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請教:怎樣才能出一本書?

2020-12-25 布衣公子

【前言】自從新書出版後,父親偶遇鄉鄰親朋介紹我時總說,我家二兒子寫了一本書。似乎出書是很值得榮耀的事情。在父親的意識裡,這大約也算是文化人了吧。

寫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怎樣才能出一本書?近期有網友這樣問公子。公子並沒有認真總結過這個問題,當網友問起時,公子思考了一下:

「我是第一次出書,也沒有啥經驗,就是編輯讓幹啥我就幹啥。」

多長時間寫出書稿?從印刷到出版大約需要多久?

「如果把前期課程開發的時間算進去,大約持續兩年半,從交稿到上線銷售,大約半年左右,當然今年受疫情影響,情況也比較特殊。」

以下內容是布衣公子根據本次出書的經歷及個人思考所寫,僅代表個人觀點。

一、為什麼要寫書?

1、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或技能具備分享的價值。也就是值得把自己的本領分享出來。從整個社會知識管理的角度來說,值得納入社會的知識體系,惠及大眾;從作者及出版社的經濟利益角度考慮,出這本書預測是可以盈利的。

2、自己已經形成易於複製的知識體系。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往往是作者自己知識管理能力的體現,要避免「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情況。比如,布衣公子之所以能寫出《揭秘PPT真相》這本書是建立在對應2000分鐘網課開發、線下百場PPT技能培訓及萬頁PPT設計經驗的基礎上。

二、怎樣出一本書?

1、寫稿階段;

將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形成娓娓道來的文字和一目了然的插畫。作者要根據出版社給出的具體要求如章節標題命名規則、圖片編碼規則等來寫稿,以避免後期排版及校對時帶來意料之外的工作量。

本階段持續時間要根據作者實際投入的精力情況及文字功底來定。

2、排版階段;

這個活主要是出版社來做,箇中辛苦作者並不能完全了解,等後面拿到第一版PDF初稿後,才發現,出版社確實投入了很多的精力。

本階段持續的時間要依據出版社工作進度的實際情況來定,一般1-3個月完成。

3、校對&寫序;

出版社完成排版後,會將PDF初稿發給作者審核校對。這一階段工作考驗作者的耐心與認真程度,校對書稿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既不能出現技能層面的問題,也不能出現文字的謬誤。

校對是一個反覆的過程,並一定能夠一次校對完成,同時,本階段作者也可以啟動寫序的工作了。布衣公子邀請圈內好友及師長幫忙寫序,剛好完成五個推薦語、五個推薦序。

推薦語一般短小精悍,幾十字左右,印刷在封底;推薦序則相當於是一篇文章,短則幾百字、長則幾千字也行。比如,某上市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許總幫布衣公子所寫的序多達兩千字,被排在系列推薦序的首位。推薦序一般放置在書籍正文之前。

本階段持續的時間要依據作者實際投入的精力和前期稿件的質量情況來定,快則一個禮拜即可,慢可能要持續一個月。

4、印刷出版;

書籍的封面大約是這個階段設計的。出版社原本設計的第一版封面,布衣公子並不滿意。而後,出版社又根據布衣公子《揭秘PPT真相》網課的封面設計了書籍的封面,保持了整體風格的一致。

同時,要提供作者的個人形象照及個人簡介給到出版社。如此,印刷書籍的全部材料已具備,剩下的工作交由出版社聯繫印刷廠印刷。合同也大約是這個階段籤訂,確定稿酬的分配比例及支付細則等等。本階段應該在一個月之內就可以完成。

5、上線售賣;

書籍出版印刷完成後,要立即準備上線銷售前的宣傳營銷工作。比如,公子受邀前往印刷廠給新書籤名,還拍攝了一段宣傳新書的視頻,不過該視頻剪輯效果出版社並不滿意,尚未發布。

書能賣多久呢?這要看新書所寫知識的生命周期、作者的寫作質量及營銷推廣的力度。

布衣公子本來並沒有出書的計劃,出書的過程全靠出版社編輯的督促和幫助,出版社在此過程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原本公子遞交書稿後覺得總算完成了一件差事,後來,公子體會了出版社的認真和辛苦,覺得往後還要結合網課、線下培訓及其他課程的推廣活動把書賣好,也不枉出版社的一番付出。

