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瓷器底足上看出年代痕跡?

2020-12-20 那年故事文化傳播

鑑定瓷器的年代和真偽,要從細節著眼,小小的一個瓷器底足只要會分析,就能很輕易的避開假貨找到真品,例如瓷器底足上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跳刀痕」、「棕眼」、「火石紅」(窯紅)、「墊燒痕」、「米糊底」、「敲底」、「沾窯砂」等,都保留了古代燒制陶瓷時留下的年代信息。

「乳突」是指底足上隆起如乳房狀的凸起,元代的「乳突」最為明顯,明代早期的乳突也比較大,至永樂宣德年間,乳突變得細小,後來的弘治,正德乳突比較少見,不過到了嘉靖,萬曆年間有重新出現乳突,一直到崇禎末年才消失。所以,乳突是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瓷器的特徵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時非常明顯,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

棕眼,又稱針鼻孔,康熙時的瓷器底部釉層上有大小不一的棕眼,分布不均勻,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明顯看到胎體,光緒民國以及現在的康熙仿製品,棕眼往往較大,並且很淺,看不到胎體。

火石紅俗稱窯紅,明代前期,因為胎土中的鐵含量比較高,加溫時露出胎土的部分會氧化成磚紅色或者羊肝色,明代民窯的削足出火石紅特別明顯。仿品的火石紅完全不同,大部分是用漿釉塗抹的,看上去非常輕浮,還有些偏黃。後期火石紅比較淡,不過宣德時仍能見到火石紅斑,直到清代早期尚能見到火石紅。

米糊底,明代以及明前的砂底大盤,由於胎中含鐵量高,在通風冷卻時會形成像米飯燒焦的片片印記。

「敲底」,道光時鈞紅,由於釉肥厚,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一起,為使其分開。只好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儘管如此,由於年代較長,所敲處,胎色變深,且手感平滑。

「沾窯砂」,由於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盤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

上述各項古瓷底足的特點,都是判別古瓷和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據之一。當然隨著新仿者水平的不斷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製刀痕,火石紅等,但如仔細辨別還是能有所區分。如新仿火石紅有的鐵紅染料塗上去的的,認真鑑別便可知真偽。古瓷鑑別包羅萬象,學問深奧,但若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恆抓住突破口,還是能夠做到逐步掌握並樂在其中的。

