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揭朋友圈投票灰色鏈條:一些評選實為騙局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  業內人士揭朋友圈投票灰色鏈條

  「親,幫我家孩子投個票吧」「今天繼續投喲,一天3票哦」……相信不少人在朋友圈或微信群中都收到過類似信息,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一種負擔。

  近期,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規定凡是涉及學生(幼兒)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活動,原則上不得採用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這一規定讓網友紛紛點讚支持,並被建議向全國推廣。

  在幾天前,江蘇宿遷也出臺了相似的規定。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無論是組織投票的教師,還是參與拉票的家長,大多對這種變味的評選形式不勝其煩。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些活動仍然需要藉助網絡投票,擴大參與度,因此不能對網絡投票「一刀切」的否定,而是將其置於有關部門監督下,有序、公平地進行。

  朋友圈投票令人反感

  種類繁多、次數反覆的網絡投票,幾乎成為朋友圈一道「風景」。實際上,無論是被邀投票者,抑或是拉票者往往都不勝其煩,但面對現實又無可奈何。

  每當打開朋友圈,總能見到幾個拉票連結,還有一些「求投票」的私信,這樣的景象,令北京市民郭可一度很是厭煩。「一般是不回,有些刷得太過分的,可能就直接屏蔽了」。

  去年9月,郭可的兒子入讀小學一年級後,在參加校內外活動時,也被要求進行網上拉票,這讓郭可覺得有些哭笑不得,「現在才算是理解那些拉票的人也是沒有辦法,大環境這樣,大家都在拉票」。

  朋友圈投票,真是一種令人尷尬的存在。對方沒完沒了地拉票讓人很反感,甚至一言不合就拉黑好友——這是北京女孩林雅麗對於朋友圈投票甚至拉票行為的評價。

  事實上,林雅麗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如此牴觸。

  「記得2014年剛上大學時,各種社團比賽、班級比賽都很流行使用微信朋友圈投票,我們當時剛接觸這種線上投票,很多人帶著一種集體責任感,積極發動微信上的親朋好友幫忙投票,轉發朋友圈。贏了,那是滿滿的集體榮譽感;輸了,滿滿的惋惜感,想著如果每個人再多爭取幾票就好了。」林雅麗回憶說,當時的感覺是,「玩的就是人數與速度,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結局」。

  但後來,朋友圈投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變了味兒。

  「朋友圈投票玩的人多了,套路也就多了,關注才能投票,一天只能投一次票,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刷票的業務。一開始大家接觸投票還是挺熱情的,後來就不想參與投票了,不想因為投票而打擾到一些人,甚至對別人的投票請求很反感。」不過,林雅麗發現這並非她能「左右」的,因為微信裡時不時會突然來一條信息要求幫忙投票,「這個人可能是跟你關係很鐵的朋友,也可能是很久不聯繫的人,甚至可能是陌生人」。

  礙於情面,林雅麗還是會幫忙投下票。可是漸漸的,事情變得更複雜了——讓你投票的人可能是好友,也可能是輔導員、導師、實習領導等。如此的結果就是,不僅要投票,你還要拉票、發投票截圖……

  「投票從一個無關緊要的活動變成了一個可能影響你方方面面的任務,最後成了皇帝的新衣。最美校花、優秀團結班級、最可愛小朋友、最和諧部門……打開頁面,給一個完全不認識、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投票。」林雅麗無奈地說,自己並不反對投票,「如果投票對他真的有幫助,實事求是的,可以幫忙投」。

  她反感的是對方沒完沒了的投票請求、盲目攀比競爭的心理,甚至上升到道德綁架,比如不投就不是朋友之類。

  「尤其是給一些小朋友的投票『××之星評選、最佳××』,我的大學老師也曾委婉地讓我們幫忙投票。為給孩子拉票,有的家庭發動所有關係網,將投票連結轉發到多個群以求點擊,甚至找刷票公司。」林雅麗說,當然,朋友圈投票並不是過街老鼠,「人在江湖,難免會碰上被投票的情況,其實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要求不過分的投票,能幫忙投票就幫忙,但不要玩得太大,有些人覺得自己人氣爆棚,一呼就應,不消停地讓人投票,最後只會讓好友疏遠」。

  投票背後可能隱藏騙局

  實際上,作為組織者的教師,也並不願意花費過多精力在網絡投票上。北京一名小學教師告訴記者,區裡和學校舉辦一些評比活動時,往往將網絡投票數量作為最終結果的重要參考,在一些時候,網絡上的得票數,甚至會成為唯一標準,「一些活動本身參與度不高,推廣經費也少,也是希望通過拉票擴大影響,成本比較低,效果又很好」。

