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無數中國人

2020-12-20 世界華人周刊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包容而不是對立。發揚中國傳統節日的同時,也不必排斥國外節日。

· 世界華人周刊出品 ·

作者:木蹊

2018年的聖誕老人,似乎換了一副模樣 ,一樣的紅帽子、一樣的白鬍子,那個在你襪子裡放禮物的老爺爺第一次有了名字——鰲拜

英文名:All Buy

01

聖誕,一個童話的圍剿

還是在一個月前,浙江義烏一個加工廠內,一個寫滿疲憊的女工,正趕著通宵,為一筆12月的國際訂單忙碌著,這個晚上的加班費,可以讓她請自己孩子在肯德基點上一份豪華的全家桶。

在義烏「聖誕村」,周邊有600餘個工廠和作坊,每年都會生產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聖誕相關產品,向全世界出口。光是在美國,中國製造的聖誕飾品進口市場的92%。

這些工人自豪地說:「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聖誕禮品加工廠,全世界每10棵聖誕樹中,就有9棵源自中國」。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喜歡「植樹」的中國人,卻慢慢開始容不下一棵「聖誕樹」。

不知從何時起,朋友圈裡開始風聲鶴唳: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人,如果炎黃子孫,也去給洋節升溫助力,國何以堪?」「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中國人,不要再稀裡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

還有一些高校還在聖誕前發布通知,禁止該校各級組織舉辦與「平安夜」「聖誕節」等西方宗教節日相關的活動。

是呀,聖誕節憑什麼那麼火,難道中國的春節、元宵、臘八、清明、端午、中秋、重陽……不好嗎?

02

何以謂華夏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某國的國王的兒子,後來,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捨棄王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來,人們為了效仿釋迦牟尼成道的典故,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宋朝《夢粱錄》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其實,我國也有「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的風俗,但沒有具體日期。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於出家人紀念佛陀成道煮粥布施大眾,久而久之,臘月初八形成家喻戶曉的傳統日子。

瞧,佛教是印度的,天生包容的中華民族拒絕了嗎?

沒有啊……

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南北朝北魏帝的「鮮卑漢化」,再到盛世大唐的「萬國來朝」,發源於黃河谷地一隅旱土的漢文化,因為其他民族的徵伐衰落過嗎?

沒有啊……

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我們抵制過嗎?

沒有啊……

最先從黃河發源的漢民族,以禮儀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自視甚偉,何曾驕縱狂傲,外族來犯,我們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導之,並不斷輔以新的內涵,為我所有,為我所用,這才匯聚56個民族於華夏,生生不息。

不信?端午發源於楚水,於黃河何涉,如今南北上下,何人未嘗過粽子的美味?

再來看國外的聖誕存在吃蘋果一說嗎?並沒有。

在 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當時從港澳臺來的留學生不多,他們中的部分人有過聖誕節的習慣,但沒有火雞,也沒有聖誕大餐,有錢也買不到些什麼東西。

12月市面上,也只有蘋果這種水果賣,於是他們就吃蘋果慶祝,寓意新年裡平平安安。之後,聖誕吃蘋果的風俗才在中國流傳。

如今的平安夜,一些家長們會和孩子一起裝扮聖誕樹,一面編織著善意的謊言——寶貝,在床尾放只襪子,聖誕老人會給你一份禮物。

難道,這樣的節日不溫馨嗎?這樣的謊言,不應該在一個大國有立足之地嗎?

1886年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大罷工,並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迫使資本家實施8小時工作制。之後,這一天成為美國的勞動節。

「新中國」成立後,同許多國家一樣,中國也將這一天確定為五一勞動節,並放假一周。

這,是標準的洋節,要不一併取消了?

抵制聖誕,不如抵制蠢蛋。

徐錦江在微博回應

03

「春節」在美國

微博上熱傳著,這樣一個視頻,一位中國小朋友剛到國外讀書,當時,班裡只有她一個中國人。

在到了中國春節那一天時,她沒有想到,全班同學會用中文唱「新年好」!

這與最近抵制全網聖誕相比,看起來很荒誕。

中國的文化,沒有走出去嗎?如今,漢語言受到越來越多外國人的喜歡,同時,中國的節日也漸漸得到了其他國家喜愛。

川普外孫女阿拉貝拉從小就學習中文

也許會有人說,中國學生不還都在學英語嗎?

其實,這正是抵制外來文化的深痛教訓。明清時期,我們閉關鎖國,不思進取,腐朽守舊,讓中國迅速落後於世界。落後,就要學習。

縱觀歷史,開放走向強大,閉關走向衰退。漢民族的開放、包容、學習特質,得以形成了如今疆土廣闊的多民族強國——中國。

任正非曾經激勵自己的員工:

「我們不被個別西方國家認同,不要埋怨,因為我們做得還不夠好。」

簡單的一句話意味深長,有寬廣的心胸,只要做得足夠好,就不用擔心華為會倒!

