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總因其他事分心怎麼辦?
電視機的聲音
手機裡的音樂
操場上的歡聲笑語
周圍人的談話聲
......
家長不得不一次次提醒孩子
收心!回神!專心!
01
操場上傳來同學們做遊戲的歡聲笑語,孩子怎麼才能專注聽老師講課?
電視機播放著節目,孩子怎麼才能在房間內專心學習,不被誘惑?
處在一個嘈雜的環境內,孩子怎麼才能看自己的書本,不受影響?
絕大多數人都有個錯誤的認知,覺得大腦不斷給自己發出指令,讓自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做的事情上。
比如把大腦比作一個探照燈,當我們想要達成某個目標時,探照燈就會把光聚焦在這個目標上,以此來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任務;孩子想要集中注意力寫作業,大腦就會不斷強調「寫作業」這件事,直到孩子完成為止。
如果我們這樣想,那就完全誤會了大腦的真正運作機制!我們在做一件事時,一定會受到一些幹擾,此時大腦做的就是讓我們在受到幹擾時,快速將注意力轉移到真正要做的事情上,選擇正確的目標任務去執行。
家長看到這裡若是不能理解,請繼續往下看詳細的解釋,只有我們掌握大腦和注意力的真正運作原理,我們才能設置更科學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提升。
即使面對大量混亂而複雜的信息,孩子仍然能夠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並快速作出反應!
02
早在1984年,以發現DNA結構聞名的佛朗西斯▪克裡克就提出理論,認為注意力是由大腦深處稱為丘腦的區域控制,但丘腦的任務不僅僅是傳遞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注意力被分散時,及時提醒注意力轉移回來,選擇正確的目標繼續執行任務。
這個猜想終於在2015年被麻省理工學院腦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麥可▪哈薩克進行證實。
哈薩克與同事做了一項研究,利用小鼠來測驗大腦不同區域的活動及其運作方式,實驗過程是精密且漫長的,今天就以簡單的總結來和大家分享結果。
1. 研究員準備了一些閃爍的燈光和聲音,同時對小鼠發出指令,比如:根據聲音的變化做出相應反應。
2. 研究員發現,小鼠接收指令後,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判斷出「閃爍的燈光」對本次任務來說是一種幹擾因素,因此大腦內的抑制神經元就開始工作,減弱視覺上的活動,減少燈光對小鼠帶來的影響。
3.在此基礎上,小鼠的注意力就正確選擇任務目標——聲音,並且集中在聲音的變化上,以此來做出快速反應和行動。
所以說,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比做一個探照燈,那麼當我們想要完成某項任務時,探照燈不是增加它照射在目標上的光,而是會撤離打在其餘事物的光,以此來讓目標物成為首要關注點,讓注意力瞄準它當下最應該做的任務上。
03
通過今天的專業知識科普,相信爸媽們應該能理解「抗幹擾能力」的重要性了。
那麼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抗幹擾能力,讓注意力更集中呢?競思分享2個建議,希望能給各位家長帶去幫助。
01 腦電訓練
注意力集中與否,主要是靠大腦各項區域接受、處理和反饋信息,對大腦進行訓練管理,自然是提升孩子注意力最根本、最科學的方法,也是競思注意力最為核心的訓練課程。
腦電訓練能夠在孩子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及時分析注意力的運作情況,幫助孩子將注意力始終投入到目標任務上。
一旦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幹擾而轉移,腦電訓練也能及時幫助孩子調整狀態,重新選擇正確的目標物。
這項訓練需要具備很高的專業度,並且要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制定,如果家長想要詳細了解,可在後臺留言,由競思的專家老師為大家解答。
02 減少幹擾
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另外一個有效方式,自然是減少幹擾物,這可以分為外部幹擾和內部幹擾。
外部幹擾很好理解,比如在學習、寫作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儘可能遠離手機、電視、玩具等。
燈光顏色和亮度、桌椅的高矮舒適等細節家長也可以留意起來,這些方面的改變都是能讓孩子遠離幹擾,快速提升見到效果的。
而內部幹擾主要是孩子自身的情緒和思維,比如考試前,因為特別擔心成績而過度緊張,導致注意力分散等等。
這就需要父母平時關注孩子的成長,合理疏導孩子的情緒,適時地帶孩子釋放情緒和精力,勞逸結合,才能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長也不妨留言說說,孩子在家裡寫作業的時候,在教室上課的時候,或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嗎?
如果大家想要獲得更好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專注高效地學習,在文章裡或私信留言,競思專家老師會為您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