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察類節目中明星觀察團嘉賓設置的合理性分析

2020-12-25 人民網傳媒

摘要:《令人心動的offer》是2019年下半年引起廣泛熱議的一檔職場觀察類綜藝節目,除故事發生的第一現場之外,第二現場中明星們討論的話題也十分引人注目。本文以傳播學中「意見領袖」的概念為切入口,對職場觀察類節目中明星觀察團設置的合理性進行探討,並對其他類型觀察類節目的觀察團設置進行分析。

關鍵詞:職場觀察類節目;觀察嘉賓;意見領袖

觀察類綜藝節目已進入一個熱潮。艾瑞SVC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9年11月,所有網絡頭部綜藝中,生活觀察類節目的數量同比增長明顯,增長率為115%,這個趨勢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仍在延續①。

觀察類節目是在不設置明顯任務的情況下,將節目嘉賓較為真實和自然的一面展示出來,並引入觀察視角對其中的問題或事件進行評判的真人秀節目。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時,期待從人物故事中反觀自己,投射自我情緒,而觀察類節目尤為如此。相較於過去的真人秀節目,觀察類節目更注重「真人」而弱化「秀」,具有「紀實性」與「生活化」的特點②。在觀看這類節目時,觀眾用一種全知視角「窺視」節目現場,不僅滿足了窺私慾,而且在這個傳播過程中嘉賓與觀眾作為傳受雙方產生了相似的情感體驗引發的互動催生了更強烈的代入感和更廣泛的共情效果。

目前市場上的觀察類綜藝題材多關注戀愛交友、代際關係等情感問題,在這類觀察類節目輸出密集的市場上,聚焦於職場的《令人心動的offer》橫空出世,給觀察類節目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一、明星觀察團概況

節目以8名律所實習生競爭兩個轉正名額為主線,每期進行不同的課題任務,由5位明星藝人和1位專業律師組成明星觀察團,通過短片對實習生表現進行評論並猜測他們的課題排名,同時節目組會根據觀察團的猜測情況決定最終的轉正名額是否增加。

每位觀察團嘉賓的性格特徵都對故事的走向起到了平衡作用。例如何炅和藍盈瑩所代表的感性陣營相對的是以papi醬和嶽屾山律師代表的理性陣營,而周震南和郭京飛的「非常南」組合則充當了這兩個陣營中間的和事佬和潤滑劑。這一陣營的分配使得故事走向不會過於一邊倒,觀眾們在這一觀看過程中接受和消化著不同的信息,潛移默化中也會調整自己的選擇和喜好。

二、《令人心動的offer》中明星觀察員設置的合理性

雖然每個明星觀察員都有自己的身份和作用,但都沒有不可替代性。那麼觀察室究竟起著什麼作用,其中的人員配置是否合理?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筆者在這裡引入「意見領袖」的概念。拉扎斯菲爾德認為信息的傳播按照「媒體—意見領袖—受眾」的模式進行。「意見領袖」是指活躍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建議並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③。在觀察類節目中,觀察團對第一現場的內容進行探討,並將所得的觀點與建議打包整合傳播給觀眾,成為第一現場和觀眾的中介。因此,從概念上看,他們就扮演著「意見領袖」的角色。至於明星嘉賓是否「德能配位」,筆者將從意見領袖特徵的角度對該節目中明星觀察員設置的合理性進行分析。

首先,意見領袖與被影響者一般是平等關係而非上下級關係。該節目中,明星與觀眾雖不屬於傳統意義的上下級關係,但也並非完全平等的關係。《令人心動的offer》所邀請的觀察嘉賓分別是主持人行業、歌手行業、演員行業、網絡紅人領域的明星,負責節目專業方面的嶽屾山律師也是法律行業的明星人物,他們都已有一定的成就、號召力和社會地位。以何炅為例,在分享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他講述了自己上高中時去面試電臺主持並被成功錄取的經歷。這屬於偶然事件,並不具有普適意義,不僅不能給觀眾以經驗支持,也與第一現場競爭激烈、氣氛緊張的面試大有出入,觀眾所看到的只是一個成功主持人的成功開端。而另一個例子中,嶽屾山律師的第一份offer是在父親的律所工作,「律二代」身份的加持對大眾來說更加沒有參考價值。

