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天天尿褲子,「行為倒退」的原因讓人淚目

2020-12-20 騰訊網

最近,一個朋友向我諮詢寶寶尿褲子的問題:

她家孩子兩歲的時候一有尿意就會告訴大人,本來如廁訓練得不錯,但慢慢地孩子有了「倒退行為」......

現在五歲了,還是會尿褲子,真心塞!這是為什麼呢?

01

孩子尿褲子的原因

打罵肯定解決不了問題,關鍵是找到孩子尿褲子可能存在的原因。

1.錯誤的把便行為

家長把便是想讓孩子在特定時間形成排便的習慣,比如睡前或飯後。

但有時孩子並無尿意,有些家長就會逼迫孩子:「媽媽/爸爸知道你想尿的,快點兒!」

因此,經常被把便的孩子根據被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尿意來排便。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不把便的孩子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較早會使用尿盆,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

2.渴望得到家長的關愛

二孩家庭對這一點感觸更深,有了小寶後,大寶表現出包括尿褲子等各種「行為倒退」。

大寶的「倒退行為」是在提醒家長:你們忽略我了,我很難過,快來關心關心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更換主要照看者、家庭成員的變化、搬家或暫居別處、加入群體生活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出現暫時的「行為倒退」。

3.孩子玩得過於認真

當孩子過於疲倦或全神貫注於某件活動時,TA 很少會意識到需要坐便器,且這些時刻孩子對膀胱和腸道的控制力也會下降。

因此,很多家長都說,孩子有了新玩具或到了遊樂場就尿褲子,真是煩人!

4.家長的過度關注

家長不會責怪控制不住大小便的新生兒,卻會責難偶然尿褲子的3歲孩子。

可要知道,4歲左右的孩子中仍有10%會白天尿褲子,孩子到了10歲仍有2%。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不是極個別孩子才有的特殊情況,而是很多孩子都有。

家長因孩子尿褲子而批評、責罰孩子,甚至過多關注都可能給孩子帶來巨大壓力和困擾。

這樣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孩子將排便視為非常羞恥的事情,到了5歲還不能很好地排便,到陌生地方看見廁所才有安全感,甚至長大後對排便的恐懼都沒有消失。

02

家長的應對辦法

家長對尿褲子有很多怨念——尿褲子很丟人、很麻煩,尿褲子是必須改正的錯誤……

所以,很多虐童悲劇發生的導火索都是孩子尿了褲子。

幾乎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尿褲子,這是孩子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家長的不恰當做法可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傷害。

那麼, 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不要過早進行如廁訓練

過早進行如廁訓練,孩子的生理機能還未發育到能自己控制排便。

這時期的孩子都會等到忍不住的時候才會告訴家長,結果褲子還沒脫好就尿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尊重孩子的「肛欲期」

家長告訴孩子「想尿了要提前說」,但前一秒問了不尿,走沒十步尿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所有排洩都是快感。」

3歲左右的孩子排便時,開始感受到內急壓力解除時的快感,並對此產生濃厚興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時家長要淡定淡定,所有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排便訓練急不得,更逼不得,搞不好還會逼出心理陰影。

3.不要將偶然問題嚴重化

孩子的括約肌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

也就是說,3歲之前的孩子不可能完全控制排便、排尿,行為反反覆覆很正常。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孩子控制不好大小便,家長要針對原因解決問題,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偶然情況而認為孩子的生理或心理不正常。

4.排解孩子的侷促和恐懼

尿了褲子,孩子擔心被爸爸媽媽責罵,且骯髒潮溼的衣物讓孩子感到局促不安。

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或用語言來排解孩子的恐懼——「寶寶拉了好多黃金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樣孩子能迅速回到如廁訓練的正確軌道上來,下一次才容易做得好。

5.遠離家長之間的攀比

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因此孩子在學習如廁技能時有自己的進度。

家長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更不要讓自己的焦慮情緒影響到孩子。

家長還要屏蔽外界不友好的聲音:「孩子都多大了,還穿尿不溼哪!」「尿褲子啦?羞羞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除了教會孩子使用馬桶、脫穿褲子等技能外,其他的交給時間吧。