  這位教師稱,在這一背景下,自己往往不得不將任務壓到家長和學生身上,對投票次數、總票數提出量化要求,「變成一種變相的家庭作業」。這位老師坦承,無論是投票還是拉票,本不應是師生和家長的工作,但「如果其他學校、班級拉票,你不拉,就會被撇下很遠,對班級和學校評比也會有影響」。

  而更為誇張的是,在看似簡單的投票背後還可能隱藏騙局。

  在北京工作的白領媽媽謝思倩就因參加某項「萌娃評選」而損失6000元。

  對於被騙的步驟,謝思倩是這樣總結的:

  第一步,初嘗甜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賽,通過一篇名為「十萬大獎萌寶寶大賽開始報名啦」的微信文章添加公眾號,文章中稱只要添加微信,發寶寶照片參與投票,就有機會獲得一等獎,獎品可謂相當豐厚。報名參加後,不但不用交納費用,還真的領到100元紅包,從而信以為真,發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投票。

  第二步,半信半疑。過了幾天,發現寶寶與上一名的票數始終差一票。在加大拉票力度的同時,開始懷疑始終差的一票會不會是個騙局。然而客服告訴她,是因為有人在刷票。為了讓自己的寶寶排名靠前,用客服介紹的刷票人代刷了2000票,一張票一元。

  第三步,及時止損。刷票後,名次上升,第二天又下滑。刷票方主動聯繫,提出再刷一次,有希望拿到一等獎。在煽動下,又掏4000元,排名一下衝到了第二。兩天後,排名再次下滑。準備直接刷6000元的票,最後其丈夫陳先生知道後及時制止。

  「孩子爸爸在調查後發現,大賽沒有主辦方,沒有贊助商,懷疑是騙局,要求退款6000元被拉黑。發現上當後,便報了警。」謝思倩說。

  對此,林雅麗說,曾經有所謂的自媒體平臺和她所就讀大學的學生會合作,「有的參與社團,結果硬生生花了四五千元人民幣刷禮物,最後得到了不到1000元的獎品,想投訴平臺卻發現什麼信息都沒有,就是個黑平臺」。

  這種「比賽為名營銷為實」的操作方式並不罕見。根據媒體在2017年的調查數據,4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朋友圈裡的拉票活動已經變成各種商家的營銷手段。作為一次營銷,主辦方肯定更在乎活動本身有多大關注度,而投票數顯然就是關注度的一個體現。至於哪個孩子是第一、這個比賽是拼實力還是拼爹,這往往就不在主辦方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直接依靠投票活動盈利。據報導,設置有刷禮物買票功能的投票頁面,大多由投票活動主辦方外包給第三方公司開發,而家長刷禮物花的錢,也大多進了第三方公司的口袋。站在利益角度上講,商家肯定希望孩子和家長能多花錢買禮物。

