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殯葬設施這種鄰避設施,選址實在不方便。多虧『多規合一網際網路+』協助,目前已有39處殯葬設施提交範圍線了。」昨日,閩清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黃智祥這樣告訴記者。
今年6月,閩清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相關文件,計劃在2021年12月底全面完成縣、鄉兩級公益性公墓和村級骨灰塔建設。各鄉鎮積極響應,迅速開展前期工作。然而,公墓選址成為了擺在工作人員眼前的一道難關。
「過去都是鄉鎮各村先擬定幾處地塊,再由縣裡安排各部門規劃人員一同前往現場勘察,確定項目地。」閩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墓擬選地塊往往坐落於位置偏僻的地塊,而類似地塊常常處在水源保護區、生態林等禁止建設區裡,且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規劃人員跋山涉水一整天察堪,常常做了無用功。
「按照過去的工作方法,規劃人員一天只能看幾處村莊。」該負責人介紹,「移風易俗」墳墓治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而公墓選址又是後續工作展開的首要條件。如何提高公墓選址效率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在多番因素作用下,閩清縣剛剛開展的「多規合一網際網路+」進入了廣大幹部的視野。
據悉,早在今年初,該縣就展開了「多規合一」向網際網路擴展服務。閩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方面對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展開培訓,保證對接人員掌握「多規合一」系統,同時將網際網路多規說明書和使用視頻上傳至部門公眾號裡,方便各地幹部查閱。在這次公墓選址任務中,「多規合一」系統便成了鄉鎮與規劃部門間的一道橋梁:各鄉鎮工作人員先在高清影像圖上輕鬆圈出擬選公墓範圍,發送給「多規合一」窗口;窗口工作人員根據系統生成的地塊規劃圖片及文字信息,發送給鄉鎮工作人員,並根據鄉鎮要求、結合規劃政策,對範圍線進行修改;溝通確認後,材料迅速提交至「多規合一」會商系統,下發到各部門規劃人員,並進入多規會商報批流程。
「熟悉網際網路多規操作的人員,幾分鐘就可以畫好擬劃公墓選址範圍並發送,選址花費的時間大大縮短。」該負責人表示,藉助「多規合一網際網路+」,規劃人員不用再跋山涉水奔波四方,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可一天審查幾十處村莊,行政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近年來,閩清縣聚焦營商環境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搭建「多規合一」統一信息平臺,優化報批流程,以全縣空間數據中心為基礎,提供空間大數據服務,實現全縣「一張圖」,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推出了「多規合一網際網路+」服務,解決了業主看規劃難、項目選址難等問題,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更高效、系統、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