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的碗仔粿

2021-01-15 梁食

微博文章閱讀數:182081


 有一道有趣的潮汕風味傳統小吃叫做碗粿。仿佛有自己的生命一般,這小吃在很多地區都演變成為稍微不同的東西。


 


在新加坡,它演變成了「水粿」,是很多人都愛吃的早飯,頂部那坨燜煮至軟熟,吸收了大量豬油的菜脯簡直就是靈魂,讓人慾罷不能!


 


一鍋燜得軟熟的菜脯除了炸香的蔥蒜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豬油,現代以健康為理由改了了植物油,其實換湯不換藥,吃多了一樣極度的發胖!😋😜


 


在臺南,它成了澆個肉汁蒸製暖心暖胃的碗粿,臺南富盛號碗粿天天大排長龍,遠近馳名。


 


最喜歡的是這個蒜汁,澆上一大勺,怎麼吃怎麼香!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個版本是馬來西亞一個老牌烹飪導師藍賽珍女士的版本,用料豐富卻沒有那麼油膩,是另一個碗粿的有趣版本。


 


豬肉碎:150g

梁食蝦幹:25g

菜脯:80g

乾蔥:2顆

蒜蓉:2顆

油:85ml

鹽:適量

胡椒粉:適量


 


【香港長洲島自製蝦幹天然晾曬漁民自製香港長洲島手信】,點擊連結:

http://c.b6wq.com/h.UoIwVS?cv=0Q5hZtjKRuS&sm=563a5b


 


粘米粉:150g

粟粉:8g

鹽:1/4 tsp

油:20ml

鹼水:1/2 tsp

清水: 660ml


 


把粘米粉和粟粉混合,鹽,鹼水和清水混合,把鹽攪拌均勻融化。料理機開低速,水要分開幾次慢慢下,剛開始要是水下多了粉漿就會產生顆粒,影響最後成品的口感和樣子了。要確保粉漿完全沒有顆粒,充分攪拌均勻才下油。


 


接下來把攪拌好的粉漿用一個細孔的網格過濾一遍。


 


把鍋洗乾淨,粉漿倒入,開中小火加熱,期間不斷攪拌,防止局部燒焦或者粘底。圖中上下排從左到右是前期煮粉漿的不同變化。


 


以上圖示同樣上下排從左到右是後期煮粉漿的不同變化。


 


炒熟以後的粉漿會成為半固態的糊糊,聞上去沒有生米粉或者鹼水的味道。


 


接下來取幾個可以耐熱的小碗抹上一層油,把熟粉漿均勻分入,這個配方做了6碗。


 


放入蒸箱,大火蒸25分鐘至熟透。


 


在蒸糕等待的過程中,把餡料處理好。蝦幹和蘿蔔乾需要先浸透,所有材料剁成小指甲片一般的細粒。


 


鍋子燒熱,把油倒入均勻晃個圈,再倒出來。哪樣生鐵鍋子充分預熱了且沾過油就不容易粘鍋。先把蔥蒜炒香。


 


接著把豬肉下鍋煎香,把豬油都逼出來,蝦幹和其它原材料都炒均勻讓其香氣四溢。


 


用鹽,胡椒粉和麻油調味。喜歡吃更加軟糯的餡料可以像傳統做法哪樣下大量的油把原材料燜軟,我最近在減肥,就不奉陪了😛


 


炒至香噴噴的餡料可以用保鮮膜包起來扔到蒸箱裡頭跟碗粿一塊兒蒸同時也起到了保溫的作用。


 


怎麼測試碗粿是否蒸熟透了哪😳只需要把一個牙籤插入最厚的部位,取出不沾粉漿就是完全熟了。


 


趁熱把碗粿取出,鋪上點餡料就可以開吃啦!喜歡吃辣的可以加點豆瓣醬或者辣椒醬。


 


在不減肥的日子,相同做法把油量加大五倍,把原材料燜軟,口感會更加棒!