由此可見,明星觀察員們表現出的知識能力和自身背景使得他們在早期就屬於金字塔較頂端的部位,但觀看節目的大部分觀眾多位於金字塔的中下部分。顯然,明星觀察員和普通觀眾處於不平等的位置,不符合意見領袖應有的特徵。

其次,意見領袖並不集中於特定的群體或階層,而是均勻地分布於社會上任何群體和階層中。觀察團中6人有5人是娛樂行業的藝人,呈現密集集中性,使得觀眾在某一話題上無法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

皮亞傑在對兒童認知特點進行描述時提出了「自我中心性」這一概念,指兒童僅依靠其自身的視角來感知世界,不能意識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視角和觀點的傾向性,而這並不意味著成人不會產生「自我中心」問題。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自我中心偏差化是人類認知的一種默認選擇④。因此,明星們在討論問題時也逃不開「自我中心」問題,且出於對自身領域的熟悉,他們往往從「藝人本位」分析問題。比如討論實習生熬夜加班的問題時,明星們所提到的便是自己晚上錄節目或排練。而拉扎斯菲爾德認為,受眾並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任何傳播內容,而是更傾向於接觸那些與自己的既有政治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熬夜加班這一場景對觀眾來說再熟悉不過,從受眾心理上來看,他們需要一個意見領袖針對這一問題發表與他們的立場態度相一致的看法,顯然明星們所說的內容與觀眾傾向於接受的大相逕庭。

最後,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分為「單一型」和「綜合型」。「綜合型」意見領袖一般具有一定的社會名望和較強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對不同領域的問題都可以發表有影響力的看法。「單一型」意見領袖指在某一個專業領域具有發言權,即一個人只要在某個特定領域很精通或在周圍人中享有一定聲望,他們在這個領域便可扮演意見領袖角色。在現代網絡社會中,單一型意見領袖常和特定話題相關聯,一般局限於特定事件,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領域,他們有可能是一般的跟隨者或被影響者。

《令人心動的offer》是一檔以律政職場為題材的觀察類節目,嶽屾山律師作為法律行業裡的明星人物可以充當律政領域的「單一型」意見領袖。而娛樂行業內的明星們則在主持人界或是演員界享有一定聲望,所以也只能被看作是他們的專業領域裡的「單一型」意見領袖,在並非他們熟悉的律政職場題材裡,便只能做一般的被影響者和跟隨者。這在每期結束前猜測排名時可見一斑——其他嘉賓大都聽從嶽律師的判斷,以一個跟隨者的身份參與。明星們不僅對專業性較強的法律領域沒有了解,普通小白領生活也是他們所不熟悉的,周震南對職場生活的唯一印象是對一個經紀人姐姐的短暫一瞥,因此難以感同身受,在涉及職場規則等問題時更是無法發表有力的見解,無法達到意見領袖的標準。

作為公眾人物,明星在社會組織和社會活動中比絕大多數人出席頻率更高、參與範圍更廣,所以他們的言論與行動影響力更大,也更易引起大眾媒體的報導和掀起公眾輿論。正是由於這一點,明星永遠是節目的第一選擇,他們可以為節目贏得話題度與關注度,這也可能是他們唯一符合意見領袖的特徵。

由「鏡像理論」可知,觀眾看節目是為了尋求情感認同。在職場類議題的節目中,視角聚焦在當代年輕人面對的生存困惑、職業發展等問題,節目中實習生因畢業院校或是其他個人特質而引發的討論都展現出了職場裡的現實問題,易喚起觀眾同理心,從而建構情感認同。但由於經歷、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明星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打亂了這個建構認同的過程。