相關焦點

  • 瓷器的重要特徵-底足鑑定瓷器真偽
    古陶瓷鑑賞有一句行話叫「舉足輕重」,意思是說鑑定瓷器真偽和年代,看器物的底足十分關鍵,所謂舉其足而知其輕重也。「看瓷不看底,斷代沒道理」說的意思也差不多。瓷器的底足傳遞了許多不同時代瓷器製作的諸多信息,瓷器底足也是贗品製作的「軟肋」,可以「形似」,而「神似」 極難。
  • 弄懂這14個鑑別瓷器底足的方法,從此購買瓷器「不求人」!
    在瓷器收藏的圈子裡,大家都知道,鑑定瓷器,主要是從神韻、器型、釉面,還有表面紋飾的畫工,發色來判別的,當然還有款識和底足,都能做為辨別瓷器的依據,並且,這裡面,底足在瓷器的辨別方面,也是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的,尤其是辨別真偽和斷代方面,底足更是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那麼,底足到底該怎麼看
  • 玉看皮瓷看底,教你瓷器底足鑑定25條妙招!
    瓷器底足鑑定 我們在鑑定瓷器的過程中當然可以通過瓷器的神韻,器型,釉面,畫工,款識,發色等等來鑑定,但是底足的鑑定是鑑定環節中極其重要的,尤其是對於真偽和斷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據
  • 收藏之旅:專家「揭秘」,瓷器做舊的「痕跡」
    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老師鑑定年代,是不是官窯?市場價值?謝謝!張慶玉老師鑑定回覆:藏友好!首先感謝對我的信任!這件底足裡刻款(雍正年制)雍正屬於清代最鼎盛時期,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燒造質量都很好,這件窯變的釉色並不好,窯變的流淌痕跡比較死板,底足漏胎痕跡與胎釉結合處也沒有雍正時期的特點,雍正年間款式釉面覆蓋色彩不正。對砍頭、打鋸子、等這樣做舊手段要警惕。希望能信我,在今後的收藏鑑賞中得到啟示。謝謝!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老師你好!
  • 從底足胎質認識元 明清 老瓷器
    元明清瓷器胎體胎質,鑑定老物件看瓷器底足胎質應注意把握一下幾點:一是觀察瓷器胎土是否經過人工淘洗。明清瓷器製作程序很規範,胎土都要經過人工淘洗,因而胎質顯得乾淨。 圖為元代釉裡紅底足胎質。明中早期底足胎質 老瓷器的胎質看上去既有粉狀,又有細顆粒狀。
  • 教你根據瓷器胎質來斷定瓷器所屬年代
    鑑別瓷器的胎質,要觀察瓷器的露胎處,特別是底足。唐代瓷器分為粗細品種,邢窯細白瓷胎骨堅實緻密,粗白瓷胎質疏鬆胎面敷有化妝土(把較細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調和成泥漿塗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層薄薄的色漿。顏色有白、紅和灰等。這種色漿,在陶瓷工藝技術上稱「陶衣」,也叫「化妝土」、「裝飾土」、「護胎釉」。);趙窯青瓷胎質細膩。
  • 學會這幾種胎底特徵,你也可以鑑別瓷器
    粗狂的「旋痕」與「跳刀痕」唐宋元明清,名瓷數以千計,但只有元瓷足底一般是不上釉的,也只有元瓷在眾多朝代瓷器中,因其底部的澀胎裸露在外的緣故,吐露的信息是最多的。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底足通常為裸態。有的瓷器上有護胎釉,有的就沒有。
  • 通過底足的細節鑑別瓷器,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實在是一條捷徑
    陶瓷鑑定,不外乎看器型、辯胎釉、論紋飾,了解歷史情況文化背景等,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單一個器型就夠複雜了,如《中國陶瓷》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極多,而胎又涉及眾多窯口,即使同一窯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盡相同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故然要學看器型、辯胎釉、論紋飾,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準突破口,這樣才有感覺
  • 死亡氣泡是判定古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據!
    「大明成化年制」雞缸杯和死亡氣泡的微觀照片(頂部出現一字形線條) 時間上推到明代再到元代,一些瓷器釉中死亡氣泡頂部的「一」字形或「 十」字形線條,已經擴展成圓形破口。因此,可以看作氣泡死亡的中級階段。根據其普遍破口的特徵,也可以稱其為氣泡死亡的「破口期」。圖7這件元藍釉罐的死亡氣泡,就處在破口期。
  • 崔凱:雖然接的是「瓷器老底」,但器身是新的
    《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乾隆年制」青花四字楷書款識的青花折枝花果纏枝花卉紋尊,其風格是乾隆官窯的風格,繪製的精細程度還算不錯,但是青花發色顯得太過浮豔,表現出來的紋飾缺乏生氣,勾描紋飾的用筆顯得太過呆板,青花填色沒有將紋飾的立體感渲染出來,用筆的筆觸痕跡太過纖軟,缺乏緊緻感。
  • 瓷器鑑賞:光緒·黃地紫綠龍紋碗,有修復,市場價3000元
    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老師您好,請看看一下是否為老瓷器,價值如何?謝謝!路傑老師鑑賞回覆:藏友您好,感謝請我把關,從目前照片看這應該是一件清代光緒時期的官窯真品,整體刻畫還是較為遒勁和細緻的,底款發色也較為豔麗,筆法勁道,都是光緒官窯的制瓷特徵。