 


業餘碼字純憑興趣跟大家分享一下烹飪的樂趣與經驗,要是大家喜歡看的話希望多多轉發分享給朋友們。反應熱烈我才會有原動力繼續往下寫。愛烹飪的請多關照淘寶"梁食" http://t.cn/RVghVSa

@梁子庚餐飲概念工作室

梁食訂閱號: JLCC2006

梁子庚餐飲概念工作室的服務號:JeremeLeung2014



























相關焦點

  • 探尋古早味——廈門同安碗仔粿
    碗仔糕碗仔粿是同安當地人們的早餐美食,用磨製的米漿加上肉蓉、鵪鶉蛋、海蠣幹、香菇和荸薺等配料放在特製小碗蒸製而成,色澤潤黃、晶瑩油亮。做碗仔粿的基本上是祖傳的家庭小手工作坊,一般要提前一夜磨製好米漿,凌晨三四點起床備料蒸製,五六點就能出爐,出爐後要放著涼一下,味道更Q。天亮後就陸陸續續有早起的人們過來吃碗仔粿。由於手工製作,每天數量有限,一般九點多就賣完了,晚去的人就吃不到。古早時候,賣碗仔粿的基本上都是挑著小籮筐或推著小推車、騎著破舊的三輪車在街頭巷尾叫賣。
  • 安海特色小吃「鹹粿仔」
    說起安海的特色小吃,大家都會想到土筍凍、菜粿等熟悉的古早味,而安海人的心目中,還有一種地道的「古早味」,叫做「鹹粿仔」。「鹹粿仔」形似西式糕點甜甜圈,因此還被稱為「鹹鹹圈」。
  • 雲林古早味碗粿 米香四溢入口即化
    雲林縣西螺鎮民許敏堅持手工磨米漿,古早味碗粿傳承數十年,旅外遊子指定就要這一味。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天尚未亮,雲林縣西螺鎮東市場已有排隊人潮,都是為了傳承數十年的古早味(懷念的味道)碗粿。第二代老闆許敏大清早磨米漿現做,但許敏去年經歷喪偶,店家跟著歇業,親朋好友勉勵下,今年7月老店重新開張,人潮不減反增。
  • 「老闆,一個碗仔粿加辣」老街上的碗仔粿,吃不吃得到就看你了
    不出意外,這家劉記碗仔粿,就是這麼一家「幽靈」碗仔粿攤子,下午3點左右出現,但在馬巷的老街上,確是大家都懂的事兒。碗仔粿滑嫩帶著韌性,像是一塊能duangduangduang~的豆腐,用勺子就能輕輕挖拉開。花生粉的甜香和鹹香帶辣的醬汁混合出閩南人獨愛的味道,
  • 【廈門美食】同安碗仔粿,舌尖上的鄉愁
    勤勞的店家凌晨四五點起灶、備料、蒸製,上午七八點一碗碗粉嫩晶瑩的碗仔粿便出爐了,放入小籮筐,或挑擔、或推車在大街小巷吆喝著。這是尋常百姓人家的早餐美食,也是淘氣小童的解饞小吃。而今,散落在街頭鬧市的固定攤點依然是同安老縣城的一道風景。1外出求學工作,多年未嘗到碗仔粿了。一次回家,偶然在同安鐘樓一小門面見到昔日的店家。
  • 閩南夜話|碗仔粿裡的鄉愁
    於是起床後,只能帶著愧意狠心告別母親煮好的地瓜稀飯,然後穿過大街小巷,直撲碗仔粿店。一早營業的碗仔粿店已高朋滿座,小小叉粿臺前更是水洩不通。數位夥計都無暇顧及,於是招呼「老闆,5元的兩碗,我自己叉粿吧」,得到店家的應聲,自己動手,從盛桶裡拿起碗仔粿、又從籤筒裡拿出一根扁竹籤,麻利地把碗仔粿對半切開、反蓋住另一半,騰出的小碗空間澆上叉粿臺上擺放的炒油蔥、醬油、白醋、滷醬、蒜蓉等佐料。店裡沒有空座,就找個空隙站著吃,配上酸筍豆腐湯,解饞又去膩。
