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2019年4月16日,浙江美術館館慶十周年首個紀念特展「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展啟幕,展期持續至6月16日
「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展覽現場
「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展覽現場 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的《坤輿萬國全圖》
恰時回溯,是對未來最佳的啟迪。
2019年4月16日,浙江美術館館慶十周年首個紀念特展「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展啟幕,展期持續至6月16日。本展以大航海時代的中外交流史為考量背景,以明朝浙江為主要社會語境,重點觀照15至17世紀浙江精神在本省地域與周邊地區,甚至日本、海外的輻射影響力,闡釋浙江地域的文化精神及其在明朝與海外的深遠影響。
國內明史權威、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
專程從上海趕到杭州的國內明史權威、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認為本展非常有針對性:「為我們理解現在的『浙江精神』提供了深邃的歷史眼光,不止限於眼前的方寸之地。」15世紀末16世紀初,世界歷史進入大航海時代,中國不僅融入了這個時代,而且當時的浙江已經處於世界潮流的前沿,「面向世界爭創一流的『浙江精神』由來已久,所以這個展覽不僅有歷史意義,更有現實意義。」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則提醒「這是一個『慢』展覽,適合反覆深度觀賞。現場不僅可以看展品本身,更能了解歷史背景及人物間的關係線索,以實現沉浸式的觀展感。」
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左)與國內明史權威、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在現場觀看《坤輿萬國全圖》
大航海時期的浙江,思想、科技、軍事、文藝等各領域皆領先於世界水準且精英迭出不窮,那些燦若星瀚的名字無不閃耀著浙江文化的光輝。應金飛表示,「心相·萬象」作為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館慶系列活動首個特展,內蘊深遠:「本次展出的手書信札、丹青墨寶等,其作者或為學派、畫派領袖,或為書法家、畫家、書畫鑑藏家,或為思想家、文學家、戲曲家、詩人,或為軍事家、科學家、醫學家,皆是明朝浙江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我們願意站在今天的浙江大地上慎思明辨,做一個歷史的眺望者、梳理者、傳播者,秉持浙江精神的人文光輝敘述波瀾壯闊的前塵往事,將沉落於歷史長河的人文光影重投於時間之牆,把歷史的故事以藝術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呈示,冀願古人的弘博智慧重新照亮今天的現實生活。」
浙江大學歷史系吳豔紅教授
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中國臺灣)董事長何國慶
基於展覽的重要性,本次展覽由國內明史權威、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先生,浙江大學歷史系吳豔紅教授擔綱學術主持,展覽策劃及籌備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學中文系龔鵬程教授、歷史系主任張帆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樓含松教授的傾力支持。北大、浙大、復旦的學術合力,也使本次展覽的人文底蘊更顯深厚。
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的《坤輿萬國全圖》
首先看展品。本展精選了120餘件(組)明代與清初時期浙籍及旅浙精英人物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及相關的文獻史料、木刻古籍。從學術研究價值來看,這些手書信札、丹青墨寶、學林著述的作者或為學派領袖、畫派領袖,或為書法家、畫家、書畫鑑藏家,或為思想家、文學家、戲曲家、詩人,或為軍事家、科學家、醫學家、外交家,他們皆屬明朝浙江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此展擬以當代策展理念激活歷史文獻,多維度營造文化解讀的可能性,讓文化創新活力在本土與世界、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的交流碰撞中迸發出新時代的活力。
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168cmX382cm 南京博物院藏
展覽現場的《坤輿萬國全圖》
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那件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的《坤輿萬國全圖》。此圖是義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時與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世界地圖,於明萬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後,刻本在國內已經失傳。南京博物院所藏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是國內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縱168釐米,橫382釐米。「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見到世界地圖,打破了中國人固有的『天圓地方』觀念,也改變了士大夫的世界觀。」樊樹志教授說,而應金飛亦認為此地圖「使中國人第一次看見了以天朝為中心的完整世界地圖。」
浙江美術館工作人員赴南京博物院點交文物(浙江美術館供圖)
利瑪竇繪製《坤輿萬國全圖》時,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並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把子午線向左移動170度從而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這樣,中國就自然而然位於該圖的中心。此舉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模式。這幅地圖所繪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顏色區分。山脈以寫景法描繪,河流以雙曲線繪寫,海洋則以深綠色繪出水波,整幅地圖和諧而又富有層次感。在地圖圈外還繪有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蝕圖、月蝕圖、赤道北地半球圖、赤道南地半球圖、中氣圖等小圖,包羅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開拓了當時國人的眼界。地圖中的插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在各大洋中,繪有16世紀不同類型的帆船9艘,在各個海域中,還繪有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15頭,南極大陸上還繪有陸上動物大象、獅子、駝鳥、恐龍等8頭。這幅地圖還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文字提供:南京博物院)
