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熱愛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1-02-14 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研修學院

Photo by Sergey Zolkin on Unsplash


作者:Juno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

一個人每周至少要工作40個小時,平均一生工作35年,也就是說除了睡覺,佔據你最多時間的就是——工作。但,我們究竟為了什麼而工作?除了賺錢,意義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熱愛所從事的工作?這篇文章值得你花10分鐘認真閱讀。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請你思考一個問題:

 

工作對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是賺錢的工具?還是獲得自己想要生活的手段?

 

很多人認為工作的意義無非是賺錢而已,把工作視為人生中的「必要之惡」,將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認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抱著「拿多少錢幹多少事」的態度,不是自己的工作絕不多幹,加班的事情能避免就避免,六點鐘下班,五點五十就開始收拾東西。

 

而與之相反,有那麼一小撮人,他們身上有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辦公室裡最後一個走的總是他;

常常喜歡去參加其他部門的營銷會議,總喜歡「沒事找事」;

周末的時候也不肯老老實實歇著,看到什麼值得學習的文章就會甩到工作群裡.

我一直好奇他們那麼拼命工作的源動力來自哪裡?他們和我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幹法》中,稻盛和夫將人分為三種類型:

1)不燃型: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人;

2)可燃型:點火就著的人;

3)自燃型:沒人點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人。

 

而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那些在同齡人中升職漲薪最快、成長進步最多的往往是第三種人——自燃型的人

他們有極強的自主驅動力,長期處於學習區,他們不認為工作是一種任務,相反的是,他們認為工作很有意思,他們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幹,而是在被人吩咐之前就自發去幹。

 

當你在假裝沒看到工作群裡的消息時,自燃型的人精力充沛到半夜都在群裡積極出謀劃策;

 

當你在極力推脫那些不屬於自己份內的工作時,自燃型的人總愛多管閒事對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畫腳」;

 

當你擺手搖頭說自己「我不會」的時候,自燃型的人"傻"到攬活上身,一口一句「我來試試吧」。

 

他們不一定比別人更聰明、更擅長工作,但他們身上往往散發著一種對工作的熱情。

這種熱情就像是《星際大戰》中能夠讓人獲得宇宙中巨大力量的「無限原石」一般,給他們的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自燃型的人,她是大四的實習生,也是同事口中的「小才女」。

為什麼會這麼稱呼她呢?因為她不僅會設計、手繪、剪音頻、還會寫文案、排版、做運營、攝影.

 

然而她並不是一開始樣樣都會的,因為我們公司的實習生不多,所以部門裡的其他人都會私下裡把自己的工作「甩」給她來做。

如果遇到不會做的,她不會說:「啊,這個我不會。」而是欣然接受說:「好呀,我沒做過,不過可以試一下」。

 

她的 qq 籤名是「請盡情壓榨我,讓我成為一個有利用價值的人吧!」而她也的確讓人覺得「物超所值」——拿著實習生的薪資,做著好幾個人的工作。

 

所以雖然實習不到一年,但她的成長速度極快,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她很滿足很快樂,這種狀態讓我這個老員工也感到強烈的危機感。

我開始懷疑,以前把賺錢當作工作的唯一目的的觀念是不是錯誤的?

 

如果工作的意義不是賺錢,那麼我們努力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究竟什麼才是正確的工作觀呢?

 

