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助力工程建設...

2020-12-25 身邊24小時

12月11日,永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唐朝暉就「多規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措施的具體做法及實際成效答記者問。

記者:請介紹「多規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措施的具體做法,有何實際成效?

唐朝暉:「多規合一」是指統籌運用國土空間規劃數據成果,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基於「一張圖」的「多規合一」信息管理和協同審批平臺。在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前,對項目用地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及用途管制要求,通過「多規合一」協同審批平臺進行合規性檢測,建立建設用地項目庫,加速工程建設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快速明確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條件。「多規合一」協同審批,與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大審批階段共同構成「1+4」審批制度改革內容。

在「多規合一」方面,我們的具體做法:一是整合現有規劃數據,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數據成果匯集到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形成了規劃「一張圖」,作為項目用地規劃檢測的基礎底圖。二是建立項目立項與用地規劃協同審批機制。對工程建設項目通過「多規合一」平臺進行合規性檢測,符合空間規劃或依法依規解決規劃問題後進入項目庫,未納入項目庫的項目,發展改革部門不予以立項,自然資源部門不得審批用地。三是推廣平臺應用,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建設單位在線進行「多規合一」檢測。建設單位通過工改平臺錄入項目擬建用地的坐標信息,系統自動推送到「多規合一」平臺進行自動檢測,大約5分鐘即可出具空間規劃檢測報告。目前全市在「多規合一」平臺系統共錄入252個項目,已有224個項目通過規劃檢測完成立項,避免了因不符合規劃而卡在立項用地階段。通過規劃檢測的項目可立即辦理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加速了工程建設審批進程。

「多測合一」是指在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將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土地核驗測量、規劃條件核實測量、消防測量、人防測量、綠地測量、地籍測量、房產測繪、地下管線測量合併為一個測繪事項,按照「誰委託、誰付費」的原則,由一家有資質的測繪技術單位實施,實現「一次委託、一支隊伍測繪、一套標準成果,一次收費」。

具體的做法:一是制訂實施方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市人防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工改辦等8家單位共同制定了《 永州市中心城區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多測合一」改革實施方案》,保證測繪成果共享互認。二是明確工作機制。確定了「多測合一」平臺建設、中介機構入庫、技術標準制定、成果質量監管等事宜,推動「多測合一」全面推開實施。三是機構保障。市本級整合國土、規劃、房產、交通四部門下屬測繪單位,組建了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勘測事務中心,並成立了「多測合一」業務部。目前,市本級已完成26個項目的「多測合一」試運行,相比較改革前,平均每個項目為用戶縮減了測繪時間7天左右,總共為用戶節省經費約26% 。

