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尿褲子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那麼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自主如廁,又該怎麼訓練呢?今天果媽來給大家支幾招。
一般孩子15個月左右尿道括約肌發育成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尿意,所以家長可以從15個月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了。
1.培養寶寶使用便盆。
先讓寶寶熟悉和接受便盆,很多寶寶一開始很排斥坐便盆,要慢慢引導,不要強迫孩子,告訴孩子為什麼要用便盆,可以選擇寶寶喜歡的動物圖案的小便盆。每次睡前和睡醒後都提醒寶寶坐便盆,讓孩子養成規律的大小便習慣。便後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對孩子發出的信號及時回應。
當孩子想要尿尿並且向大人示意時,家長要及時回應寶寶,幫寶寶脫褲子,尿完帶孩子去洗手。家長也要了解孩子的一些身體信號,比如玩的正盡興的時候突然原地不停的跺腳,可能就是要尿尿了;也有可能坐著坐著突然屁股不停的扭動,也有可能是想尿尿了;;還有的寶寶在玩的時候,突然雙眼凝視發起呆來,肯定是在醞釀中了;打激靈,也就是俗話說的「打尿顫」,寶寶忽然身體有輕微的顫抖,也有可能是有尿意了等等,每個孩子的身體信號是不一樣的,家長要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並對孩子的身體信號及時回應處理。
3.脫掉紙尿褲,穿上小內褲。
開始練習自主排尿時,白天可以脫掉紙尿褲,給寶寶穿上小內褲,並且告訴寶寶要自己小內褲和小背心擋住的地方,別人不可以碰也不可以看,灌輸自我保護的意識。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鼓勵孩子有尿的時候要示意,告訴大人。一開始家長可以1-2個小時提醒孩子去尿尿,如果孩子玩的很投入時可能會說不尿,家長還是要帶孩子去尿,以免玩著玩著尿褲子。
4.多一點耐心,不要責罵孩子。
孩子有時候玩的很起勁,很投入的時候會忘記尿尿,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尿褲子了。這個時候家長不要責罵孩子,因為孩子尿褲子或者尿床後自己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做錯了事情很羞愧。如果責罵孩子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產生排斥心理,久而久之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現象。家長可以耐心,溫柔的告訴孩子「寶貝,沒事兒,褲子尿的溼漉漉的,是不是很不舒服呀?媽媽幫你換條新褲子。下次尿尿要告訴媽媽哦!」並等到孩子給予肯定的答覆。
5.循序漸進,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孩子的大小便控制能力基本是在2歲半左右才開始成熟,並且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可能4.5歲還會尿褲子尿床。因此家長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多一些鼓勵和引導,少一些責罵和批評,否則只會對孩子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利影響,甚至讓孩子產生排斥心理,造成大小便失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