對於這個問題,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熱愛你的工作,像談戀愛一樣迷戀你的工作。

一個人每周至少要工作40個小時,而平均每個人的工作年限是35年,也就是說除了睡覺以外,佔據你最多時間的是——工作。你是要渾渾噩噩度過一天中精力最充足的時間,還是集中精力解決一個個拋過來的難題磨練自己的技能,選擇權在於你。記得之前和某公眾號的負責人出來聊天,還沒到就看見他在咖啡館掏出一個筆記本電腦工作,他說自己走到哪裡都會背個雙肩包裝著電腦,方便隨時隨地處理工作上的事情。他跟我講過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大致意思是,其實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缺錢,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賺錢,那太對不起你的時間了。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工作不是一種消費,而是一種投資。你想,你每天就只有那麼多時間,你用這些時間逛淘寶、聊微信,那麼這些時間就是用來被消費的,過了就沒了。但你用這些時間去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技能,那麼這些時間就是一種投資,給自己的未來增值。就我剛開始說的那個實習生,每次接到做圖的活的時候,她不是表現得「啊,又要加班了」的樣子,而是「好開心啊,又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圖了」。她並不認為這是一種付出,相反,她認為這是一種得到,每天得以磨練自己的審美,不斷修改圖片直到自己滿意,而自己也能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成長。當你開啟投資的模式,工作也會給你更多的「複利」:工作能力的提升、其他同事的認可、成就感的爆棚。稻盛和夫曾說過:「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他在《幹法》中說了一個故事,他曾在一個電視節目訪談中聽到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師傅的話:樹木裡宿著生命。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木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這位70多歲的木匠,只有小學畢業,幾十年只從事過這一項工作,雖然期間也有很多次想要辭職不幹,但還是克服了種種勞苦,而這樣的過程便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朋友曾跟我說過一件事,她們公司某個項目出了問題,老闆半夜在群裡面發消息,問該怎麼處理,結果其他同事都裝作沒看見,沒有一個人回復。最後我的朋友忍不住在群裡回復了,立馬接到老闆打來的電話,老闆接納了我朋友提出的建議。這事之後,凡事有重要的工作或出現嚴重的問題的時候,老闆都會點名問她的意見。而你會發現,當你不再「逃跑」,而是選擇面對直視問題的時候,你的人格就得到了磨練,你逐漸從從一個喜歡逃避、厭惡麻煩、隨意任性的人變成一個直接面對問題、有責任感、值得信任的成熟社會人。這句話類似於吸引力法則,就是如果你一心撲在工作上,不管吃飯也好、睡覺也好,都在想著工作,那麼那個困擾你很久的問題就可能在某個時刻得到啟示。有一段時間,他在工作中遇到了某個棘手的問題,研究如何讓「鎂橄欖石」成型,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有一天,他一邊想著這個難題,一邊走進實驗室,突然被某個容器絆了一下,差點跌倒,一看腳下,鞋子上沾了松香樹脂,正當他想要問誰把這玩意兒放在這裡的時候,突然一個念頭一閃而過「就是它!」,將松香樹脂作為粘結劑完美解決了問題!稻盛和夫認為:「只要熱愛工作,只要抱著純粹的動機、強烈的願望,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感動上帝,獲得天助。他把那一刻稱為「神的啟示」,但實際上,如果不是他全心全意想著工作,那麼即便神跡降臨了他也不會發現。高中的時候為了完成數學作業最後一道答題,冥思苦想,吃飯的時候突然有了解題思路;一個廣告文案深夜加班回到家,睡前刷微博看到一個消息,突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金句;一個策劃熬了幾個通宵為了出一個方案,但都覺得不滿意,結果聊天的時候因為朋友說的一句話,於是得到了啟發.你看,古往今來,被蘋果砸過頭的人應該不少,但被蘋果砸到就能想出萬有引力的人只有牛頓一個。只有你全神貫注在工作上面,才會從生活中得到啟發,對於從來不想著工作的人來說,即便有「蘋果落下」,也依然無法領悟「神跡」。稻盛和夫說過:「想要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幹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有人會說,這句話是不是太神了一點?但如果你真正去實踐它,你會發現這個道理再容易理解不過了。張佳瑋曾提到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一個例子,一對廚子,飯館打烊後,在後廚自己給自己炒了盤菜,找點小酒,很愜意地飲食一番。對於普通人來說,找一份喜歡的工作,下班後回到家,打開電視,把西瓜切半,用勺挖下最中間的一口,就是幸福。那既然如此,天天待在家裡吹空調吃西瓜不會更幸福嗎?我用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每天吃吃喝喝的生活,在第一個星期的時候或許會覺得享受,但如果把這樣的生活持續一個月、甚至半年,你會發現,你根本感覺不到快樂了。以前我感到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周五晚上,剛剛結束了一周的工作,晚上還可以去影院看一部最新上映的電影。但辭職以後,我發現,周五失去了它的意義,每一天對於我而言都是一樣的,我不再感到期待和興奮。你感到溫暖的時候,是因為外面下著雪;你覺得清爽的時候,因為剛剛大汗淋漓運動過;你覺得幸福的時候,是周五結束了一周的工作可以好好放鬆休息的時候。正如稻盛和夫所說,「拼命工作的背後隱藏著快樂和歡喜,正像慢慢長夜結束後,曙光就會到來一樣。」朋友去日本旅行的時候跟我說過一個故事,他們進到一家店裡的時候,發現門外有一個老爺爺專門負責在客人出門的時候把客人脫下的鞋提過來,門外的鞋很多,但是這位老爺爺在客人出門之前,就能在很短的時間辨識出哪雙是誰的。即便是一份「提鞋」的工作,只要你認真努力去做,也能獲得人們的尊敬。養成對工作的儀式感,不管什麼工作,想要盡辦法把它做好,做到極致,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也能獲得一個充實充滿意義的人生。

— THE END —

* 作者簡介:Juno,壹心理、領英專欄作家,每天刷新自己,為你帶來心理學、職場、書評等深刻洞見,微信公眾號「孤島」(ID:gu_dao2015),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

