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燥」所致的咳嗽、咽炎、便秘,明代名醫喻嘉言:可用這個良方

2020-12-20 金蘭健康

一年四季,季節更迭,寒暑易節,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基本氣候,比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然而,秋季的氣候特點,除了秋涼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秋燥。秋季由於經歷了三伏天那樣的酷熱,在由熱轉涼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天乾物燥」的氣候特點。

秋燥的氣候特點,也會讓人容易生病。而常見的就是「肺燥」,肺燥的臨床表現大多有發熱(或有頭痛),乾咳而喘,鼻咽乾燥,口渴,舌紅少苔,脈虛大而數。而明代醫學家喻嘉言為此創立了清燥救肺湯,是清燥潤肺、養陰益氣的良方,臨床常用來治療「肺燥」。

在喻嘉言之前,沒有專門針對「肺燥」的方藥,懂得治療「肺燥」一證正確用藥方向的醫家也不多,遣方用藥上往往多用辛香行氣或苦寒下氣,所以大多治療效果不好。因此,明代名醫喻嘉言擬方名為「清燥救肺」,就是專為「肺燥」而設,全方由桑葉、石膏、甘草、人參、胡麻仁、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等中藥組成。

清燥救肺湯沒有多用苦寒的藥物,喻嘉言對此解釋為,「蓋肺金自至於燥,所存陰氣不過一線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氣,傷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

對這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首先肺燥的病人本身就有陰虧的基礎病理的情況存在,不能再去消耗受損的陰液,再多用苦寒,不僅容易化燥再一次傷陰耗液,並且苦寒會傷及胃氣,而胃屬土為肺金之母,傷胃則會加重病情,因此少用苦寒之藥。

清燥救肺湯出自《醫門法律》,全方藥物組成及每味藥的炮製方法為:桑葉(經霜者,去枝、秸稈,淨葉)三錢,石膏(煅)二錢五分,麥冬(去心)一錢二分,甘草、胡麻仁(炒,研)各一錢,真阿膠八分,人參、杏仁(泡,去皮尖,炒黃)各七分,枇杷葉(刷去毛,蜜塗,炙黃)一片。具體用法是: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相關焦點

