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米課堂丨寶貝餐桌禮儀大計劃

2021-02-14 小破孩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各位家長是不是要帶著我們的小朋友走親訪友了呢?最近有一些家長跟我們反映孩子吃飯時亂跑亂跳,家長想管可是爺爺奶奶寵著不讓管,覺得孩子還小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就好了。爸爸媽媽為此特別苦惱,那我們是否應該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了華美優想國際教育的馬川童馬老師為我們講解一下。

在家吃飯時我們要在吃飯前讓孩子參與到餐前準備工作中,比如拿餐具、盛飯、端菜等,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意識到我們該吃飯了,也可以培養孩子主人翁的意識。

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分享食物來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讓孩子提前適應社會的團隊協作和分享規則。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等社會環境。

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接觸的公共環境就是餐桌,當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每個人就都處於一個公共的環境中,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餐桌意識,讓孩子知道這是公共環境,我們要遵守公共環境的規則。這樣可以讓孩子適應其他的公共環境。

看到這裡各位家長是不是和芽米一樣覺得餐桌禮儀還是很重要呢?那麼我們的寶貝要注意哪些餐桌禮儀呢?和芽米一起接著看吧。

1、吃飯前要洗手,臉也要保持乾淨。

2、人沒有坐齊的時候,不能自己就開始吃起來。

3、要稱讚和感謝給你準備食物的人,不要輕易抱怨飯菜不合自己胃口。

4、嘴巴裡有食物的時候,不要開口說話。

5、咀嚼食物的時候,嘴巴要注意閉著點;喝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

6、別人在談話的時候,不要插入和打斷。

7、請別人幫什麼忙(比如遞調料、菜碟……),一定要說「請」,「謝謝」。

8、在餐桌前,人要坐直,不要扭動,更不要吵鬧。

9、就餐當中如果要離開桌位,要跟大家打招呼,說一聲「對不起,我要……」。

10、如果吃完後要先離開餐桌,需要獲得家長的同意。

1、吃東西的時候,要為別人留一些食物;除非大家明確表示自己不再要了,否則不能自己就清空菜盤裡的食物。

2、如果桌子很長,你夠不著,儘量不要站起身或者把手臂伸得長長的,而是請別人幫你把盤子遞過來再取菜。

3、參加大人組織的聚餐,坐在餐桌前自顧自是不禮貌的;大孩子要體現一種適度的參與感,比如:好好坐著,認真聽別人的談話,當談話涉及到自己的時候,耐心回答。一言不發地低著頭玩手機,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4、吃完飯,要主動幫著收拾和清理。

