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爸媽對養孩子沒經驗,認為教會孩子怎么正確如廁之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尿床、尿褲子的問題了。事實證明,還是這些新手父母太"嫩"了,家長的這一美好想法,往往隨著孩子出現如廁退到而慘遭幻滅。所以很多寶爸寶媽都非常納悶,明明已經訓練過孩子如何正確如廁,怎麼還是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01寶媽疑惑:孩子都學會如廁了,怎麼還尿褲子?
閨蜜文文家的孩子最近就出現了這種狀況,差點因為這件事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還好有育兒經驗的婆婆把她攔住了,不然可要鬧個大烏龍!
文文在兒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按照科學方法對孩子的如廁行為進行訓練。兩歲左右孩子在家基本上就沒尿過床,所以送到幼兒園之前,文文也沒有擔心,覺得孩子已經養成正確如廁的好習慣了。
讓文文想不到的是,孩子上幼兒園的第2天就午睡時間尿床了,過了幾天甚至發生了在課堂上尿褲子的情況。
文文怎麼想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家兒子在家裡從來不尿床,一到學校就尿褲子呢?
家長群裡也有其他父母提到了這件事,孩子本來在家裡已經可以獨立大小便了,到了幼兒園反而經常尿褲子。
老師解釋:這是因為孩子出現了如廁倒退的情況,家長們在查閱資料後才有所明白。
其實很多新手父母都遇到了這個問題,而且對此現象並不了解,所以當孩子出現如廁倒退的情況,可能會比較疑惑,以為自己對孩子的訓練不合格。
02孩子的哪些行為證明出現了如廁倒退現象?
1、尿褲子
尿褲子是孩子進入如廁倒退期最明顯的一個表現,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會晚上尿床,甚至偶爾在白天也會尿褲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又尿褲子只覺得頭疼,認為孩子年紀還小,憋不住是正常的。偶然發生一次無所謂,但如果孩子最近老是尿褲子,家長就不能忽視這一表現了,很有可能使孩子進入了如廁倒退期。
2、隨地大小便
父母在訓練孩子正確如廁的時候,肯定會教孩子去衛生間上廁所。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最近總是隨地大小便,明明知道應該找衛生間,卻總是控制不住,在外面隨便解決,那就證明孩子出現了如廁倒退。
3、習慣憋尿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已經能正確如廁,但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有意無意的習慣憋尿,甚至還把自己搞得便秘了。
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好意思上著課去如廁,但也可能是進入了如廁倒退期,家長和老師一定要重視。
03孩子出現如廁倒退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1、身體不舒服
從生理角度來看,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因為孩子不舒服,所以才有這種反常的行為。小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當他們身體內部不適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跟爸爸媽媽表達,只能通過一些反常的行為引起父母注意。
如果孩子最近晚上總是尿床,可能是因為出現了尿路感染的問題。所以家長發現這一現象之後,不要急著埋怨孩子,趕緊帶孩子檢查一下身體。
2、環境變化
大部分孩子是在進入幼兒園之後出現如廁倒退的,這是因為孩子每天的活動空間從家裡忽然轉到幼兒園內,環境發生了變化,導致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出現動搖。
04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度過如廁倒退期?這樣糾正更高效
1、發現問題後保持冷靜
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如廁出現問題時,可能會當場訓斥孩子,認為孩子調皮搗蛋,以為把他們罵一頓就解決了。孰不知,這種反應只會讓孩子更緊張,尿褲子的次數會更多。
所以當家長發現這一問題後,一定要保持冷靜,盡力去尋找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然後幫助孩子度過非常時期。
2、重新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家長冷靜下來之後,需要重新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在這一時期,家長多聽聽孩子的內心想法,讓他們傾訴自己的心聲,幫助孩子更快的度過這一階段。
3、用行動鼓勵孩子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鼓勵就是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在進行如廁訓練時,孩子一旦有進步,家長就要給予肯定和獎勵,直到孩子不再尿褲子。
孩子出現如廁倒退現象,是非常正常的一種表現,家長無需太過崩潰。保持冷靜,找出原因,引導孩子度過這一非常時期。
另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