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跳槽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的現實問題

2020-12-24 原諒我愛鞋如命25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用工制度的逐步完善,職工待遇較過去有了很大提高,當代企業的薪酬、辦公環境、福利等條件已成為影響員工就業的重要因素。在企業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各種優惠政策和人才招聘福利已成為員工跳槽的關鍵,因此為了限制員工的去留,一些企業增加了員工在籤訂勞動合同時應支付巨額違約金的條款,但是,子句是否有效取決於情況下區分之間的區別。

關鍵詞]專項技術培訓;競業限制;非法起重

企業的發展活力,離不開領導的合理指揮和員工的勤奮工作,如何有效留住人才,防止員工跳槽,是企業發展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從改善辦公環境和福利,到制定規章制度和籤訂合同條款,不同的企業似乎對員工流失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本文主要探討員工跳槽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的現實問題,但是,公司通過在員工離開時支付違約金來限制員工的去留,這樣的事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面對複雜的辭職限制,員工跳槽時真的要支付各種形式的巨額違約金嗎?本文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職業是自由的,選擇是自由的,只有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最大限度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大數據分析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員工辭職和支付違約金的情況,筆者以大數據的形式搜索了至「勞動者離職與支付違約金」判決數量

從上表可以直觀地看出,近三年來,本文中的糾紛數量一直在增加,我國明白勞動爭議案件大多在勞動仲裁階段解決,只有一小部分會被起訴到法院,但是,通過判決的數量,我們也可以推斷,這類案件近年來呈現出上升趨勢。

(2016-「勞動者離職與支付違約金」行業分布)

通過圖表,我們可以認識到與「勞動者離職與支付違約金」相關的問題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近三年來,由此引發的糾紛逐年增多,但同時也說明勞動者維權意識在逐年提高。

二、實際案例

周某於在北京市a生物醫藥公司從事出納工作,雙方在同一天籤訂了相應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周某的服務期限為至共計兩年。合同中規定,周某要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某公司,在得到公司同意後,他還必須在離開之前完成所有的移交手續,否則將被視為違約;如果他違約,周某還需要額外支付5萬元作為違約金,不僅如此,如果他因為周某離開,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周某必須賠償公司的所有經濟損失。因為生物公司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所以周某於口頭提交給公司這家生物公司回答說,他們還沒有找到新的人來接手這項工作,所以要求周某堅持一段時間。由於周某已經找到了新工作,新單位要求他參加培訓,因此周某從起將不再在這家生物公司工作。

生物公司認為,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規定周某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辭職,周某隻能提前不到一個月,屬於違約。最後,生物公司以要求周某支付違約金、辦理工作交接、賠償經濟損失為由,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經審理仲裁委駁回生物公司全部訴訟請求後,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也裁定駁回某公司的訴訟請求。

三、法律分析

通過本案不難看出,本案是一起涉及員工離職和公司違約索賠的典型案例,我國《勞動合同法》也有明確的協議,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而言,違約金的申請只能在下列兩種情況下進行。在第一種情況下,公司對工人進行了專門的技術培訓,在第二種情況下,籤訂了競業禁止協議。如果不符合上述兩點,僱主不能與僱員就違約金達成一致,用人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不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除專項技術培訓協議或競業禁止協議約定的違約金外,其他情況下發包人不得約定違約金,因此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北京生物公司與周某籤訂的勞動合同中關於「乙方解除合同應當提前三個月通知某公司,在徵得公司的同意之後,還必須要辦清所有的交接手續才可以離職,否則會被視為違約;如果違約,周某某還需要額外支付五萬元的違約金」的條款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無效。因此某公司要求周某按照勞動合同支付違約金是合理的,這缺乏法律依據,最終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此外,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解除勞動關係時,勞動者不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在本案中,周某辭職的原因是北京生物公司沒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由此可見,周某不需要履行提前30天通知的義務,其行為不屬於非法解除勞動合同,因此不需要賠償生物公司的任何經濟損失。

四、實踐性討論

通過以上案例和企業之前的用工情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企業與勞動者的僱傭關係下,企業不能隨意與員工約定解約違約金,也就是說,只有在勞動者滿足「專項技術培訓」或者存在「競業限制」限制條件的情況下,企業可以要求違約金。

在法律實踐中,專門技術培訓的認定並不是那麼簡單,很難將普通培訓確定為特殊技術培訓,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還必須約定經濟補償的內容。

(1) 普通的培訓不能視為特殊技術培訓

專項技術培訓是專業項目的技術能力培訓,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22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金項鍊專業技術培訓培訓費,並規定服務期限,員工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不高於未履行期間分攤的培訓費用支付違約金。