相關焦點

  • #警方提示# 朋友圈投票背後竟藏有驚天騙局!
    天天幫朋友的孩子微信投票,你是不是煩透了?雲龍警方提醒,有些投票的背後竟然暗藏著騙局。比如說,不法分子往往先是許以豐厚的禮品,吸引大家參與報名,藉此套取個人的詳細信息。然後!編造一些重病、車禍等謠言,來對父母進行詐騙!並且!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獲得第一,會選擇刷票,1元錢一票,但這就是個無底洞!即使你花再多的錢你都永遠是第二,因為第一的數據是可以被控制的!轉給更多家長,別再上當!
  • 業內人士揭保健品營銷黑幕:瞄準留守老人,騙局環環相扣
    以各種方式獲取老年人信息 摸清老人心理騙局環環相扣陝西的陳大爺患心血管病已有多年。女兒要帶他去醫院體檢,他死活不肯去,堅持說:「人家說我有腦梗,要吃專門秘制的『瑪卡』才有效,不然的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最近,陳大爺又去參加了一個講座,買回來一些「皇家御用補品」。
  • 朋友圈裡面的「好處」,也充斥著大量不法分子的騙局
    類似的還有免費設計籤名、測另一半長相、有多少人暗戀你、測你的名字值多少錢……02【騙局二:投票得獎】先關注帳號,然後綁定手機,提供姓名等信息後方可投票……滿滿的套路,讓你乖乖交出個人信息。>04【騙局四:籌款治病】偽造重病、傷殘或是家庭遭遇不測等信息,在網際網路籌款平臺上發起愛心捐款,實為詐騙。
  • 微信朋友圈刷票灰色利益鏈調查:人工或機器刷票,可控制票數
    調查動機在微信朋友圈,每個人可能都遇到過好友「曬」出的投票連結,可以說是習以為常。不過,大家不了解的是,這種微信投票背後,還有一條灰色利益鏈。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各樣的拉票活動成為微信朋友圈一大景觀。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微信朋友圈拉票活動如此火熱,其背後又存在怎樣的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家長各有看法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朋友圈裡拉票最多的是類似「萌娃評選」或才藝比拼的活動。評選最萌寶寶之類活動的主辦方多是幼兒園、託兒所等,才藝比賽類活動的主辦方大都是社會上的一些才藝培訓機構。
  • 【提醒】警方揭秘朋友圈投票如何被詐騙!這幾種投票一定小心
    今天是最後一天,勝敗在此一舉……」「考驗友情的時候到了,投××號一票」……這樣的微信朋友圈投票信息,你收到過麼?警方提醒,有些投票背後暗藏騙局。不法分子以「投票」套取個人信息,實施詐騙!有些家長為讓孩子獲第一選擇花錢刷票,其實,你花再多的錢也永遠是第二,因為第一的數據是被控制的!
  • 業內人士揭營銷套路:一些贈品屬「三無」過期商品
    來源:法制日報原標題:一些贈品屬「三無」產品過期商品 商家稱不對贈品質量負責業內人士揭贈品營銷策略背後陷阱買手機贈保護套、買奶粉贈小彩碗、買皮鞋贈鞋拔子……現在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經是被商家廣泛應用的套路
  • 微信朋友圈幫集贊、投票……當心這是詐騙!
    萌娃評選、才藝比賽、最美女神……拉票活動充斥著朋友圈甚至十幾年未聯繫的老友突然加你微信不是為了敘舊只是為了你手上那寶貴的一票但是如果辛辛苦苦拉票的評選活動是假的呢那怕不是只剩絕望一通投票猛如虎 藥店老闆奪名次
  • 【臨夏市警方提醒】遍布微信朋友圈的7種騙局,快看你中了幾種...
    投票得獎先關注帳號,然後綁定手機,提供姓名等信息後方可投票……滿滿的套路,讓你乖乖交出個人信息。籌款治病偽造重病、傷殘或是家庭遭遇不測等信息,在網際網路籌款平臺上發起愛心捐款,實為詐騙。由於部分網際網路籌款平臺監管不到位,此類騙局多有發生,仔細甄別,多加核實,在正規渠道捐款,都可以避免上當。
  • 央視曝光:朋友圈八大新騙局!所有人都要小心……
    ,   經常會被一些拉票的信息刷屏。   可關鍵是這個背後,   可能暗藏很多騙局……   有些投票並不是單純的打勾就好,   需要先關注官方微信號,   有的還需要獲取頭像,   甚至輸入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
  • 「臨夏市警方提醒」遍布微信朋友圈的7種騙局,快看你中了幾種...
    投票得獎先關注帳號,然後綁定手機,提供姓名等信息後方可投票……滿滿的套路,讓你乖乖交出個人信息。籌款治病偽造重病、傷殘或是家庭遭遇不測等信息,在網際網路籌款平臺上發起愛心捐款,實為詐騙。由於部分網際網路籌款平臺監管不到位,此類騙局多有發生,仔細甄別,多加核實,在正規渠道捐款,都可以避免上當。
  • 清粉騙局:名為清粉實為控制帳號
    【網友提問】清粉騙局:名為清粉實為控制帳號【律師解答】隨著微信的使用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或多或少都在微信中添加了一些陌生人,這些陌生人大多數可能只聯繫一次便不再聯繫但有不法分子製造所謂「清粉軟體」,表面上是提供「清粉」服務,但實際上,這些軟體會要求您進行各種授權,獲取您個人信息、群聊信息等並上傳,還會在您朋友圈以及聊天、群聊界面亂發信息進行病毒式擴散。在獲取到上述信息後,不法分子會將其用於其他下遊犯罪如精準詐騙等,也可能會將其打包出售。
