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各位家長是不是要帶著我們的小朋友走親訪友了呢?最近有一些家長跟我們反映孩子吃飯時亂跑亂跳,家長想管可是爺爺奶奶寵著不讓管,覺得孩子還小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就好了。爸爸媽媽為此特別苦惱,那我們是否應該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了華美優想國際教育的馬川童馬老師為我們講解一下。
在家吃飯時我們要在吃飯前讓孩子參與到餐前準備工作中,比如拿餐具、盛飯、端菜等,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意識到我們該吃飯了,也可以培養孩子主人翁的意識。
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分享食物來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讓孩子提前適應社會的團隊協作和分享規則。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等社會環境。
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接觸的公共環境就是餐桌,當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每個人就都處於一個公共的環境中,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餐桌意識,讓孩子知道這是公共環境,我們要遵守公共環境的規則。這樣可以讓孩子適應其他的公共環境。
看到這裡各位家長是不是和芽米一樣覺得餐桌禮儀還是很重要呢?那麼我們的寶貝要注意哪些餐桌禮儀呢?和芽米一起接著看吧。
1、吃飯前要洗手,臉也要保持乾淨。
2、人沒有坐齊的時候,不能自己就開始吃起來。
3、要稱讚和感謝給你準備食物的人,不要輕易抱怨飯菜不合自己胃口。
4、嘴巴裡有食物的時候,不要開口說話。
5、咀嚼食物的時候,嘴巴要注意閉著點;喝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
6、別人在談話的時候,不要插入和打斷。
7、請別人幫什麼忙(比如遞調料、菜碟……),一定要說「請」,「謝謝」。
8、在餐桌前,人要坐直,不要扭動,更不要吵鬧。
9、就餐當中如果要離開桌位,要跟大家打招呼,說一聲「對不起,我要……」。
10、如果吃完後要先離開餐桌,需要獲得家長的同意。
1、吃東西的時候,要為別人留一些食物;除非大家明確表示自己不再要了,否則不能自己就清空菜盤裡的食物。
2、如果桌子很長,你夠不著,儘量不要站起身或者把手臂伸得長長的,而是請別人幫你把盤子遞過來再取菜。
3、參加大人組織的聚餐,坐在餐桌前自顧自是不禮貌的;大孩子要體現一種適度的參與感,比如:好好坐著,認真聽別人的談話,當談話涉及到自己的時候,耐心回答。一言不發地低著頭玩手機,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4、吃完飯,要主動幫著收拾和清理。
感謝本期來自華美優想國際教育的馬老師,帶來的精彩講解。期待下周的芽米課堂與您再見~~
關注芽米,芽米還有更多更好玩的遊戲,更動聽的故事,更好看的文章,絕對值得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