2018年的另一檔職場類節目《我和我的經紀人》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該節目早期引起大範圍討論主要歸功於白宇的經紀人琪仔——她正處於職場人大都會面臨的工作瓶頸期,能力增長跟不上工作強度與難度的提升,引發了觀眾共鳴。而後期更多藝人的出現,使經紀人的故事比重被削弱,節目逐漸失焦,熱度也因此下降。和這檔節目相比,《令人心動的offer》中明星嘉賓只是暫停第一現場的敘事而加以內容補充、價值升華或插入敘述自身經歷,而沒有幹涉第一現場的故事發展,職場故事保持了完整性,而這也是它可以維持一部分熱衷於職場內容的觀眾的原因之一。

三、其他觀察類節目中的觀察室嘉賓設置

而一些情感題材的觀察類節目如社交戀愛類、代際關係類、夫妻婚姻類節目中的觀察室嘉賓都設置得較為合理。

如戀愛觀察類節目《心動的信號》將明星嘉賓們分為三個類型。一是以朱亞文和張雨綺為代表的已有家庭的「過來人」(即使節目後期張雨綺陷入離婚風波,但她在節目中敢愛敢恨的定位仍然沒有發生改變,而是更加豐富了她的人設,從而使得她的觀點表達更具有實際意義),他們以一種長輩的身份對素人嘉賓進行評論,將片段中的細節提取出來,輔以自己的經驗傳遞給觀眾,使得觀眾能夠以一種「俯視」的全知視角感知到「推理的樂趣」。二是以楊超越和官鴻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在戀愛方面理應更有話語權卻囿於偶像身份而被限制了表達的流量明星,他們的加入不僅是為了引流,更滿足了觀眾對於平時難以涉及的私人生活範疇的窺探欲。三是以心理學專家為代表的純理性派,他們對其他人的經驗之談輔以理論支撐,使戀愛技巧更容易被觀眾接受和傳播。而在代際關係類和夫妻婚姻類中,觀察者則是與被觀察者自帶人物關係的父母或是愛人。

觀察類真人秀最重要的是讓觀眾產生共鳴,樸素的情感是人類發展至今在各個年齡層次和社會階級都能互感共通的。而相比之下,在職場題材中,這種由社會地位和社會經驗的不同而導致的裂痕則十分顯著,且難以逾越。

四、結語

2019年,觀察類真人秀在各個平臺全面發力,但觀察類節目的扎堆出現極易產生同質化嚴重、主題雷同、節目模式日趨固定的情況。正如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副研究員鄧文卿所說:「觀察類綜藝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刺探他人生活甚至介入他人人生,也不應該將目標僅僅定格在情感層面的共鳴上,而應該通過觀察讓觀眾意識到世界的多元性。」⑤

《令人心動的offer》雖然仍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在意識到世界的多元性這一點上,它讓我們看到了觀察類節目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對中國綜藝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注釋:

①艾瑞:2019年生活探索類真人秀研究報告[EB/OL]. 2019-12-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308294017885317&wfr=spider&for=pc.

②謝敏.觀察類綜藝節目的興起原因及問題探析[J].青年記者,2019(17):66-67.

③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66-167.

④陳雨露,蘇彥捷.先「自我中心」再「調整」:成人推理他人心理狀態的加工過程[J].心理科學,2011(01):131-136.

