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請注意!這些行為會被開除!

2020-12-11 迎澤發布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2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新修訂的檔案法、新修訂的人民武裝警察法。

6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慄戰書委員長主持會議。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0日籤署了第四十六號主席令。第四十六號主席令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20年6月2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政務處分法強化對公職人員的管理監督,使政務處分匹配黨紀處分、銜接刑事處罰,構築起懲戒公職人員違法行為的嚴密法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一共包括七章六十八條。目錄如下:

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政務處分的種類和適用第三章 違法行為及其適用的政務處分第四章 政務處分的程序第五章 覆審、覆核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七章 附則

政務處分與處分是什麼關係?

政務處分法權威解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目前對公職人員的懲戒,既有政務處分,又有處分,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如何適用?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主任童衛東。

據童衛東介紹,在監察法出臺前,我國對違法違紀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懲戒稱為處分,依據是公務員法、法官法、檢察官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國有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違法違紀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處分,其他管理人員按照企業規章制度給予懲戒。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機關統一行使監察權,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現監察全覆蓋,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政務處分決定。

「這樣對公職人員來說,就存在政務處分和處分兩種懲戒制度,如何處理這二者的關係,是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制定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童衛東說,草案曾規定監察機關和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都可以作出政務處分決定,為了避免與現行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制度混淆,同時也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與企業是勞動關係的性質相適應,法律後來作了調整,任免機關、單位作出的懲戒沿用處分的稱謂。

童衛東表示,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中,政務處分和處分制度有分有合,並行不悖。所謂「合」,一是在適用範圍上,實現公職人員全覆蓋。政務處分和處分覆蓋監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六類人員。二是違法情形上實現統一。任免機關、單位可以適用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的規定作出處分決定。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或者新的規定的,監察機關和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都可以適用。三是種類和適用規則上實現統一。

所謂「分」,一是指名稱上,監察機關作出的懲戒稱為政務處分,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作出的懲戒稱為處分。二是監察機關和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按照管理權限對違法的公職人員給予政務處分和處分,但是對公職人員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重複給予政務處分和處分,就是「一過不能兩罰」;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規定,監察機關發現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應當給予處分而未給予,或者給予的處分違法、不當的,應當及時提出監察建議。

