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書目
在我國目錄學史上,專科目錄的產生,先於系統目錄。最早的專科目錄,除公元前二世紀楊樸《兵錄》外,就是醫學文獻發展專科目錄了。如:《隋志》著錄的《四時採藥及會目錄》,宋·《秘書省四庫闕書目錄》著錄的《醫經目錄》,《大宋本草目》,明·《李嵩諸醫書目錄》,清·王宏朝的《古今醫籍考》,餘鴻業的《醫林書目》,董恂的《古今醫籍備考》,鄒澍的《醫經書目》等。但這些書目,均已亡佚。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地圖細節讓人驚嘆,唯一遺憾沒有萬裡長城
那創造出絢爛文明的我們老祖宗,對當時整個世界的認知又是怎麼樣的呢?其實透過一幅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現存最早的中國地圖,是成圖於明朝初年的《大明混一圖》。這幅地圖的尺寸非常大,長3.86米,寬4.56米,具體的繪製日期,史書中和地圖上都沒有記載,但根據地圖上的行政區劃,史學家推測其成於明朝初年朱元璋時期。同時,這幅地圖也是世界上顯存的最古老的東亞地圖之一,有著非常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也是我國的國家級重量文物之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幅地圖的主人肯定是來自朝廷的頂層,換句話說,有很大可能是朱元璋。
-
天下第一說敦煌|中國最早最大的形象地圖——五臺山圖
它是莫高窟壁畫中現存的一幅最大的壁畫,也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形象地圖。這幅壁畫高3.5米,長13.6米,面積47.6平方米,形象地描繪了十世紀後期,東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250公裡內的山河、地形、池沼、景物和社會風貌。圖中山巒起伏,東、北、中、西、南五臺並峙,各有一山環抱,山川道路交錯縱橫,城池村鎮星羅棋布。
-
世界上最早的古地圖究竟是何人繪製出來的?
可是一幅幾千年前的古地圖的發現打破了現代人的認知,這幅地圖的出現說明了幾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對南極洲進行過探險並且繪製成了地圖。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啊。最早的古地圖是皮瑞雷亞斯地圖,它不是任何騙局,而是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繪製而成,1957年送到了美軍海軍製圖專家汗南姆那裡,經過極其科學的分析研究,這幅地圖不僅精確到描繪了地球的外貌,還包括了現在都沒有發現的地方,這幅古圖被稱為「古地圖之謎」是世界重大奇蹟之一。那麼那最奇在哪裡呢?
-
坤輿萬國全圖: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
導語: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輿萬國全圖》,為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摹繪版本。《坤輿萬國全圖》原圖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明朝官員李之藻共同繪製,是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它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而是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此舉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先例。明代最詳細的中文版世界地圖義大利人利瑪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他於公元1581年來到廣東肇慶傳教。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明朝世界地圖,原版全部流落海外,中國在世界地圖的中心
說到最早的世界地圖,我們不得不提到明朝的《坤輿萬國全圖》。這張地圖已經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的世界地圖,中國第一次被放在世界地圖的中心。《坤輿萬國全圖》是明朝太僕寺少卿李之藻繪製的。它是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基礎,改變了歐洲在地圖中心而東亞在世界地圖中,為中國繪製世界地圖開創了先例。清代,出於閉關鎖國政策的需要,甘龍皇帝親自下令燒毀《坤輿萬國全圖》。所以在鴉片戰爭期間,許多清朝官員甚至不知道英國在哪裡,離大清帝國不遠。《坤輿萬國全圖》包含豐富的地理信息,反映在四大洲和五大海洋中。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198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的放馬灘秦墓出土了7幅地圖,經過文物考古專家的研究確定這些地圖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地圖。中國國家測繪局證實,它們比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地圖——西安碑林中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
-
明朝中期的世界地圖,小人國獅子國、長腳國是哪些國家?