真正文化自信是包容而不是對立,可以發揚中國傳統節日,但不必排斥國外節日。對國外的節日和習俗應該尊重,就像很多國家接納中國的春節一樣。

曾經,一個美國朋友告訴我,感恩節是美國最大的節日,所有的人都過,家庭團聚。但聖誕節只有信基督的人過,美國很多人並不信基督,信其他教,或不信教。

我說中國人不管信不信上帝,都一樣熱衷聖誕節等西方的節日。

她說,這是你們民族偉大的地方,兼容並蓄,信仰和實際分開。

04

打開聖誕的正確姿勢

在過去十數年,許許多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在每年的聖誕節前後,或手持螢光棒、或手拿氣球鮮花等,到大街小巷或者廣場聚集,慶祝聖誕節。

我們看見,聖誕節不僅沒給中國社會帶來不穩定,反而帶來了海量的消費,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也帶來了親朋好友之間,祥和歡樂的氣氛。

一個國家十數年的高速發展和迅速成為GDP排名全球第二的原因,本是由於打開國門進行改革開放帶來的福祉,如今卻欲反其道而行之的跡象卻越來越凸顯,我們不禁要問:泱泱大國,難道不能容下一個節日?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給別人用心準備禮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當溫暖的節日來臨之際,人們也會變得柔和起來。

小攤販們在街角出售聖誕襪、蘋果、聖誕老人,漂亮的燈光,裝飾著原本清冷的城市。

年輕人在繁重的工作後,互相邀請,帶著一股油膩,整裝出發;或者老老實實在家刷朋友圈,在保溫杯裡的枸杞中分享節日的快樂。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管它什麼節日含義呢。