朱舜水《格外機》 浙江省博物館 藏
藍瑛《仿梅花道人畫》(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中國臺灣)藏)
倪元璐《與祝湯齡書》(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中國臺灣)藏)
文俶《芙蓉雙鴨圖》(浙江美術館藏)
獨立性易《養生銘》(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中國臺灣)藏)
陳洪綬《荷花雙蝶圖》 中國美術學院藏
朱耷《荷花翠鳥圖》中國美術學院藏
萬斯同 明史稿 (寧波天一閣博物館 藏)
石濤《練江歸釣圖 》浙江美術館藏
王陽明《草書七言詩》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中國臺灣)藏
李之藻《同文算指》浙江圖書館藏
此外,王陽明《草書七言詩》、獨立性易《養生銘》、東皋心越《竹石花鳥圖》、黃宗羲《與鄭梁書》、「秦淮才女」柳如是《奉送兵憲沁州王公泊翁老祖臺容擢濟南大參敘》、徐渭《易窯譜》等重要的明代古籍文獻、書畫作品亦同步亮相。
四大版塊分而述之
本展分屬四個展廳,內容分為四大版塊:瀛涯勝覽(浙江風尚的全球視域)、知行合一(浙江人文的心學思想)、勵精圖治(浙江智慧的多元發展)、澄懷觀道(浙江書畫的藝術傳承)。從不同角度對核心主題「心相·萬象」分而述之。
「瀛涯勝覽」版塊的書畫與古籍,其作者面向世界,心繫天下,充分展現了浙江風尚的全球視域,《坤輿萬國全圖》就在這個展廳裡。15至17世紀,世界開啟「大航海時代」。揚帆遠航,拓展新知,成為一時之風尚。之前分散的世界,從此有了聯繫,不同的思想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與交流。鄭和七下西洋、白銀流通、耶穌會士來華,使得當時的明朝不僅僅是中國的一個王朝,而且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舞臺上的重要成員。此時的浙江,在迎接、投入並推動這樣的新風尚中表現出蓬勃的活力。紹興人馬歡,著名的航海家,先後三次隨鄭和出使西洋,到達過二十多個國家,完成了《瀛涯勝覽》一書。杭州人李之藻,習西學,將大量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識翻譯介紹給國人。而被時人譽為「文武全才第一」的餘姚才子朱舜水,則在明清之際東渡日本,講學二十餘年,成為這一時期對日本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知行合一」版塊的書畫與古籍,其作者多為王學後人,他們以自己的一生,包括詩文書畫在內,落實他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16世紀初,明朝官員浙江餘姚人王陽明提出「致良知」之學,強調知行合一,給中國的思想界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這位被譽為朱熹之後最大的儒者,提出心外無理,是非皆在人心;同時強調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兩者不可或缺。日常行為要知善知惡,而且要為善去惡。王陽明不僅自己反省觀心,同時在政治、軍事,包括藝文方面建功立業,由此詮釋知行合一之要義。知行合一,為明代實學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深厚、廣博的哲學基礎。有明一代王學弟子遍布天下,其中同為餘姚人的黃宗羲,對於王陽明學說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正是在黃宗羲、顧炎武等人的努力下,明清之際,以務實崇實,重視實踐、實政和實效,經世致用為核心的實學思潮得到了發展。
「勵精圖治」版塊的書畫與古籍,其作者展示了各自獨特的能力和社會責任,體現出浙江智慧的多元發展,也表達了浙江人勵精圖治、恪盡其職的可貴精神。明朝中後期的浙江,經濟發展,社會豐富生動,充滿活力。這樣的社會環境,給予了不同的人群拓展和展示能力的機會。田汝成、王思任留戀山水,記錄行旅。臧懋循、張岱以戲曲、小品文冠名天下。黃媛介、柳如是,才情橫溢,不讓鬚眉。這些人有能力,也有責任。他們的世界在書畫之內,也在書畫之外。謝弘儀是明朝的武狀元,文武皆備,兼擅詩畫,同時為朝廷徵戰沙場,汗馬勳勞。祁彪佳寄情山水,放懷丹青,在朝廷風雨飄搖之際,則宵旰憂勤,救亡圖存。「書畫具有藝術性,但是在明代中後期,隨著商業的發展和對消費的關注,書畫也成為重要的商品,不僅廣泛用於饋贈,也在市場上流通。本展收入的作者祁彪佳曾經提出以「潤筆之資」,購買陳洪綬或者其弟子的畫作。本展收入的作者黃媛介,曾經常年賣畫於西湖之畔。因此,書畫具有個人性,體現和表達不同作者的性情和感悟,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書畫的創作和流通,成為士紳群體交流和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書畫,因此可以成為窺視當時士紳群體特徵,甚至是當時社會狀態的重要且獨特的視角。」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吳豔紅說。
「澄懷觀道」版塊的書畫與古籍,其作者在中國書畫史上均有自己的位置。因此,浙江書畫的藝術傳承不僅表現在技巧筆法上,也表現在澄懷觀道這一更為深刻的精神層面上。明代中後期的書畫,不僅可以品技巧,也可以觀心聲。從書畫中不僅可以看到作者的個性,也可以看到時代賦予的共性。明清鼎革、改朝換代,給這一時代的人們在內心和人生層面均帶來重大的激蕩。雖然他們出身不同,或為明代官員,或為明朝宗室,或為普通書畫文人;他們的遭遇有異,或為清廷所用,或為明朝自盡,或者脫身俗世。但是,他們均在書畫中留下了痕跡,用書畫表達了自己的內心。陳洪綬由明入清,通過書畫排遣心意;項聖謨在書畫中不具清廷年號,以表達對故明之深情。書畫成為他們訴說的一種途經,也為後世了解這些作者留下了隱秘的通道。
「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群展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04-16 - 2019-06-16
展覽機構:浙江美術館3F 7/8/9/10號展廳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9:00—下午5:00(下午4:30分停止入館),周一休館(遇法定節假日照常開放)
展覽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