----

  了解更多開課日期,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不努力的人,「被命運反覆羞辱,卻毫無還手之力」。 命運的發牌我們沒法選擇,但是可以選擇如何把手上的一把爛牌打到最好。 努力是為了在愛情和婚姻遭遇重創時擁有「你贏我願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願陪你東山再起」的底氣,杜鵑和劉濤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吳京通過《流浪地球》又大火了,不論是作為投資人還是出演人。 不少女孩會想謝楠為什麼這麼好命,可以找到吳京作為老公。
  • 【網絡文明】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網絡文明】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便捷 & 暢通暢快的交通,讓每天元氣滿滿要說灤灤南這座小城最大的優點堵車的情況少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出門選擇公交車
  • 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相信不少孩子都有問過父母類似的問題,可往往我們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質疑時,卻說不出什麼勸說孩子理由,往往只會用「讀書學習,是你這年紀該做的」來搪塞。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孩子們關於「為什麼讀書」的疑問一直存在鮮有停歇,可如何回答卻成了考驗家長檔次高低的「測試」。
  •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自己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一方面為了更好的生活,家裡需要媽媽們去工作,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媽媽的照顧和陪伴。而生活中,大多數的媽媽選擇了前者,照顧孩子的工作則由家裡的老人負責。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很多媽媽有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那麼為什麼過來人都建議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呢?下面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我們一起聽聽吧。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想著,連作家都無法避免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或許,擁有選擇的權利,只是堅持讀書的意義之一。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每次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他們總會問:「媽媽,我什麼要讀書啊?」不讀書的人有的成為了網紅、有的自己創業生活、還有的自己開個小店也能保證衣食無憂……,不讀書依然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什麼還要堅持讀書呢?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但關於孩子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 "媽媽,為什麼要我做家務?"寶媽的一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兒子問媽媽:為什麼非要我做家務?媽媽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在《少年派》這個節目裡,少年就借著節目吐槽了媽媽要自己做家務的事情。對於媽媽經常喊叫自己做家務,小付一直很不理解。在節目裡,他問媽媽:媽媽,我為什麼要做家務,我的主要任務不是學習嗎?對於小付的吐槽,媽媽沒有生氣,而是耐心的聆聽,接下來她的回答,收穫了一大片掌聲。
  • 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那一刻,他整個人就傻在那兒了!趙震激動不已,聲音哽咽的說:「看到這種景象的時候,時間已經消失了。」「就在這同一個位置上,他剛剛離去,而我就踩在了他還有溫度的腳印上。」「因為那就是活生生的,那個人來過這個世界的印記。」日復一日,覺得工作枯燥麼?
  • 「人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讀書?」面對這個提問,父母們明明有一堆話要說,到了嘴邊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描述讀書的重要意義,讓孩子長大後不會後悔。其實,這一回答沒多少孩子能聽進去。歐巴馬這番回答,應該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 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穿合腳的鞋子,找合適的工作,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萬千職業好比一隻只裝有不同飲品的杯子,我們首先要確定自己想喝什麼,而不是憑杯子外觀確定自己想喝的,因為我們喝的不是杯子。找工作也一樣,首先確定自己想做什麼,再去找,而不是隨便抓起一份工作就做。
  • 女孩子為什麼要拼命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我身邊常常有這樣的聲音:「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女孩子,不要這麼拼,找個條件好的人嫁了比什麼都重要。」「女孩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如果不努力就要面對這樣的傷害,那我就一定要告訴你,女人必須努力,因為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因為我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我們也要愛己所愛,恨己所恨,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所以今天,想給女孩子們說說,我聽過的,關於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的最好答案。
  • 究竟是什麼能夠讓一個人如此的熱愛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有的人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他們往往對工作沒有任何激情,準時上下班。而那些真正熱愛自己的工作人,會珍惜工作中的每個重大突破,會在工作中感到無比的快樂。【1】他們從不會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人生百年,"路漫漫其修遠兮",能夠一直堅守初衷,不忘初心,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 「為什麼喜歡與賺錢的工作不能兼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直到我看到《成為黑馬》這本書,它給了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那就是成為黑馬,每個人都可以追隨自己的天賦、熱情去過上令人滿意的生活。 那麼,什麼是黑馬? 「我至今仍忘不了自己躺在潮溼的草地上,透過望遠鏡看著天空的情形.天哪!太奇妙了!滿天繁星,璀璨奪目,真是太棒了,我被迷住了!我以前對它們一無所知,但在那之後,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去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 女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想做的事不能做,等到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也已經是垂垂老矣,最後在遺憾中閉上了雙眼,停止了心跳,結束了這本該是自己的、卻又不是自己的人生。生而為人,從開始到結束也不過短短幾十載,很多女人會在生命進行倒計時的那一刻,開始回憶自己經歷的種種,有歡笑,有難過,有快樂,有失落。
  • 孩子為什麼要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關注 長期以來,圍繞「孩子為什麼要學音樂」這個話題人們展開了無數次討論,大家觀點各異,各分千秋。作為一名琴童的家長,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類似這樣的問題,直到我看了一段來自周海宏教授的訪談,我得到了最好的答案,在這裡希望與大家分享。
  • 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當代父母談論「機器」變色。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段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然而,孩子對學習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股熱情,很容易因為挫折或者積極性而半途而廢,因此,很多家長也就經常教育孩子要多讀書,只不過往往都會被孩子反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你的孩子有向你問過這樣的問題嗎?我想大多數父母都遇到過吧,那麼你是怎麼回答的呢?孩子不愛學習,或者厭惡學習,這種現象在孩子叛逆期尤其明顯,因為讀書長期得不到反饋,孩子不明白讀書的意義何在,所以非常苦惱,想要退出,因此這時期,孩子與父母的矛盾很容易就白熱化。而且這時候很多孩子都會舉出讀書無用的特例來反駁家長,比如北大畢業還不是賣豬肉,誰誰家裡兒子博士畢業還不是擺地攤,諸如此類,讓家長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