感謝本期來自華美優想國際教育的馬老師,帶來的精彩講解。期待下周的芽米課堂與您再見~~

關注芽米,芽米還有更多更好玩的遊戲,更動聽的故事,更好看的文章,絕對值得期待哦。

相關焦點

  • 萌寶貝的「糟糕」餐桌禮儀(圖集)
    原標題:萌寶貝的「糟糕」餐桌禮儀 視頻向網友們展示了寶寶們「糟糕」的餐桌禮儀簡直就是災難。 剪輯視頻中,多位寶寶看著鏡頭,毫不膽怯地展現自己「糟糕」的餐桌禮儀。面對餐桌上美味的巧克力棒、巧克力醬或是巧克力蛋糕,寶寶們絲毫不注意個人形 象,有的狼吞虎咽起來,有的一邊吃一邊玩,還有的直接一頭栽進巧克力蛋糕裡,弄得自己的小臉蛋、小胳膊、小手上全是黏糊糊的巧克力醬。
  • 幸福課堂進社區,知文明學禮儀
    迎著初秋的陽光,9月8日,重報幸福+主辦的「千家企業公益行幸福課堂進社區(園區)暨美好生活便民服務展」攜手多家美好生活服務商,走進南岸區南坪街道東路社區,通過幸福課堂、便民惠民服務、幸福+電商平臺,把幸福送進社區。居民健康 交給我們來守護東路社區活動室前的黃桷樹下,幸福+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們倒蜂蜜水。雪白的椴樹蜜香甜可口,正好解秋燥。
  • 揚傳統文化,重拾餐桌禮儀,富城社區開展食育課堂
    8月4日,長春市寬城區興業街道富城社區圍繞「弘揚傳統文化,重拾餐桌禮儀」開展食育課堂,並邀請社工來進行講解,活動中第一環節社工講解《禮記·曲禮》節選部分,通過「十四毋」讓青少年對於餐桌文化、餐桌禮儀有了一定的了解。隨後孩子和家長集體誦讀,加深記憶。
  • 九江社區攜手社區匯健康養老餐廳開展「國學餐桌禮儀」課堂活動
    隨著暑假的到來,2019年7月14日下午,九江社區攜手社區匯健康養老餐廳,邀請社區匯助老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國學老師閆麗娜,為暑期的孩子、家長及轄區居民帶上了一堂豐富多彩的「國學餐桌禮儀課」。「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餐桌禮儀古已有之。
  • 幼兒禮儀之餐桌禮儀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一點不假,孩子小時候的所作所為就註定他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在餐桌上,一個孩子坐的端正,吃相斯文,言談舉止皆有禮貌,定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如果這個孩子只顧自己吃得開心,不理會他人,而且任性蠻橫,想怎樣就怎樣,定是一個沒素質之人。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父母記住這三點,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文丨耿倩倩(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李女士帶著自己七歲的兒子去參加同事的酒席,臨出發前,李女士生怕兒子不懂得餐桌禮儀,特意叮囑了兒子要守規矩。可是平常在家裡就沒有規矩,沒有束縛的兒子,到了餐桌上果然露出了原形。
  • 芽米國際兒童學院公益合唱團
    一、芽米國際兒童學院也為愛獻一份力疫情期間所有支援武漢的英雄子女藝術類課程減免一年全額課費;學前教育幼小銜接減免所有學雜費並給予3折優惠。本市堅持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子女,藝術類培訓課程報一科6折,兩科全部5折,3科以上包含3科全科3.6折;學前教育幼小銜接5折優惠。
  • 餐桌上的禮儀
    中餐宴席座次禮儀總結:   排序原則:   1.以遠為上,面門為上。   2.以右為上,以中為上。   3.觀景為上,靠牆為上。
  • 孩子應該知道的餐桌禮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飯,餐桌上也有餐桌禮儀,在餐桌上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沒有哪個人一出生就什麼禮儀都懂,而是需要被父母教育。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學習餐桌禮儀呢?
  • 小餐桌 大智慧:餐桌是禮儀和愛的一方小世界
    那麼,孩子在餐桌上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時代無論走到何時,餐桌上都是既有禮儀又有愛的一方小世界。
  • 李玫瑾:小餐桌暗藏著大講究,孩子的兩種用餐行為,暗示了情商低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小小的飯桌僅有方寸之大,看似不起眼,其實是孩子情商的「修煉場」餐桌文化在中國具有非常悠久的傳統,從古至今的規矩頗多,席位的安排、菜品擺放位置、餐具的使用等,都有一番講究,更值得考量的是用餐人的禮儀
  • 國王的禮物繪本館:餐桌是最好的課堂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
    餐桌是最好的課堂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真正的家庭教育原來前程似錦的未來卻絆倒在「餐桌教養」兩個字上,有時候,真的是一餐見教養,細節定輸贏。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繫,不懂得餐桌禮儀的孩子往往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在餐桌上出現不懂規矩的情況呢?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小餐桌大文明>飲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朋友們在您心目中什麼是文明餐桌?我們又該如何倡導文明餐桌?
  • 兒童餐桌禮儀 你值得一看
    兒童餐桌禮儀 你值得一看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餐桌禮儀可謂是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周代,就已經形成一套相當完備的餐飲禮儀制度,這也是我國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表現。
  • 中式餐桌禮儀攻略,你都知道嗎?
    當禮與食相結合,餐桌上的禮儀則必不可少。時至今日,傳統習俗逐漸被遺忘,靠著約定俗成的禮儀制度,人們依舊會在餐桌之上謙讓座次、對舉杯高低有著一定的講究……
  • 吃飯長輩先動筷,嘴裡有飯不說話,這些餐桌禮儀,家長務必教孩子
    文丨敏敏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中國作為世界有名的禮儀大邦,對禮儀是非常重視的,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會有意識的遵循相應的禮儀規範,這不僅是一個國家的生活規範,還是彰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禮儀是一個受人喜歡、尊重的人必備的品質之一。
  • 孩子的餐桌禮儀,體現了粑粑麻麻的素質
    起先,人們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經過幾千年的演化,特別是到了現代,吃飯已經遠遠超出了果腹的意義,還逐漸形成了餐桌文化和特定的餐桌禮儀。當然,這些只是我見過的一部分場面,只是吃相難看冰山的一角,餐桌上的不文明現象遠不止這些。
  • 孩子上學前需懂的餐桌禮儀
    與朋友交流時,良好的餐桌禮儀會讓交流者用不一樣眼光看自己,而餐桌禮儀就像他們的第二件衣服。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就養成兒童餐桌禮儀,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得到別人的尊重,越來越受歡迎。不要因為桌子上的小禮節而被別人看不起。
  • 與領導吃飯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整個生活秩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認為,吃飯不僅是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經驗。因此,掌握一些中國餐桌禮儀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是主人還是客人,你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