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違反服務期約定,公司能否要求其支付違約金並返還培訓費?

2020-10-03 找邦企財稅網

案例簡介

趙某2010年8月16日與G公司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從事飛行工作。趙某入職後,G公司出資對趙某進行了初始培訓。

2018年2月8日趙某向G公司發出《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雙方的勞動關係於2018年3月10日正式解除。趙某離職後,G公司認為其出資對趙某進行的培訓系專業技術培訓,故趙某應當支付G公司已支付的培訓費及違約金,遂向區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趙某支付培訓費2056655元及違約金704158.69元。

同時,為證明公司為趙某支出的培訓費用,G公司提交了趙某的駕駛員飛行記錄簿以及G公司自行統計製作的趙某飛行訓練費用統計表。該仲裁委最終裁決趙某向G公司支付培訓費175萬元。雙方均不服該仲裁裁決,遂訴至法院。

法院認為

關於趙某是否應支付G公司培訓費以及培訓費的數額。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五條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本案中,趙某作為飛行員,屬於特殊崗位的稀缺人才,為了滿足此崗位的需要,G公司需對趙某進行專業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專項培訓,且提交了相關證據證明其已為之支出了培訓費用。趙某與G公司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趙某向G公司發出《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提前解除了雙方的勞動合同,理應合理賠償G公司的培訓費損失。考慮到行業特點,並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結合雙方勞動關係存續時間、趙某工作經歷與級別提升情況,參照民航業培訓費的一般標準,酌情確定趙某給付G公司培訓費1,750,000元並無不當。

關於G公司主張趙某應支付其違約金。

G公司在提出要求趙某支付培訓費用補償的同時,另行要求趙某支付違約金,屬於重複主張。在酌情支持G公司關於培訓費訴訟請求的情況下,法院對G公司要求支付的違約金不再重複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法院判決趙某向G公司支付培訓費175萬元。