上述專業技術培訓,是指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訓。培訓在就業中的一般意義,基本上是指實施有計劃、有系統的培訓和相應的培訓課程或活動,以提高勞動者的能力、素質和工作績效。同時,也提高了工作價值觀、工作方法、工作知識、工作技能等。因此在社會實踐中中,培訓的形式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教育的形式,還包括在特定的崗位上提供一些專業能力的培訓。他可以是全職生產或非生產的形式。就像公司從外部引進了一套新的項目,只有具備相關技能的人才可以啟動項目,此時,公司派來此項目學習的工人經過專門培訓,回來後就可以從事該項目了,則其參加的培訓可視為《勞動合同法》第22條規定的專業技術培訓。

對於專業技術培訓,每個人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諸如企業內部的一些培訓課程和上崗之前的一些培訓不是專業技術培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規定,按照國家規定的勞動培訓經費和使用辦法,建立職業培訓經費的使用制度。在上崗之前,從事技術工作的工人必須經過培訓。勞動者有權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2) 企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還應當約定經濟補償

競業禁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勞動合同法》對此作了明確規定,勞動者在工作中負有保密義務的,用人單位可以在保密協議或者勞動合同中約定相應的競業禁止條款,並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後,用人單位應當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是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負責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智慧財產權歸屬協議或者技術保密協議。

簡言之,是指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知悉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或者其他可能對本單位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那麼,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的一定期限內,勞動者不得從事與原單位有競爭關係的同類企業、同類產品或者其他有競爭力的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同類產品或者業務。

競業禁止也有一定的期限,可以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根據法律規定,競業禁止期不得超過兩年。競業禁止條款只有在勞動合同其他條款的約束力終止後才生效,屬於遲延生效條款。

五、後記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工人因為與單位達成了協議而支付所謂的違約金,在他們看來,我跳槽是不忠誠的,更不用說協議在先了,然而這些工人卻無視單位約定的違約金規定的違法性。

當用人單位害怕高層次人才跳槽,採取違規手段加以限制時,不僅是勞動者自身的問題,更關係到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當他們在離職和跳槽時面臨巨額違約金時,他們也應該知道如何冷靜地面對,並非所有的違約金協議都是合法的,但他們應該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 論違約責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 彭常榮,勞動爭議行為合法性研究[D],臺灣:中原大學,

[3] 徐陽,勞動權益保護視角下的競業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

[4] 王林青,勞動爭議熱點問題司法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5] 黃成貫,勞動法[M],臺灣:天空大學,