  • 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幾代人記憶 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碗仔粿可以根據食客口味搭配多種醬料。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 通訊員 何振邦)一張小凳子,一根小竹篾,一碗碗仔粿,熱騰騰、米香飄。在翔安馬巷老街內,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
  • 雲林:西螺廟口粿仔條(圖)
    雲林:西螺廟口粿仔條(圖) 2008年07月07日 17: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臺灣媒體介紹,臺灣雲林縣西螺知名小吃廟口粿仔條堅持
  • 這碗牛肉粿仔湯,便宜大碗還好吃,吃出的是滿滿幸福感
    牛肉粿仔湯可謂是潮汕地區的人們美好一天的開始,一大早起來點一碗牛肉粿仔湯,吃進肚子裡,暖了身體暖了心裡。吃了這一碗,幸福美滿的一天也重新開始,這便宜大碗的牛肉粿仔湯就是有這樣神奇的魔力。嚼勁十足又非常Q彈的粿條,就好似畫龍點睛般為這碗牛肉粿仔湯添上了一筆,一切的搭配都是剛剛好。最後,再撒上一抹香菜,增添了香味,也點綴了這碗牛肉粿仔湯。在潮汕地區,早餐,人們就愛吃上這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粿仔湯。充滿活力的一天可以說就是從這一碗牛肉粿仔湯開始的。
  • 民警買完「碗仔粿」 抬頭發現嫌疑人
    " 上一次抓到這名嫌疑人,我剛買完肯德基;這一次抓到他,我剛買完『碗仔粿』(一種閩南小吃),兩次都是一口沒吃成。" 馬巷派出所民警陳少寅說。近日,記者從翔安警方了解到,馬巷派出所抓獲涉嫌入室盜竊的嫌疑人賈某,並成功追回全部贓物和部分贓款。
  • 東閣粿仔:「小粿仔 大養生」
    溫辣甜潤的東閣粿仔 「又圓又滑兩頭尖,左右逢源名聲揚」,說的正是文昌民間的傳統小吃——粿仔。粿仔,原產地文昌市東閣鎮,製作時層層工序都要注意「火候」,考究師傅的「功夫」活兒。 文昌民間諺語有云:「小吃小,能量大。小孩大人都能吃,文昌小吃甲天下」。
  • 【特色小吃】雲林北港碗粿 濃濃家鄉味
    北港鎮民洪阿棋在北港鎮販售多年碗粿,傳承母親手藝,製作鹹碗粿香Q好吃,在顧客要求下,也會販售古早味的甜碗粿,香氣十足,是不少旅外民眾返家必嘗的家鄉味  家族賣碗粿超過40年歷史,古早的推車、蒸籠、口味與從前無異,連吃碗粿的竹籤,也是阿棋一根根削出來的。每天下午2時許,他推著攤位到朝天宮廟前、中山路與光明路口練攤。   往往桌椅還沒擺好,老顧客已經在旁邊等待,阿棋的鹹碗粿用純米製作,加上瘦肉、油蔥,吃起來很Q,含在嘴裡入口即化,吃完還有大麥茶可以喝。
  • 龜仔粿
    龜仔粿是汕尾市陸豐小吃之一。因為這種「龜仔粿」印上龜甲印,形象像只龜,龜是人們心目中延年益壽的神獸,因此,人們借喻全家老少像「龜」,一樣益壽延齡,吉祥如意,故稱「龜仔粿」。龜仔粿的做法是先用煮開的紅糖漿趁熱與少量糯米粉揉合至熟,稱「粿母」再融入生糯米粉慢慢搓勻,使之柔柔軟軟,像做包子一樣加入餡料,然後一個一個包好,印上龜甲印後,底部再貼上一種像梧桐葉或芭蕉葉等放在鍋裡蒸熟。也有的人家從地裡採摘些芷克草,用水搓洗取棉狀芷殼,加入「粿母」中揉合,做成的龜仔粿更富有彈性柔軟,口感更加清香爽口,吃後回味無窮,可與天津聞名的「狗不理」包子媲美,這便是大家所謂的「龜仔粿」。
