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
有一種心理:你越不讓我幹,我越想幹。
有一種心理: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
手機越來越普及,你想一禁了之,成功了嗎?
今天,剛看到一篇文章,裡面說到,媽媽因為小防沉迷手機,上星期把手機收繳了,過了幾天,她陪孩子出門,小朋友看到一個小吃店,說要去買點吃的,但媽媽在車裡等了10來分鐘,也沒見他回來,就去找他,結果發現,小朋友正在店裡的一個角落裡,玩著一部智慧型手機……
這說明了什麼道理?
最近媒體報導其實不少,也有專家說,很多網癮少年,正是因為家裡嚴格限制玩手機、上網,他們就自己出去玩……
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也會有這種體驗,我記得,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只讓我們看學校發的書,把這之外的一切書籍都稱之為&34;,一律不讓我們看,但事實上,我們兄弟幾個會偷偷地看,甚至會在上課的時候看武俠小說……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你不讓玩,可能他就會:
借別人的……
偷別人的……
搶別人的……
接受別人贈送的……
而且這種狀態下,他會覺得這件事,更好玩,更有趣,再則,因為畢竟不是自己的,所以一旦拿到,會花更長的時間和精力去享受……
這些情景進了不陌生吧,如果從控制上來說,應該是控制的夠好,夠多了,但結果卻往往出乎我們意料。
這在心理說叫做逆反心理,這不只出現在青春期小朋友身上,我們成年人也一樣,有句話叫&34;。對於身外之物尚且如此,那麼對於我們人必須的食物,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形了
牢牢控制
很多減肥的人,給自己制定了極為嚴苛的飲食計劃:
不能吃肉
不能吃主食
不能吃……
……
只吃幾片菜葉
……
太多的不能,太多的得不到,與此相反,大多人還有遠多於平時的運動量要求。身體極度飢餓……,又不能吃,極度控制著自己的欲望。
越控制、越渴望
於是產生了吃一點吧的想法,只是這一點,可能是平時的好幾倍,吃到自己肚子撐為止……
吃完又開始後悔,重新再來一個輪迴……
不斷反覆……
不知不覺地在暴飲暴食中傷害著自己的身體及摧殘著自己的心理。
大多數人,最後的結果是放棄了對飲食的控制!
這不是控制不好,其實是控制得太多!
這並不是正確的方法,所以容易引起機體的反抗,正如我們對於別人想控制我們某些行為的反應一樣。只是對於飲食控制的反應會更激烈一些。
要想順利地實現減肥,絕不能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控制的太多,很可能陷入暴飲暴食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