  • 咳嗽帶給人不適感,怎麼辦?明代名醫李時珍有辦法
    古往今來,感冒咳嗽對人們來說猶如家常便飯,但感冒的自愈性要遠比咳嗽強得多。咳嗽雖不是什麼疑難怪病,但是讓人難受的程度卻記憶深刻。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往往是幾聲咳嗽聲劃破深夜的寧靜,但是又有誰知,咳嗽帶給人的不適感,如鯁在喉,非常難受。
  • 咽炎怎麼治 3大方法有效治療咽炎
    2、咽炎的局部治療含服溶菌酶片、度米芬含片、碘含片、六神丸等;用複方硼砂液、洗必泰漱口液、溫淡鹽水含漱;發病初期可用1%碘甘油或2%硝酸銀液塗擦咽壁,以助炎症消退;霧化或燻氣治療,吸入藥氣,對局部炎症有效,病人也感到舒適。
  • 清代名醫王清任:當活血化瘀,可用這個良方
    在這其中,清代名醫王清任自然是不得不說的一位。他將西醫的解剖學相應理論與中醫的體系相結合,撰寫了《醫林改錯》。但後世醫家對此著作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其「醫林改錯,越改越錯」。但也有人卻認為《醫林改錯》中留下的方劑十分經典,以至於後世醫家十分推崇。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對其辨證看待。
  • 咽炎的治療方法 這六個方法有效治療咽炎
    咽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很多有鼻炎、扁桃體炎的人也會同時有咽炎。一到換季的時候咽炎患者就非常難受,喉嚨又疼又癢,連喝口水都費勁。那麼咽炎有什麼有效的治療方法嗎?下面的文章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關於咽炎的治療方法以及咽炎的症狀。
  • 咳嗽如何才能正確分清,由感冒還是咽炎引起的?
    咳嗽我想生活中大家都遇到過,通常在喉嚨出現發炎,或者感冒時較為常見,其實大部分人咳嗽不斷時,經常分不清,到底是感冒還是咽炎?實際上,由咽炎和感冒引起的咳嗽是可以區分的。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
  • 川貝燉雪梨咳嗽的人都能吃嗎?
    寒氣步步緊逼,最近,醫院收治的病人多以呼吸系統問題為主,其中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買點川貝和雪梨燉起,既可治病又能養生潤肺,冬季最適合。但國家級名中醫、成都中醫名醫館張勇教授說:「川貝燉雪梨,咳嗽的人不一定人人都適合吃,需要辨證施治。」
  • 冬天咳嗽老不好?這幾款止咳良方趕緊安排上!
    這幾款止咳良方趕緊安排上 1.急性咳嗽:是指持續3周以內的咳嗽,是呼吸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 2.亞急性咳嗽:持續時間超過3周,在8周以內的咳嗽稱為亞急性咳嗽,原因較為複雜。 3.慢性咳嗽:持續時間超過8周,可持續數年甚至持續數十年。
  • 清代名醫葉天士:疫邪重解毒,這個配方及用藥思路,不妨了解一下
    明代著名的醫學家喻嘉言在《尚論篇》中指出,「兼以解毒」,清代著名的醫學家、溫病學派四大家之首的葉天士也受此啟發,提出「疫邪不與傷寒同例,法當芳香闢邪,參以解毒,必得不為溼穢蒙蔽,可免痙厥之害」。對於這種情況,葉天士常用的解毒中藥主要有金銀花、連翹、玄參、金汁、犀角等中藥。在葉天士時代,曾有疫氣流行,葉天士擬定神犀丹緩解疫毒。
  • 腹瀉、牙痛、便秘、反覆感冒的中醫「方子」,一味藥就靈!
    不少名醫因善用某種中藥而被人們用藥名暱稱,從明代被叫成「張熟地」的張景嶽,到現代因善用大黃而被稱為「焦大黃」的焦東海……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個有關老年腹瀉
  • 中醫:咽炎、咳嗽不再忍!千年流傳秘方,潤喉化痰,不再怕咽炎!
    咽炎是一種令許多朋友一提起就頭痛的疾病,喉嚨又幹又癢。我覺得我咽不下什麼東西。早上,我刷牙覺得噁心,但我吐不出東西。有時候,我會咳嗽半生,大多數人都快崩潰了。但是沒有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臨床資料顯示,60%~70%的中國人有不同程度的咽炎。慢性咽炎發病率已達30%~50%,仍有上升趨勢。
  • 咳嗽、咽痛、口舌生瘡怎麼辦?金元名醫劉完素:不妨試試這個良方
    中藥裡常用的一味藥——桔梗,是它這個科的「科長」,整個科有許多植物都為藥用植物,下屬有黨參、沙參、半邊蓮等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桔梗科的植物,開的花都十分漂亮,簡潔明朗的美與其他妖豔並不相同,與常入藥的「科長」氣質如出一轍。
  • 單方妙用:肺燥咳嗽方
    三味合用對潤燥鎮咳有特殊效果,可用於肺燥咳嗽不止。&nbsp&nbsp&nbsp&nbsp節選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老中醫霍列五60年單驗方秘傳》,霍毅、霍筱薇整理。文中單驗方僅供參考,建議應用前諮詢專業醫生。
  • 李時珍說,這三味中藥可「治一切咳嗽,不論新久」,這是真的嗎?
    古往今來,感冒咳嗽對人們來說猶如家常便飯,但感冒的自愈性要遠比咳嗽強得多。咳嗽雖不是什麼疑難怪病,但是讓人難受的程度卻記憶深刻。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往往是幾聲咳嗽聲劃破深夜的寧靜,但是又有誰知,咳嗽帶給人的不適感,如鯁在喉,非常難受。
  • 咽喉腫痛,咽炎?可選用如下中成藥
    用於肺胃實熱所致的咽部腫痛,發熱,口渴,便秘,以及扁桃體炎、急性咽炎見於上述證候者。用法用量:口服給藥,每次10到20ml,一日服3次,或按醫囑用藥。蒲地藍消炎片,本方由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功效。用於癤腫、咽炎、扁桃腺炎。用法用量:口服給藥。每次5-8片(片重0.3g),每日服用4次,或遵醫囑用藥。
  • 這個4味藥的良方,清代名醫吳鞠通,用它調理陽明暑溫、水飲結胸
    在溫病學家中,清代名醫吳鞠通可以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吳鞠通總結了在他之前的溫病名醫們的一些臨床經驗,再根據自己的臨床心悟彙編成了我們後世中醫都要學習的經典名著——《溫病條辨》。在《溫病條辨》中有許多治暑名方,對於緩解暑熱之證大有裨益,比如小陷胸加枳實湯就是其中之一。提到暑病,大家會想到什麼?
  • 換季咳嗽 冰糖川貝燉雪梨管用嗎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梨者,利也」,其藥性下行流利,對於風熱燥咳一類的咳嗽是比較適合的。   老百姓常說的川貝,中藥全名叫做川貝母。川貝母有化痰止咳、清熱散結作用,但它是一種性味偏寒的中藥,主要用於肺熱咳嗽。明代醫家繆希雍在其所著的《本草經疏》中明確指出:「貝母,肺有熱,因而生痰,或為熱邪所幹,喘嗽煩悶,必此主之。」川貝母不僅有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
  • 咽炎的症狀 咽炎的5大典型病症
    我們會有想要不停清嗓子、咳嗽的衝動,這也是咽炎的症狀之一。那麼咽炎的症狀具體有哪些呢?咽炎怎麼治療?慢性咽炎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咽炎的症狀一、喉嚨有異物感:我們在吃飯或是喝水甚至是咽唾沫的時候都能明顯的感覺到喉嚨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堵在這裡,但是具體是什麼患者也說不清楚。
  • 有效治療便秘的食物 哪種食物治便秘最有效
    適用於氣虛便秘、排便無力、便後疲乏、汗出氣短等。蔗汁蜂蜜粥材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做法:將大米煮粥,待熟調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營養:可清熱生津,潤腸通便。適用於熱病後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乾結等。材料:金銀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適量。
  • 用「胃藥」治好咽炎、開設深圳獨家「咳嗽實驗室」,這家醫院不簡單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丹 通訊員 江勇 林敏文近日,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呼吸內科)診室醫生正在忙碌接診中,突然走進一位患者,還未坐下,就開始大聲誇獎:「醫生、醫生,你真神奇,居然用『胃藥』把我的咽炎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