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說:「一場疫情使全民成了廚子,老師成了主播,家長成了班主任,只有熊孩子們不改神獸本質。」
很慚愧,宅在婆婆家的30幾天,我只是偶爾客串一把廚子角色,主廚當仁不讓還是婆婆。70歲的老太太,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一下到廚房裡更是精神抖擻。
在網上看到有專家建議:多喝雞湯,喝到發汗,體溫升高有利於抗病毒!
婆婆時常督促我們喝的一道滋補湯——艾草雞湯,與專家的建議不謀而合。自從知道雞湯可以抵抗病毒後,婆婆煲這道湯更勤快了,她養的那些雞就遭了殃。
艾草全草入藥,有溫經、祛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婆婆家所在的這個村落,居住的都是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有喝艾草雞湯的習慣。特別是女性坐月子期間,這道湯是必不可少的。艾草煲雞湯可以散寒除溼、溫經止血、補益氣血。對產後虛弱的婦女十分適合。
艾草是野生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當地人要吃的時候就去拔一把。新鮮的艾草顏色翠綠,放在鼻端,淡淡的苦味伴著清香,沁人心脾。
艾草還可以拿來吃,我是到了婆婆家才知道的。第一次喝婆婆煲的艾草雞湯,就被那獨特的味道徵服了。草木的清香,伴著土雞肉的甘醇,夾雜微微的苦味,整個透著一股自然特有的味道,喝完一碗忍不住還想再來一碗!
每次回去,婆婆都要曬一些艾草給我們帶走,讓我們離開老家也可以喝上這道滋補湯。曬乾的艾草味道及不上新鮮的清香撲鼻,但在喧囂的城市還能吃上這純天然的大自然產物,也知足了。
以前我有很嚴重的痛經,每個月總有那麼一兩天痛到上不了班,要請假。六七年前,痛經的毛病不知不覺竟然好了,距今一次都沒再犯過。不再受疼痛折磨,自然慶幸不已,卻沒去多想為何就自己好了?後來看了艾草的功效,才想到痛經的「自愈」,恐怕不是自愈,而是艾草雞湯的功勞。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艾草雞湯的做法,說起來也簡單。
所需食材:土雞(一隻半隻,據自家戰鬥力來定)、艾草適量、生薑適量、鹽適量
(對於食材的量,我沒有很嚴格的配比,都是憑感覺來,一般都不會出大的差錯)
艾草用清明以前採摘的,清明以後的口感偏苦;雞則以糧食餵養土母雞為上選,若沒有也可用其它雞代替。
操作步驟:
將雞肉洗淨、切成大小適中的塊。(我用的是從老家殺好帶出來的,所以用的品)生薑洗淨,帶皮拍扁,艾草洗淨。先把雞肉冷水入鍋,焯水,水沸撈出。另裝一鍋水,焯過的雞肉入鍋,加入生薑、艾草,大火燒開後約5分鐘轉小火,燉約1.5小時。放鹽。
熱騰藤、香噴噴的艾草雞湯就可以上桌了,趁熱喝口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