相關焦點

  • 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怎樣才算讀得徹底?《讀懂一本書》中告訴我們每本好書都自帶使命,書中從選書的原則,讀書的方法和講好一本書的路徑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打造了一場關於閱讀的盛宴。本書作者樊登老師是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讀書的會員已有3000多萬,樊老師每周用40-50分鐘的時間解讀一本書,幫助更多人養成讀書習慣。
  • 423讀書日|怎樣才能讀懂一本書
    (1)思考這本書的整體結構。我們學習的知識需要搭建一個框架,幫助我們來理解更多的知識。同理,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也要找到書的框架,這樣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全局觀,可以從整體上來了解一本書,幫助我們更好的吸收書中「細枝末節」的知識。
  • 《斷舍離》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感觸頗深
    這本書也顛覆了百萬人的生活方式。這本書一經出版就獲得了400萬的銷售量,而且受到了廣大好友的熱贊。《斷舍離》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這本書主要從日常生活的繁瑣中所提煉出來的人生哲學。看完這本書印象深刻的是有這兩點:1.不管東西有多貴多便宜,或者多麼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這裡不得不提到雙十一搞促銷活動,很多網友都噼裡啪啦加購購買。
  • 怎樣快速掌握一本書的知識框架?
    【一】閱讀過程中,你遇到過以下煩惱嗎?現在書那麼多,不知如何快速選出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看到小夥伴們極力推薦的熱門書籍,糾結它是否適合拿來讀?面對書架上的一堆書,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讀完它們?握有一本很重要卻很難讀的書,總是難以展開閱讀?
  • 怎樣才能拍出美美的身份證照?網友:牢記這4招
    怎樣才能拍出美美的身份證照?網友:牢記這4招身份證是每個人都有的且能證明其身份的卡片。身份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很重要的,在我們要坐飛機坐火車的時候,身份證是必不可少的。怎樣才能拍出美美的身份證照?網友:牢記這4招。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照身份證照的一些規定吧。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被要求不準帶首飾,不能化那種比較濃的妝,也不能穿一些比較奇怪的衣服。其次,頭髮也要做一些整理,不能用頭髮把耳朵遮住,還必須把劉海全部夾好,這些要求可以說是非常的苛刻。但是要照得好看,是有一些竅門的。
  • 圖書:一本書是怎樣被出版製作出來的?
    那麼,一本書到底是怎樣被出版製作出來的呢?【作者寫稿】一本書的出版和製作必然離不開作者的編寫書稿,這是書的重要的內容原件。【作者將稿件投到出版社】一本正規的圖書必然需要經過出版社的出版,將稿件轉到編輯的手中。【審稿件】編輯收到稿件,需要三審稿件,判斷稿件是否適合出版,是否具有出版的意義。【編輯加工】在發稿之前,編輯需要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影響宮崎駿一生
    對宮崎駿本人而言,也有一本書是他「從10歲讀到70歲的」,那就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2017年,已經七次宣布退休的宮崎駿宣布第8次復出,這一次是為了以電影的方式,拍出這部影響了他一生的小說。年近80高齡,以一生的人生積累去總結,宮崎駿認為這本書最讓他感動的是它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
  • 從文化角度解析,你是怎樣閱讀一本書的?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從文化角度解析,你是怎樣閱讀一本書的?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歡迎關注。前言要想更好地閱讀一本書,就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三、仔細分析閱讀1、閱讀一本書要去思考幾個問題1.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也就是這本書在說什麼?2.這本書的論點是什麼?
  • 《如何閱讀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讀完一本書?
    快速地閱讀完一本小說,並且準確地把握小說的主旨,迅速找出整書的主線,釐清人物關係,提煉出小說的主題。這樣的能力想必大家都想擁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更快、更準地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有了強大的理解力,才能更快地閱讀,不斷掃清途中遇到的障礙。提升理解力的內容當然是涉獵面很廣的,但是對新手來說,必不可少的有以下幾方面:①邏輯學看到一本書要考慮它的觀點是什麼?又是怎樣進行論證的?論證過程是否嚴謹?懂得這些我們才能清晰地讀透一本書。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送你三把斧,快速解讀一本書
    每一本書都自帶使命,有的書教給我們怎樣閱讀一本書,有的教我們如何跟他人進行關鍵對話,有的讓我們認知覺醒,升級思維,還有的讓我們懂得如何修身、立命等等。不同種類的書都在傳播自身的價值,帶給人們以啟發和智慧,讓我們精神文化不斷在湧動中進化。每一位讀者也有使命,就是解讀出作者要傳遞的價值,並將之傳遞給更多人。