來源:紅網

初審:賀璋

審核:劉運程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市工程建設實行「多測合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市民防辦公室聯合出臺《荊門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技術規程(試行)》(以下簡稱《技術規程》),該《技術規程》已於2020年9月1日實施。
  • 常德市率先啟動工程項目建設「多測合一」
    常德晚報訊(記者 蔡文龍 通訊員 黃書冶)今日是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我市昨日啟動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並在市政務中心設立了全省首家「多測合一」綜合服務窗口。今後,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可實現一次委託、聯合測繪、成果共享,項目審批平均可節省20個工作日以上。
  • 將「最多跑一次」進行到底 常德市工程建設推行「多測合一」
    常德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啟動儀式現場。常德市首批「多測合一」合同籤約現場。常德登泰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宙慧在市政務中心「多測合一」窗口辦理業務。當日上午,常德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啟動,標誌著常德市「多測合一」工作正式全面實施,這是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常德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邁出的第一步。
  • 費縣:「五統一」實現工程項目「多測合一」
    費縣試點「多測合一」改革以來,把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涉及的規劃測繪、房產測繪、人防測繪、綠化測繪等工作,合併為一個綜合性聯合測量項目,實行「一次委託、聯合測繪、成果共享、依法監管」的創新舉措,實現「一把尺子量到底
  • 黃石市 「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項目通過驗收
    2020年12月18日,黃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有關專家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承建的黃石市「多規合一」業務平臺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匯報、觀看了系統演示、審閱了相關文檔資料,經討論和評議,認為平臺符合項目的功能和技術要求,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 「多規合一」!即日起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批准合併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0日電 據自然資源部官方微信20日消息,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 「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推進多測整合、多驗合一,簡化報件審批材料四方面要求
  • 閩清搭建「多規合一網際網路+」信息平臺
    多虧『多規合一網際網路+』協助,目前已有39處殯葬設施提交範圍線了。」昨日,閩清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黃智祥這樣告訴記者。今年6月,閩清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相關文件,計劃在2021年12月底全面完成縣、鄉兩級公益性公墓和村級骨灰塔建設。各鄉鎮積極響應,迅速開展前期工作。然而,公墓選址成為了擺在工作人員眼前的一道難關。
  • 湖南省湘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機構改革成效觀察
    職責整合:1+N=2新組建的湘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原市國土資源局職責,原市城鄉規劃局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並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市水務局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市林業局的森林、溼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進行整合。
  • 蕾奧規劃:「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
    一、制定背景2019年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文件主要內容為「3個合併」「1個簡化」,即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多測整合、多驗合一,簡化報件審批材料
  • 資陽市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為優化營商環境,《資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管理辦法》於2020年7月17日正式發布。從4個月運行情況來看,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實施工作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宣傳貫徹執行《管理辦法》力度不夠。市縣部分主管部門重視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夠,未嚴格要求業主按照「多測合一」成果範本提交成果報告;相關項目業主和測繪中介機構知曉度不高,部分工程建設項目業主未按《管理辦法》要求選擇一個測繪中介機構,籤訂一個測繪合同。二是測繪技術標準和規範不統一。
  • 遂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暖心實招繪出營商環境「最靚風景」
    四川縱橫投資有限公司的切身經歷,正是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帶來的新變化。2019年4月29日,我市印發《遂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案》(遂府函〔2019〕55號),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劃分為4個階段,由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和規劃、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等8個部門牽頭負責33項工作任務,其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兩階段工作,涉及牽頭事項11項。
  • 文明花開 碩果纍纍——湘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明創建紀實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委始終堅持把文明創建作為一項長期性、綜合性工程來抓。機構改革後,該局同步成立了文明創建領導小組,局黨委書記胡建凱任組長、局長王峰任常務副組長、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設立了專門的文明創建機構,由1名正科級幹部牽頭負責,配備2名副科級幹部專職協調,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 南方數碼「多測合一」信息化服務方案(一)
    《自然資源部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2號)指出,以統一規範標準、強化成果共享為重點,將建設用地審批、城鄉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等多項測繪業務整合,歸口成果管理,推進「多測合併、聯合測繪、成果共享」。測繪工作貫穿整個工程建設項目的始終,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工作提供測繪數據支撐。
  • 省廳組織召開「多測合一」改革工作研討會
    為全面了解省內各市(州)「多測合一」推進落實情況,研究進一步深化「多測合一」改革的對策措施,11月26日至27日,廳二級巡視員張邛林在樂山市主持召開全省「多測合一」改革研討會。11月26日,張邛林一行人現場察看了樂山麓城住宅小區建設、明星中央公園、義博建材有限公司投資新建年產60萬噸環保建材(預拌砂漿)及配套自動化生產線3個「多測合一」項目,了解項目測繪相關情況。11月27日,張邛林組織召開座談會。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劉建成: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提高群眾滿意度
    濰坊傳媒網訊(記者 劉靖雯)11月26日上午,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成到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受理中心接聽群眾來電,在線為群眾答疑解惑,解難題在熱線接聽結束後召開的協調會上,劉建成強調,熱線中涉及到昌邑的問題居多,要設身處地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拿出整改措施。不是職責範圍內的可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做好工作,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責任扛在肩上,多謀全局之事,多解民生之憂,真正做到為群眾說話,幹實事。隨後,劉建成還接受了本網記者的採訪。
  • 深耕細作 加大協同 推動市「多規合一」系統應用再升級
    為進一步加大我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系統應用,以數位化推動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升級,12月21日,市局空間規劃處牽頭,組織局有關業務處室和單位圍繞「多規合一」系統應用再升級進行了專題研究。會上,大家對「多規合一」系統當前應用成效、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
  • 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開展公務員主題實踐活動
    (「處長微講堂」)出臺《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機關、事業單位平時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圍繞局中心工作和服務高質量發展考核目標任務,有針對性地加強激勵約束,把公務員在主題實踐活動中的現實表現作為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的重要參考因素
  •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規劃...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土地跟著項目走」,報批建設用地5.5萬畝,供應土地6.6萬畝,妥善處理好規划過渡期內「兩規」一致性問題,有力保障了四大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鏈條、重大產業集群項目用地;堅持「增存掛鈎」機制,處置完成批而未供土地2.7萬畝、閒置土地7670畝,鼓勵企業通過自主、聯營、入股、出租、轉讓等方式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健全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督促6837畝供而未用工業用地開工建設;出臺了疫情防控期間用地和規劃服務保障
  • 阿勒泰地區全面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逐步實現「多規合一」工作布局
    自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自然資源部提出逐步建立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工作要求以來,自治區確定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分別作為地(州、市)級和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試點之一,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地區全面展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 全國首個線上測繪地信技術研討會召開:聚焦 「多測合一」、「房地一體」
    」如期舉行,研討會由廣東省測繪學會主辦,廣東省測繪學會教育與科普專業委員會和廣東省測繪學會空間智能專業委員會協辦,廣東省國土資源測繪院、廣東省地圖院、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和廣東南方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南方數碼生態圈提供全程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