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幗奮鬥者」王佳英:科學種植有門道 蔬菜致富天地寬

2020-12-16 天眼新聞

在麻江縣宣威鎮基東村的田間地頭,總能看見一個一頭短髮,背著一個帆布挎包、腳蹬一雙雨鞋的女子,她就是麻江縣科技服務中心主任、基東村發展農業產業的技術指導者王佳英,更是基東村村民脫貧致富的「新期盼」。

王佳英在蔬菜基地裡查看蔬菜苗長勢

宣威鎮基東村是麻江縣1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要想脫貧,產業發展是關鍵。2018年,已經53歲臨近退休的王佳英帶著技術和重任下沉到基東村,成為了基東村發展農業產業的技術指導者。從此,她吃住在村,整日與群眾待在基東村的蔬菜基地裡,一個帆布挎包、一雙雨鞋成了王佳英的「標配」。

在王佳英的指導下,蔬菜幼苗茁壯成長。

駐村以來,王佳英始終不忘身上肩負的責任,做事認真、細緻、嚴謹。為了做好蔬菜優質品種的選取工作,她從辣椒和番茄兩種作物中分別選取了18個品種進行試驗種植。如今,蔬菜幼苗正在茁壯成長,她說她感受到了這些幼苗的生命,自己要像老母親一樣照顧他們直到開花結果。  在基東村的2年時間裡,王佳英充分發揮了科技部門的優勢,利用基東村現有的54個蔬菜大棚等基地設施資源優勢,聯合申報「貴州省麻江酸食產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項目,獲得了貴州省科技廳立項支持。同時,她還發明三種培育技術,申請了專利,科技力量開始真正注入基東村,也讓蔬菜產業重新煥發生機,迅速走上軌道,成為基東村脫貧的有力槓桿。

王佳英組織培訓農技知識

「一路走來,我感覺老百姓最需要的是農業科技,我想把我這三十多年積累下來的農業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老百姓,讓他們為我們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王佳英還手把手教授當地村民科學的種植方式,培養了一批熟悉農事、善於研究的鄉土人才。  「自從佳英姐來到我們基東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技術,我們覺得非常的實用。」 宣威鎮基東村村民尹立慧就是王佳英教出來的「土專家」。  堅守自有堅守的美,奮鬥自有奮鬥的甜。王佳英兢兢業業,務實作為,不負群眾期盼,做好科技興農工作,用專業與專注詮釋初心。她先後榮獲了「十一五」麻江縣先進科技工作者和「十二五」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先進個人稱號。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覃淋