  • 律師:實為「龐氏騙局」
    律師:實為「龐氏騙局」  譚先生今年清明節期間回山東老家時,當地朋友介紹給他一個便宜買車的「好途徑」——通過當地某眾籌汽車銷售公司,8萬元即可購一輛寶馬車,快則一個月交車,慢則三個月。眼看朋友的確是開上了眾籌買來的寶馬車,他心動了。不幸的是,在支付汽車款項8萬元後,該眾籌公司開始長期拖延不給車。如今大半年過去,合同規定的最後交付期限已過,車仍未見蹤影。
  • 西安一幼兒園辦評選活動可購虛擬禮品刷票
    幼兒園「小天使」評選可買虛擬禮品刷選票遭家長質疑  高女士是城西一家幼兒園的學生家長,22日下午,幼兒園開展的一個網絡投票評比活動,她覺得幼兒園和所有參與的家長陷入了一個騙局。  網絡短視頻揭網絡平臺在幼兒園搞評選活動圈錢套路  日前,在微信朋友圈中流傳著一段視頻,視頻中兩名男子駕車隨機找到一家幼兒園,表示自己是做幼兒園推廣的,可以通過組織幼兒園萌寶大賽評選活動,通過家長朋友圈投票推廣,免費宣傳幼兒園,並一再強調活動免費,幼兒園不用出一分錢,由組織方(兩名男子)提供郵票平臺模板,提供評選後的免費獎品,幼兒園只需發送園方信息給對方即可
  • 朋友圈變「拉票圈」,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從才藝比拼到作品評選,再到各種評優,各種商業和非商業的「求投票」泛濫,成為朋友圈一道另類風景。曾經的「點讚之交」變成了「投票之交」,輪番轟炸的投票邀請讓人「累覺不愛」。微信投票只能讓人沉溺於「虛幻的勝利」。針對學生及幼兒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活動,近期,浙江省教育廳發文對網絡投票說不!贏得了眾多家長和各界的點讚。網絡有風險,投票需謹慎。
  • iOS代退款灰色產業騙局調查:代充648元可賺400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題:iOS代退款灰產騙局調查:代充648元可賺400元作者 張旭「您好,這裡是蘋果客服。」「你好,我今天充值的遊戲沒有收到道具,客服可以幫我處理一下嗎?我想申請退款。」代退款從業者朋友圈截圖。在他朋友圈裡,退款成功的,從一百多元的「小小單」到數千元的「大單」都有。小諾們之所以能夠實現退款,是因為IOS充值的錢首先會進入蘋果帳戶,由蘋果分成後把剩下的錢轉給遊戲運營商。在分帳的這段時間內蘋果掌握款項的主動權,並且除了少數幾款應用之外,大部分遊戲內的點券並不會隨著退款而消失。
  • 警惕,「微信朋友圈免費送摺疊電動車」,妥妥的騙局!
    在微信朋友圈,廣泛散播著一條這樣的消息,不收取任何費用,限量贈送摺疊電動車。(圖片來源:燕趙都市報衡水,下同)這是真的嗎?剛開始時,「我」也不相信,但看到圈內有好多朋友親戚轉發此條消息時,懷疑的信念開始動搖了。
  • 孩子參加比賽 全家行動刷票 微信朋友圈投票 不靠票數靠票子
    趙女士很鬱悶,但也沒辦法,只好硬撐著繼續,一些親戚也幫忙買「禮物」,差不多花了1000多元。據業內人士透露,在頁面上通過花錢買「禮物」進行投票的,主辦方就是為了賺選手錢。獎勵和投票頁面製作費遠遠低於舉辦活動的成本,投票者刷「禮物」的收入若在1萬元以下歸投票公司所有,1萬元以上由投票公司和主辦方平分。
  • 皮膚科專家揭騙局:美容院「面部排毒」純忽悠人
    皮膚科專家揭騙局:美容院「面部排毒」純忽悠人 2008年11月10日 11:3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張女士躺在美容床上後,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先給她洗臉,然後在其臉上抹了一層自稱是用拔毒粉和排毒精油調配而成的「排毒膏」,接著用按摩器在她臉上打圈按摩,不一會兒那些膏狀東西就變成了灰色。工作人員說:「皮膚中的毒素拔出來了,灰色代表皮膚中毒還不算嚴重,要是黑色可就嚴重。」隨後極力推薦該產品,在記者提醒下,張女士沒有購買。
  • 親,朋友圈第一條點個讚!請警惕!
    現如今,微信使用越來越廣泛,微信的騙局也層出不窮,在使用微信的時候,朋友圈經常見到有朋友求贊或參與投票等,尤其是「幫寶寶投票」、「XX評選投票」,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會礙於面子幫忙投票,殊不知不法分子也正瞅準時機利用這些渠道進行詐騙。
  • 分析師評選新規:發紅包、朋友圈拉票都被禁止 評選結果不得與薪酬...
    朋友圈拉票、送禮?都不可以!《規範》指出,證券公司和分析師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監管規定以及協會自律規則,秉承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公平競爭的原則參加評選活動,不得以不正當手段影響評選結果。嚴禁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向投票人及其他可能對評選結果產生影響的人請客送禮,包括提供禮金、禮品、旅遊、紅包、娛樂健身等利益,或者以其它變通的方式進行利益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