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確實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尤其是面對剛走路那會,每天都要提心弔膽地看著孩子會不會亂跑、亂翻東西,最害怕孩子一不小心摔著了。很多寶媽都一直覺得,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就會相對輕鬆很多,因為孩子交給幼兒園老師照看了。
但總是有一些寶媽區分不了幼兒園老師的責任,以為孩子帶到學校就是學習的,包括怎麼學習上廁所、吃飯等等問題。你要是出現這麼一個思想,那你可真的不配當一位盡職的寶媽!
之前我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大段截圖,是關於寶寶在學校尿褲子的問題。可以從圖片可以看出,尿褲子寶寶的家長一直不停地指責她寶寶的幼兒園和幼兒園裡的老師!
其實大概事情原因就是:她家5歲的寶寶被送到幼兒園上小班的時候,有天去接孩子放學,竟然發現孩子的褲子溼嗒嗒的。當時這位寶媽很氣憤,腦子裡就一個想法「孩子在學校尿褲子沒人理?老師是幹什麼用的?」接著當天晚上她就上寶寶的幼兒園班群裡指責老師,問老師到底什麼意思?
當時老師積極回應了寶媽的意見,明明在放學時間裡帶著孩子來來回回換了好幾個紙尿褲了,這個孩子每次尿褲子也不告訴任何人,每次都需要老師摸著檢查才能發現。誰知道這個寶寶在遇到家長前幾秒又尿褲子了,恰巧被家長發現了,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這位寶媽在看了老師回應,反而更生氣了,依依不饒地抓著老師指責問題,在線討說法。老師霸氣回懟以後,其他家長也看不下去了,也站在老師這一邊,幫老師回懟這位無理取鬧的寶媽。
其中有一位家長說的很多「老師又不是家裡保姆,天天給你家換紙尿褲就算了,自家孩子5歲了連上廁所都會不說,這不是家長的教育問題嗎?什麼都指望老師,那其他寶寶還管不管了?」
之前有幸聽到了一位在幼兒園當老師的朋友吐槽,每次都會遇到那麼一兩個胡攪蠻纏的家長,大家都能夠理解家長看到自家孩子被欺負之後的氣憤心情,但是能不能在了解完真想以後同樣理解一下老師們的心情。
當時朋友是這麼給我總結的:
「這本該給孩子教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了!家長在家不教孩子表達,不教孩子自己上廁所小便的確會毀掉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自理能力的。老師說的有一定理由,責任也的確存在,家長在一味指責老師的同時也注意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現在很多小孩在學校就能好好的坐著吃飯,能自己去小便,但是回到家後就全部現原形了。飯是追著餵的,一碗換一碗並不是吃掉的,而是冷的倒掉一碗後另盛一碗。由於玩得太開心了,忘記自己提前小便。其實很多幼兒園老師接收小孩前都會問孩子有沒有自理能力,有哪些不會說的不會做的,有哪些會說也會做的。有些家長卻把自己孩子誇上天,說什麼都會。卻不想一個班級二十多到三十來個小孩,總會有看護不到的時候和事情。」
如果是換做你家的孩子呢?各位寶媽們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