在中國古代所遺留下來的地圖中,《大明混一圖》年代最早的世界地圖。其大致成圖於明朝洪武年間,在它之後的年代最早的世界地圖,就要屬於現存於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四海華夷總圖》了。而在這幅地圖中存在著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細節。
-
我國清代世界地圖以北京為本初子午線
新華網7月26日報導:通用的世界地圖都是以英國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為本初子午線,然而,在石家莊市博物館最新發現的一張清代中國人最早繪製的世界地圖卻表明,「京師」(北京)為本初子午線。專家說,以北京為本初子午線,在中外地圖史上絕無僅有。
-
中國大陸現存最早大學畢業證 西南交大的河北記憶
中國大陸現存最早大學畢業證 西南交大的河北記憶時間:2016-06-12 12:19 來源:四川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大陸現存最早大學畢業證 西南交大的河北記憶 創建於1896年的西南交通大學,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近代建校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也是我國礦冶工程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傳播西方輿地知識,都是由一個外國人完成的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傳播西方輿地知識,都是由一個外國人完成的嗨,大家好,我是曉蕊。西方天文學的知識,最早是通過來華傳教士利瑪竇傳到中國的,而中西天文學最重要的成果是《崇禎曆書》的編纂。利瑪竇初入中華時帶來了一幅《萬國輿圖》掛在臥室,這是中國境內出現的第一幅世界地圖,該圖由奧代理烏斯所製做,他的《地球大觀》標誌著歐洲地圖學進入了近代的階段。後來《萬國輿圖》被利瑪竇翻譯成中文。
-
明朝留下來的世界地圖和地球儀
《海國圖志》書中包含有80幅在當時最新的世界各國地圖,系統地介紹了當時主要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情況,被譽為「中國認知海外的第一書」,讓中國人「開眼看世界」。主圖為橢圓形的世界地圖,並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各大洋繪有各種帆船共 9艘,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共15頭,南極大陸上繪陸上動物共8頭,有犀牛、象、獅子、鴕鳥等。
-
我國現存最早的莫高窟單層亭閣式木塔,經典建築藝術的傳承實例
可見北魏時佛塔已普及民間,慈氏塔應該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單層亭閣式小木塔,一座經典的不容忽視的建築藝術傳承實例。 慈氏塔的藝術秀麗丰姿與千年莫高窟相映成景,頗具觀賞和研究價值。其建築藝術的研究價值更高:塔外雕塑天王像的擺放放到八角塔的四個斜面上去的實例國內很少;慈氏塔是國內木塔建造時間最早的實例,與最早的應縣塔相比,在建築年代上卻早了半個世紀;慈氏塔又可視為亭子,以亭子而論,慈氏塔是唯一的宋代遺物,也稱得起是最早的實物體;慈氏塔的華拱頭砍作昂形,比建於北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太原晉祠聖母殿,還早一百年左右。
-
史料證明:我國最早對珠峰進行了測繪
為世界最高峰定位置、量「身高」的行動,在人類歷史上已進行了多次。史料證明,我國最早對珠峰進行了測繪活動。名稱之爭背後的測繪史「最先發現珠穆朗瑪峰的,是居住在西藏南部的藏族同胞,他們給予這個峰以名稱。但是把這個山峰,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在地圖上的,則是1715至1717年到西藏地區測量的我國測量隊員勝住、楚兒泌藏布和蘭本佔巴。」寫下這段話的,是已故著名地理學家林超。他在1958年發表的論文《珠穆朗瑪峰的發現與命名》中指出,西方世界普遍認為是英國人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發現了珠峰,並將其命名為「埃佛勒斯峰」。然而,「這是一種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傲慢。」
-
【古代文論】《典論·論文》——我國現存最早的文論著作
我國現存的在嚴格意義上的文論著述當以曹丕的《典論·論文》為最早。在此以前的古代文獻當中,文學理論批評多與其他內容交織混雜,一些文論專篇又只就一部作品、一位作家或一種文體立論,缺乏理論性。《典論·論文》則不僅專論文學,而且對比分析了不同的文體和作家,綜合地探討了文學的多方面問題,並提出了富有開創性的見解。他的出現標誌著「文學的自覺時代」的到來。
-
畢業祈福遊,推薦去平遙古城,看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
平遙古城,被譽為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距今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平遙文廟的主殿是大成殿,重建於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是全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築,也是我國所有文廟中歷史最久遠的建築。所以說,平遙文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目前在我國大約有1600多座不同等級、不同規模的文廟,而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只有20餘座,平遙文廟是其中之一。
-
古代中國的三幅絕密世界地圖!
它自誕生之日起,便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人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然而,世界地圖並非當代之產物。人類繪製地圖,用地圖認識世界,古已有之。可是,古代並沒有精密的天文科學儀器測量,沒有精準全面的地理科學知識,人們到底如何去繪製地圖?對世界地圖又有著怎樣的認識與見解?今天,我們就通過古代中國明王朝的三幅絕密世界地圖來做一深入了解、認識。
-
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古老的世界地圖
《海內華夷圖》原圖已散佚,現存偽齊阜昌七年(1136年)以此為藍本,精簡了海外國家的石刻版《華夷圖》。 禹跡圖(1136年) 墨水勾勒版本的《禹跡圖》 《禹跡圖》是現存第一幅帶有方格的中國古地圖。地圖上的方格來自於中國地圖繪製傳統中的「計裡畫方」手法。
-
我國清初大規模的實地測繪地圖,有何重要成就與意義?
中國是亞洲最早舉辦國家地圖測繪的國家。早在十七、八世紀的清初康熙朝,就開始考慮並實施全國性的大規模地圖實測工作,經過大約10年的時間,基本上完成了全國各省地圖的實測工作,於康照56年(1717年)製成《皇輿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