  • 《鄉土中國》這本書應該怎樣讀?
    上一節課講了為什麼要讀《鄉土中國》,這一節課來說說這本書應該怎樣讀。一、閱讀目標既然說應該怎樣讀,那就得先說說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這樣才有「怎樣讀」的標準。概括來說,一個是讀懂,一個是掌握一般性的方法。
  • 怎樣讓孩子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感覺呢?這本書可以幫你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進行情緒能力的學習呢?除了必要的技能和方法,小編還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叫做《我有感覺》。就像這本書的名字,這本書告訴我們「我有感覺」究竟是什麼,也告訴我們「我有感覺」這件事是多麼的正常。感覺對於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感覺似乎又很抽象。孩子成長中往往具備更豐富的感覺,同時學習去表達自己的感覺。
  • 剛入職場,如果向前輩請教,你最想向前輩請教的問題是什麼
    看到有人問,剛入職場,你最想向前輩請教的問題是什麼?不禁想起自己剛入職場的時候。剛入職場的時候,我在一家韓資企業,做最簡單的生產助理工作,我記得那時候公司用的是韓文的電腦鍵盤,我當時最想請教的問題,應該就是這個韓文鍵盤到底怎麼用了。
  • 靈魂拷問: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只有一小波的焦點落在「讀懂」的判斷上。只是,這竟然成了一個靈魂拷問:怎樣才算真正讀懂一本書?松樹、仙鶴代表長壽,童子代表返還天童,這裡說明:作者來找隱士,是要請教延年益壽變得更年輕的秘訣。可大山人方老師給出了「古詩知解」的解讀:松下問童子:還童長青之法,言師採藥去:煉丹採藥之功。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怎樣把「借」別人的觀點變成自己的東西
    那麼今天我們就詳細聊一下本書作者奧野宣之怎樣以一元化筆記讀書法為基礎,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重讀等五個方面,把書中作者的點變成我們自己的知識。1購書清單的魅力你是不是覺得這件事特別簡單。不就是買書麼,誰不會?
  • 馬雲3次登門請教,稻盛和夫透露出3個時間管理法則,助力馬雲登頂
    他在日本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被人們稱作「經營之聖」,而他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在日本泡沫經濟全盛時期堅守實業,泡沫破滅後帶領員工在最艱難的歲月裡打造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後來又不辱使命地拯救了日本航空。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為何經他之手的企業成長速度都如此之快?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 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家
    我這次推薦的四本書就是想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數學家,他們有哪些共性和個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數學家,有沒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首先,我們看看從平常人的角度如何看待數學家們的形象。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在2006年解 決了這個猜想,而且他把結果往網上一掛(預印本 文庫arXiv.org),就離開數學了,根本就不屑於領獎,什麼克雷100萬美元,什麼菲爾茲獎,統統不搭理, 因為他對數學界徹底失望了。他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基本上是因為這件事,這本書也在這方面講了很多,但是讓我感興趣的不在這裡,而是佩雷爾曼在蘇聯時期的成長記錄。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有你想要的答案。《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由美國教育家、學者、《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莫提默.J.艾德勒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查爾斯.範多倫合著。這本書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讓無數讀書人找到了有效讀書的途徑。作者將讀書分為四個層次,通過讀書層次的不斷深入,我們就能讓一本書的知識內化於心。
  • 黃曉明更博請教網友,網友回復太扎心
    最近的《鬢邊不是海棠紅》,也讓網友們對黃曉明的演技又有了新的認知,雖然他演技沒有問題,不過卻依然是網友們吐槽的對象。這一切都始於《中餐廳》裡面的那一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當時這句話讓黃曉明在網上「火」了好一陣子,即使到現在依然還是一個經典的梗。
  • 怎樣才能提高英語學術論文寫作?​
    怎樣才能提高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最近有同學問到過我,論文寫作方面更多的是一些中文方面的論文的寫作技巧介紹,對於一些小語種外語專業的同學們來所,英法這塊的畢業論文該怎麼寫呢,像有的學校外語專業的話,都規定要用英文來寫的,給我們外語專業的小白們帶來許多困惑。今天papercrazy論文老師就對英語論文怎樣提高英語學術論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