見習記者 畢文君

編輯 邱勝

編審 李坤

相關焦點

  • 【最美巾幗奮鬥者】寧縣巾幗展風採 勇立潮頭建新功(四)
    【最美巾幗奮鬥者】寧縣巾幗展風採 勇立潮頭建新功(四) 2020-03-16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陽泉市「最美巾幗奮鬥者」、「最美巾幗奮鬥集體」、「五好...
    縣婦聯按照市婦聯關於開展評選陽泉市「最美巾幗奮鬥者」、「最美巾幗奮鬥集體」、「五好家庭」的文件精神,在全縣開展了陽泉市「最美巾幗奮鬥者」、「最美巾幗奮鬥集體」、「五好家庭」推薦選樹活動,先後通過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互薦等層層推選競優的基礎上,逐級遴選審核推薦分別來自抗疫衛生、農業創業、科技教育、公安司法、城鎮社區、金融保險、社團組織、婦女微家等各行各業的韓瑞麗等30名先進個人為陽泉市「最美巾幗奮鬥者
  • 致富不忘眾鄉親,靈芝花開致富路 一一記渝北最美巾幗奮鬥者高維瓊...
    不曾想無心插柳柳成蔭,兩姐妹在「小天地」搞出「大名堂」——「跨界」種植中藥材探索立體農業,成功掛牌重慶OTC成長板。因「田園夢」走上創業路高維瓊是姐姐,今年54歲;高維靜是妹妹,今年52歲。這對「姐妹花」是渝北區洛磧人,曾在一家製藥廠上班。
  • 元陽最美巾幗奮鬥者和集體,有你認識的嗎?
    3月6日紅河州文明辦聯合紅河州婦女聯合會以開展紀念202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為契機命名200名巾幗女性為「最美巾幗奮鬥者」命名50個女性群體為「最美巾幗奮鬥集體」其中元陽6人、2個群體被命名元陽獲命名名單「最美巾幗奮鬥者」名單白美芬 元陽縣人民醫院
  • 【致敬最美巾幗奮鬥者】王春霄: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
    【致敬最美巾幗奮鬥者】王春霄: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1-30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鐵人精神,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宣講活動敦煌進行時
    「弘揚鐵人精神,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宣講活動敦煌進行時 2020-11-11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富強濱州,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今年「三八」怎麼過?濱州婦聯...
    建設富強濱州,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今年「三八」怎麼過?濱州婦聯這樣說...市婦聯「三八」重點活動預告01加強思想引領,激揚巾幗之志緊扣「建設富強濱州,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這一主題,依託婦聯「一網雙微四號」為統領的新媒體平臺和「百千萬巾幗大宣講」等活動載體,創新多種形式,持續開展宣傳宣講,持續傳遞主流聲音。
  • 紅河州命名200名「最美巾幗奮鬥者」50個「最美巾幗奮鬥集體」
    本網訊 3月6日,紅河州文明辦聯合紅河州婦女聯合會以開展紀念202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為契機,命名200名巾幗女性為「最美巾幗奮鬥者」,命名50個巾幗女性群體為「最美巾幗奮鬥集體」。
  •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及事跡簡介(14)
    他的先進事跡和奮鬥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發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改革先鋒稱號,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華羅庚數學獎。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廣泛涉足銷售、種植、加工、製造等多種行業,並率先實現橡膠的種植、生產、銷售一條龍,被譽為「橡膠大王」。在締造企業王國的同時,開創了傾資興學的偉業,構建了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女子師範、幼稚師範、水產、商科、農林部、國學部等在內的完整教育體系;領導南僑總會全力支持抗戰,為抗戰勝利貢獻巨大力量。新中國成立後,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維護華僑合法權益,推動華僑愛國大團結。
  • 青島「巾幗」榮獲全國大獎 於樂美帶領全村致富
    近年來,青島市婦聯加大爭創「巾幗文明崗」力度,以「巾幗建新功、崗位爭優秀」為目標,組織廣大女職工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在推行標準化服務、塑造崗位文化、提升創新能力方面大力施策,形成了「重管理、激活力、促發展」的巾幗文明崗青島新模式。同時,建立健全了培訓、管理、激勵、考核、監督等科學管理機制,對各級「巾幗文明崗」採取「全出競入」的方式對崗位進行全程動態管理。
  • 北京永順華蔬菜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常珍 「京鳳還巢」
    上世紀80年代,她從河北省西北部壩上高原康保縣農村走進北京朝陽區,從20多歲起開始從事蔬菜種植和營銷,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成為一名優秀民營企業家,連續五年被北京市女企業家協會授予「巾幗先鋒獎」。2018年在康保建立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開闢了科技扶貧、消費扶貧的新天地,被康保縣委、縣政府授予「第二屆最美康保人」。她,就是北京永順華蔬菜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常珍。
  • 「鄉村振興巾幗行動」海門市濱江街道三南村:「婦聯+電子商務...
    、巧手致富、「美麗家園」建設、鄉風文明促進、民主參與提升、扶貧助困關愛等六大行動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打造文明和諧宜居美麗新農村。三南村婦聯積極發揮組織優勢,聯合巾幗龍頭企業蘇洪鮮食推出「巾幗新農民創富引領行動」,構建「巾幗創業就業聯盟」的帶動機制,採取「線上+線下」的雙軌道營銷模式,探索產業合作融合的發展走向,推動傳統產業、特色產品與電子商務的有效對接,團結帶領本村及周邊婦女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車道」。
  • 【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伊莎白·柯魯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日前,全國婦聯向廣大婦女發出倡議,向申紀蘭、屠呦呦、於漪等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最美奮鬥者」等英雄模範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
  • 巾幗助力 「小香薯」增收致富
    巾幗助力 「小香薯」增收致富 2020-09-18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都最美巾幗奮鬥者」風採錄|為城市運行賦能的巾幗「打工人」
    編者按為大力宣傳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在抗擊疫情第一線、脫貧攻堅主戰場、服務群眾最前沿工作中湧現出的優秀女性典型,市婦聯在全市開展「首都最美巾幗奮鬥者」
  • 蔗田耕芳華 織就幸福夢——記黔江農場公司「最美奮鬥者」覃惠芬
    人物檔案:覃惠芬,1971年9月生人,共產黨員,黔江農場公司職工,公司「最美奮鬥者」 ,曾榮獲「廣西建墾60周年功勳獎」「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範」「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
  • 蔬菜批發商返鄉種植這種菜,收穫頗豐還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趙坤早年從農村進城打拼,慢慢有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在阜陽有了蔬菜批發生意,拓展了一些市場。通過這些市場,他還為當地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在多年的蔬菜生意過程中,頭腦靈活的他發現了四川兒菜銷路廣、效益好、市場潛力大後,立即決定拿出多年積蓄回鄉搞兒菜種植。
  • 【巾幗扶貧故事】勵志扶貧 唱響巾幗戰貧「奮進曲」
    作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蔣紅英常常受邀講述她的致富故事。▲蔣紅英(中)與婦女一起打理種植農作物為激發婦女脫貧內生動力,貴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勵志故事活動,通過樹樣板、看模式的方式,引導婦女摒棄「等、靠、要」思想,增強貧困婦女致富信心。
  •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及事跡簡介(2)
    他畢生從事經濟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為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穩定物價、控制人口等重大問題獻計獻策,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科學、人口科學學科建設作出卓越貢獻。他一生熱愛祖國,堅持真理,追求進步,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特別是在發展我國文化教育和經濟事業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堅持真理的無私精神,為後輩學人樹立了榜樣。
  • 「最美應用」科學日誌:這款科學實驗的小工具,可能是這個冬天給...
    也許也不會,因為這個冬天,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陰霾天,讓很多人對「教育」和「孩子」這些關鍵詞多了更多的擔憂。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因為對於十年前事情,未來那幫青年人壓根不會記起。但萬一,他們中的一些人從來未曾忘記孩童時期的事情呢?如果他們長大後想起他們含著淚吃著芥末的童年會憎恨這個世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