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每個人進入社會後,就會發現一些怪異的現象:人們總是把生活中的小恩小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提起和誇大,仿佛人家只是舉手之勞,你卻當成救命之恩。
但是如果別人幫了你一個大忙,讓你躲避了危險,你卻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久負大恩必成仇」了。
易經中提到:「大恩養仇人」,人到五十,遠離此三類人,受益終身。
一、混吃等死的親戚
《易經》中提到過:「君子以遠小人。」
這句話的意思通俗易懂,君子是不會通過報復的手段去對付那些小人,而是遠離他們,撇清關係。
人只要到了五十歲這個年紀,就一定要小心自己身邊沒有工作,成天遊手好閒的親戚了,最好不要和他們來往。
比如,從來就沒有聯繫過你的一個遠方親戚突然找到你,那八成就是有事相求,可能是找你借錢,也有可能,是想拉你入夥,作奸犯科。
雖然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是這樣的人,就算是我們借了錢給他幫助了他,他就一定會感激涕零嗎?
如果我一直這樣不斷地幫助他們,他們就會把這一切當成這是你應該做的,如果你哪一天不理他了,他反而覺得你這樣的不對的,會和你反目成仇。
二、欲望無限制的人
《易經》中提到過:「物極必反,總有樹倒猢猻散的這一天。做人做事,心中都要有一把尺。」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小心提防那些欲望很強,無休無止的人。只要你們還沒有利益上的糾紛的時,可能相處起來還很友好。
可以一旦接觸到錢了,他就會把你當成自動提款機,不斷地向你要錢,你的生活也會被他搞得一團糟。
但是如果你拒絕了他,只會被他當成仇人,從前你們相處得那麼融洽也都會被他忘卻。
三、極度自卑之人
《易經》:「潛龍勿用。」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會不會遇到這樣一類人呢:做人做事都敦厚老實,從不拿架子。性格也非常的懦弱,在和這類人聊天的時候都會感到很輕鬆,因為他總是順著你的話說。
而這類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會覺得這沒什麼,對他施以援手。可千萬注意,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並不能幫助他太多,如果你借了他一大筆錢,他會為此感到非常地自責。
時間長了,這類內心敏感的人就會越來越難受,不會把你再當成好朋友,而是會躲避、遠離我們,最好的朋友關係也變味了。
人人都說,讀萬卷書,都不如去了解《易經》
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都是非常奇妙的,就是像是運氣,他看不見摸不著。人在三十歲之前是可以靠著自己的本事去和命運做抗爭的。
但是一旦到了三十歲之後,總是得靠著一定「運氣」,才能成事。
《易經》這本書裡就包含了許多這樣關於人生的大智慧大哲理,雖然全書只有二十多頁的內容,但卻有著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可以延伸出一個新的道理,說盡了關於人生和整個宇宙的規律,讓你學到許多你從前從來都未曾接觸過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學習工作上,還是家庭中,你都能從這本書內汲取你需要的東西,看清方向,做出正確的選擇,並且事半功倍。
人生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的一些朋友說:易經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根本不知道應用到生活當中等等。
如果大家想讀,還是建議去讀一些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易經,名為30天學會《易經》。它採用我們平常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一一深刻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中晦澀難懂的智慧,以白話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每個人可以解讀《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國學易經#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財富!
想要閱讀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把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