  • 廈門名小吃碗仔粿-蔥油粿and炸藕合
    廈門名小吃碗仔粿(蔥油粿)離別家鄉歲月多,在異鄉最常記起的是家鄉的味道。每次回家必定得跑去菜市場買幾碗吃,在異鄉的幾年,每年都要嘗試著做,可是總是不盡人意,做不出那個熟悉的味道,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做了,比例總算對了,經過幾次調整,比老家菜市場賣的有過之無不及。 第一次在這邊寫菜譜,臨時起義,所以沒有完整圖片,下次補充。
  • 吃個一萬碗的碗粿,也算是某種地方史自學課程吧:味覺考古學之悟
    導讀:吃個一萬碗的碗粿,也算是某種地方史自學課程吧:味覺考古學之悟在追尋古早味的過程中,我不斷挑戰自己既有的味覺地圖,也試圖去模擬、重合上一代的美味經驗。我媽興衝衝地買了某知名飯店的菜頭粿,回娘家孝敬外公。結果外公說:不好吃。
  • 吃遍臺灣:來虎尾一定品嘗肉圓碗粿
    > 吃遍臺灣:來虎尾一定品嘗肉圓碗粿
  • 坐過飛機的碗粿! 陸客到嘉義必買的阿興碗粿
    水上鄉31年老店「碗粿阿興」老闆黃順興,紮實肉粽、碗粿賣到大陸去了 。(記者曹馥年/攝影)  「這是坐過飛機的碗粿!」位於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公有零售市場的老店「碗粿阿興」是當地人的共同記憶。現任53歲老闆黃順興從7歲起跟著阿嬤、母親賣碗粿、肉粽,傳承3代的平價美味讓許多人念念不忘,還宅配到大陸,與更多人分享。   黃順興說,阿公、阿嬤早年推著小手推車賣小吃,碗粿、肉粽、鹹等都是招牌美食。
  • 東閣粿仔:左右逢源養生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喜迎新丁做「粿仔」  在東閣鎮東航路做了23年粿仔的鄭玉青,由於做的粿仔味道正宗,周邊的街坊都叫她「粿仔青」。   談起粿仔的來歷,「粿仔青」記得從她小時候開始,爺爺奶奶就開始做粿仔,那時無論是一大早還是晚上,街坊鄰居都會過來吃上熱騰騰的一碗,屋子裡人總是坐得滿滿的。
  • 上次是肯德基,這次是碗仔粿!廈門一民警連續兩次在買美食時抓獲同...
    「馬巷派出所民警陳少寅說:「上一次抓到這名嫌疑人是大清早,我剛買完肯德基早餐;這一次抓到他,我剛買完『碗仔粿』(一種閩南小吃),兩次都是一口沒吃成。」民警現場蹲守買完「碗仔粿」,抬頭發現嫌疑人4月30日傍晚5時左右,陳少寅等人在馬巷巷南路一帶蹲守。陳少寅肚子餓了,看到路邊有人賣「碗仔粿」小吃,就上前買了一個。
  • 民警買完「碗仔粿」抬頭發現嫌疑人 迅速破獲入室盜竊案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房舒通訊員於魯川胡明和)「上一次抓到這名嫌疑人,我剛買完肯德基;這一次抓到他,我剛買完『碗仔粿』(一種閩南小吃),兩次都是一口沒吃成。」馬巷派出所民警陳少寅說。近日,記者從翔安警方了解到,馬巷派出所抓獲涉嫌入室盜竊的嫌疑人賈某,並成功追回全部贓物和部分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