如果孩子尿褲子了,家長應該少一句責怪,多一些理解,理解孩子被責罵時的羞愧、自卑、迷茫和害怕……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尿褲子:行為倒退背後有因,家長不焦慮孩子更輕鬆
    在這一周中,幼兒園裡出現了各種景象:孩子集體哭鬧、孩子不會吃飯、孩子不想午睡、孩子集體尿褲子,真把家長和老師忙活壞了。在和媽媽們聊天的時候,發現她們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孩子本來在家裡已經能夠獨立小便了,不會尿褲子,為什麼到了幼兒園還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呢?這就是典型的「行為倒退」,背後隱藏著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 孩子明明都學會如廁了,怎麼又開始尿褲子?多半是出現了如廁倒退
    閨蜜文文家的孩子最近就出現了這種狀況,差點因為這件事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還好有育兒經驗的婆婆把她攔住了,不然可要鬧個大烏龍!文文在兒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按照科學方法對孩子的如廁行為進行訓練。兩歲左右孩子在家基本上就沒尿過床,所以送到幼兒園之前,文文也沒有擔心,覺得孩子已經養成正確如廁的好習慣了。
  • 都學會如廁了,怎麼還尿褲子?孩子如廁倒退,這樣「糾正」更高效
    告別紙尿褲是寶寶成長的表現,如廁倒退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經歷,正確認識和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身理和心理原因,採取科學、得宜的方法引導,才是寶寶平穩度過這個時期的適宜方法。1.5-4歲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敏感期之一,也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叛逆期。這一階段,孩子自我意識發展,並渴望自主控制,「不要」「不行」是他們嘴裡的高頻詞。對於父母的排便引導,也常常會表示反抗。
  • 大孩子尿褲子,可能是這3種情況引起的,尤其是二胎家庭需要注意
    看到一位二胎媽媽對家長的警醒,家裡的5歲大男孩,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尿褲子了,最近卻又重新開始了,晚上偶爾也會尿床,是不是孩子有什麼病了?於是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了解具體情況後醫生說有兩種可能,一是因為孩子太貪玩,總是等到憋不住的時候才去小解;第二種說法就有點讓人心疼了——缺少了父母的關愛。據統計,在5歲兒童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孩子還是會出現尿床的現象。所以說如果你家的5歲大孩子還在尿床,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大人應該儘早訓練孩子如廁,才能根本解決尿褲子的問題。
  • 3歲娃自理能力好,上學後卻天天尿褲子,知道原因後寶媽崩潰大哭
    嬰幼兒時期,有些父母會早早的幫孩子「把尿」,這也被稱為「新型把尿」方式,讓許多家庭都沒有寶寶尿床的煩惱。但是大家知道嗎?這種方式,並沒想像中的那麼好。3歲萌娃天天尿褲子,幼兒園老師疑惑: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寶寶經常尿褲子?可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父母做錯了!
    那就是寶貝兒子5歲了,還天天尿褲子,有時候幼兒園老師打電話說午睡後的寶貝,也會把床尿溼一大片,這讓小張特別鬱悶!按說,孩子已經5歲了,怎麼還會這麼頻繁的尿褲子,正常情況下,這麼大的孩子能夠對尿意有足夠的把持度,即使是玩累了,尿床的現象也不會這麼嚴重,所以,孩子很可能身體出現了問題,大家都建議小張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寶寶上幼兒園後,反而開始尿褲子、不上廁所?背後原因家長別忽視
    當然這裡邊還有好多寶媽也和那位寶媽一樣,一直都是在說,為什麼自己家的寶寶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可以會上廁所了,也知道表達,可是上了幼兒園後反而出現行為退化呢,原因是什麼呢?畢竟如果不知道原因的話,對於孩子的行為及其背後的原因理解,那麼可能這次孩子的行為暫時解決了,可能下次依舊還是會出現。
  • 過了3歲孩子還頻繁尿褲子,有三個原因導致,主要原因與家長有關
    但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孩子被尿後的文章——《這種新的尿尿方式這是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家長都樂了》,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告訴家長,孩子如廁訓練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但看了很多留言後驚訝地發現,大家的關注點都是:孩子尿褲子的原因是因為穿紙尿褲的時間太長了!。
  • 孩子五歲了還尿褲子 這個現象正常嗎