⑤觀察類綜藝:走俏更要不忘走心[EB/OL].光明網,2019-01-22.https://culture.china.com/chinawatch/13000480/20190122/35051507_3.html.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如何做一檔令人心動的職場觀察節目?
    「這個要靠編導與後期的共同努力,這種觀察節目,我認為觀察分幾層,最後一層是觀眾,倒數第二層是觀察團,而編導就是第一層,也是最重要的一層,需要邊觀察邊調整。」在真人秀節目中,編導會在過程中對於人物設定和成長有比較大的幹預。
  • 三檔同類型生活觀察類綜藝節目,你比較中意哪一檔?
    今年的綜藝節目可謂是數不勝數,各類型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在選秀節目盛行的同時,生活觀察類節目也不甘落後。這三檔同類型的生活觀察類綜藝節目,大概傳遞的都是對獨居生活的一些看法,通過愛豆們的獨居生活,找到自己身上的共同點。
  • 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中「老師」的媒介形象分析
    摘 要:不知曾幾何時,「某某老師」已成為主持人亮相後的再亮相,他們不是掌控者,也不是決策者,卻有著最適合觀察場上一切的絕佳位置。本研究是依照分類的方法,將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中「老師們」角色定位。旨在探討「老師」媒介形象的建構是否有助於還原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的真實感。
  • 北京衛視《職場是個技術活》劇透,羅翔、BOSS直聘CEO趙鵬加盟第一期
    這幾天小編關注到北京衛視即將上線一檔新的職場綜藝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經過小編的一番了解,發現是一檔由北京衛視和BOSS直聘聯合策劃推出的首檔大型職場養成類紀實觀察節目。
  • 喜歡你我也是是什麼節目 喜歡你我也是嘉賓名單
    該節目有6位明星組成推理觀察團,觀察猜測信號小屋中8位素人的情感走向,用銳利眼光對素人嘉賓的言行進行細節捕捉,找尋愛情的信號。那喜歡你我也是有哪些嘉賓參加?下面跟隨小編來詳細地了解一下吧!喜歡你我也是有哪些嘉賓參加 喜歡你我也是嘉賓名單  據悉,《喜歡你,我也是》邀請到了何炅、撒貝寧、宋佳、高圓圓、舒淇、賈靜雯、陶晶瑩、張紹剛、林彥俊。
  • 《非誠勿擾》《愛情保衛戰》這些情感類節目到底是真是假?
    情感是一個經久不衰且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話題,情感類節目更是不斷以新穎的形式吸引觀眾們心甘情願地準時觀看,前有相親類節目《非誠勿擾》、情感調解類節目《愛情保衛戰》,後有觀察推理類節目《心動的信號》、《喜歡你,我也是》。
  • 《職場是個技術活》上線,BOSS直聘趙鵬點評職場中的「學歷問題」
    由BOSS直聘和北京衛視聯合打造的《職場是個技術活》在北京衛視播出。BOSS直聘趙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企業人力資源專家鄭豔等組成的觀察團就職場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做了解析,並點評九位求職者的優缺點。BOSS直聘趙鵬認為:對於學歷,企業更看重的是人對事情的認知。
  • 文旅類節目成觀眾「新寵」,旅行類綜藝藉助文化回溫
    這些節目往往削弱了以往明星旅行真人秀中過度娛樂化的內容,大都從傳統文化、歷史古蹟中尋找靈感,並憑藉著節目中透露的文化深度、人文關懷與情感治癒,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不過雖然很多節目打著旅行體驗的旗號,卻仍然以明星為主要賣點,過程中總少不了「誤會、吵架、和解」等俗套橋段。但嘉賓的情感碰撞雖然為節目帶來了更多話題,節目口碑卻落得一地雞毛。隨著「花樣系列」、《花兒與少年》等節目的相繼停播,旅行真人秀的熱潮也暫告一段落。
  • 美食類綜藝扎堆明星齊下廚 觀眾期待節目更"下飯"