「此外,政務處分和處分的程序、救濟制度也有不同。」童衛東說,監察機關作出政務處分,適用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的程序,任免機關、單位作出處分決定,適用公務員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以及《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規定的程序。在救濟制度上,公職人員對監察機關作出的政務處分決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覆審、覆核,公職人員對任免機關、單位作出的處分決定不服,可以依法覆核、申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華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公職人員注意!有這些行為將會被政務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下簡稱《政務處分法》)於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範公職人員懲戒制度的國家法律。
  •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公職人員注意!違反這些規定將被開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6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範,公職人員懲戒制度的國家法律,將於7月1日起實施,以下我們簡稱公職法。
  •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注意,這五個行為會被開除公職!
    作為穩定性僅次於公務員的公職單位,機關事業單位也會被人們下意識認為是「鐵飯碗」,只要考進去了也就意味著以後能夠享受到豐厚的社會福利。但事實上,考生進入了事業單位以後就意味著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公職人員速查!有這些行為或被開除,7月1日起執行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下簡稱《政務處分法》)於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範公職人員懲戒制度的國家法律。
  • 公職人員有這些情況會被開除!這個法案公開徵求意見
    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在中國人大網公布,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註明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意見)。
  • 公務員如果涉嫌嫖娼,會被開除嗎?公職人員們,請勒緊你的褲腰帶
    最近,有個粉絲私信問我「我一個好朋友,是公務員,最近兩天沒管住自己的褲腰帶,嫖娼被警察抓現行了,他會被開除公職,丟掉工作嗎?」這個問題明著討論好像有點不雅,但畢竟這是可能會發生的事實,為了讓各位公務員等公職人員能好好地管住自己的褲腰帶,我認為還是有必要讓大家好好了解一下關於公務員賣淫嫖娼如何處罰相關方面的法律知識的。
  • 所有公職人員注意了,這些紅線不能碰
    第四十六號主席令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20年6月2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政務處分法強化對公職人員的管理監督,使政務處分匹配黨紀處分、銜接刑事處罰,構築起懲戒公職人員違法行為的嚴密法網。
  • 公職人員注意,不要將這5種行為認為是個人自由,將受到政務處分
    在機關事業單位上班的公職人員注意,很多人對生活中這5種行為理解存在偏差,認為這些行為屬於個人自由的範疇,其實這些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對公職人員而言將會受到政務處分。1. 虐待家庭成員公職人員有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將受到警告、記過、記大過甚至是開除公職的處分。
  • 《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二審稿)》全文發布:這些情況會被開除!
    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在中國人大網公布,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註明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2020年6月13日。
  • 機關事業人員長期請病假,會被開除公職嗎
    用人單位能否以員工長期請病假為由,辭退員工呢?這個問題要分用人單位是什麼性質。對於企業來講,如果員工長期因病不有上班,企業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有其法定的治療期內提供必要的薪酬。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如果職工長期因病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按照機關事業人員管理規定,該員工提供了相應的醫療證明,也確實一直在治療期內,機關事業單位不能因為職工請病假,而開除公職。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因病不能上班,在治療期內,單位應該按規定提供相應的待遇,一般來講,其職位、工資都會予以保留,不受影響。
  • 公職人員注意!這部重要法律即將施行 這些「紅線」不能碰
    《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施行後,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者是村委會工作人員,都會是同一個行為,同一套處分標準。不再會有身份不同,適用處分標準就不同的情況。所以變化相當大。這些行為萬萬不可有!否則後果嚴重會帶來哪些變化呢?已閱君這裡擇要聊一下。首先是這麼一些行為。
  • 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得了抑鬱症,會被開除公職或者是辭退嗎
    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得了抑鬱症,並不會被開除公職,或者是辭退。無論是按照《公務員法》,還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機關事業人員被開除或者辭退的情形,大致都是在以下幾種:1、違法犯罪,被判處實刑的,免於刑事處分的不開除;2、喪失工作能力,又不服從調整安排的;3、長期離崗「吃空餉」的;4、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拒不改正的;5、其他不適合從事現有崗位工作的情形。這裡面,並沒有因病不能從事當前工作,即被開除的要求。
  • 嫖娼會如何處罰?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嫖娼是否會被開除公職?
    對於普通公民來說,嫖娼被抓是需要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規定給予一定處罰的,而要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進行嫖娼活動,如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那此時該如何處罰呢?是否會被撤職開除?我們一起來閱讀下文了解。嫖娼會如何處罰?
  • 公職人員注意了!7月新出臺的《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你知道嗎?
    這些紅線千萬不能碰7月新出臺的《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你知道嗎?2020年6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並將於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 公職人員犯罪後會開除嗎?新法統一了處罰,但也要防被鑽空子
    (小塵4x/圖)2020年6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這部將於7月1日起生效的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公職人員犯罪被處罰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應開除。這有助於打擊公職人員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這部法律也規定了極少數公職人員犯罪的情況,可以不開除,而是予以撤職處罰。
  • 中紀委明確:公職人員犯罪符合這些情形可以不開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以下簡稱《政務處分法》)第十四條規定,因過失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應當予以開除;案件情況特殊,予以撤職更為適當的,可以不予開除,但是應當報請上一級機關批准。該條因涉及相關公職人員的「飯碗」備受關注。
  • 「公職人員聚餐一律開除」,嚴苛裡面有大愛
    2月1日上午,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揮部現場表示:目前黑龍江省整體的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要繼續加強防控措施,一旦公職人員在疫情期間發現有聚集性聚餐等違紀現象,一律開除公職、領導幹部就地免職
  • 公職人員賣淫嫖娼,單位可以撤職或者開除,主動交代從輕處分
    公職人員賣淫嫖娼,單位可以撤職或者開除,主動交代從輕處分不管是普通人員,還是公職人員,只要參與賣淫嫖娼,都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處罰。單位會不知道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十一條 公職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給予政務處分:(一)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政務處分的違法行為的
  • 公職人員插隊、隨地吐痰等行為會被處理嗎?應該處理嗎?
    這些情況針對公民個人來說,都應該屬於小事,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排隊插隊、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等等。這些在我們社會上都是非常常見的,多數都屬於道德約束的範疇。可針對公職人員來說,就不一定僅僅是道德約束的範疇了。根據新的政務處分法第40條規定:公職人員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在公共場所有不當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那是要被處分的。如果情節比較輕,可能只予以警告、記過、記大過。
  • 威信1名公職人員被開除公職!
    胡克寧還存在其他違紀違法問題,2018年4月,胡克寧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違紀違法所得予以收繳。 二、省煤田地質局原局長羅啟亮,濫用職權,違規轉讓礦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