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分享】根讓仁波切:聞思修融合的重要性

2021-03-02 上海妙音堂

 

在知道聞思修的內涵和重要性之後,我們需要進一步把三者融會貫通。

如果只是停留在聞思的層面,僅從理論的角度談論佛法,我們得到的利益比較有限。這就像在大學裡學習一樣,無論多麼高深的專業理論,如果從來都不曾付諸實踐,那所學的知識就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以前,我們在塔公佛學院的時候,聞思五部大論是非常重要的功課,需要用大量的時間閱讀、思辨,隨後就要在堪欽如意寶的教導下展開實修。五加行的修持都是在佛學院讀書期間完成的,而不是從學院畢業之後,再到閉關的地方才開始修持。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修行就說「沒時間修!」或者是「等我退休以後再修吧,現在先看看書就行了!」通過聞思樹立起正知正見,的確對修行會有很大的幫助。可是,僅僅停留在聞思的層面,佛理與自身的修證不能融通,也就無法做到真正地融法於心。

只有投身於實修,從聞思中學到的佛理,才能與內在的體悟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鮮活的力量,更有效地轉變我們的言行和意識。在聞思中加深對實修的理解,在實修中貫通對佛理的體悟,真實的生命體驗與思辨的力量交互激發、彼此映照、我們遇到各種對境的時候,才能有效地加以對治。

佛陀三轉法輪,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總結起來就是兩個方面:教法和證法。對經、律、論三藏進行聞思就是實踐教法;對戒、定、慧三學進行修持就是實踐證法。如果只聞思教法而不實修證法,這樣,改變生命的效果就得不到保證。

