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一轉眼,馬上又到了孩子們上學的時候,每年9月份,幼兒園都要迎來一批「新生」,因為這些小孩子從來沒離開過家長,所以上幼兒園對他們來說,算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
孩子們是第一次離開媽媽,媽媽也是第一次和孩子分開,她們會非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擔心孩子不適應沒有媽媽的生活,能不能吃好,能不能睡好,這些都是媽媽們會擔心的事。
按道理說,家長將孩子交給幼兒園,老師們會對孩子負責。可最近一個幼兒園寶媽群中,卻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有一天,豆丁的媽媽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到家才發現孩子的褲子居然是溼的,真不敢想自家孩子是不是穿了一整天的溼褲子,氣憤的豆丁媽趕緊找到幼兒園的群組,到裡面打算和老師們理論一番。
很多幼兒園為了方便通知家長一些事,建一個家長群確實能節省很多時間,但這次豆丁媽在群裡說的事,卻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重視。
豆丁媽在群裡問道:「老師,孩子的褲子怎麼是溼的?你們好幾個老師,就讓孩子一直這麼溼著嗎?」
老師們看到這句話,最開始是問明原因,然後再和豆丁媽認真調解。通過以下對話能看出,老師們的態度還是不錯的,幼兒園有那麼多孩子,如果每個都需要面面俱到,那一個幼兒園請10個老師可能都不夠用。
最後有位小朋友家長的回覆非常霸氣,說到:「幼兒園老師不是保姆,天天照顧你家孩子,那老師還管不管別人了?這麼大的孩子連上廁所都不知道,你這教育的也不咋地。」
雖然這位家長說了一句公道話,但孩子褲子溼了的問題,豆丁媽和幼兒園老師都有責任,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很多事都需要教會,畢竟上了幼兒園,就要開始獨立,如果什麼都不會,就算老師有責任照顧孩子,她們也無法時刻都盯著同一個人,這樣下去,老師也非常累。
所以,如果打算送孩子去幼兒園,家長最好先教會孩子做這些事,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越來越自立,也能給老師減少麻煩,從而給孩子更多關愛。
1、自己吃飯
如果孩子在家,家長追著餵飯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吃飯習慣,到幼兒園後很容易餓肚子,因為就算老師可以喂,也不會天天喂,畢竟有那麼多孩子需要照顧,如果有孩子太麻煩,幼兒園也不會收的。
2、知道上廁所
離開媽媽以後,孩子一定要知道跟老師說上廁所,最佳的教育時間是孩子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想上廁所,記得告訴老師。」
3、有事情,找老師
上幼兒園後,孩子的監護人就是老師,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老師是可以信任的人,如果遇到麻煩或者有什麼想說的,一定要找老師及時求助,千萬不要害怕或者不好意思。
總之,家長教會孩子這些事,自己也不會太擔心,孩子也不至於出現意外。
大家認為,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還應該學會什麼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
我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共同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寶寶們可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