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連接家庭與社會的橋梁,孩子在這裡就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開始接觸小社會,儘管媽媽都不捨得離開寶寶,但為了孩子的成長,還是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寶寶在幼兒園受到委屈後,媽媽首先想到的是質問老師,"為什麼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通常老師也會表示自己的歉意,但有的老師和家長也會發出質問,"自己的孩子沒有帶好反倒怪老師?"
王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正在上幼兒園。像往常一樣,女兒放學後坐校車回到了家,剛進家門,王女士就聞到了刺鼻的味道,而且看到女兒的褲子已經溼透,顯然是尿了褲子。
看到女兒在學校受這種罪,王女士便在群裡質問老師,"為什麼孩子的褲子是溼的?難道好幾個老師都沒有發現嗎?都沒老師給孩子換一下褲子,就這麼讓孩子溼著。"
看到王女士反映的情況,很多家長在群裡炸開了鍋,紛紛說出自己的遭遇和看法,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衣服經常破損,有的家長說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有的家長指責老師太不負責任。
老師看到後做出了解釋,首先承認了自己的失職,而後滿腹委屈的說,下午才剛給她換過褲子,沒想到又尿了。而且孩子已經4歲了,還不知道怎麼上廁所,也不告訴老師,每天都要換好幾次褲子。
王女士認為老師在推卸責任,繼續質問老師,但遭到了其他家長的霸氣回懟:"老師又不是你孩子的保姆,孩子這麼大了連上廁所都不會,你教育的也不咋地!"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父母形成了一種病態的心理:教育孩子成了老師的責任和義務,而家長扮演著甩手掌柜的角色,任何事情都推給老師。
孩子回到家後,有的父母在和別人打麻將,有的父母抱著手機看著電視,對孩子不管不問,我們經常看電視劇中,有的家長連孩子上幾年級都不知道,雖然我們會泯然一笑,但不曾想過,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某些問題上,何嘗不是這種情況。
家長總喜歡抱怨,孩子有什麼事都不告訴自己,卻沒找自己身上的原因,如果家長能用心照顧孩子,在生活中多陪伴他,疏導他的心理,孩子在父母身邊感受到了安全感,就會願意親近父母。
孩子遇到問題,及時跟老師溝通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老師、推卸責任,摧毀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學歷提升》《高級職業園長證》《保育員證》《保健醫證》《普通話證》《育嬰師證》等幼教證書正在報名中!
溫馨提醒:在全國範圍使用,是上崗及用人單位錄用人員、晉升國家人事職稱的重要依據。請認準正規單位,確保網上查詢!
報考電話:18530829153 董老師
長按識別上方客服微信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