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春明先生的《中國名片:明清外銷瓷探源與收藏》一書(三聯書店,2011年)講到元代青花瓷時說:「元青花在陶瓷史上創造了很多的第一。元曲是元代對中國戲曲文化的一大貢獻,陶瓷上第一次出現了戲曲人物或歷史人物的圖案,也第一次直接將詩文寫在瓷器上,這些裝飾手法在明清瓷器上被大量應用。」這個論斷不能不說又是一個失誤。直接把詩文寫在瓷器上,唐代已經出現,那就是著名的長沙銅官窯瓷器。
湘籍詩人李群玉在 《石渚》一詩中曾描寫長沙銅官窯鼎盛時期的壯觀場面: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火湘浦口,煙觸洞庭雲。
迥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
瓷器上所書的文字除詩文、聯句、諺語、俗語、成語外,還有不少廣告宣傳文字。朝鮮出土的長沙窯瓷壺上就書寫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鄭家小口天下第一」。有的針對顧客的猶豫心理,促其購買決心,如「買人心惆悵,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將與買人看。」1992年夏,考古發現的長沙窯瓷器上,有詩歌數百首,大多為《全唐詩》未收作品。這在當時十分罕見,開創了以詩文書法來裝飾瓷器的先河。
晉以後的瓷器上出現了一些文字,有的是「物勒工名」,
如「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
有的是吉祥語,但這些文字多為刻畫,並非毛筆所書。
東晉「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銘青瓷虎子
書畫藝術與瓷器的結合始於唐代,至民國時期,經歷了長沙窯、磁州窯、景德鎮窯的漫長歷史過程。
從長沙窯開始,瓷器上就出現了很多畫龍點睛的廣告文字。朝鮮出土的長沙窯瓷壺上就書寫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鄭家小口天下第一」。有的針對顧客的猶豫心理,促其購買決心,如「買人心惆悵,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將與買人看。」1992年夏,考古發現的長沙窯瓷器上,有詩歌數百首,大多為《全唐詩》未收作品。這在當時十分罕見,開創了以詩文書法來裝飾瓷器的先河。
長沙窯瓷壺上還有一些直白易懂的廣告文字,
如「美酒」、「美春酒」、「酒醞香濃」等。
「言滿天下無口過」更有一種包容自信的氣度。
長沙窯
磁州窯
景德鎮窯仿汝窯題詩筆筒
乾隆皇帝做為一代盛世之君,他不但寫詠宋瓷的詩,而且還要把這些詩鐫刻在宮廷收藏的宋代瓷器上面。
這些鐫刻在瓷器上的乾隆御製詩中,乾隆對瓷器的釉色、造型、紋飾等方面進行了品評。
「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而舊鐵餘釘,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憶留停。」乾隆戊戌仲夏御題。鈐印二:「古香」,「太?」。
「陶得純青生二城,果然色質勝難兄。綠銅試看守口器,書座堪思防意成。簪朵雅意名意蕊,稱懷已自息心旌。足釘薛暴誠何礙,詎以微瑕棄美瓊。」乾隆丙申仲春月御題。鈐引二:「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