傍晚的市中心——有剛出爐的麵包、香腸、巧克力、水果、蠟燭,以及聖誕的溫暖甜膩的味道。

不妨,裝一罐平安夜聖誕集市的氣味,在信封上寫上自己或喜歡、或關心、或深愛著的名字。

寄出去。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應該過聖誕節嗎?聖誕節習俗是什麼中國人怎麼過聖誕節?
    中國人究竟該不該過聖誕節?讓我們一起分析。一、為什麼聖誕節在中國熱度如此高?中國的傳統節日繁多,聖誕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熱鬧節日。有孩子的家庭、戀愛中的情侶對聖誕節都無比的期待和喜愛。年輕人對聖誕節格外重視,他們喜愛熱鬧與自由,他們在聖誕節這天結伴出遊享受購物和用餐的喜悅。
  • 聖誕節是外國人過年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今天是12月25日,西方所謂的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印象當中,西方的聖誕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就好比我們的春節一樣。那麼聖誕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和我們的春節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過洋節不再是崇洋媚外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臨,街頭上的各個店鋪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與火熱的商業街頭相比,虛擬網絡上的討論也是異常火熱,一場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話題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聖誕節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過聖誕節還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 中國人為什麼應該過聖誕節?
    耶穌是世界的,也是世俗的。聖誕節同樣如此。也就是在這時,清朝中國人接觸到了「外國聖誕」。開始了聖誕節在中國的曲折發展歷程。1870年代末,上海的商店裡已經有各種聖誕賀卡在銷售。1900年代初,上海的聖誕節已經和100年後無異——都以逛街購物為主要內容。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這本書給你答案
    聖誕節已然成為全民皆知的節日。藉此機會,說說一本書:《平天下 中國古典政治智慧》。這本書由「學習小組」編輯整理,將我國古代經典中蘊含的古典智慧,用典雅而生動的方式傳達給讀者。2010年以後,西方外來節日在中國的存在感與日俱增。情人節、感恩節與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強勢席捲。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在中國到底該不該過的爭論一直沒有結束。相當一部分傳統的中國人提出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產生的節日,我們不是基督徒過什麼聖誕節!這個節日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就不應該過聖誕節。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略,是西方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要堅決抵制過聖誕節。當然還有一些人把聖誕節的流行歸結於是商人營銷的一個噱頭,利用聖誕節向中小學生和青年人推銷產品的一個手段,禁止不禁止都無關社會疼癢。
  • 英媒:不信基督也瘋狂 中國人就愛過聖誕節
    英國金融時報網12月24日文章,原題:聖誕節在中國大約是在我不再相信世上真的存在紅鼻子馴鹿魯道夫的時候,聖誕節在西方失去了它的靈魂。自那以來的幾十年裡,它已成為在意這些事的人的焦慮來源。但在中國,聖誕節從一開始就不涉及多少靈魂方面的內容。正因如此,它才變得如此有趣。
  • 中國人很多喜歡過聖誕節,知道聖誕節怎麼來的嗎?聖誕節是什麼?
    聽說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來了,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曆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 中國人為什麼過聖誕節?原因有四點,看完長知識了
    真的追究起來,其實不外乎有三個原因,即:一、聖誕老人贈送的禮物眾所周知, 聖誕節的前一夜,即平安夜,傳說有一位神秘的聖誕老人,駕著一輛載有無數的聖誕禮物,挨家挨戶的派送,因此,第二天一早,絕大部分的小孩都能在長筒襪裡方面找到自己心動已久的禮物。
  • 這個聖誕節,咱中國人應不應該過?
    2018年的聖誕節,似乎有了另一副模樣。雖然是一樣的紅帽子、白鬍子,但是那個悄悄在你襪子裡放禮物的老爺爺今年有了中文名字——鰲拜。你們大肆慶祝的聖誕節,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出於種種考慮,全國各大高校、社區也紛紛發布通知,禁止舉辦以「洋節」為主題的活動。聖誕節那麼火,反倒中國的臘八節、元宵節、重陽節無人問津,中國人過中國節不好嗎?但現實並不是喊兩句口號那麼簡單。
  • 中國人應多過自己的「聖誕節」,少追捧西方的「聖誕節」
    聖誕節,顧名思義,就是聖人的節日。西方的聖人主要是耶穌,為了紀念耶穌誕生,故有聖誕節。其實,「聖誕節」不應該叫「聖誕節」,叫「耶誕節」才合適。由於基督教在西方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西方人崇拜耶穌,把耶穌稱為「聖」,也很自然。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又到一年聖誕節,商場裡早已經擺上了聖誕樹,各個門店都貼上了各類聖誕活動海報,節日氣氛越來越濃,這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聲音,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聖誕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是為了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是「基督彌撒」("Christ's Mass")的縮寫,也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本身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底蘊。
  • 放心,中國的糧食可以養活中國人
    誰來養活中國?1994年布朗博士的同名書籍引發全世界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時至今日,對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而言,這依然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大事。  糧食生產需要綜合考慮投入、產出、倉儲和消費需求等諸多要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中國曾經多次經歷饑荒和食物短缺,政府甚至為此在1955—1993年實行了糧食配給制度。
  • 前人留下八個字,後輩養活養好無數蘭花
    歡迎收看「彝鄉蘭緣」20200330期蘭花栽培專題,本期主要內容是:「前人留下八個字,後輩養活養好無數蘭花。」全文859字,大約3分鐘可以讀完。蘭花的栽培技術一直是蘭友們探討的永恆話題,如何把蘭花栽好,這是所有愛蘭人共同追求的目標。新手只求栽活,大師卻追求養好養壯。如何才能把蘭花養活並養好呢?
  • 2020年聖誕節優秀作文:漫話聖誕節
    對此種現象,筆者曾經作如下的思考,想和大家探討——   一、聖誕節來勢洶洶,中西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   近些年來,西方的聖誕節在中國非常流行,中國人顯然沒有普遍信仰耶穌和上帝,那麼,我們為什麼過聖誕節?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我們本來是信仰佛教、道教和儒家天道思想的國家,為什麼不過老子,孔子的生日?
  • 聖誕節由來傳說英文版介紹 2019年西方和中國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2019年西方和中國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來啦!聖誕節的由來是什麼呢,西方國家的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呢?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聖誕節的小知識吧。》》》推薦閱讀:2019年聖誕節送什麼禮物給女朋友?
  • 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的聖誕節嗎?
    天主教和新教的聖誕節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而東正教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儒略曆12月25日)。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中,聖誕節被列為了法定節假日。有些國家還會將聖誕節與元旦節連在一起,組成一個為期一周的大長假。那麼,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嗎?
  • 盤點世界各國的聖誕節美食,原來只有中國人平安夜吃蘋果
    盤點世界各國的聖誕節美食,原來只有中國人平安夜吃蘋果今天是聖誕節,聖誕節不但有聖誕樹,還有聖誕老爺爺送的禮物,家人、朋友、情侶的陪伴,還有美食,無疑是一個幸福的節日呢。當然了,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所有的節日最重要的就是美食了。
  • 聖誕節應該過麼?有很多言論,有人說:「滾,老子是中國人不過」
    聖誕節已經過去,雖然節日接近了尾聲,但是餘波還在。小編前天也收到了一些平安果,當然我也給朋友送了,也當是回禮了。可是聖誕節前後小編也聽說了很多關於聖誕節前後的一些言論,這讓小編很困惑,到底聖誕節應不應該過呢!
  • 2016關於聖誕節作文 聖誕節作文400字
    不少特長班學校在聖誕節這天總會舉行一次熱鬧的聚會;而學生則會在平安夜前一天給老師送上一個平安果和祝福。  聖誕節於西方人的信仰。隨著東西方國際關係的發展,文化的交流,這個「洋人新年」也漸漸傳入中國。但現如今的情形,卻實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聖誕節一年比一年隆重。雖然現在還不怎麼嚴重,但以後中國人恐怕要忘記還有「春節「這一傳統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