    5歲孩子還尿褲子,正常嗎?近日,市區有位媽媽因為兒子的「問題」多次和本報6138熱線聯繫,她想問問專家,該怎樣糾正孩子老是尿褲子的現象,還想知道有沒有孩子有類似情況的家長可以分享經驗。  媽媽「子曰」為兒子而來,兒子不聽話、做事慢,還有件讓她不太好意思說的事——尿褲子。  浩浩3歲上的幼兒園,上幼兒園前那個暑假,爸爸媽媽開始訓練他拉大小便,以前都是穿紙尿褲。那段時間,浩浩都不會拉溼褲子,有時候晚上有尿,還會叫大人,或者自己去拉小便。  上幼兒園後,開始尿褲子了。第一學期,幾乎天天拉。
  • 3歲寶寶還尿褲子?很可能是娃進入了「肛欲期」,家長謹記6原則
    孩子在1-3歲時,會進入一個階段叫「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頻繁的「失禁」,令很多家長都苦惱不已,明明孩子早就學會上廁所了,怎麼還是總尿褲子呢?一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失禁」忍不住惱火,覺得孩子是故意的,於是就會「狠狠」的教育孩子,但家長們殊不知這其實是幼兒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肛欲期。3歲寶寶還尿褲子?舒舒最近發現3歲的兒子竟然開始尿褲子,本來以為只是晚上水喝多了,孩子沒控制住。
  • 3歲寶寶還尿褲子?很可能是娃進入了「肛欲期」,家長謹記6原則
    失禁」,令很多家長都苦惱不已,明明孩子早就學會上廁所了,怎麼還是總尿褲子呢?舒舒最近發現3歲的兒子竟然開始尿褲子,本來以為只是晚上水喝多了,孩子沒控制住。但陸陸續續兒子不但尿褲子頻繁,更開始拉褲子。所以才會出現拉褲子,這樣的「倒退」行為,並告訴舒舒應該耐心引導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文 | 凝媽二寶1歲半就能自主如廁,但是在2歲的時候,忽然像換了一個孩子一樣,開始頻繁尿褲子。問他是不是要尿尿的時候,他就說沒有,我們剛剛放鬆警惕,他就尿褲子了。問他怎麼回事,他回答說「忘了」。二寶還有一個特點,總是憋不住尿,有時候只有幾滴,他也會尿出來。
  • 小時候有尿會說,長大點還不說,經常尿溼褲子,是發育倒退了嗎?
    家寶寶一歲多點點有尿就會告訴我了,到了1歲8個月基本上整個白天都不會尿褲子了,那會我就以為再過段時間估計晚上也不用紙尿褲,從此就可以告別紙尿褲了。結果,兩歲半的時候,突然有尿不說了,或者尿出來一部分才跟我說。經常看到他急得在那扭來扭去,就是不說他有尿。問他吧也不說,過一會他就尿褲子上了。尿尿還好,尿溼了好處理,重點是拉屎也這樣,拉出來了才說。
  • 寧願尿褲子仍憋尿不說,不是孩子不懂事,還有家長的原因
    想起孩子憋得滿臉通紅,仍舊說不尿尿的樣子,那眼神裡分明是害怕,害怕受到家長的訓斥。 寧願尿褲子也憋著不尿,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兩三歲的孩子身上。除了上述的這種情況,孩子憋尿的行為背後,還有其他原因。 孩子寧願尿褲子也憋尿不說,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 4歲男孩頻繁尿褲子,奶奶和媽媽的不同做法,造就不同的孩子
    4歲的歡歡是個人見人愛的小男孩,不僅長相可愛,說話也很溫柔有禮貌,是個情商很高的孩子。放暑假了,歡歡被送到了鄉下爺爺奶奶家「寄存」,一開始,老人們也開心得不得了,可沒過幾天,令人頭疼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已經會自己入廁的歡歡竟然開始頻繁尿褲子,白天要換好幾條褲子,夜裡也是「水漫金山」,氣的歡歡爺爺奶奶不停地念叨:怎麼這麼大孩子了,還不會自己尿尿!過去好幾天後,奶奶乾脆在睡覺前給歡歡穿上了紙尿褲,雖然是夏天,但晚上畢竟是在空調房,也不會太難受吧,奶奶這樣想著。
  • 七歲男孩經常尿褲子,是怎麼回事?馬上來解析
    嬰幼兒出現尿褲子的現象,這是正常的行為。但是,如果把尿褲子這個行為放在一個已經有自主排尿意識的七歲的孩子身上的話,就會引發不少家長的擔憂。因為如果按人正常的發育成長過程,已經具有自主意識的孩子一般不會發生經常性尿褲子的事情。那麼,七歲男孩經常性尿褲子怎麼回事呢?
  • 戒了尿不溼大半年,孩子又開始頻繁尿褲子?3步找準原因輕鬆應對
    因為我相信:凡事反常必事出有因,只有明晰原因,才能找到的應對辦法。孩子開始頻繁尿褲子的原因有哪些?1、生理原因孩子剛開始反覆出現尿褲子時,我們首先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出現了尿路感染或者尿道炎症之類的問題。
  • 孩子有尿便總是「自己解決」,尿褲子何時能結束?找到原因是關鍵
    「媽媽,媽媽,林曉婷又尿褲子了。」糖果從幼兒園一出來就急著和我分享今天的新鮮事。糖果小時候教她用廁所非常順利,但是她們幼兒園小班的這個叫林曉婷的小朋友,則是隔三差五就弄髒褲子,老師已經給她的家長下「最後通牒」了,想必這位媽媽此時也是急得不行。
  • 5歲寶寶在學校尿褲子沒人理?寶媽在線討說法,卻被老師霸氣回懟
    之前我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大段截圖,是關於寶寶在學校尿褲子的問題。可以從圖片可以看出,尿褲子寶寶的家長一直不停地指責她寶寶的幼兒園和幼兒園裡的老師! 其實大概事情原因就是:她家5歲的寶寶被送到幼兒園上小班的時候,有天去接孩子放學,竟然發現孩子的褲子溼嗒嗒的。當時這位寶媽很氣憤,腦子裡就一個想法「孩子在學校尿褲子沒人理?老師是幹什麼用的?」接著當天晚上她就上寶寶的幼兒園班群裡指責老師,問老師到底什麼意思?
  • 「求你別打了」,女兒尿褲子被母親當街暴打,路人求情也沒用!
    每個孩子都是老天送給父母的禮物,他們寄託了老一輩人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