如果能夠把聞思修完整地結合起來,聞思中不甚了解的佛理,在修證中可以逐步體悟,在修證中得到的智慧,反過來又可以加深我們對佛理的認知。二者結合,我們在佛學方面的疑惑,在修證層面的障礙,才可以更為輕鬆地克服。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聞思修」?
    居士問:什麼是「聞思修」呢?
  • 夏壩仁波切降魔的故事!
    從此,這個羅剎隔三差五的,就要來騷擾仁波切,添些麻煩,仁波切也總是修威猛的金剛手三尊合一修法來治她,趕走了又來,來了再趕走,如此這般,總來搗亂,有幾年的時間了。最後,有一天,夏壩仁波切從夏壩麻通寺騎馬往理塘大寺去的路上,眼見快到了,只要下了這個山坡,就是理塘寺了,都可以看到前邊理塘大寺的院落和理塘縣城了。仁波切騎在馬上,忽然看到馬頭前面出現一個女人,一把就把馬的兩條前腿抱住了,然後,一下就消失了。
  • 關於措尼仁波切
    關於他了悟的深度,讓我 想起過去的偉大上師們;像他這麼年輕的大師能夠如此深刻地體現此一傳統的智慧,也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鼓舞。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作者) 第三世 措尼仁波切於1966年出生在偉大的證悟家族,由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認證為第二世 措尼仁波切的轉世,同時持有竹巴噶舉和寧瑪兩個傳承。
  • 康薩仁波切
    康薩仁波切接宗喀巴大師之承傳,自文佛以來,歷代皆殊勝,無一人未成就者,且無一人未得大成就者。悉有史籍傳記可考,其教法修法一切家風,皆系從釋迦佛所授,師師相傳,繼續不斷,展轉傳來,見到康薩仁波切就如同見到宗喀巴大師,亦如同見到釋迦佛之真身,見者聞者,悉有極大福報善根。不知者乃於此生謗,真大造孽。康薩仁波切之前,拉薩有位大成就者叫不動仁波切,拉薩人稱之不客口。
  • 宗薩仁波切 | 文化沙文主義
    至心頂禮尊敬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祈願您法體安康!長久駐世!弘法利生事業廣大圓滿無礙!本文摘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著作《上師也喝酒?》,全書字字珍貴,推薦給想要走進或已經走進金剛乘的行者們,書籍可以在網上訂購。 《上師也喝酒?》
  • 戒定慧和聞思修,決定不能搞錯
    大乘菩薩不是的,大乘菩薩聞思修一念完成。聞是聞法,聽佛講經說法,這是聞;一聽就明白了,明白叫做思。不是聽了之後去想,想就是胡思亂想,愈想就愈錯,不能想。所以明白叫做思,用思代表,他明白了,一接觸就明白了。修是什麼?修是他的煩惱、妄念沒有了,那個叫修。所以,聞思修是一次完成,聞裡頭有思修,思裡頭有聞修,修裡頭有聞思,它是一二三、三二一,它不能分開的,這叫三慧。
  • 竇文濤:每一個明星後頭都有一個仁波切
    一般我眼睛見到的,每一個富人後頭都有一個仁波切。(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許子東:是因為仁波切這個稱號會帶來很多好處,所以這麼多人冒充,是不是這個道理?我是不是能這麼理解?聽到供養和雙修的時候可以很激動,就是說他有人供你,給你錢,請你幫他去消災也好,幹嘛也好,你是有功能的,但這個情況你說從東北來的,我突然覺得也不為過,因為藏傳佛教最早到中國確實是在北方,南方是好像我也不太準確,南傳佛教從南洋一帶來的好像是在南方比較多一點,北方,後來好像是說當然就說藏傳佛教它在中國其實並不完全是光光從西藏,好像是融合了很多種就在一起。 竇文濤:這個主要是一個什麼需要呢?
  • 文青和仁波切
    如同仁波切是必須要來到朝陽區才可以得到足額加三的供養,文青們一定要淚流滿面的站在大昭寺門口,真誠的膜拜信仰,才顯得真的有那麼點與眾不同。其實仁波切和文青是同一種生物,前者精神匱乏,所以加倍渴望物質享用,於是胡亂在網絡上找了點心靈雞湯,高價出售給信徒。
  • 宗薩仁波切 | 壞上師的檢視清單
    至心頂禮尊敬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祈願您法體安康!長久駐世!弘法利生事業廣大圓滿無礙!本文摘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著作《上師也喝酒?》,全書字字珍貴,推薦給想要走進或已經走進金剛乘的行者們,書籍可以在網上訂購。 《上師也喝酒?》
  • 嘉察仁波切開示【聽即解脫咒】
  • 釋學誠醜聞或引發中國散養仁波切恐慌
    佛門聖地的「大德高僧」尚且如此,那些民間散養的仁波切呢?他們的生活狀態,經過「龍泉寺一役」,或更令人浮想聯翩。是仁波切還是轉世高僧?    仁波切源於藏語,原義是「珍寶」,意義與和尚、阿闍黎、喇嘛、高僧相近,在漢語中大眾常用上師和活佛來稱呼仁波切。
  • 如何成為仁波切:破解密宗上師的諸多誤解
    以上世紀70年代邱陽創巴仁波切在北美創辦香巴拉中心為標誌,藏密在歐美,包括港臺,可謂越發興盛,在內地影響也在不斷復興。但關於上師和仁波切資格,卻存在諸般誤解。依藏密大成就者晉美彭措法王的開示,全知無垢光尊者曾授記,將來大圓滿法越來越興盛,全知米滂仁波切也指出,大圓滿於末法時代,其光芒將愈發強烈。但亦需注意到,在14世紀,被稱為雪域三大文殊之一的大成就者龍欽巴尊者時代,大圓滿卻是非常的保密。而此時正大約與蒙元時代同步。
  • 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講述聞思修的過程(2)
    接下來觀世音菩薩講述了其聞思修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想修學耳根圓通法門的人而言,很有參考意義。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原來聞覺空性的盡頭並不是終點,六根的見聞覺知本來就是一個覺性。這就好比本來以為長江、黃河是兩條大河,等到了大海才發現,原來它們共同於一個大海。這是六根返一的體證過程。【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向女人賣仁波切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向女人賣仁波切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1-11 16:5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向女人賣仁波切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是當前女性一般很希望提升自己的精神信仰。
  • 「仁波切」們為何在娛樂圈裡風生水起
    段子歸段子,卻道出了一個事實——現在仁波切(藏語活佛)烏泱烏泱的……以前老段子說,在北京隨便扔塊磚頭都能砸到一位省級幹部,現在幹部可以換成「仁波切」了。在一個無神論的國度,仁波切為何這麼多?這也許跟明星名流們崇佛拜教有關係。
  • 揭秘"活佛"仁波切:戀多女 曾戴假髮胸罩現街頭
    仁波切是什麼?根據百度百科定義,仁波切是對藏族地區的一些轉世修行者的稱謂,漢族人習稱「活佛」,其實是不大準確的,應譯稱「轉世尊者」。在藏語中,「活佛」有多種不同的尊稱,其中最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當活佛圓寂後,寺院會使用不同的儀式,尋找活佛圓寂後出生的嬰童。
  • 海濤法師 專訪 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請問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分別對於『傳承』的嚴格性如何?因為,我看過海濤法師的電視節目,印象很深刻。但我有些疑惑:海濤法師會教聽眾一些咒語,而咒語也是藏傳佛教會教的。我想請明就仁波切解釋一下:只念咒而不修法,能不能成就佛道?仁波切:『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傳承』,才會有傳承的加持。
  • 3藏族男子在成都刺死英籍藏傳佛教活佛阿貢仁波切
    被害人之一的阿貢仁波切出生在西藏昌都類烏齊縣,俗名次仁平措。6歲時被昌都的卓瑪拉嘎寺認定為藏傳佛教噶舉派中的分支、直貢噶舉派直貢梯寺阿貢活佛第二世。他於1963年從印度赴英國並在牛津大學學習,隨後長期旅居英國,現任英國援藏基金會主席,曾與創巴仁波切共同創建了蘇格蘭桑耶林禪修中心。長期以來,阿貢仁波切一直關心祖國的發展,在西部地區開展了很多援助項目。
  • 聞思修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