一塌糊塗。明代的戲曲家湯顯祖,曾評點過以「溫詞」為首的詩詞集《花間集》,使得他的詞不僅為文人熟知,連平民百姓們也都「少長誦溫詞」。
不過,後世被稱頌,並不代表他生前受敬重。溫庭筠一生潦倒,長期受權貴排擠,甚至連歌女也曾嫌棄過他的詩。
02宴席
唐末文人範攄,曾在《雲溪友議》中,就記載了一個溫庭筠作詩,被歌女嫌棄的故事。
出生在沒落貴族家庭的溫庭筠,少有才學,但性格放浪。
唐宣宗時期,溫庭筠進京應試,因才名初顯,引得京師名流紛紛與之結交。
與溫庭筠相交甚厚的人中,就有一個名叫「裴諴」的紈絝子弟。
在裴諴等人的邀請下,溫庭筠也經常和他們一起喝酒打牌,不務正業,名聲也漸漸的敗壞了。
不過,才子畢竟是才子,在飲宴作樂時,也留下了不少詩詞。
當時,人們宴席上經常會以填詞寫詩為樂。有一次,裴諴填了兩首《楊柳詞》,其中一首寫的是「思量大是惡姻緣,只得相看不得憐。願作琵琶槽那畔,得他長抱在胸前。」
裴諴這首絕句,在文採斐然的唐代,只能算是粗俗的打油詩,但卻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溫庭筠看後卻詩興大發,就寫了《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
溫庭筠的兩首詩和裴諴一樣,都是在寫年輕人的愛恨纏綿,但溫詩巧用比喻雙關等手法,明顯更加含蓄,更加有文採。第一首詩中「天生舊物不如新」,感物起興,提高了審美價值。
第二首詩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更是巧用宴席上的遊戲,雙關隱喻年輕人的情深相思之情,成千古名句。
03歌女
溫裴等人在宴席上所寫的詩,雖然不乏巧妙精品,但因為幾人的名聲不好,再加上詩歌太過豔麗,並不怎麼受人推崇。
當時的一些所謂的名仕們,還評價他們是「能為淫豔之歌,有異清潔之士也」。
有一位名叫崔芻言的郎中,他有一次邀請溫裴等人飲宴。宴席上,崔芻言還特意請來了他十分喜歡的歌女周德華,來為大家唱歌助興。
周德華雖是歌女,但也是才華與美貌兼備的才女。其母劉採春,就是一代才女,有唐代「鄧麗君」之稱,還曾深得元稹的賞識。
雖然周德華在《囉嗊曲》等演唱方面,不如劉採春,但據說她的《楊柳枝》詞,其母遠遠不及。
演唱《楊柳枝》詞的大家在宴席上,溫庭筠忍不住想要展示一下自己,他把之前作的兩首《新添聲楊柳枝詞》拿來,想讓周德華欣賞演唱,結果周德華卻覺得他們寫的詩歌太過「浮豔」,最終也沒有演唱。溫裴兩人都略顯尷尬。
04玲瓏骰子
其實,對於含蓄典雅的古代才女來說,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枝詞》兩首,確實像是難以唱出口的「靡靡之音」。
即使是放在今天,詩歌中的雙關和比喻,也因淺顯易懂,而顯得直白豔俗。什麼「深燭伊」深囑你」和「莫圍棋」「莫違期」等等,確實只有情竇初開的小年輕們才能唱出口。
對於有經歷有才學的周德華來說,或許心裡認同溫庭筠的詩,但讓她在大庭廣眾場合下唱出,難免會有失身份。
不過,一千多年以後,悠悠長史為溫庭筠的這兩首詩,增添了幾分厚重感,也讓它顯得沒那麼直白了。再讀這兩首詩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年輕人的愛恨纏綿,更是千年之前的風物民俗。
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更成為了網紅名句,人人能誦。
唐人閨閣中的骰子,多用象牙獸骨,鏤空後鑲嵌紅豆,精緻玲瓏。
如果把溫的這段詩完全改成現代話,大概就是:骰子中裝了相思豆,像是我對你浸入骨髓的思念,你知道嗎?
像是土味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