詳細信息

案號:(2020)京03民終1826號

判決時間:2020年3月26日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員工服務期違約金是否合法
    導讀:公司與員工約定服務期,並設置了相應違約責任的,違約責任能否得到法律支持?張三到甲公司任職,一年後,張三以工作不快樂為由提出離職,並且提前一個月以郵件形式發送給了部門負責人。一個月以後,張三不顧甲公司的挽留和反對,徑直離開。
  • 賠償違約金15.6萬元,只因違反服務期約定「跳槽」
    但是張某某確實違反了服務期的約定,應當支付違約金。違約金包括培訓費,以及由於違約給校方帶來的損失。綜上,法院判決:一、張某某與淮陰某學院的人事關係與2013年9月10日終止,校方應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個月內協助辦理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的轉移手續。二、張某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賠償淮陰某學院違約損失共計155988.93元。
  • 以提供落戶約定服務期,違反約定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當然,企業為了能使落戶名額指標這一稀缺資源為自身帶來最大效益,往往會以約定服務年限的方式來達到更長時間綁定人才的目的。但實踐中,落戶1年後即離職,撕毀服務協議的現象亦不在少數,企業為應對這一情勢,往往也會約定高額的違約金來期望達到震懾員工的效果,那麼,以落戶約定服務期並進而約定違約金,符合勞動法相關法律規定嗎?這樣約定的條款,在發生爭議時,又是否有效呢?
  • 單位送員工讀研,可否約定服務期?
    單位送員工讀研,可否約定服務期?2018年,因朱珠違反合同約定,在未滿8年服務期的情況下擅自離職,沒有給付利仁醫院違約金,導致雙方發生爭議。朱珠辯稱,勞動者有辭職權,利仁醫院有無條件轉移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的法定義務,不得附加任何條件。其讀研屬於繼續教育,而不是專項培訓。
  • 勞動合同服務期違約金裁判依據詳解
    淮陰工學院與許某勞人事爭議糾紛案勞動者支付勞動合同服務期違約金的條件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違約金條款、用人單位已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並進行培訓以及勞動者有違約行為,且勞動者支付違約金不得超過尚未履行部分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同時,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給用人單位造成其他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產品買賣合同未約定違約金,能否要求支付違約金?
    產品買賣合同未約定違約金,能否要求支付違約金?吳先生諮詢:我在一家公司擔任營銷副總職務,2013年2月,我們公司與甲公司籤訂產品買賣合同,合同主要內容是「我們生產機器後賣給甲公司,甲公司付款180萬元給我公司」,由於是長期合作的單位,合同中並沒有約定違約金。
  • 員工違反誠信 北京一單位收落戶離職賠償獲支持
    經核算,其在職期間產出價值為50.86萬元,提前離職單位直接經濟損失至少在18.26萬元,遠高於他支付的6萬元賠償金。如果周某在職5年,他的產出會大於公司投入。銀河證券請求法院改判仲裁委決定,不向周某返還6萬元離職賠償金。
  • 小學老師辭職學校要求賠100萬元違約金,冤嗎?
    今年年初,某直播平臺所屬公司與知名網絡主播的合同糾紛引發諸多關注,直播平臺所屬的公司除了要求法院判令主播繼續在平臺進行直播外,還需向平臺所屬公司支付違約金約1.5億元。近年來,多家直播平臺均發生主播違約事件,隨之引發的合同糾紛,往往以主播賠償天價違約金告終。而法院之所以支持直播平臺提出的高額賠償,與直播平臺對主播的巨額投入相關。
  • 約定了違約金怎麼辦,勞動法這樣規定的
    培訓前,雙方籤了服務期協議,約定了培訓後必須在公司工作滿3年,違反約定需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劉偉在北京培訓一周後回到公司,上了幾天班後覺得不適合公司的職位,於是向公司提出離職。公司同意劉偉的離職申請,但表示需要支付約定的服務期違約金5000元。
  • 大連:員工想辭職 公司拒不返還畢業證勞保卡
    理由是像小甘這樣的大學生,公司要重點培養他,公司保存其畢業證書,就是防止小甘學成後「跳槽」。小甘雖然心裡不願意,但考慮到自己剛畢業就找到這麼好的工作,不想和公司產生矛盾,於是將畢業證交給公司人事部門。小甘上班第二個月,公司為小甘交納了「五險一金」,但勞動保障卡並未發給小甘,一問才知道,所有員工的勞動保障卡都在公司人事部門統一保管。
  • 「法問」與單位籤的落戶服務期約定,能擋住我跳槽嗎
    我是一所重點大學畢業的研究生,2017年通過自身的努力進入北京一家公司工作。入職後,根據相關政策,我向公司申請辦理北京戶口,與公司籤訂了《協議書》,並在協議書中約定:員工申請公司為其辦理北京戶口的,員工符合進京落戶條件,戶口辦理成功,員工在公司服務期為五年。在服務期內,員工因個人原因解除勞動關係的,應當向公司支付相關培訓費用。
  • 離職後「被派遣」至競業公司:高管被判返還補償、支付違約金
    在職期間與公司籤了保密及競業限制協議,離職後陸續領取公司30萬元的競業限制補償金,但其隨後就職的公司與「老東家」是同業競爭關係。對此,被告黃某(化名)稱自己是和與「老東家」沒有競爭關係的單位籤的勞務合同,是被勞務派遣到「競業公司」的,不違反協議。日前,寧波慈谿市法院通報這起就業糾紛案判決結果:黃某構成違約,判令返還原公司發放的補償金28萬餘元,並支付違約金42萬餘元。
  • 帶薪讀博後辭職 被判返還工資
    協議同時約定,醫院有權要求溫某畢業後無條件回醫院工作,並規定了服務期7年,否則將如數追回為其提供的一切費用;如果溫某未滿服務期,在醫院同意其離職的情況下,醫院有權核收服務年限補償費和聘期服務費,同時主張收取違約處罰金。醫院表示,2014年7月,溫某博士畢業,並於當月18日向院方提交了辭職書。
  • 學法365|約定專項培訓就可以索賠嗎?
    劉某稱,某銀行告知其需退還培訓費和培訓補貼17343.2元後方可辦理離職審批、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並辦理離職手續。劉某退還了該費用,某銀行於2018年4月25日,向劉某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2018年5月7日,劉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某銀行返還其離職時退還的專項培訓費和培養學習期補貼,共計17343.2元。
  • 未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員工無須支付違約金
    2020-10-15 04:22:21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使用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的競業限制,企業不能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公司未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員工被判無須支付違約金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周倩)籤了競業限制協議,員工就應該在協議規定的範圍內享受權利的同時履行義務,但若用人單位未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 離婚協議約定拖延履行支付20萬違約金,該支持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陳某後來已並非上述公司的員工,雙方在離婚協議中涉及社會保險費繳納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另社會保險費的繳納與否不屬於一審法院受理範圍,故一審法院在此不予調處。
  • 勞動者承擔專業技術培訓違約金的前提是有具體的專業技術培訓費用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 勞動者跳槽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的現實問題
    本文主要探討員工跳槽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的現實問題,但是,公司通過在員工離開時支付違約金來限制員工的去留,這樣的事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面對複雜的辭職限制,員工跳槽時真的要支付各種形式的巨額違約金嗎?本文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職業是自由的,選擇是自由的,只有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最大限度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