  • 大國瓷都,承古匠心——景德鎮瓷器
    手工拉坯的瓷器胎體多比較薄,在普通燈光下就有透光現象,且其厚度一致,部分在強光下還可以看出拉坯的痕跡。機器壓制的瓷器一般胎體都比較厚,很難透光。手工胎瓷透光均勻這裡還有一個小竅門可以分辨手工瓷和機器瓷,即用手摸瓷器底足。如果是機制的,會給人均勻、輕薄的手感,有一個由厚到薄的過度感。
  • 康熙郎窯紅瓷器如何鑑別真偽與怎麼鑑定郎窯紅瓷器?
    為了流釉不過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側刮出一個二層臺,阻擋流釉淌下來,這是郎窯紅瓷器製作過程中一個獨特的技法,世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稱。真正的郎紅,就是康熙本朝所燒制的官窯或官民窯。康熙後的,都為仿郎窯。仿燒康熙郎紅,主要在清中晚期(嘉道、光緒)和民國初期。康熙郎窯紅瓷器如何鑑別真偽?
  • 美瓷鑑賞—大清雍正年制包金龍紋粉青釉瓷器
    >類別:瓷器規格:一件品相:美品瓷器包金從北宋就開始流行,一般只使用在貴重瓷器之上,一來十分美觀奢華,二來可以適當的保護瓷器,以免刮傷,磕傷,這件瓷器,包金龍紋栩栩如生,金上鑲嵌寶石玉璧底:也稱作玉璧形圈足,唐代中、晚期流行足式之一。造型為圓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圓,形似玉璧,故名。底心內凹處有施釉與不施釉之分,施釉者只有圓環形地面露胎。唐代越窯、邢窯、長沙窯等窯口製品上均有所見。
  • 瓷器鑑賞:「真品」繪畫嫻熟,青花填色富有層次!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141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實錄:麻煩老師看看東西對嗎圖片都仔細看過了這件造型是盤子,這個盤子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加強了口沿的厚度,使口沿部分更加牢靠一些,二是底足無釉,元代時期盤子都是底足無釉的進入明清兩代盤子基本上都是施釉的,只有清代早期雍正乾隆時期民間出現少量盤子底足無釉的工藝,這件青花色彩比較穩定,繪畫比較熟練,紋飾是龍鳳合一,底足有明顯的使用痕,綜合判斷是一件清代早期真品市場價在6000元上下,看圖意見僅供參考!
  • 張慶玉:「仿品」繪畫比較熟練,但問題出在胎底上!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314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張慶玉,古陶瓷鑑定專家,原內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現北京元青花俱樂部創辦人兼會長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高39公分,麻煩老師斷代,估價,謝謝!張慶玉老師鑑定回覆:藏友好!
  • 瓷器鑑賞:《永樂青花真品》價格在六百萬左右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81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麻煩老師看看這東西可信嗎這件根據圖片可以確定是一件現代仿古茶具,仿製的範本為明早期永樂官窯風格的青花纏枝花卉紋雞心碗,青花紋飾拘謹,描摹痕跡嚴重,這種形制的永樂官窯目前尚未發現有本年款識,且永樂款也多出現在高足碗的碗心,而底部書寫款是宣德官窯才出現的,所以無論這件在那裡售賣,也是一件新仿明早期的製品。永樂青花真品目前這類雞心碗價格在六百萬左右,我是路傑,希望我的意見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乾貨:清代瓷器鑑賞口訣大全
    不管怎樣說瓷器的主流是發展的,如清代對國畫技藝和毛筆的書法技藝都比較準確的應用在瓷器上。這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的極大貢獻。在對世界工業的應用方面,使銅胎琺瑯彩在瓷器上得到成功應用,對選料和配料上也有了進步。而這些創新也是鑑別清代與元明不同的依據。在鑑定中不可缺少,只有利用。
  • 明永樂青花瓷器詳解
    也就是說l5世紀前三十年代呢?還是l4世紀後三十年代呢!【青花壓手杯(獅球心)】青花壓手杯(獅球心),明永樂,高5.2cm,口徑9.3cm,足徑3.9cm。杯撇口,豐底,圈足。內外青花裝飾。在畫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款識與花紋融合在一起,不是單純為了寫款而寫款,而是與瓷器裝飾相結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賞心悅目。獅子滾繡球是民間表示吉祥的一種舞蹈,以此為題材畫在杯的內心,將「永樂年制」四字寫在球內,這種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鎮陶瓷工匠們高雅的藝術修養。——引用故宮材料!
  • 知識篇: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今天與大家分享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一、雍正時期瓷器特點1、雍正時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樂、宣德及成化瓷器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頭尊、貫耳瓶、四連瓶、燈籠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