    今年夏天,螢屏綜藝更是出現了美食類節目扎堆的現象,有的節目聚焦美食製作,有的讓明星開展廚藝比拼,還有的則是以一道美食串起人物故事,但無一例外具有「美食」與「明星」的雙重屬性。在本周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中,王琳、賈玲、田亮、秦海璐等七位星廚的任務就是製作各式各樣的早餐,挑戰早餐搭配新高度。   《熟悉的味道》則是讓美食和感恩主題相融合,明星委託人「回到過去」,與記憶中的味覺、場景和人重逢。《誰是你的菜II》則包含了明星做菜、競技、深度訪談、高顏值廚師等看點,明星嘉賓們通過獨家私房菜一比高下。
  • ...觀察X微博|《TED》再次居節目榜首位,《人間觀察》視頻播放量最高
    影視產業觀察X微博|《TED》再次居節目榜首位,《人間觀察》視頻播放量最高 時間:2020.12.1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產業觀察 分享到:
  • 湖南衛視新綜藝《徵愛的我們》擬邀嘉賓陣容曝光,均為一線明星
    12/15日凌晨湖南衛視綜藝《徵愛的我們》擬邀嘉賓陣容曝光,均為一線明星,可以說嘉賓陣容十分強大,名單如下:馬伊琍、張雨綺、鍾欣潼、白冰、任家萱、鄧家佳、郝蕾、梁靜茹、蔡卓妍、車曉!擬邀觀察團:郭麒麟、杜海濤、沈夢辰、秦昊、伊能靜光是從這份名單就看出大部分都是一線明星,讓人意外的是白冰居然也在這份名單裡?前段時間白冰因禮服一事登上熱搜,從而被無數人嘲諷,現在此事的風波已經消停,白冰也正常回到工作中來。
  • 生活觀察類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收官
    今年的節目請了三組嘉賓分別是,室友組,夫妻組以及一家三口組,每一組代表了三個家庭的狀態,看明星生活日常,也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室友組是範丞丞和郭麒麟,這兩人都很搞笑,放在一起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兄弟二人組不同的性格特點,有趣的生活狀態。
  • 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吐槽大會》分析
    節目設置名為「吐槽」實際是一種別致的交流方式,是一種獨特的解壓方法,嘉賓用「吐槽」的語言風格,不僅幽默而且具有諷刺意味,向觀眾傳達笑點,深受觀眾歡迎。其次節目組選取的吐槽嘉賓陣容強大,吐槽主咖是當紅明星,自帶槽點,吐槽嘉賓個個也都自 帶強大粉絲陣容,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網絡紅人不靠顏值而靠才華,這些原創段子手深受觀眾喜愛。
  • 「知心姐姐」之外,心理學與電視節目的昨天與今天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困惑與訴求,這或許正是影視市場上戀愛節目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一句「人類最大的愛好,好像就是看別人搞對象」所點明的真相,造就了市場上熱門的戀愛觀察類節目。正在播出的另一檔戀愛觀察類節目《我們戀愛吧》第二季,也採取了類似的嘉賓安排。
  • 韓國電視綜藝《旅行者》節目特色分析
    關鍵詞:旅行者 電視節目 旅行綜藝 旅遊本位 人文價值我國的旅行綜藝節目大多對韓國綜藝亦步亦趨,原創性不足,在本土化的過程中逐漸顯露頹勢。「旅行」雖說仍是國產綜藝節目中常見的元素,但旅行本身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淪為嘉賓互動的背景板。
  • 網絡綜藝的價值引導方式及效果分析——以《明星大偵探》為例
    節目中,嘉賓須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參與到故事中,而每個角色都有特定的性格、職業和背景,但不同於虛構類影視作品的是,扮演者具有雙重身份和雙重視角,構成了天然的布萊希特式表演的合理情景。嘉賓一方面需要浸入故事中,表演、講述人物自身設定的經歷和情感,以增強角色的說服力,營造情境和氛圍;另一方面需要從故事中脫離出來,以旁觀者的視角尋找線索,挖掘隱藏的人物關係,逐步還原案發過程。
  • 《令人心動的offer2》:歡迎來到殘酷職場
    去年,《令人心動的offer》開闢了職場觀察類真人秀的新賽道,曾在豆瓣收穫8.3的高分,第二季節目同樣選擇了律師這個職業作為切口,把目光聚焦到95後新人初入職場的真實體驗,講述了李晉曄、王驍、朱一暄、王穎飛、劉煜成、詹秋怡、瞿澤林、丁輝等背景、個性各異的實習生,在王釗、史欣悅、郭濤、梁春娟四位律師的帶教考核下,歷經重重項目考驗,爭取君合律師事務所offer的職場故事