相關焦點

  • 培訓機構老師跳槽,需要支付違約金嗎
    培訓機構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由,要求金某與其籤訂了競業限制協議,約定金某離職後兩年內不得從事鋼琴培訓工作,公司每月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某如違約需支付違約金50萬元。2019年10月,金某離職,2020年4月,她入職另外一家鋼琴培訓機構。在此之前,原培訓機構支付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的經濟補償共10050元。
  • 前聯想副總裁常程跳槽小米,被裁決支付違約金525萬
    2020年10月10日消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就「前聯想副總裁常程跳槽小米」一事公布了裁決結果:常程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25萬元。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 籤訂了競業限制協議,培訓機構老師跳槽,需要支付違約金嗎
    培訓機構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由,要求金某與其籤訂了競業限制協議,約定金某離職後兩年內不得從事鋼琴培訓工作,公司每月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某如違約需支付違約金50萬元。2019年10月,金某離職,2020年4月,她入職另外一家鋼琴培訓機構。在此之前,原培訓機構支付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的經濟補償共10050元。
  • 總裁跳槽被判賠償224萬!法院如何計算違約金?
    跳槽也可能會惹上官司?對於一些掌握公司商業機密或者核心技術的崗位來說,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的。近日一位公司總裁就因違反了競業限制約定,被朝陽法院一審判決支付違約金224萬餘元。記者從朝陽法院了解到,競業限制類勞動爭議案件數量逐年上升,在科技信息、商務諮詢及教育培訓等行業較為集中。
  • 常程跳槽事件需要釐清的五個問題
    」一事公布了裁決結果,常程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25萬元。在這個時間內,原單位需要支付工資給員工,但是員工不會被安排實質的工作或者重要的崗位,而員工可以跟新公司商談好入職期限。但是這個假設的前提是常程提前提出辭職,聯想知道他要跳槽,然後要求他在聯想履行競業限制。目前情況下,尚不清楚常程在離職前一段時間內是否還在進行重要工作。五、常程起訴後,未來的走向?
  • 以提供落戶約定服務期,違反約定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但實踐中,落戶1年後即離職,撕毀服務協議的現象亦不在少數,企業為應對這一情勢,往往也會約定高額的違約金來期望達到震懾員工的效果,那麼,以落戶約定服務期並進而約定違約金,符合勞動法相關法律規定嗎?這樣約定的條款,在發生爭議時,又是否有效呢?
  • 賠償違約金15.6萬元,只因違反服務期約定「跳槽」
    後雙方為違約責任問題產生爭議起訴到法院。法院認為,雙方已經解除勞動關係,則校方應當協助辦理社會保險關係調轉手續,做好社會保險銜接工作。但是張某某確實違反了服務期的約定,應當支付違約金。違約金包括培訓費,以及由於違約給校方帶來的損失。綜上,法院判決:一、張某某與淮陰某學院的人事關係與2013年9月10日終止,校方應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個月內協助辦理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的轉移手續。
  • 違約金500餘萬,聯想常程跳槽小米被追責,他還能留在小米嗎?
    」一事作出裁決,常程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將因違反競業限制義務而支付違約金525萬元,並返還聯想此前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金。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範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 沒有履行離婚協議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1案情回顧男女雙方在《離婚協議書》約定兩個孩子由女方撫養,隨同女方生活,撫養費由男方全部負責,男方應於每個月月初即每個月5日男方支付撫養費1萬元;因女方需要帶兩個孩子生活,過錯方為男方,因須一次性支付女方50萬作為精神賠償
  • 競業限制違約金畸高 勞動者可以申請酌減
    馬先生在公司擔任銷售經理,雙方籤訂的《保密及競業限制協議》約定:馬先生從本公司離職後2年內不得在與公司生產、經營同類產品或提供同類服務的相關企業擔任任何職務,公司按馬先生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10%的標準,每月支付給競業限制補償金。馬先生若違約,應當向公司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是馬先生在公司工作期間年收入的5倍。
  • 聯想副總常程跳槽小米,勞動仲裁裁決賠償聯想違約金525萬元
    聯想集團認為常程此舉違反競業限制義務,向北京市海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常程返還股權激勵金額、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並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聯想集團聲稱在常程離職前24個月內,聯想共計向常程支付了競業限制的股權對價超過 500萬元,並在其離職後支付了競業限制補償金
  • 桃源:女主播違約跳槽 遭平臺起訴支付天價違約金
    該公司訴請人民法院判令鍾某向其支付違約金在雙方的合同履行期剩餘不到三個月時,因公司拖欠鍾某工資導致鍾某生活陷入困境,為了解決溫飽問題,無奈之下,鍾某私自跳槽到其他直播平臺進行直播。令鍾某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僅僅是換了個地方進行直播表演,卻遭公司起訴巨額違約金,面對天文數字般的違約金,才想到自己當初進入公司前籤訂的那份合同。
  • 最高院明確用人單位未支付競業限制補償,能否追究勞動者違約責任
    1公司索賠競業限制違約金關於用人單位未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勞動者是否需承擔競業限制違約責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62號)發布了這樣一則案例:
  • 「聯想常程跳槽小米」裁決:常程支付違約金525萬元
    10月10日消息,21世紀經濟報導自聯想內部人士了解到,圍繞此前聯想原副總裁常程跳槽小米一事,海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已作出裁決,常程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將因違反競業限制支付違約金525.2821萬元,並返還聯想此前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金。
  • 員工違反服務期約定,公司能否要求其支付違約金並返還培訓費?
    趙某離職後,G公司認為其出資對趙某進行的培訓系專業技術培訓,故趙某應當支付G公司已支付的培訓費及違約金,遂向區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趙某支付培訓費2056655元及違約金704158.69元。同時,為證明公司為趙某支出的培訓費用,G公司提交了趙某的駕駛員飛行記錄簿以及G公司自行統計製作的趙某飛行訓練費用統計表。
  • 「聯想高管常程跳槽小米」裁決出爐:常程支付違約金525萬,並返還聯想支付的競業補償
    10月10日上午,據21世紀經濟報導,聯想原副總裁常程跳槽小米一事,海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已作出裁決,記者從聯想內部人士了解到:常程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將因違反競業限制支付違約金525.2821萬元,並返還聯想此前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金。
  • 支付違約金後是否繼續履行債務
    一、支付違約金後是否繼續履行債務(《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債務人違約後支付了違約金,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繼續履行債務。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 勞動者承擔專業技術培訓違約金的前提是有具體的專業技術培訓費用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 近三成人春節前後要跳槽 這些案例能幫你順利說拜拜
    跳槽必然涉及離職,這一過程中可能遭遇哪些勞動糾紛,該怎樣應對?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重慶人力資源沙龍獲悉3個典型案例,或許能讓你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借鑑。   員工口頭辭職   是否有效?所以,勞動者是不是在上一家單位離職,上一家單位是不是必須出具離職證明,並不重要。   何平認為,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所以,用人單位應當負有開具離職證明的義務。
  • 以案說法:員工服務期違約金是否合法
    甲公司萬般無奈,將張三起訴至仲裁委,要求張三賠償違約金30萬元,理由是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張三必須在甲公司服務三年,哪怕是提前一個月離職,均需支付違約金30萬元。甲公司的訴求能否得到支持?勞動合同中能否約定違約金?如何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