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北精神凝聚發展,需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資料圖片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標誌著我國文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共河北省委八屆二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文化工作,提出了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精神,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切實肩負起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光榮歷史使命,奮力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河北特點的文化強省建設之路。
科學界定中國特色、河北特點文化強省建設之路的深刻內涵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河北特點的文化強省建設之路,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從河北實際出發,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先行、項目落地,突出河北創造,凸顯河北風格,構建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滿足內需與擴大開放統籌發展、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總體格局,增強河北文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以河北精神凝聚發展。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魄,文以築之。組織開展「河北精神」群眾性討論活動,總結提煉新時期「河北精神」,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彰顯河北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質樸善良的品格、誠信忠義的德行,鼓舞全省人民的信心和鬥志,使「河北精神」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為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以文化創意激活發展。文化資源是土壤,文化創意是種子。通過文化創意,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產品附加值。並從豐富文化資源中提升那些具有河北特點的元素加以創造,把民俗、傳統、文化整合提煉升華為文化形象,形成獨具河北風韻、彰顯河北特點的文化業態,真正把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變成文化發展優勢,實現從資源型的「河北文化」向更高層次的「文化河北」轉型升級。
以產業升級加速發展。郡縣治則天下安,郡縣強則國家強。建設一批文化強縣,實現一縣一品。以項目支撐引領文化產業發展。謀劃和實施一批與特色旅遊、城市建設、生態保護有機融合的文化產業項目,以項目融通資金、集聚人才、引進技術、做大增量。以對接首都文化發展實現產業全面升級,形成一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環首都文化產業隆起帶。以民營文化經濟發展活躍文化建設全局,引導民營文化企業走「專、尖、特、新」發展道路。
以事業繁榮支撐發展。堅持政府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以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以保障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把城市與農村作為有機整體統籌兼顧,將城市文化資源逐步引向農村,將農村文化的民族民間特色注入城市,實現城市和農村文化建設雙贏。堅持文化產業反哺文化事業。隨著文化產業整體規模和實力的增強,加大反哺文化事業的力度,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